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的内涵与解毒的多途径

“毒”作为病因概念,早在《内经》中就有叙述,如《素问·刺法论》有“避其毒气”之云;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阴毒”、“阳毒”为病之论。晋·王叔和《伤寒例》阐述了“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的机理。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更有“伤寒毒”、“温病毒”、“时气毒”、“热病毒”、“蛊毒”、“注毒”,以及各种虫、酒、食物、药物中毒的记载。唐·王焘《外台秘要》搜集了许多毒气为病和解毒之方。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发挥了《伤寒例》的寒毒说,认为当严寒之时感受寒毒,寒毒与营卫相混,即时成病名曰伤寒,“其不即时成病,则寒毒藏于肌肤之间……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也;因夏暑气而变,名曰热病也;因八节虚风而变,名曰中风也……”。还认为,“假令素有寒者,多变阳虚阴盛之候,或变阴毒也;素有热者,多变阳盛阴虚之候,或变阳毒也。”强调一切外感病的共同病因是“毒”,并说明“毒”有阴阳寒热的不同属性,所以临床表现也有伤寒、中风、温热、暑湿等不同证候,其治疗则首重解毒之法。此后,宋之刘河间、张从正,清之吴有性、戴天章等,治疗外感疾病无不以解毒攻邪著称。

然而,“毒”毕竟不是一种特定的病因,而是多种病因的产物。故寒邪成毒称寒毒,温邪成毒称温毒,热邪成毒称热毒,风邪成毒称风毒,湿邪成毒称湿毒,还有蛊毒、虫毒、痢毒、疟毒等等。而从阴阳性质来分,又有阴毒、阳毒之别。由于“毒”的性质不同,“毒”侵袭的部位不同,故解毒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清热解毒、辛温散毒、苦寒泄毒、利湿祛毒、涌吐排毒等法。不能把“毒”仅理解为“热毒”,而视解毒法只有清热解毒一端。

凡邪气成毒,最忌闭郁。毒气闭郁,极易内陷,形成血为毒滞,气为血阻的厥逆危候。所以,解毒之要在于“开泄”祛毒。张从正立汗、吐、下三法,旨在“令无壅滞”;庞安时治温毒五大证,所用柴胡地黄汤、石膏竹叶汤、石膏地黄汤等,既用麻黄、柴胡、葛根、桂枝等,开泄皮毛以发表,又用硝黄泄下以通里,复用栀豉涌吐,车前通利,目的都是为祛逐温毒,开导去路。郭氏曾用辛温散毒法,治愈一例严重蜘蛛咬伤,也属罕见病例,特录之于此,以资借鉴。此1974年春,下乡巡回医疗事也。

张某某,女,26岁,卫生员。

患者茅屋居室多蜘蛛,夜半正熟睡间,忽有蜘蛛叮咬上眼皮而惊醒,初觉眼皮微痒痛,渐次肿起。至天明,肿势甚剧,整个头颈部均高度浮肿,以致头颈难分,口眼难开,不能进食,浮肿已扩展到胸部,见者无不惊异。察其面肿迅速而皮色淡白,神志清楚而不烦不躁,呼吸平匀,知饥欲食,小便通利,脉象浮缓,舌象不可见。盖“风善行而数变”,其肿处皮色不红而是淡白,其病势如此迅速,显系风邪为患,不过,其风未从热化而化毒也,是为“风毒”。其神清不躁,是心肝无患;气平知饥,是肺脾无病;小便通利,是肾脏正常。总之,其病势虽然剧猛,但其毒气未干脏腑,尚未出现败象。辨为蜘蛛咬伤,风毒在上之证。用辛温散毒法,开泄皮毛,使毒从表解。

处方:

麻黄6克、白芷20克、连翘20克、防风12克、牛蒡子12克、菊花60克、僵蚕10克、蝉衣10克、甘草10克。

嘱1日1夜服2剂。

当晚10时许,肿势顿挫,口能微开,可进食面条。面部浮肿之皮肤表面出现粟状小丘疹,微有痒感,是毒气外泄之征。原方再进2剂,浮肿消退而愈。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求实创新的中医学家郭子光》。冯显逊 整理
2
本条ID:14159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