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一病在中医文献中记载很多,诸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之“缠腰火丹”,《诸病源候论》之“甑带疱”,《疡医大全》之“白蛇串”,《外科启玄》之“蜘蛛疮”等。临床以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灼等为主要表现。
一、初起以湿热为患,久则伤气阻络
陆氏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日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皮肤而发;或因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湿化热,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年老患者常因正气虚弱,正不胜邪,又因经络阻隔,不通则痛,而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从现代医学角度上看,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皮肤病,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进入人体潜入神经细胞中,平时潜伏而不致病,常因劳累、创伤、感染等因素而诱发致病。病毒侵犯神经,使局部神经根水肿,炎症粘连,疤痕收缩产生临床症状。表现以单侧成簇水疱和神经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皮损好发于肋间,腰骶神经或三叉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域,尤其是疱疹消退后遗留的神经疼痛,病情顽固,疼痛剧烈,病程迁延,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二、初以疏肝化湿为主,早期即投活血和营
带状疱疹多发于春、秋季节,以成年患者居多,在急性发作期,皮损表现为带状的红斑丘疹,继而出现绿豆到黄豆大小簇集成群的水疱,累累如串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排列呈带状,严重者见出血点或血疱、坏死。皮损好发于腰肋部、胸部或头面部,多发于身体的一侧,沿神经分布,发于头面部者,尤其是眼部和耳部者病情较重,疼痛剧烈,并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甚则影响视力和听觉。对此陆氏常以疏肝清热,化瘀止痛为大法,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用龙胆草、柴胡、黄芩疏肝清热,泻肝胆之郁火,当归、赤芍、丹皮凉血活血,大青叶、板蓝根、蛇舌草等清热凉血解毒,桃仁、丹参、延胡、郁金活血理气止痛。皮损发于头面眼角者,常加入谷精草、杞子、石决明等;皮损发于胸腹者加川楝子、香附等;皮损发于下肢者,常加入黄柏、牛膝等。陆氏治疗带状疱疹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早期即于方中加入了理气活血之药,旨在防止和减轻由于病毒侵犯神经而引起的神经周围炎症和粘连,减少纤维包裹,防止后遗神经疼痛的发生。
三、久则益气活血为主,正气充盛则络脉自通
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或年老体弱者常于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的神经痛症状,且病程持久,疼痛剧烈,甚则彻夜难眠,这也就是临床上常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对此,陆氏根据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施治多以益气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之品,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疼痛得止。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痛程迁延,疼痛剧烈,久病伤气,气虚则无力推动气血之运行,致血行迟缓,脉道不通或通而不畅,以致血液郁滞而凝为瘀血,故治当益气扶正为主,配合活血通络,共奏益气通络活血止痛之效。常以生黄芪为君药,药量可达60克,取其益气而能托毒外出,又能推动血运,促进瘀血活化之功效,配合三棱、莪术、当归、川芎、桃仁、丹参、赤芍等活血通络,佐以制香附、郁金等既入血分又入气分之品,使气血流畅,血随气行,开塞通瘀而止痛。对顽固性疼痛甚则彻夜难眠的酌加全蝎、蜈蚣、没药、乳香、天龙、磁石、珍珠母等破血消瘀重镇止痛。
对患侧疼痛肿胀者加入留行子、丝瓜络等通络止痛,往往都能收到较好的止痛效果。
现代药理证明:清热利湿解毒配伍活血通络药可以加速炎症的明显吸收,使其症状改善。
清热解毒药能抑制和消除致炎因子,配伍活血通络法,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及渗出,减轻了炎症的病变程度,促进了炎症的吸收,从而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而益气药与化瘀活血药的合用,能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水平,所以在调整人体整体机能上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效验,这也为临床运用益气化瘀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于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在临诊时,陆氏认为凡遇带状疱疹当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因为一旦病毒累及神经产生纤维包裹,其病理表现常不易逆转,所以活血化瘀的早期应用,可减少和避免神经的炎症粘连和纤维包裹,常可杜绝或减少后遗神经疼痛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