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气温阳搜风清热,治痹大法不离通络
名医简介薛盟(1917〜),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治疗痹证,应以气血为纲,辨明痹痛之虚实。为了简化辨证,系统掌握治疗规律,可把风寒湿痹(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类风湿性关节炎),按其不同性质,划分为风湿和湿热两大类。痹证之根源悉本乎湿,湿为主气,属阴邪,与风寒相合,易伤营卫,湿从热化,即耗散气阴。治痹最忌不分寒热虚实,一味滥施辛热香窜之品。故立方时多以黄芪为君药,鼓舞气机,气行血行,病邪即无留…- 24
- 0
-
审证之要分清寒热,久痹当推诸虫搜剔
名医简介张沛虬(1916〜),宁波中医院主任医师。 痹证之辨,关键在于寒热对诸痹之辨,张氏认为:风寒湿三气,很难截然分开,只是偏胜而已。辨证之关键,在于分清寒热,若认证不确,则用药乖谬。一、湿热阻络湿热阻络,即热痹,可分为轻、重两型。1.湿热轻型病起于感受风湿热邪,或风寒湿邪郁久而化热。关节红肿痛为其主症,虽发热,但怕冷轻。若为风寒湿邪郁久化热者,可不发热或发热轻,不怕冷。张氏对初起兼见口干,苔薄…- 52
- 0
-
辨证握虚实,施治分补泻
名医简介赵金铎(1916〜1991),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痹证初起,以邪实为主,故常见症状有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步履艰难。惟其邪气有偏胜,故疼痛性质及其机体反应状态亦有所差异,临床不可不辨。如风气偏胜,则疼痛而酸,且痛无定处而四肢游走,上下左右无所留止。常伴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腻,脉多浮弦。寒气偏胜,则血涩不能流,疼痛似掣,宛如锥刺,状如虎咬,痛有定处,痛处发凉,得暖得摩稍适,遇冷尤著,昼…- 43
- 0
-
尪痹证因内外合邪痰瘀痹阻,斟酌主次搜剔逐邪益肾润养
名医简介周仲瑛(1928〜),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金匮·中风历节病篇》:“诸肢节疼痛,身体娃羸,脚肿如脱”、“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诸条,均形象地描述了尪痹的临床特征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变形,活动受限,身体瘦削。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极为类似。本病虽可按痹证辨证论治,但从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发展预后来看,又有其特异性。风寒湿热杂合,当审外受内生痹证虽然总由外受风寒湿热等邪,痹阻经…- 93
- 0
-
变应性亚败血症从痹论治
名医简介刘鹤一(1901〜1976),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卢某,男,22岁,工人。1973年本院会诊病员。10月30日诊。患者于1956年(6岁)时曾患“风湿热”,经治疗后,病情稳定。1964年至1972年8年中,又连续多次发病,总是咽喉疼痛,突然高热,关节酸痛。曾先后在全市多家医院住院,以抗风湿治疗而得缓解。1973年7月18日因病复发,第二次住入我院医治。入院后,即采用中西结…- 36
- 0
-
探求病机本肾虚,尪痹五证有良方
名医简介焦树德(1922〜),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教授,著名中医临床家。尪痹,就是指关节、肢体弯曲变形、身体羸弱、不能自由行动而渐成的疾病。它不但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而且也可以包括现代医学中其他一些有关节疼痛、变形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大骨节病、结核性关节炎等。其中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为多见,故本文所谈的魅痹主要指类风湿性关节炎而言,但对强直性脊柱炎也有良效。尪病因病机的特点尪痹属于痹病范围,所以“风…- 29
- 0
-
温补脾肾,活血通痹治皮肌炎
名医简介李文瑞(1927〜),北京医院主任医师。左某,女,34岁。病历号:164146。1991年9月5日因双膝关节疼痛并面部、双手皮疹1年余收入院。曾在当地医院、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检查,怀疑皮肌炎,未行任何治疗。入院时诉双手指关节伸侧脱屑、瘙痒,局部发热发胀,双手晨起发僵,活动数秒钟后便消失,双上肢抬举无力,双膝关节疼痛难以下蹲,行走及上下楼梯时加重,平时无不适感觉。既往体健,家中无类似病史…- 73
- 0
-
证病同辨须别缓急,祛邪尤重湿热毒瘀
