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与学名:山药,为薯蓣科草本植物薯蓣的块茎。
别名与产地:怀山药、淮山药、薯蓣、薯药、毛条山药、扇子薯、佛掌薯等。主要产于河南怀庆、江苏、山丙、河北、湖南、浙江、安徽等地。
性味与功效:甘,平。补脾养肺,益肾涩精缩尿。
临床应用:脾虚食少,泄泻,消瘦,乏力,肺虚久咳,肾虚遗精,小便频数,带下及消渴。
1.生山药150克,洗净,蒸熟剥皮,切小块;糯米150克,洗净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烧开用小火熬粥,再加山药块,煮片刻食。功能健脾补肺,固肾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或虚劳咳嗽,肾虚遗精,小便频数以及糖尿病,妇女带下。
2.山药30克,百合15克,水煎服。功能补肺止咳。适用于肺虚久咳。
3.山药50克,猪胰脏(也叫猪横脷)100克。猪胰切块,加清水煮,再放山药煮熟透,加盐饮服。功能补脾,降血糖。适用于糖尿病之口渴,尿多。
4.山药100克,鸡内金12克,炒粳米20克,研细末。1岁小儿每次5克,2岁9克,3岁以上12克,每日2次。功能补脾消食。适用于小儿饮食不节,消化不良,面黄肌瘦,或有呕吐,泄泻。
5.山药200克,白扁豆100克,薏苡仁100克,煮熟烂服食。功能健脾祛湿,厚肠止泻。适用于脾虚夹湿,便溏或泄泻,面浮肢肿。
成分与营养:含胆碱、皂苷、淀粉、糖、蛋白质、16种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维生素、淀粉酶及尿囊素等。
山药对人体有滋养作用,并能助消化,降血糖。
文献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2.《药品化义》: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治脾虚腹泻,怠惰嗜卧,四肢困倦……为肺脾二脏要药。
本品原名薯蓣,《本草从新》始改名山药。山药性味甘平,能入肺脾肾三经,上能养肺,中能补脾,下则益肾。药性平和,阴阳兼补,不燥不腻。
凡大便干结、腹胀满闷者慎服。汤剂宜多浸少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