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以胃脘疼痛、胀满、嗳气、纳呆为主症,胃镜检查见胃腺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胃酸分泌减少。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胃癌前趋状态,治疗棘手。近年来发病率和癌转率均有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注重辨证论治,分别采用疏肝和胃、活血化瘀、健脾益胃、滋养胃阴等治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董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体会到,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必须注意指导病人摄生。《内经》中有关摄生的内容极为丰富,我们应该继承发扬。
一、畅情志以疏肝健脾
脾胃属土,肝胆属木,木有疏土之功,又具克土之性。肝木疏泄,调畅气机,分泌胆汁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帮助消化。《血证论》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慢性萎缩性胃炎,虽病在脾胃,但与肝脏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殷德燧氏诊治本病310例,属肝胃气滞者为192例,约占62%,肝气郁结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肝气失于疏泄,必然克犯脾胃,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及消化吸收功能,形成肝气犯胃或肝脾不和之证。
此类病人由于长期情志不遂,气郁日久,肝失条达,用药自然以疏肝和胃健脾为主,往往取效。
但肝的疏泄功能受情志变化的直接影响,临床常见屡服疏肝和胃之剂,肝气不疏,胃降未复,或药后见减,不日反复,细究其因,则多有精神致病因素尚未消除。如思虑伤脾,思则气结,就有碍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因此要提高疗效,必须调节精神情志。劳逸结合,体脑结合,有健脾和胃之效。国际医学心理学界已经认识到,心理治疗如介绍有关疾病知识,消除各种疑虑,增强痊愈信心,教授战胜疾病的方法,鼓励同疾病作斗争的勇气等,都有助于疾病的治愈和健康的恢复。
畅情志必须医患配合,使病人积极配合药物治疗调摄精神情志。病人明了情志对疾病的影响,就会主动调摄,消除病因,疏气散气,配合治疗。其间也须做好病人家属工作,协助患者开扩胸襟,增加爱好,转移思路,谈心散气,改变环境等。调畅情志,消除病因,有疏肝健脾的作用,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措施,不能等闲视之。曾诊治一老妇,胃脘胀痛年余,两胁胀满,嗳气频频,不思饮食,舌暗苔黄腻,脉弦滑,经胃镜检查诊为萎缩性胃炎,予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化裁,服药5剂痛减。数日后病情反复,痛大作,胁脘胀满,恶心呕吐,心烦急躁,询知宿与儿媳不睦,心情不畅,渐致病痛,日前再次争吵,病痛遂加。乃晓之以理,授之以法,嘱无气不找气,临气会躲气,百病皆生于气,有气会散气。并与其子长谈,嘱做好老人及爱人工作,指明病变的严重性和致病之因。老人自我调摄,家属积极配合,服药50余剂而安。
二、调饮食以和胃健运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在脾胃,脏腑功能受损,胃失和降则胃脘疼痛,嗳气频频,脾失健运,即胀满、纳呆等症生。脾胃既伤,治必遵经旨“调其饮食,适其寒温”。脾胃居于中洲,为仓廪之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消化吸收输布的功能,以营养全身。正如《内经》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脾胃功能受到损伤,治疗过程中必须调节其饮食,病人调节饮食,包括饮食宜忌两个方面。病人应忌口,生食冷饮,粘滑肥甘,辛辣醇酒等均在所忌之列。生食冷饮,损伤脾胃阳气;粘滑肥甘,不易消化,耗伤脾胃之气,亦有留湿助热之弊;辛辣之味,助火热而伤胃阴。酒为水谷之精,其气慓悍,入于胃中则胃胀,气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助火留湿,耗伤胃阴,甚则伤肾败脾,尤为必戒。病人宜温食,进易消化富营养之食物。此外还应注意进食习惯和规律。正如《医说》所云:“如能节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长不至于饱甚者,即顿顿必无伤,物物皆为益。糟粕变化,早晚溲便,按时毕精,和一上下;津液蓄神,含藏内守,荣卫外护,邪毒不能犯,疾病无由作。”要尽量避免饥饱不节,如司机一类人,饥一顿,饱一顿,冷一顿,热一顿,极伤脾胃。《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每餐宜少,尤以晚餐最需控制,只宜进食七成左右,以减轻脾胃负担。