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与学名:苦菜,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全草。
别名与产地:苦蕈菜、苣菜、败酱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生长。
性味与功效:苦,寒。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排脓。
临床应用: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痈肿,蛇咬。
1.苦菜50克,酢浆草50克,水煎服。功能凉血解毒。适用于肝硬化。
2.苦菜500克,大枣20个,水煎服。功能清热化痰。适用于慢性支气符炎。
3.苦菜50克,车前草50克,煮汤服。功能清热利湿。适用于黄疸,痢疾。
4.苦菜250克,洗净,捣烂取汁,涂患处。功能清热解毒消肿。适用于虫蛇咬伤。
成分与营养:含维生素C及大量铁质,还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及钙、磷等。
文献摘要:
1.《本经》: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
2.《日华子本草》:敷蛇咬。
3.《本草会编》:明目主诸痢。
本品亍燥者入药,即败酱。北方所用败酱主要是苦菜。据报道,苦菜除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咽炎、阑尾炎外,还有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