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与学名:马铃薯,为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
别名与产地:洋芋、阳芋、山洋芋、土豆、山药蛋、洋番薯、地蛋等。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性味与功效:甘,平。和胃调中,消炎解毒,健脾益气,强身补肾,祛湿止痛。
临床应用:胃、十二指肠溃疡,腮腺炎,水火烫伤,皮肤湿疹,寻常疣,疮疖红肿,习惯性便秘。
1.马铃薯1个,用醋磨汁,搽患处,干了再搽,不间断。功能消炎退肿。适用于腮腺炎。
2.鲜马铃薯,洗净切碎,加开水捣烂,纱布包绞汁,加蜂糖,放罐中,每日早展空腹服1~2匙,连服15~20日。功能和胃止痛。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习惯性便秘。
3.生马铃薯切片,敷局部,每日3~4次。功能消肿止痛。适用于肌内注射后局部硬结。
成分与营养: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铁、磷、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文献摘要:
1.《湖南药物志》:补中益气,健脾胃,消炎。
2.《植物名实图考》:味甘淡。
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被列为世界上五大粮食作物之一。据报道,食用250克马铃薯所产生的热量,可维持正常人24小时的消耗。同时马铃薯中蛋白质含量低,含钾、镁盐高,对需低蛋白饮食的肾病者,以马铃薯代替粮食,不仅可以帮助血管舒张、降低血压,也可利尿,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废物并使其排出体外。
发芽的马铃薯因含有大量龙葵碱,故不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