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胃炎经验

一、辛勤耕耘,喜出成果

张氏善治脾胃疾病,1977年以来,致力于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坚持“着眼于理论,立足于临床”,通过数以千计的病例,丰富了诊治经验,理论的提高,来源于实践的升华,辨证结合辨病,用药详尽精炼,疗效不断提高,他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在探索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辛勤耕耘了10余个春秋,取得卓著成果。

80年代初,通过122例慢性胃炎证治的总结,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的胃镜及胃粘膜的病理改变,其疗效得到了科学验证。其后,选定慢性萎缩性胃炎为重点,开展了研究工作,创立“调气活血”法,拟订协定方,于1985年总结了52例临床资料,有效率达73.05%,治疗前后胃粘膜腺体萎缩的改变有显著差异(P<0.01),更可喜的是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病理改变,也获得一定疗效。临床实践中证明,张氏的经验不仅对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提供了可信的疗效,同时打破了“胃粘膜腺体萎缩不易逆转”的观点,也为胃癌前期病变的治疗开拓新路子。该项研究成果荣获1986年度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甲等奖及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继之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下,“张氏诊治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和机理研究”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他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亲自拟订了系列成方,方便病人服用,也体现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用药特色,使疗效有了进一步提高,其中运用“萎胃安冲剂”治疗113例萎缩性胃炎的总结,症状疗效为89.28%;治疗腺体萎缩有效率78.76%,肠腺化生好转76.67%;不典型增生好转率88%,并相应地作了微量元素、胃电图、c GMP、c AMP及对药物的有关实验研究,于1990年再次通过有关专家的鉴定和认可,并于1991年在北京参加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成果展览会展示。同时“张镜人教授诊治慢性胃炎电脑专家系统”也于1989年研制成功,获上海市中医科研成果三等奖,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由于张氏对慢性胃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94年上海市卫生局在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了“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慢性胃炎医疗协作中心”,并推选张氏担任主任。1995年以张氏作为学科带头人的“脾胃病学科”又被评为上海市卫生局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预备项目,拨给专款,立题深研,在今后三年中,他们将在张氏的领导下对胃炎的中医证治和机理研究不断探索,作出新的贡献。

张氏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既非朝夕之功,亦非个例之效,从丰富的经验中,提出了独到的论点,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特色。

二、胃炎辨证的着眼点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一,常见的症状如胃脘疼痛、胀满、嗳气、泛酸、嘈杂等,中医辨证仅从一个“证”着眼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当综合地参照“胃脘痛”、“心下痞”、“嗳气”、“嘈杂”等证候进行辨证,就更切合临床,张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1.胃炎当从热辨治

慢性胃炎有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之分,一般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或易反复发作,前者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后者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胃粘膜腺体萎缩。从中医辨证角度出发,二者病机的转化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热象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胃炎与热的关系,一是因热而引起胃粘膜的炎症,如恣食辛辣煎煿,喜饮烈酒,或情志不遂,气滞郁久而化热,肝热夹胆火上乘,以致蕴热炽盛,内扰于胃。或感受六淫之邪,化热内传胃腑,热壅脉络,气血升降失调。胃气不和,炎症日益加重,或湿与热合,或瘀与热结,或病久耗伤胃阴,阴虚内热等因素,从而引起胃粘膜的炎症。二是胃炎的临床表现以热象居多,如胃脘疼痛伴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嗳气泛酸、嘈杂易饥、舌红、苔黄等,辨证属热无疑,这在胃炎浅表阶段,尤为明显。

历代文献对胃恙的辨证有虚实寒热之异,主张属寒的观点为数不少,有“胃病属寒者十有八九”之说,然而张氏结合临床,认为胃炎当从热辨治。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素问·痿论》曰:“肝气热,则肝泄口苦”。《丹溪心法》则谓:“病得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蒸火”。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也指出“考内经诸痛,皆主寒客,但经年累月久痛,寒必化热”,以上诸家的论述,对胃炎从热辨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张氏通过临床实践,对122例慢性胃炎的症状进行分析,其中口苦占55%,泛酸占48%,伴烧灼感占28%,黄苔(薄黄苔、黄腻苔)占50%,红舌占48%。对1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分析,其中红舌(淡红舌、暗红舌)占42%、黄苔占52%。以上资料为慢性胃炎从热辨治,提供了客观体征,反映了机体气郁化火、瘀热互结的病理变化。

值得提出的是中医辨证属“热”,与现代医学的“炎症”,不能完全等同看待,热证的出现是多种病理变化的反映,如体质因素的影响,气候的变化,饮食的不节以及气郁化火、邪热犯胃、湿热交阻、瘀热相合等病机的转化等,并非纯属因感染而引起的炎症,因此在治疗时,也非纯用寒凉清热药物均能收效,尚需区别证情,予以治疗。

