-
中医外科名家陆德铭经验方
一、小叶增生方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30克、鹿角片12克(先煎)、山萸肉9克、肉苁蓉12克、山慈菇15克、海藻30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三棱15克、莪术30克、制香附9克、郁金12克、延胡索12克。用法:每日煎服1剂。功效:调摄冲任,理气活血。主治:乳房小叶增生症,乳房纤维腺瘤,乳腺囊肿,泌乳—闭经综合征,性早熟性女性乳房发育症。二、乳癌术后方组成:生黄芪30克、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 16
- 0
-
现代中药药理在外科治疗中的运用
陆氏擅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拘一格,博采古今众家治法之长,灵活地将现代药理对中医药的研究与中医药理论、中医古籍文献记载及中医临床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中医外科系统疾病,并且十分注意疾病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病理表现,探寻出一条有特色的、疗效显著的用药规律。如在下肢复发性丹毒的缓解期,由于网状淋巴管炎症后,引起淋巴管结构改变及组织间隙、淋巴管内的细菌存在,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再发病。…- 21
- 0
-
益气养阴法在外科临床的运用
人之阴,乃精血、津液的总称,元气乃先天之精气也。朱震亨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提出了滋阴降火的观点,李东垣创立了“补气”学说,张景岳以人参配熟地,合奏益气养阴之功。外科疾患多以阳证、热证为多,易伤阴耗气,故益气养阴法为中医外科学常用补益法之一。适用于具有神疲乏力、口干欲饮、形体消瘦、头晕目眩、自汗盗汗、脉象细数、舌质红苔光剥中裂、舌体胖者。在外科领域中气阴两亏的原因有:一是素体气虚,又感热毒…- 17
- 0
-
活血化瘀法在外科临床的应用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外科临床应用
极其广泛。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虽然有各自不同的致病因素,但其总的发病机理不外乎气血瘀滞、营气不和、经络阻塞。活血化瘀法属于中医外科内治法中“消法”的范畴。活血化瘀法具有活血行气、疏通经络、祛瘀生新、抗炎消肿、止血止痛、破瘀散结、镇静安神、调理脏腑等作用,是外科常用的主要治法之一,它适用于外科疮疡、周围血管疾病、乳腺及甲状腺肿块、皮肤病、肛肠病、急腹症、手术疤痕增生、肿瘤等疾病的治疗。陆氏认为常…- 16
- 0
-
多环节多途径调摄冲任
陆氏治病强调“治外必本诸内”,主张治病求本,既病防变,对乳房疾病的治疗经验尤为丰富。一般认为乳癖的产生与肝郁气滞血瘀关系较为密切,治疗从“气”而论多见,陆氏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古之所谓肝气郁滞形成的乳癖,相当多的病人肝气郁滞症状并不明显,但都有明显的冲任不调的症状,于是提出乳癖的产生大多与冲任失调有关,认为乳房的生理、病理与脏腑、经络的功能和气血的盛衰密切相关,而冲任为气血之海,能调节十二经之气…- 17
- 0
-
浆细胞性乳腺炎溃后成瘘案
章某某,女,22岁。1990年11月3日初诊。患者于3天前患右乳晕肿块,红肿疼痛明显,轻度发热来院门诊检查:右乳房乳晕外上方有一肿块,大小约3cm×4cm,皮肤焮红,按之微热,轻度疼痛,无波动感,乳头凹陷畸形,乳头孔常有臭味的粉渣样物排出,苔薄腻舌质红,脉细数。证属肝郁气滞,营血不和,气滞血瘀,结而成块,治拟疏肝清热,活血消肿。处方:柴胡9克、当归12克、赤芍30克、丹皮9克、蒲公英30克、半枝莲…- 28
- 0
-
审察牙痕,辨明风火毒邪——治疗毒蛇咬伤的经验
目前已知我国有蛇类173种,其中毒蛇48种,上海郊县的毒蛇主要是蝮蛇,民间又叫“土公蛇”、“土龙蛇”等。陆氏在治疗毒蛇咬伤方面,尤其是根据牙痕等来判断中毒程度和预后有独特的经验。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毒蛇咬伤后,通过毒牙液注入人体,侵犯肌腠,留于肌肉、经络入营血,内犯脏腑而发病。毒蛇的种类有神经毒(中医称风毒)、血循毒(中医称火毒)、混合毒(中医称风火毒)三种。蝮蛇为混合毒,根据临床表现,属风火毒,…- 41
- 0
-
育阴清热,疏气化痰行瘀——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经验
陆氏认为甲状腺疾病的病因不外乎肝郁、外邪入侵、气滞、湿痰为患,由于病久必气阴两虚。虽然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但其疾病发展过程中与肝、脾有密切联系。《灵枢·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喜条达,因情志抑郁,肝气郁结,则气机郁滞,留于结喉;或肝木侮土,脾失健运,湿痰内生,痰浊随经而行,留注于任脉所辖之结喉;或气郁痰浊,结聚不散,气血为之壅滞,且血随气滞而成瘀,均积久聚而成形,则为肿块。肝…- 24
- 0
-
气阴为本,佐以化湿清热——治疗疖病的经验
疖病是指肌肤浅表部位反复感受火毒而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疾病,皮损可在全身各处散发,或此处将愈,他处又起,其发病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甚则迁延十几年。一些患者虽屡用中西抗炎解毒之品,症状得以控制,但往往不能根除。陆氏认为,关键在于对本病的本虚标实的根本原因认识不足,而疖病之所以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其发病主要原因在于气阴两虚。一、气阴两虚为本,湿热为标一般认为,疖病的发生,多因热…- 24
- 0
-
疏肝化湿,早投活血和营——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经验
