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与学名: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果实。
别名与产地:乌梅、梅实、熏梅、桔梅肉等。全国各地有栽培。
性味与功效:酸,温。收敛生津,安蛔驱虫。
临床应用:胃肠炎,痢疾,暑热烦渴,寄生虫病,胆囊炎,咽喉炎,疮痈,溃疡。
1.鲜梅200克,去核,捣烂取汁,用文火煎膏状,每次5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连服7日。功能收敛止泻。适用于急性胃肠炎,慢性泄泻。
2.鲜梅1~2个捣烂,加白糖或盐,冷开水1杯冲饮。功能清暑解渴消食。适用于暑热烦渴,或胃酸缺乏,消化不良。
3.未成熟的青梅适量,洗净,用白酒浸没梅子高出3厘米,密封1个月即为青梅酒。功能解暑化湿,通利关节。适用于暑月发痧,关节疼痛。
4.乌梅18克(压碎),香附12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功能止痢收敛。适用于痢疾腹泻。
5.乌梅1个,洗净含服,将津液慢慢下咽,每日2次。功能生津利咽。适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梅核气。
6.乌梅7个,金钱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功能利胆排石。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7.乌梅7个,川椒5克,生姜2片,黄连5克,水煎分2次服。功能止痛安蛔。适用于胆道蜎虫症腹痛。
8.乌梅烧存性,研末,用茶油调敷。功能清热解毒,收敛生肌。适用于溃疡,恶疮。
成分与营养: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齐墩果酸样物质、蜡样物质,成熟期含氢氰酸。其含钾量较一般水果高,且含钠较少。故常服利尿药者,吃梅子能补充钾。
乌梅酸性较强,对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癣菌、小芽孢菌等致病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尚有抗过敏作用。
文献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胬肉。
2.《本草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3.《本草拾遗》:祛痰,主疟瘅,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未成熟果实为青梅,初夏成熟时黄色。青梅经百草烟熏至黑色为乌梅。成熟梅子用盐浸、糖腌称为白梅。乌梅可作药用,也是清凉饮料酸梅汤的原料。
中医认为梅花开于冬而实熟于夏,得春之全气,所以味最酸,具有收敛生津、调中下气的功效。可治疗久咳、久疟、久泻、虚热烦渴、血证、蛔厥腹痛。
凡疾病初起及胃酸过多者忌服,多食易损坏牙齿。
附录
1.梅叶:酸,平。功能止痢止血。适用于休息痢,崩漏。
2.梅花露:功能生津止渴、解暑去烦。适用于暑热,小儿胎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