2.病起于肝胆,症见于脾胃

盖胃为腑,主受纳,居于中焦,乃水谷之海,以司水谷升降出入之职能。然厥阴肝木,少阳胆腑,均主疏泄,肝气条达,胆液畅泄,令胃气和顺通降,有助谷气之受纳运化。又脾与胃互为表里,以膜相连,同居中州,胃主纳而脾主运,脾为胃行其津液,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的输布,营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土为万物之母”,胃主降而脾主升,相反相成,脾气升则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糟粕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谓:“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喜润而恶燥,脾喜燥而恶湿,二者润燥相济,阴阳相合,司饮食之传化,故《临证指南》又谓:“太阴湿土得阳则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由上述可见,胃欲司其受纳通降之功,与它脏关系至为密切。

从慢性胃炎的发病看,有多种因素的影响,除饮食、外邪等直接影响外,情志怫郁,多思过劳,过食油腻,寒温失当均能导致肝胆疏泄失司,气郁不达,横逆犯胃。木郁土中,气机失于条达则往往表现为肝胃失调,胆胃不和,而见胃脘疼痛,痞满作胀,引及两胁,嗳气上逆,口苦等诸症丛生。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谓“胃痛,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正克是也”。此外,素体脾气虚弱,或湿困中州,运化失职,清气不升,胃之受纳与通降障碍,而见食少、呕吐、脘胀、便溏等症,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的病理变化,或胃病日久,脾气受戕,运化少健,无以输布精微,则表现为脾胃不和,故见中脘痞满,中虚嘈杂,得食则减,大便稀溏、形疲乏力、脉细、舌胖等症。因此,慢性胃炎病变虽在胃,从脏腑辨证,整体着眼,当责之于肝、脾和少阳胆腑。张氏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慢性胃炎的证候,或偏重于肝(胆)胃失调,或偏重于脾胃不和,而肝胃失调者,脾胃必弱;脾胃不和者,肝气易滞。可见它们之间每每产生连锁的病理影响,可以说这种病理影响,贯穿于慢性胃炎病变的全过程。

3.气虚与血瘀

脾胃之气乃中气,中气健旺,谷气能消,精微能运,后天得以充养。《景岳全书·脾胃》曰:“正以人之胃气即土气也,万物无土皆不可,故土居五行之中而王于四季,即此义也。由此推之,则凡胃气之关于人者,无所不至,即脏腑、声色、脉候、形体无不皆由胃气,胃气若失,便是凶候……”。又云:“土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足见胃气之强盛乃水谷受纳、运化之根本。若脾胃气虚,升降失调,生化无权,气阴营血俱虚,每致胃粘膜腺体萎缩,临床可见患者中脘不适、脘痛隐隐、痞满嘈杂、神疲乏力、形体瘦弱、舌胖(或舌边有齿印)、脉来细弱等一派中气虚弱之症,此证在慢性胃炎腺体萎缩阶段表现尤为突出。

由于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气之运转,血之濡养是维护胃气的基本条件。胃炎初起,往往病在气分居多,若病情迁延日久,每多深入血分,而致瘀阻胃络,即“久病入络”之谓。“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若气滞日久,血行往往受阻;气虚日久,运行无力,气弱则血泣,血行也易阻滞,故从临床观察,萎缩性胃炎患者,瘀阻之象,每多有之,症见胃脘疼痛或刺痛,或痛处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或边有瘀点,或舌下静脉曲张、增粗。胃镜及病理可见胃粘膜苍白,血管纹暴露,腺体减少,或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伴有不典型增生,而呈瘀热互结于胃络之证。正如叶天士所言:“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张氏从1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关资料分析,暗红舌和瘀紫舌占60%,舌下静脉曲张、增粗者居多,足以表明本病的发生与胃络瘀阻,胃粘膜血供不足等因素有关。

从大量的临床资料分析,认为慢性胃炎在浅表阶段(胃粘膜炎症、糜烂、胆汁返流等),往往肝郁气滞和郁热犯胃并见,故辨证侧重“气滞热郁”为主,而慢性胃炎在胃粘膜腺体萎缩阶段,则脾胃气虚常与胃络瘀阻同见,故辨证侧重“气虚血瘀”为主,但在病变过程及病机转化中,每兼夹湿阻、阴亏等证候,尚需结合辨证,全面参合,加减用药。

