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营养价值与实用功效

科属与学名:生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别名与产地:嫩姜,初生嫩者其尖紫,名紫姜、子姜;宿根名母姜。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要产于四川、广东、山东、陕西等地。

性味与功效:辛,温。发汗解表,温中散寒,健胃止呕,解毒。

临床应用:感冒风寒,胃寒呕吐,中鱼蟹毒所致腹痛、腹泻。

1.生姜10克,葱白5克,大枣10个,水煎顿服。功能发表散寒。适用于风寒外感。

2.生姜10克(切片),红糖30克,水煎趁热服。功能散寒温中。适用于淋雨、涉水感受寒湿者,也可用于预防感冒。

3.生姜汁1汤匙,蜜糖2汤匙,水150毫升,煎煮趁热服。功能和胃止呕。适用于胃寒呕吐。

4.生姜5片,红糖50克,花椒3克,水煎服。功能温中止痛。适用于腹部受寒作痛。

5.生姜10克,焦山楂10克,水煎,再加红糖30克,顿服。功能温中消食。适用于伤食腹痛。

6.生姜汁200克,蜂蜜200克,白萝卜汁1碗,梨汁1碗,牛乳1碗,共熬制成膏,早晚各2汤匙。功能散寒化痰,润肺益气。适用于体虚久咳。

7.生姜汁适量,甜杏仁15个,核桃肉30克,捣烂,加蜜糖适量,顿服。功能补肺益肾,平喘散寒。适用于体虚气短,久患哮喘。

8.生姜10片,白萝卜250克,红糖30克,水煎服。功能散寒化痰。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

9.生姜30克,饴糖5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趁温热徐徐饮服。功能温肺散寒。适用于寒饮多痰。

10.生姜汁1.5克,韭菜汁10克,大蒜汁5克,与温开水100毫升调和,适量灌服。功能化痰开窍。适用于中暑昏厥。

11.生姜10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功能散寒行水。适用于急性肾炎浮肿尿少。

12.生姜15克,辣椒15克,水煎洗手。功能散寒通阳。适用于冻疮。

13.生姜10克,花椒5克,大枣10个,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功能温中散寒。适用于寒性痛经。

14.生姜1片轻擦患处,以微红为度,每日1~2次。功能温通活血。适用于斑秃,白癜风。

15.姜汁、酒,调生面粉贴患处3功能温经通络。适用于跌仆损伤。

16.生姜50克,陈醋100毫升,煎汤洗患处。功能温经活血。适用于四胶麻木。

17.生姜20克,紫苏20克,加红糖适量,水煎服。功能消食解毒。适用于过食鱼蟹引起的消化不良。

成分与营养:含挥发油、姜辣素及树脂、淀粉等。挥发油中含姜醇、姜烯、樟烯、水芹烯、龙脑、枸橼醛及桉油醚等。姜辣素为黄色油状液体,具有强烈的辣味,为结晶性姜酮及油状液体烯酮的混合物。

文献摘要:

1.《本草纲目》: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茹,可果可药……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

2.《医学入门》:姜,产后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瘀也。今人但知为胃药,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

按语

嫩姜多用作日常饮食调料,入药治病多用老姜(干姜),生姜也可作为外治法的药物,如灸治法可应用生姜,以其灸治可引郁毒外出,也可作为敷剂,借其温散之力以行气血,使气血运行旺盛而驱散邪毒。

姜性味辛热,故凡阴虚内热、目赤失血、盗汗者忌食。

附录

1.生姜汁:辛,微温。功效与生姜相同,也可治疗外感风寒,恶心呕吐,咳嗽痰多,噎膈反胃等。每次3~10滴冲服。

2.生姜皮:为生姜之外皮3辛,偏凉。其利水消肿的功效较佳,故民间常用它与冬瓜皮、西瓜皮等煎汤服,治疗水肿。

3.煨姜:生姜洗净,用纸多层包裹,水中浸透,放在火灰中煨至纸包焦黄,去纸后用。辛、苦,大热。煨姜治疗胃寒、呕吐、泄泻的功效比生姜佳。

4.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辛,温。功能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温胃暖脾,定痫止泻。生姜善于解表止呕,干姜善于温中止泻;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干姜大辛大热,比生姜更为辛热,能散气动血,不能常用。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食。

5.炮姜:为干姜块,放在锅内用武火急炒至发炮鼓起,外皮呈焦黄色,内呈黄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晒干即成。辛、苦,大热。辛散之力已减,温守之力增强,故古人称之“守而不走”,擅长于温经止血,温中止泻。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寒性腹泻、肾阳虚亏所致的痛经崩漏。

条目信息
1
引自:《中国食疗大全》
2
本条ID:17009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