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中医康复学术领域,提出“现代中医康复医学”基本框架

康复医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之外的第三医学。郭氏指出,康复医学的突出特征,不仅仅把人看作生物学的人,更重要的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来对待。其深刻之处在于,把人体康复视为一种多维现象,涉及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和制约的身体、心理、社会诸因素,不存在独立于这些因素之外的康复。所以,它以病人为主体采取的各项综合性康复措施,具有强烈的整体观念,达到比临床医学更高的目标:恢复功能,重返社会。其内容包括四大部分,即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是一门已经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的新兴学科。可以说,康复医学的兴起,标志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是现代医学的高层次发展,也是现代物质文明、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丰硕成果。他认为,中医古籍如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后序》与清代《续名医类案·带下》等,虽然明确地使用过“康复”一词,但其内涵是很局限的,不能与现代的“康复”概念等同,古文献中更无“康复医学”之名。有关中医康复学术的理论、方法与经验,散见于历代典籍与各科著述之中。如其方法一部分包括在古代善后法、将息法、调摄法之内;大部分则属于临床医学范围,如偏枯、痿痹、拘挛、癫狂、痴呆等的治疗。中医康复学科的内容虽然丰富,毕竟没有形成一门具有特定范围与目标的学科体系。因此,发展中医康复医学实际上是一种创新。为此郭氏不惮艰辛,沉潜涵泳,广泛收集古今文献资料,把零零碎碎的经验、认识,提高到学科体系的高度进行系统化、条理化整理、研究,从而在全国率先开掘中医康复学术领域。他指出,中医康复学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观点与方法属于传统中医学同一体系,只不过用于康复方面罢了。例如,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脏象、经络、气血、精气神以及阴阳五行等;中医学的基本观点:整体统一、辨证论治、正气为主、杂合以治等,都具体指导康复治疗。其丰富多彩的方法,除众所周知的针灸、推拿、气功、药物内服外治、食疗、体疗外,还有取之于自然的热疗、光疗、声疗、泥疗、砂疗、磁疗、水疗、尿疗、香花、色彩、时序等等;还有利用社会因素如信息、行为等,达到以情胜情,促其心理康复的情志疗法。

他对这些康复理论与方法的历史沿革、原理与具体运用,以及对多种疾病的康复措施,都作了具体阐述。指出中医康复方法立足于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疗能,是通过其自身调节而起康复作用的,具有能防能治能养,无伤害无痛苦,简便易行的特点,既适于建立专门康复机构,集中实施,又可分散在病人家中进行,开展康复自助。

郭氏驳斥了“中医无康复”之说。指出这主要是把康复医学的对象与范围,仅仅局限于肢体残缺、智力或感官障碍者,缘于中医没有康复工程技术和手术矫治等方法,于是便有此说法。

此说把一大批各类慢性疾病功能障碍都排除在外。事实上中医对各类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功能障碍的康复,颇有特长,也是目前中医临床的主要对象。他不同意把康复与养生混为一谈。认为养生,是研究人体寿夭衰老的原因与过程,探求合理的生活方式,寻找防病抗衰方法,以达到健身却病,益寿延年为目的的一种学问,代有专著专篇论述,早已形成以形、神、精、气为基本理论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养生学。康复,则是针对疾病留下的后果,即功能障碍为对象,以恢复功能,重返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二者是不同内涵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虽然,中医养生的某些方法,也是康复医疗常用的方法,如气功、推拿、情志等等,但其选择性、针对性不同。把康复与养生混为一谈,其结果必然把中医康复降低到可有可无的地位,从而忽视充分发挥中医康复的有效作用。

郭氏认为,只有把治疗措施提到康复意义的高度来要求,才能充分开掘中医学的潜藏内涵。他说,现代康复医学各种康复措施的运用,都立足于整体观点、综合治疗的观点和自我锻炼的观点,一切康复疗法,如心理、运动、作业、理疗、职业训练和就业等,无不以病人为主体而进行。这些观点与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观点,即整体观、辩证观、正气为主和杂合以治的观点,不谋而合。但是,中医的这些正确观点,由于没有用康复的意义,即恢复功能,重返社会的高度来要求,而在具体措施中很少得到全面贯彻和充分发挥,必然影响疗效的提高。举例说,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仅仅针对其痰、咳、喘、炎等标证的治疗,是临床医学的范围,如从康复医学的高度来考虑,则更要消除其通气障碍,恢复呼吸功能,达到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目标。于是,在康复措施上,一方面从整体调治,消除心理障碍,用方药补肺、补脾、补肾,以扶正固本;另一方面,配合腹式呼吸为主的气功锻炼和胸背部按摩等,以改善通气功能;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耐寒锻炼以及饮食疗法等。如此杂合以治,全方位调动人体抗病能力、适应能力和自身调节能力,实践证明,确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调整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微循环和肺通气功能,增强体质,减少复发机会,制止病变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康复观念,其治疗往往“达标”即止,很少采取后续的综合性康复措施。中医的许多治疗方法,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其作用不大,而从康复医学的角度应用,则能充分发挥作用。例如,气功锻炼对高血压病的康复作用已是被公认的,证明不仅能降血压、降低血粘度、改善血小板聚集异常情况;坚持锻炼还可延缓、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状况。又如,以腹式呼吸为主的气功锻炼,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慢性肠胃疾病,证明能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升高腹部温度,加强胃肠血液循环,使横膈活动增加,从而改变腹腔压力,起到肠胃“按摩”作用,使肠胃活动和消化功能得以改善;与此同时,也改善了微循环,增加了肺通气功能。

总之,练气功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可实现人体各方面素质的优化,充分发挥其固有的机能潜力,以消除障碍,促进康复。由此可见,用康复的观念去开掘中医学潜藏的内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一切良好的医学思想与独特方法的优势,也是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扩大中医服务对象与业务范围,适应时代需要,在解决当前医学面临的难题——各类慢性疾病中作出贡献的重要途径,对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而言,都具有战略意义。

在我国特定的客观条件、学术环境中,发展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方针应是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康复医学。郭氏认为,其最具体、最突出的表现则是由于中医康复学术的加入,也必然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以现代康复医学为主体,零星地汲取一些中医的康复疗法,如中药、针灸、推拿、气功、传统体疗等;二是以中医康复学术为主体,汲取现代康复医学之所长,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康复工程、检测设备等。两种形式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发挥中医康复的长处,但相比之下,后一种形式更能发挥中医学的康复思想、理论的独到之处和更有利于提高中医康复的水平。他把这后一种形式称之为“现代中医康复医学”,并为其创立提出初步设想。他认为,顾名思义,现代中医康复医学,一是要有“现代”特征,二是要有“中医”特色,三是属于“康复医学”内容。具体设想如下:

1.体现“现代”特征

(1)采用现代康复医学目标。

(2)采用现代医学病名。

(3)采用现代康复医学评价。

(4)汲取现代康复疗法之所长而中医所缺的技术和设施。

2.体现“中医”特色的内容

(1)在康复医疗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至少是在应用中医康复方法时应该如此。

(2)在康复医疗中以中医康复方法为主体。

(3)病历书写与康复评价,除汲取必要的现代康复医学的内容外,要充分体现中医“四诊”与辨证内容。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求实创新的中医学家郭子光》。冯显逊 整理
2
本条ID:14158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