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为本,佐以化湿清热——治疗疖病的经验

疖病是指肌肤浅表部位反复感受火毒而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疾病,皮损可在全身各处散发,或此处将愈,他处又起,其发病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甚则迁延十几年。一些患者虽屡用中西抗炎解毒之品,症状得以控制,但往往不能根除。陆氏认为,关键在于对本病的本虚标实的根本原因认识不足,而疖病之所以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其发病主要原因在于气阴两虚。

一、气阴两虚为本,湿热为标

一般认为,疖病的发生,多因热毒湿邪交蕴,搏结缠绵于肌肤而成,西医也认为疖病之发生是由于葡萄球菌侵入毛囊而引起的急性深毛囊和毛囊周围炎,常运用清热利湿解毒和抗菌药物以祛逐邪毒,而陆氏认为疖病的反复发作及易感染外邪与否,主要与机体的自身抵抗力有关。《内经》曾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素体虚弱,卫外不固,玄府不闭,外来之邪容易侵袭,而留连不去。又由于外感湿热火毒,火为阳邪,极易灼津伤液,疖病长期反复发作,势必耗气伤阴,卫气虚则不能御外,阴液伤则不能润养肌肤,愈使皮肤抵抗力下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致使病程缠绵,难以根治。所以疖病之发生,临床上多见先天禀赋不足,素体气虚,又感湿热暑邪,搏结缠绵于肌肤,日久反复不愈而伤阴液;或为久患消渴、肾虚等慢性消耗疾病,耗伤气阴,气不卫外,阴不润肤,易感外邪,蕴阻肌肤而发本病。可见气阴两虚是疖病反复发作之内在根源,湿热火毒之外来邪气是发病之标,本虚标实,才是疖病反复发作之实质。

二、治宗益气养阴,重用黄芪

疖病好发于项后、背部、臀部等处,几个至数十个不等,亦可在身体其他部位散发,此起彼伏,或间隔数周、数月再发,有些患者常伴有消渴、习惯性便秘等症,疖肿较大时,易转变成有头疽。陆氏治疗疖病,重在益气养阴以扶正祛邪。在急性期,辨证选用清热化湿解毒之品,以黄连、黄芩、厚朴、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清热解毒化湿,佐以赤芍、丹皮、生山楂和营凉血,皂角刺托毒外泄,便秘加生大黄、生首乌;火毒炽盛加生山栀、银花、连翘等。病变在面部伴有皮脂分泌物增多者,加防风、苦参、蛇舌草,随着湿热化解,标实渐去,逐渐减少清热解毒之品,以防苦寒伤阴,适时增入玄参、麦冬、女贞子、天花粉、枸杞子等养阴药并渐次加大生黄芪的用量。陆氏常谓:疖病清热解毒仅是一时之计,而益气养阴方为收功之本。在疖病治疗中,陆氏特别强调生黄芪在扶正祛邪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玉屏风散为治表虚卫气不固自汗之名方,方中以生黄芪为主药,对此柯韵伯在《名医方论》中指出:“惟黄芪能补三焦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因此,陆氏特别指出,生黄芪的运用应贯穿于疖病治疗的始终。只要胃纳尚可,仍可应用,其用量常渐次增大至60克以上,方可使疖病的复发得到控制。配合应用养阴药物生地、玄参、女贞子、天花粉、麦冬、枸杞子等在于调动人体的内在抗病能力,增加局部皮肤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疖病,防止其复发的目的,这也是中医药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的精华所在。

三、强调忌口,注重护理

陆氏十分注意药后调护,常嘱患者即使病情好转,症状消失,也要坚持服药3个月,巩固疗效,增加机体卫外功能,防止新发。又强调局部治疗,认为疖病患者不宜外用油膏类药,以防毛孔堵塞,邪毒内蓄,加重病情;不得用手自行挤压局部皮肤;并要经常保持患部的皮肤清洁,可用75%酒精涂搽病灶周围,达到灭菌和使局部气血流畅,增强肌肤抵抗力的作用。在用药治疗的同时,主张忌口,认为鱼腥发物,辛辣甜腻,能助湿化热,故在治疗期间不可食用,以防疖病加重。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中医外科名家陆德铭》。万华 毛佳琳 整理
2
本条ID:14013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