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溃后成瘘案

章某某,女,22岁。1990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于3天前患右乳晕肿块,红肿疼痛明显,轻度发热来院门诊检查:右乳房乳晕外上方有一肿块,大小约3cm×4cm,皮肤焮红,按之微热,轻度疼痛,无波动感,乳头凹陷畸形,乳头孔常有臭味的粉渣样物排出,苔薄腻舌质红,脉细数。证属肝郁气滞,营血不和,气滞血瘀,结而成块,治拟疏肝清热,活血消肿。

处方:

柴胡9克、当归12克、赤芍30克、丹皮9克、蒲公英30克、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丹参30克、生山楂30克。

二诊:上方服用7剂,局部红肿不减且加重,按之已有波动感,即在局麻下作手术切开,排出黄稠脓液约20ml,夹有粉渣样物。术后用八二丹药线引流,金黄膏盖贴,经换药10天后局部红肿消退,创口脓水已少。此时,用球头银丝曲成弯形,自创口探入,从11点处乳头孔穿出后,用剪刀剪开管道,术后3天内用五五丹药粉撒于创口,棉花嵌塞,红油膏纱布盖贴,每日换药一次,至第7天腐肉脱净,肉芽新鲜,改用生肌散、红油膏纱布盖贴,3周后创口愈合。

评析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发病过程后期一个病理阶段,好发于青春期后非哺乳期妇女,绝大多数患者有先天性乳头凹陷病史,乳头孔常有臭味粉渣物排出,初起有发热,但体温不高或不发热,应用抗生素后症状消失不明显,在急性期乳房红肿与乳房炎性癌很相似,也有因急性期乳房红肿热痛等炎症,而误认为乳晕部一般痈疖而被忽视,故临床上要与此相鉴别。乳房炎性癌多发于年轻妇女哺乳期和妊娠期,症见乳房迅速增大,发热,皮肤呈红色或紫红色,没有明显肿块扪及,转移甚广,往往不久即侵犯对侧乳房,常于数月内死亡,而乳晕部痈疖,一般无粉渣样物排出,溃后一般不与乳头孔相通。

本例患者初起内服疏肝清热活血消肿中药,局部红肿未减,邪毒炽盛,郁而化热,蒸酿肉腐而成脓肿,此时急当切开排脓,待红肿消退,渗出减少后,从疮口用球头银丝曲成弯形探入自乳孔穿出,操作时切忌粗暴,以防形成假道,用剪刀剪开管道后,应用含升丹成分较高的五五丹药粉腐蚀管壁,以防复发,待肉芽新生时改用生肌散外敷,直至疮口愈合。

浆细胞性乳腺炎溃后瘘管期,中医采用切开疗法,较之西医乳房切除术而言,对组织损伤少,病人痛苦小,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且能保持乳房外形,易为患者所接受。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中医外科名家陆德铭》。万华 毛佳琳 整理
2
本条ID:14013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