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某,女,52岁,1996年9月25日初诊。
患者于1995年10月6日在上海市某医院作左乳癌根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浸润性导管癌,腋下淋巴结0/9(-),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均阴性。术后化疗6次,曾服三苯氧胺片,因肝功能损害而停用。今年2月因胸骨疼痛,作骨扫描,提示有胸骨浓絮而诊断为骨转移,因不能耐受放化疗副作用,要求中药治疗。刻下:神疲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一般,夜寐不安,检查见胸骨中段肿大压痛明显,脉濡细,苔薄腻中裂,舌质红边有瘀紫,证属术后气阴两亏,冲任失调,余毒旁窜入骨。治拟益气养阴,调摄冲任,清热解毒。
处方:乳房癌术后方加减:
生黄芪30克、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南沙参15克、杞子15克、仙灵脾15克、仙茅9克、巴戟肉12克、鹿角片12克(先煎)、山萸肉9克、肉苁蓉12克、三棱15克、莪术30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蜂房12克、蛇六谷60克(先煎)、石上柏30克、藤梨根30克、磁石60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
二诊:服上方2月,骨无疼痛,精神渐振,食欲尚可,夜寐已安。骨扫描示:浓絮缩小,苔薄腻舌质红,脉濡细。以本治法为主,增入清热解毒化瘀之剂。生黄芪30克、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南沙参15克、杞子15克、仙灵脾15克、巴戟肉12克、鹿角片12克(先煎)、山萸肉9克、肉苁蓉12克、三棱15克、莪术30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蜂房12克、蛇六谷60克(先煎)、石见穿30克、制南星30克、山慈菇30克、磁石60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
三诊:服上方2月余,骨痛消失,骨扫描复查“浓絮影消失”,胸片无异常,体重增加,诸症均减,苔薄舌红脉濡,再以上方服用半年,病情稳定,现仍服药巩固调理。
评析乳癌术后发生骨转移,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转移途径。陆氏认为发生转移多由术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正虚则抗病能力低下不能抵抗残留的肿瘤细胞,而使邪气偏盛,正不胜邪,邪毒不能局限而致旁窜转移,故临床上以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南沙参、杞子等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防止肿瘤的复发和抑制转移。现代医学认为,乳癌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刺激乳腺组织有一定关系,故以肉苁蓉、山萸肉、仙灵脾等调节不平衡之性激素,调摄冲任以治根本;三棱、莪术、桃仁、丹参活血化瘀攻坚使肿块消散,同时降低了血粘度,减少了癌细胞着床的机会也就减少了复发和转移,蜂房、蛇六谷、石见穿、制南星、山慈菇等经陆氏筛选而运用于临床对治疗乳癌有特定的抗癌作用,处方中逐渐加重抗癌药的药味及用量,意在控制和清除转移病灶,不使其旁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