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与学名:兔肉,为兔科动物家兔的肉。
别名与产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饲养。
性味与功效:甘,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凉血解毒。
临床应用:消渴羸瘦,胃热呕吐,便血。
1.兔1只(去皮毛、爪及内脏),山药100克,调料适量,煎浓汁,凉饮,口渴即饮。功能健脾止渴。适用于消渴,体弱。
2.兔肉250克,山药50克,枸杞子15克,党参15克,黄筅15克,大枣10个,调料适量,煮汤食。功能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虚瘦弱。
成分与营养: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
文献摘要:
1.《随息居饮食谱》:甘,冷。凉血,祛湿,疗疮解热毒,利大肠。冬至后至秋分,食之伤人气。孕妇及阳虚者尤忌。
2.《本草纲目》:能治消渴,压丹石毒。
兔肉含蛋白质高于牛肉、羊肉、猪肉,也为完全蛋白质食品。因肌纤维细腻疏松、水分多,故肉质细嫩,易于消化吸收。其营养价值和味道都可与鸡肉媲美。但脾胃虚寒者忌食。
附录:兔肝:甘、苦,寒。功能补肝明目,清肝。适用于肝血不足,头晕眼花,夜盲。如肝血不足,头晕眼花者,用大米50克煮粥,入兔肝2具,调少量盐食;或兔肝1具,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水煮服。治夜肓,可用鲜兔肝沸水烫至半熟,加油、盐调味,至肝熟时,打入鸡蛋1个,常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