三、胃炎治法

1.立法原则

张氏根据胃的生理功能及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中焦脾胃,互为表里,脾气宜升而胃气宜降,脾喜温燥,胃喜柔润,相反相成,犹如称物之“衡”,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相对平衡,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平则不病,不平则病”。不平之因,有虚实寒热之别,气血阴阳之异,故宗《温病条辨·治病法论》中提出的“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法则,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准绳。治法众多,贵乎平衡,平则不病矣。主张治胃当责于肝、胆及脾,指出欲调升降,先疏肝胆;欲和脾胃,需适润燥;欲安胃气,宜调气血;欲助运化,寓补于通。中虚当益气,中满当理气,络瘀当活血,阴亏当养阴,热盛当清热,湿阻当化湿。临床症状不一,病机变化多端,治疗当执其要点,善于随机应变,令胃气通顺为度。

2.治胃炎十法

一曰清热和胃:慢性胃炎临床每多见中脘灼热疼痛,口苦且干,嘈杂易饥,或泛吐酸水、苦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等,胃镜所见胃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等,此乃恣食辛辣,郁热中阻,胃失和降所致,正如《内经》所言:“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火郁之发,胃痛呕逆”。此当从“热”论治,宜清热和胃。如黄芩、连翘、铁树叶、芙蓉叶、知母、平地木、白花蛇舌草之属,以清泄阳明,热去则胃安也。其中铁树叶清热止痛之功尤优,《本草纲目拾遗》称铁树叶“平肝,统治一切肝气痛”。《本草便读》谓知母“清阳明独胜之热”,芙蓉叶性平气凉,散热疗疡最为有效,对胃粘膜糜烂者每多选用。

二曰疏肝和胃:肝胆疏泄失司,木郁不达,侵脾犯胃,以致胃脘痞满、隐痛,或引及两胁,或攻撑作痛,脉弦等,正如《内经》所言:“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又沈金鳌曰:“胃痛……惟肝气相乘为尤甚”,此当从“肝胆”论治,宜疏泄肝胆之气,以和胃安中。临床以四逆散加减,其中柴胡苦平微寒,不仅善于达邪外出,并为疏肝利胆,调畅气机之要药,伍白芍、甘草、枳壳、香附等疏调肝胆郁滞之气,木达则土安矣。玄胡能行血中之气滞,九香虫咸温入肝,《本草纲目》谓本品治“膈脘滞气”,二药均具止痛之功,胀剧则选加佛手片、玉蝴蝶等,取其性润而不燥,可和中理气,宽胀除痞,佛手能醒脾开胃,《本草纲目拾遗》谓玉蝴蝶“治肝气痛”。

三曰益气养胃:脾胃互为表里,胃病经久不愈,脾气相应受损,脾胃气弱,中气不足,胃气不和,每见神疲乏力,胃脘嘈杂思食,稍食则减,便形不实或便溏次多,脉细,舌胖或舌边有齿印等,此当从“脾胃”论治。宜健脾益气以养胃,如孩儿参、炒白术、淮山药、香扁豆之属,脾运健则胃气自调,其中孩儿参甘苦微寒,善于补气养胃,为清补之品,补而不腻,胃炎中虚者最为相宜。

白术苦温以胜湿,甘香以缓中,正如黄宫绣曰:“白术缘何专补脾气,盖以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须缓,急食甘以缓之,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其性最温,服之能以健食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也。”山药、扁豆均入脾胃二经,健脾养胃,补中止泻,擅治中虚嘈杂,大便稀溏。

四曰养阴益胃:肝经郁热犯胃,久则易损胃阴,阴液亏损则胃少濡润,导致胃脘少舒,口干引饮,舌光剥或舌裂少苔,或胃酸缺乏,泌酸功能低下,胃镜每见萎缩性胃炎的表现,此当从“阴”论治。宜养阴生津以益胃,如南沙参、川石斛、淮山药之属。其中沙参、石斛滋养肺胃,清热生津,对胃热脾燥,阴液亏损之证,可获清养。白芍配甘草,不仅能奏酸甘化阴之功,且白芍泻肝之急,甘草缓肝之急,二药相合,兼具缓急止痛之效。胃酸缺乏者,酌加乌梅、木瓜、焦山楂等酸味之品,益阴以润燥,养胃以助运,亦有助于胃酸之分泌。

五曰清化瘀热:木郁不达而化火,病久往往损及胃络,气愈滞则热愈郁,瘀热互结,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或有刺痛,痛有定处,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增粗等,胃镜、病理活检常揭示腺体萎缩,或兼见肠上皮化生,或兼见不典型增生,此当从“瘀热”论治。宜清化瘀热,如丹参、血竭、赤芍、白花蛇舌草、白英之属,瘀化热清则胃自安和。其中丹参、赤芍活血行瘀,改善胃粘膜血流和血供状况,增强营养,冀能逐步恢复腺体。血竭色赤入营,行瘀止痛,和血生肌(研末冲服为宜),血和则痛止,瘀去则新生,可改善血流粘稠状态,促进胃粘膜腺体恢复。白花蛇舌草、白英等善于清热解毒而消痈,临床体会,对阻断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必不可少。

