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与学名:猕猴桃,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果实。
别名与产地:狐狸桃、山洋桃、绳梨、大红袍、毛叶猕猴桃、羊桃、藤梨等。主要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性味与功效:甘、酸,寒。解热止渴通淋。
临床应用:伤暑烦热,尿路感染,痔疮出血,湿热黄疸。
1.鲜猕猴桃30克,去皮生食,每日3次。功能清热生津除烦。适用于烦热咽干,伤暑消渴;也可用于防治癌症,高血压,心脏病。
2.鲜猕猴桃100克,捣烂,加温开水1杯,取汁饮服,每日3次。功能清热利尿。适用于小便短涩疼痛,痔疮出血。
3.鲜猕猴桃2个,去皮慢慢嚼服,每日3次。功能清热止渴利咽。适用于咽喉炎。
4.鲜猕猴桃100克,鲜田基黄60克,捣烂,榨汁服,每日3次。功能清热退黄。适用于黄疸型肝炎,阻塞性黄疸。
5.鲜猕猴桃100克,捣烂,加温开水1杯,取汁加生姜汁10滴,饮服,每日2次。功能清热和胃止呕。适用于胃热干呕。
6.鲜猕猴桃100克(或干果60克),切开,水煎代茶饮,每日1次,连服2个月。功能和胃清热。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
成分与营养:猕猴桃果实含糖类、维生素C、维生素B1及硫、磷、气、钠、钾、镁、钙、铁、胡萝卜素等,还含有猕猴桃碱。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居诸果之榜首,每百克鲜果含量为400~420毫克,比含维生素C丰富的柑桔类要高出6~8倍。研究发现,猕猴桃能防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生成,并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
文献摘要:
1.崔禹锡《食经》:和中安肝。主黄疸,消渴。
2.《本草拾遗》: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变白,痔病,调中下气。
3.《开宝本草》:止暴渴,解烦热,下石淋。热壅反胃者,取汁和生姜汁服之。
猕猴桃原为野生果树,产于我国,古代称藤梨、羊桃。近代发现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素而名声大噪,被称为“水果金矿。”用猕猴桃制成的果汁是著名的保健饮料,是老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的理想营养品,也是航空、航海、高温工作人员和运动员的保健食品。
猕猴桃有止烦渴、下石淋、调中下气、散瘀止血的功能。近代发现能防治癌症、心血管疾病,因此而身价百倍。
凡脾胃虚寒者慎服。
附录
1.猕猴桃根:即藤梨根。酸、微甘,凉,有小毒。功能清热利尿,活血消肿。适用于肝炎,水肿,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浊带下,疮疖,瘰疬。
2.猕猴桃藤中汁:即猕猴桃茎中的液汁。甘,寒,无毒。功能下石通淋和胃。适用于石淋,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