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果的营养价值与实用功效

科属与学名:栗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

别名与产地:板栗、大栗、撰子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性味与功效:甘,温。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临床应用:肾虚咳喘,腹泻,口疮,病后体虚,老年脚弱,跌打损伤,衄血,反胃。

1.栗子肉100克,瘦猪肉100克,生姜3片,盐适量,煮服,每日1次。功能补肾平喘。适用于肾气虚咳喘。

2.鲜栗子肉30克,细嚼慢咽,每日2次。功能利咽生津。适用于慢性咽喉炎。

3.栗子肉2个,捣泥,加白糖少量,每日2次。功能益肾补气。适用于小儿脚弱走路迟。

4.栗子炒熟,每次5个,每日3次。功能健脾养胃。适用于小儿口疮,舌炎。

5.栗+去壳磨粉,取适虽煮如糊,加白糖喂幼儿。功能健脾止泻。适用于小儿腹泻。

6.栗子肉20个,红枣10个,大米60克,煮粥,加糖服食,每日1次。功能健脾温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寒腹泻。

7.栗子肉10~20个,红糖适量,煮熟,每晚睡前服。功能健脾补肾。适用于病后体虚,手足酸软无力。

8.风干栗子1~2个,去壳细嚼慢咽,早晚各1次,坚持数月。功能益肾健骨。适用于老年腰腿软弱,小便频数。

9.栗壳30克,烧炭研末,每次6克,用米汤水送服。功能止血。适用于鼻衄,便血。

成分与营养:栗子肉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烟酸及磷、钙、铁、钾等。

现代医学认为,栗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有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作用,所以对老年人颇宜。

文献摘要:

1.《名医别录》: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忍饥。

2.《千金食治》:生食之,甚治腰脚不治。

3.《唐本草》:嚼生者涂病上。疗筋骨断碎,疼痛,肿瘀。

按语

栗子生食味甘,炒熟、煮食香甜可口,并能烹饪成多种佳肴,具有独特风味。栗子经加工可制成罐头、栗子粉、羹等食品。

中医把栗子列为药用上品,认为它能益气厚胃、补肾活血,可与人参、黄芪、当归媲美,尤其对肾虚有良好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久服可增强体质,祛病延年。

栗子以风干为佳,一次不宜过多食。如治腰腿病,需生食,细嚼,连液慢咽。

凡消化不良、脘胀腹满者不宜多食。

附录

1.栗壳:甘、涩,平。功能和胃降逆止血。适用于反胃,鼻衄,便血。

2.栗荴:即栗子内果皮,甘、涩,平。功能降逆散结。适用于反胃,噔嗝,瘰疬,骨鲠。

3.栗毛球:即栗的总苞。功能解毒散结化痰。适用于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

4.栗树皮:皮含懈皮素、尿素、鞣质。功能解毒疗伤。适用于丹毒,癩疮,口疮,漆疮,跌打损伤。

条目信息
1
引自:《中国食疗大全》
2
本条ID:17008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