名医简介张鸣鹤(1928〜),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调强祛邪,尤重湿热毒瘀张老认为:关节病的形成,内与体质虚弱、正气不足,外与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相关。是外邪引动内邪,内外合邪而发病。其中脏腑积热,湿热毒邪侵蚀筋骨,流注经络,著而成瘀,是形成疾病活动的病理关键。治疗首当祛邪,以清热解毒利湿,活血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使邪气消除,正气渐复。热毒证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皮色发红、肿胀、积液、灼热、疼…- 35
- 0
-
柔润舒筋蠲痹,温阳宣通驱邪
名医简介李元馨(1893〜1982),江西抚州名中医驱邪蠲痹痹证多由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治疗上应以驱邪为主。李师治痹基本方,是以独活寄生汤化裁(独活、桑寄生、秦艽、防己、威灵仙、桂枝、石楠藤、海风藤、牛膝、五加皮、海桐皮、甘草)。本方适用于一般寒湿痹痛发作,或下冷水使痹痛更严重的病例。根据具体病情,酌加下列药物:全身痛无定处,或上肢偏重者,加防风、羌活;下肢痛甚湿胜者,加木瓜、苡仁、萆薢、蚕砂;腰痛…- 30
- 0
-
通痹应识避温燥,柔肝每思远滞腻
名医简介陈道隆(1903〜1973),沪上名医,著名临床家。胡某,女,45岁,干部。初诊:1959年5月15日。《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者,闭也。邪留经隧,气血阻滞。询之,得于涉水露宿,风寒湿侵入,受之已深。血络凝涩,加以烦劳过度,营阴又亏,心肝失濡,木火内炽,化风窃络,与外风招引,以致遍身关节掣痛,尤以腰背为甚。项筋牵攀,转侧为难。头脑昏痛,目糊耳鸣,卧不熟睡,心烦梦多。脉弦…- 26
- 0
-
降泄浊毒治痛风,尝用萆薢土茯苓
名医简介朱良春(1917〜),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著名中医学家。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本病以往少见,近年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吾师朱良春老中医擅治痹证,临床上亦诊治过不少痛风病例,对其认识和治疗颇具独到之处。似风非风,责诸浊毒瘀滞“痛风”,中…- 49
- 0
-
热痹化瘀清热毒,寒湿每仗仲景方
名医简介赵锡武(1902〜1980),原中囯中医研究院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治痹须依邪之偏胜来制定治则,施治时当辨病辨证相结合。因病非一邪所致,故治疗亦须相应对待。常用以下八法:驱风透邪,燥湿化湿,温阳散寒,疏经搜络,散热凉血,活血止痛,补气养血,补肾柔筋。临床当辨证择选数法结合施治。对于久病血亏者,须益气养血以熄风,血郁不行者须活血行血。欲散寒邪则须温阳,阳旺,凝滞之寒邪方能驱散。利湿必须温健脾阳…- 39
- 0
-
枝藤散邪,虫蚁搜风,祛邪达药,麻黄雷藤
名医简介汪履秋(1919〜),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汪老治疗本病,其思路和指导思想重在祛邪。治疗大法常用祛风湿、温经脉、化痰瘀、行气血等。汪老认为到医院就诊的病入大多是急性发作,以肿胀、疼痛等为主诉,要求我们能尽快解决肿痛等问题。本病的发病原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因此应以祛邪为主,一味滋补或以补为主都不能很快取得疗效。其使用次数最多的12味药,其功效均以祛邪为主。汪老常说:“枝藤散邪,虫蚁搜…- 36
- 0
-
重内因湿热化风,自出机抒透达潜阳
名医简介马志(1911〜1992),原长春中医学院教授。关于风湿热痹的发病机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中云:“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或素体内有蕴热,感受风寒湿后,邪从热化;或因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邪留经络关节,郁而化热,形成风湿热痹”。主要强调了外因在本证发生中的作用,而忽略了脏腑功能失调对本证的影响。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本证的发生与肝脾机能失调有关。忧…- 42
- 0
-
治痹难守一法,用药务必入细
名医简介丁光迪(1918〜),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痹证辨治,既易,亦难。言其易是皮肉筋骨脉,病有定所;言其难是因三气杂至,五体五脏错综为病。就痹证的常见症状而论,如痹证身体痛,似乎表证,但与一般表证之身痛不同,它主要痛在关节,而且反复发作,经年不愈,甚至数十年不解,痛久关节变形。又如发热,病由三气杂至,当属外感无疑,但与阳气拂郁在表,腠理闭塞而热者,亦不相同。其热可以反复发作,高热而…- 29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