带状疱疹一病在中医文献中记载很多,诸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之“缠腰火丹”,《诸病源候论》之“甑带疱”,《疡医大全》之“白蛇串”,《外科启玄》之“蜘蛛疮”等。临床以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灼等为主要表现。一、初起以湿热为患,久则伤气阻络陆氏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日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皮肤而发;或因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湿化热,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或感…- 20
- 0
-
益气养阴,重用黄芪、女贞子——治疗复发性口腔炎的经验
复发性口腔炎,中医又称为“口疮”,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此病常发于口颊唇舌边,亦可发于口腔内的其他部位,口腔粘膜反复出现浅小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局部有剧烈的烧灼样疼痛,病情反复发作,此起彼伏,或时发时愈,病程迁延,久治不愈,影响饮食、休息和工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有些患者屡用中西药物及各种疗法,效果均不够理想,陆氏根据其发病特点,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辨治经验。一、辨证从气阴入手,脏腑重肺肾两…- 27
- 0
-
内外合治,首倡调摄冲任——治疗乳房病的经验
乳房疾病是中医外科治疗领域中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常见病种。目前临床中医外科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乳房病是乳癖。乳腺上皮增生,明显增加了乳癌发生的危险性。陆氏运用中医中药防治乳癖,进一步预防乳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乳癌的治疗方面,陆氏强调贵在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而对于乳癌手术后,尽管癌肿已被切除或控制,但机体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而导致气血损伤,复因化疗、放疗耗竭阴液而致气阴两伤,临床应侧重…- 18
- 0
-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有“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论述,陆氏根据自己多年诊治经验得出:疾病的产生,必有其根本的原因,病机的变化,也有其关键所在,疾病证候虽然繁乱复杂,也有其主次真伪可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与其相关的症状与体征,这些客观的指征是疾病外在的现象,在临诊中运用四诊和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手段,并对其加以综合分析,找出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变…- 17
- 0
-
识病是关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陆氏强调临床诊治首先识病,把辨病与辨证结合,成为其临床思维特色。一、临床诊治,首先辨病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但中医不仅讲辨证,也强调辨病。辨病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清代《兰台轨范·序》:“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其病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病。”陆氏认为中医外科的疾病大多以外在的局部病变来表现,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疾病,…- 14
- 0
-
燮理气血阴阳,崇尚阴阳互求
陆氏在临床诊治中,善于运用祖国医学阴阳气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他指出,辨证论治首当辨明阴阳,因为病因、脉证与药性皆有阴阳,阴阳既明,则治之无讹。一、首辨阴阳,崇尚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从外科临床所表现的证候群中,可以辨别出阴阳的属性。如发病迅速,皮损浅表,红肿热痛明显,肿势根脚收缩、肿块软硬适度,疮疡溃后脓出稠厚,并症见初起形寒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者属阳;而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病变部位较深,皮色暗紫…- 15
- 0
-
中医外科名家陆德铭(简介)
陆德铭,浙江平湖人,生于1935年。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曾先后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外科医师、副院长,上海中医学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卫生部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等职。1993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名中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鉴于陆氏的学术成就和工作业绩,1988年被收入美国传记学会《世界著名…- 28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