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与学名:葱,为石蒜科植物葱的鳞茎(葱内)或带根全草。
别名与产地:和事草、芤、菜伯、青葱、小葱、四季葱等。我国各地有栽培。
性味与功效:辛,温。祛风解表,通阳发汗,宣肺健胃,解毒消肿。
临床应用:风寒外感,胃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关节痛。
1.葱白20克,豆豉20克,水煎服。功能散寒祛风。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
2.葱白10克;煮粥,乘热食,食后出汗为佳。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适用于风寒外感,头痛无汗。
3.葱白10克,梨1个,白糖50克,水煎,饮汤食梨。功能润肺化痰,祛风散寒。适用于风寒咳嗽,咯痰不爽。
4.葱白10克,萝卜150克(去皮),丝瓜100克(去皮),切小块,水煎服。功能通阳和血,宽胸通络。适用于闪挫引起的胸肋疼痛。
5.葱白10克,赤砂糖150克,水煎饮。功能和胃理气。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6.葱白5克,生姜10克,茴香粉5克,混匀炒热布包,热敷小儿脐部。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
7.葱白30克,捣烂取汁,用麻油30克调和,空腹1次服。功能驱蛔止痛。适用于小儿蛔虫性腹痛。
8.葱50克,辣椒10克,茴香10克,桂皮10克,水煎熏洗患处。功能温经活血,散寒通络。适用于冻疮及各种寒性关节疼痛。
9.葱白5克,人乳150毫升,煎煮,分4次服。功能利小便。适用于婴儿小便不利。
10.葱白100克,盐200克。葱白切碎,用盐炒热布包,熨脐部和膀胱处,冷后再炒,复熨,每日数次。功能温通小便。适用于小儿小便不通。
成分与营养:葱闩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又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脂肪油和黏液质等,脂肪油中含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和亚油酸,黏液汁中主要成分为多糖类,其中有纤维素、原果胶及水溶性果胶等。
文献摘要:
1.《千金要方》:青叶归目,除肝中邪气,安中补五脏。
2.《本草纲目》: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奶汁,散乳痈,利耳鸣。
3.《医林纂要》:“葱,陶氏谓白冷青热,此却不然。但全用则行通身,根与白行肌肤,青与尖专行达肌表上头目。又生用则外行,泡汤则表散,熟之则守中。
4.《随息居饮食谱》:辛甘平。利肺通阳,散痈肿,祛风达表,安胎止痛,通乳和营。
葱的叶、茎(葱内)、汁、根须、子、花可作药用,但应用最多的是葱的鳞茎,中医处方名为葱白1用葱白或全株捣取汁,称葱汁,又称葱涕、葱诞、葱油,功效与葱、葱白相同。
凡表虚多汗、阴虚内热、目赤目糊者慎食。
附录
1.葱叶:辛,温。功能祛风发汗,消肿利水,通窍。适用于感冒风寒,闭汗浮肿,小便不利。
2.葱花:辛,温。功能理气止痛,解郁温通。适用于腹痛腹胀。
3.葱实:即葱子。辛,温。功能温肾、升阳。适用于肾虚阳痿,目眩目花。
4.葱须:即葱之根。辛,平。功能散风通络,止痛解毒。适用于头痛,喉疮、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