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案

白某,女,53岁,干部,1988年12月15日就诊。

主诉:胃脘胀痛7年,加重1年。

病史:

1982年秋季,常感脘胀不适,偶伴隐痛,时轻时剧,未曾介意,翌年有增剧之势,乃自服胃痛成药“胃必治”,略有好转,旋又加重。遂去医院求治,乃作一般常规处理,病情未见减轻,延至1984年春季,作胃镜检查,始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症治疗,中西药物并进,病情有所稳定。1988年因工作劳累,加之精神刺激,症情加剧,脘胀纳减,偶有烧灼感,便溏,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自觉不支,而住院进一步检查。复作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中西药物治疗,收效不够满意,思想负担较重,由友人介绍前来求治。

近年来体重减轻8千克,眩晕倦怠,面色少华,口苦纳呆,脘胀,隐隐作痛,脘部按之稍舒,有时午夜胃内有烧灼感,得食稍安,便溏,日1~2行,夜寐欠实,多梦纷纭,舌薄黄,质胖衬紫,脉弦细。

病机:肝郁胃壅,气虚血瘀。

治疗:疏肝和胃,益气消瘀。

处方:

柴胡4克、生白芍15克、广郁金15克、炒白术12克、生黄芪15克、莪术6克、怀山药20克、鸡内金10克、丹参15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徐长卿15克、甘草6克。

10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12月26日二诊,药后脘胀稍减,纳谷略增,神疲较振,苔薄,质衬紫稍减,脉细小弦,此佳象也。效不更方,前方损益继进之。

上方去柴胡、生白芍,加玉蝴蝶6克、凤凰衣6克。20剂。

1989年1月20日三诊:体重增加3千克,脘胀悉释,眠食颇安,便溏亦实,改予散剂以巩固之。

生黄芪120克、炒白术90克、莪术45克、山药120克、鸡内金45克、玉蝴蝶45克、凤凰衣45克、蒲公英120克、白花蛇舌草120克、丹参90克、广郁金90克、甘草45克。

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服5克,日3次,食前半小时服。

药粉服至1989年3月24日,诸象均除,体重恢复至62千克,自觉精神振爽,乃复作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未见萎缩及肠化,基本治愈,嘱注意劳逸结合以巩固之。

评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痞”、“胃脘痛”范畴,其病检见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易继发胃癌,故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本病目前尚未见特效药物,但中医辨证施治,每奏佳效。其病位虽在胃,却与肝胆脾肾诸脏之功能失常有关,尤以中焦气机之失调,更为病机之关键。患者多有饮食失节,饥饱不时,辛劳过度,或情志失调等因素,如不及时治疗,常致本病。

故此病型往往表现为肝郁胃壅,或湿热中阻,或气阴两伤,或中虚气滞,或脾虚中寒等证型,且多兼夹混杂,故立法用药,必须面面俱到,既总体辨证,又具体施治,如斯方能丝丝入扣,收效始着。

本例主要表现为肝郁胃壅,但“久病多虚”、“久病多瘀”,又见气虚血瘀之象,故用药既着眼于疏肝和胃,又佐益气消瘀,宜其效捷也。方中以柴胡、白芍、郁金疏肝解郁;黄芪配莪术、山药配鸡金是消补并进,对中虚夹瘀之候最合,达到补不壅中,消不伤正之目的。蒲公英、蛇舌草可清肝胃之郁热,与丹参、莪术相伍,又是抗粘膜细胞萎缩及抑制肠腺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最佳药物,这是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角度而采取的措施。至于白术补气健脾,亦为要药,因此病患者,多见便溏之象,而便溏又为观察此病进退之症状之一:凡病情向愈,即便溏转实,病情进展,则便溏加剧,可供参考。徐长卿为消除胃胀之卓效药,即能和胃消胀,又能止痛安神。至于玉蝴蝶、凤凰衣二药,尤为护膜安中之佳品,加用之多能增强药效。服汤药得效后,即可改为散剂巩固之,以方便服用,而求根治。

此外,如有舌红、口干等阴虚见症者,可加川石斛、北沙参、甘杞子等养阴之品;中寒甚者,加川桂枝、高良姜以温中散寒。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医药并重的临床学家朱良春》。朱健华 整理
2
本条ID:14117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