六曰调气活血:“肝胃失调,脾气受戕,久则络脉瘀滞,呈气虚血瘀之象,每见胃脘隐痛、胀满、神疲乏力、便溏纳呆,脉细或舌胖或舌质紫暗,胃镜及病理活检均可呈萎缩性胃炎的表现,此当从“气血”论治。宜调气活血法,调气者,益气、理气、降气皆是也。如孩儿参、白术、柴胡、香附、丹参、赤芍之属,脾气健,肝木调,气调血行,则腺体萎缩亦愈。

七曰寒温相配:慢性胃炎以热证居多,但胀痛必有气滞,若投一派寒凉之品,更碍脾胃气机,胀痛将有增无减,故采用辛香和胃,行气宽中,温而不燥的苏梗与苦寒清热的黄芩、平地木、连翘同用,寒温相配,适脾胃之性,则气机舒而脾胃和,胀痛自可缓解。

八曰升降并调:慢性胃炎病起于肝胆,症见于脾胃,临床常表现为胃气上逆的嗳气、泛恶、泛吐酸水或苦水等,以及脾气不振的形瘦乏力、脘腹作胀、便溏等症。“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此当升降并调,如柴胡与旋复花、代赭石配合,升清阳之气,降胃气上逆。且木郁不达,少阳清气失展,胆热液泄必致口苦、胁痛、泛吐苦水,胃镜检查每见胆汁返流,尤需柴胡以畅达厥阴,升少阳清气,兼佐黄芩以苦降而泄胆热,皆升降并调之法也。

九曰化湿和中: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恣食生冷油腻,湿从外受,脾运不健,湿易内生,故脾胃之疾每多兼有湿阻之象,症见胸闷脘胀,口渴而不欲多饮、纳呆、苔腻(黄腻多湿热,白腻多寒湿),此当从“湿”论治,宜化湿和中,湿热重宜用陈佩梗、生、熟米仁;寒湿重宜用半夏、陈皮。湿化则胃安矣。

十曰消导悦胃:胃乃水谷之海,脾乃运化之枢,脾胃为病,胃少受纳,脾不健运,“食不消,脾不磨”,每易饮食积滞,症见脘腹饱胀,食欲不振,此当结合消导之法,宜六曲、谷芽之属。消食化积,健脾和中,食化积消则脾胃之气平和。谷芽一味《纲目》称有“快脾开胃”之功,治胃方中每作佐使之品,药虽平淡,取其快脾悦胃之专能,且协调诸药,久服无碍胃气之弊。

慢性胃炎有浅表、萎缩、糜烂等区别,其临床表现不一,在“中焦如衡”的理论指导下,着眼于肝、胆及脾胃,抓住气滞热郁、气虚血瘀的病机,从而调升降,适寒温,和脾胃。以上十法,或一法独用,或数法合参、辨证识病,圆机活法,屡见功效,可谓胃炎治疗之要诀。

四、开拓癌前期病变防治的途径

一般认为,萎缩性胃炎合并重度肠腺化生或异型增生者,为癌前期病变,有的主张手术治疗,此时内科保守治疗的关键,是能否使肠腺化生及异型增生得到控制和逆转,西医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张氏敢于攻克难题,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控制或阻断了病变的发展,认为胃恙到此阶段,往往病程较长,呈肝郁气滞、热蕴瘀结的征象,在辨证的原则下,选用清热消痈,兼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草药,如白花蛇舌草、白英等组成复方,取得满意的疗效。自1985年临床总结以来,疗效在不断提高,据1991年113例治疗萎缩性胃炎总结,肠腺化生及异型增生的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88%。这对癌前期病变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为进一步研讨其机理,作了有关实验研究。

1.微量元素测定

经测试,张氏拟订的治胃复方中含有较高量的微量元素硒、铁、锌、铜等,3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服用本方治疗后,以上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本方中硒的含量较高(35ppb),毫无疑问,这对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低硒状态是有益的,由于低硒与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从防治肿瘤角度看,服用本方,提高血清硒的含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张氏经验方,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能取得一定疗效,与纠正体内微量元素不平衡状态,从而防止癌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2.胃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

通过对白花蛇舌草、白英等药组成复方,观察其对胃癌上皮细胞(NKM-45)的杀伤作用,其结果证实,该方对胃癌上皮样细胞确具有杀伤作用,当浓度为2%、4%时,其杀伤作用尤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从而为张氏治疗萎缩性胃炎,阻断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前期病变的发展,提供了实验依据。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崇尚脾胃学说的中医学家张镜人》。石蕴玉 张存钧 整理
2
本条ID:14083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