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常晓变可汗下润

名医简介

蒋士英(1918〜),浙江中医学院教授。

忌汗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1条:“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近代医家陈存仁也认为发病初期“恶寒身热……汗出寒热不退。”正因为湿温初起,即有微汗,但有汗而寒热不解。喻嘉言说:“湿家不可发汗,以身本多汗,易致亡阳,故湿温之证,误发其汗,名曰重暍,故为深戒”。这确是言其常,盖证有常证,治有常法;证有变证,则治有变法。《湿热条辨》21条,前论已有摘述,因为证见“始终无汗,腠理暑邪内闭”,所以用微汗的方法。吴氏在自注中说:“湿温发汗,昔贤有禁,此不微汗之,病必不除,盖既有不可汗之大戒,复有得汗始解之治法,临证者,当知可变通矣。”薛生白之汗法,大有巧思,即前论所云:“此轻清解表药与渗湿药同用,使表湿与里湿一同解除。”吴锡璜说:“用泡汤,取其轻扬透汗。”章虚谷注:“湿病仲景有法当汗出而解……固非一概禁汗者。”石念祖说:“病有正变,变病之要药,即正病之禁药。”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也,”这是治疗温病四原则之一。“汗”字的意义是广泛的,不仅辛温可以发汗,辛凉开肺,也有汗剂。温病亦喜汗解,故后来医家,往往寓汗于清暑、化湿、滋阴之中。以湿温来说,初起湿重于热,有微寒苔腻等证,近世每用藿朴夏苓汤为主方。何廉臣说:“湿多者,湿重于热也,其病多发于太阴肺脾,其舌苔必白腻,或白滑而厚……症必啬啬恶寒……午后身热,状若阴虚……治法以轻开肺气为主。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化,则脾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宜用藿朴夏苓汤,体轻而味辛淡者治之,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以为出路。湿去气通,布津于外,自然汗解。”藿朴夏苓汤虽为芳香宣化之剂,实寓汗于化湿之中,何氏方甚明。叶氏“随证变法”这句名言,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忌下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篇》:“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可见汉代已有湿家忌下之说。尤在泾曰:“苟非湿热蕴结成实,未可遽用下法。”湿温忌下,也是言其常。湿温原有可下之证,笔者认为:“忌下”应改作“忌大下”,叶天士云:“湿邪内搏,下之宜轻”,因为湿温之用下法,不是肠中有燥矢,故不宜猛下。所谓下之宜轻而不厌频者,诚以浊邪粘腻,搏结不坚,到处可以留着,非猛鸷之力一击所能去也(陈光淞语)。石芾南说:“如舌苔黄厚,脉息沉数,中脘按之微痛不硬,大便不解,此无形湿热与有形渣滓相搏,按之不硬,多似败酱色溏粪,宜兼用酒煮大黄为丸,缓化而行,重者可熟大黄、元明粉磨荡而行,设使大剂攻下,走而不守,则必宿垢不行,反行稀水,徒伤正气,变成坏证”。这均说明湿温在“下证”出现时,是可以用下法的,不过宜轻宜频耳!湿温忌下,虽不以吴鞠通始,惟吴氏言之较具体,但他自己也不是死守这一治疗禁忌的。《吴鞠通医案》湿温门,王,二十五日:面赤,舌黄大渴,脉沉肢厥,十日不大便,转矢气,谵语,下证也。议小承气汤。

生大黄24g,小枳实15g,厚朴12g,水8碗,煮成3碗,先服1碗,约三时得大便,止后服,不便再服第二碗。

二十六日:陷下之余邪不清,仍思凉饮,舌微黄,以调胃承气汤小和之。生大黄6g,元明粉2.4g,生甘草3g,头煎1杯,二煎1杯,分两次服。既云“忌下”,而又用下法,这是根据具体症状,具体分析,灵活应用,即变证变治。

《张聿青医案》湿温门,常用下剂,兹举一例:夏左,大邪已退,余蕴宿积未清,便不行而频频矢气,病已多日,本不敢浪用重药,叠为推荡,然以姑息为止,实蹈引虎自卫之弊,不可不察也。豆卷、广皮、枣仁泥、生米仁、通草、郁金、苦桔梗、赤猪苓、制半夏、枳实导滞丸(佛手通草汤下)。

又薛金楣案,八诊:用增液兼清下焦湿热,大便未行,小溲作痛,涓滴不爽,气粗颧红,懊烦不宁,脉沉,舌干苔黑,中心有断纹。邪热挟积,复聚阳明,劫燥津液,有昏厥之虞。拟调胃承气以抽釜薪。

生大黄(后入)12g,生甘草1.5g,天麦冬(去心)9g,元明粉(冲)4.5g,滑石块12g,黑玄参9g,活水芦根(去节)30g,车前子9g,青竹叶20片。

张氏诊夏案首诊便用轻下,薛案至八诊,而见“大便未行……脉沉实,舌干苔黑,中心有断纹”,而用增液承气,可见先贤用药,不拘成法,随证施治。

忌润

湿为阴邪,其性粘滞,其最显著的病理反应,为苔厚腻,头重肢怠。临床凡见到上述症状,虽身体虚弱,一切滋补之剂,均宜让路,特别是柔润养阴剂,更不能妄投。盖二阴相合,锢结不解,病难速愈。然湿邪化燥,阴液受劫,症见舌红少苔,脉细数,则养阴亦所必需。湿温忌润,是吴鞠通提出来的,但《温病条辨》卷首“凡例”排次第十条中说:“温病之兼湿者,忌柔喜刚,湿退热存之际,乌得不用柔哉?全在临证者善察病情,毫无差忒也。”所谓温病之兼湿者,即所谓“湿温”。华岫云:“温热挟风为‘风温’,挟湿为‘湿温’。”湿温忌润,鞠通言之;湿温用润,亦鞠通言之。这是吴氏以“辨证论治”为准则,即证变法亦变。再以吴氏临床实践来印证:《吴鞠通医案》湿温门,王案:“初九日,邪少虚多,仍用复脉法。

大生地18g,玄参12g,生白芍18g,生阿胶12g,麦冬24g,生鳖甲18g,火麻仁12g,丹皮12g,炙甘草9g。

头煎3茶盅,二煎一茶杯,分四次服。

本案虽未提出脉舌,但已13诊,知是湿温后期,“邪少虚多”,已足说明患者阴液已亏,略有余邪,故用复脉柔润滋阴之剂。

《叶案存真》湿温门:目黄舌刺色赤,伏邪余热未尽。鲜生地、麦冬、川斛、蔗汁、竹叶心、花粉、鲜地骨皮、梨汁。

叶天士治湿温病亦不废润药,关键正如吴氏所说“全在临证者善察病情。”此外如王孟英等,治湿温后期,湿热化燥,劫燥津液,每用养阴柔润之剂,兹不赘述。

综上所述,均可证明,湿热化燥后,伤津劫液,不忌柔润,吴氏言忌润者,指湿热未化燥云耳!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外感卷》
2
本条ID:15041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