生活习惯的改变,是不容易的,但生活习惯在病人致病及治疗过程中确具重要作用。医者必须向病人阐明道理,使病人自觉地与自己的有害习惯做斗争,积极配合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董氏强调脾胃病药量宜轻,用药宜精,重病轻取,用效通神。他常说:“勿伐天和,勿伐无过。”同时非常重视脾胃病的摄生调理,对逐渐痊愈的病人总再三嘱咐“防寒忌冷,少食肥甘;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因而临床疗效满意。脾胃病易治难愈的根本原因,是注意调节饮食不够,因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调节饮食,健脾和胃是非常重要的,曾遇一男性病人,40余岁,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胀痛堵闷,纳后有加,嗳气频频,时有发作。每服中药五、七剂痛止,但数日后又发作,舌暗红有瘀斑,苔黄厚腻。细询其由来,系由饮酒,暴食所致。虽经多方诊治,并反复说明戒酒的必要性,晓以利害,但仍嗜酒暴饮如故,终至不治。
三、适应环境,加强锻炼
萎缩性胃炎病人的摄生调养,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首先要注意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在不同的季节中,应有不同的调养方法和侧重点。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体的生升之气,也随着宇宙万物的生机而增长。春季属木,肝气主令,肝气渐旺,必然对脾胃产生影响,因此春季是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患者病情容易加重的季节。这时患者调摄生活的重点应侧重在两个方面:一是使脾旺而不受邪,如《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调节饮食,健脾和胃,保持脾胃之气充盛不损,则肝气虽旺,不至于犯及脾胃。二是顺应肝气初升的特点,不使肝气郁滞或升发太过,调摄精神情志,使心情舒畅。在饮食上也应注意甘缓和中,不宜多进辛辣以助肝气,这样肝虽然当令,则无由克犯脾胃而加重病情。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是阳气亢盛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发泄于外。因此浮阳外盛,体内常多阴冷之气。
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多喜冷饮冷食,极易损伤脾胃之阳气。《卫生宝鉴》说:“四时唯夏难调摄”,正是说的这个道理。夏季养阳,应成为萎缩性胃炎患者生活调养的重要所在,宜温食热饮以护中阳。长夏和秋季,天气下迫,地气上腾,而雨雾露水较多,湿气弥漫。《内经》说“湿气迫于脾”,湿邪亦伤脾胃阳气,加之夏至之后,阴气渐生,立秋金肃之气当令,脾胃阳气被遏,因此患者应从内外两个方面注意调摄。从外而言,避免冒雨涉水,睡卧湿地,注意生活环境保持干燥,以防外湿;从内而言,饮食要忌肥甘厚味,慎用生冷饮食,以防留湿,阻遏气机升降。冬三月,寒水当令,水冰地坼,气候寒冷。脾胃阳虚的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暧,慎用苦寒之药,忌食生冷之物以保护阳气。同时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指导调养摄生,如北方地高气寒,应多用温热之品,顾护阳气。东南地区地势低下,气候温暖潮湿,病多湿邪或湿热为患,在饮食方面宜用清淡、芳香之品以化湿。此外,萎缩性胃炎病人的摄生调养,应因人而异,根据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以及精神状态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摄生方法。如阳热之体慎用温热性药物,阴寒之体慎用苦寒冷食,肝旺脾虚的病人则首先注意调摄情志。
为了提高疗效,既病防变,可以鼓励病人积极开展气功等项锻炼方法。气功通过调意念,调气息,调姿势,达到形神合一,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曾治疗一郭性患者,男,34岁,患浅表萎缩性胃炎3年,曾用中药百余剂及西药治疗均不效,在使用疏肝健脾中药的同时,教其做站桩功,坚持月余,胃脘胀痛等症状消失,饮食增加,患者心情愉快,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目前仍坚持气功和服用中药,以期痊愈。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摄生调养不能忽视,它不仅是辅助手段,应该看成是重要治疗措施。
欲提高疗效,必须调动病人积极性,注意摄生调养,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病为本,工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