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是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而三焦的生理及病理又在藏象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医学对人体的生理概念,“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难经》:“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焉。”张景岳总论气理:“……血无气不行,血非气不化,故经曰:血者神气也,然则血之与气诚异名而同类,而实惟气为之主。”均说明“气”的重要意义。
三焦则是作用于“气”的物质运动的一个器官,所以《难经》有“三焦主持诸气”,“三焦为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的记载。
探讨三焦的生理功能,离不开“气化”,因为三焦主“气化”,是众口一词的,然而要明确“气化”的契机,还应该先从“气”谈起。
“气”是先天元阴元阳之气,后天水谷之气与吸入的气所综合的产物,先天元阴元阳之气来自肾——命门,王海藏:“肾为生气之门”;李东垣:“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肺者,气之本。”这三种不同的原料,由于三焦的沟通,融合成为一种精微的物质——“气”。
“气”茁壮以后,弥散于三焦器官内部,通过交错复杂的内在联系,鼓舞着全身脏腑器官组织的各别功能,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有规律的机体活动,这样循环不息的契机,意味着“生化之道,以气为本”,所以称作“三焦气化”,显而易见,“气化”是三焦作用于“气“的物质运动所形成的生理机制。
但是三焦作用于“气”的物质运动的能量则为少阳相火。少阳相火与命门相火是一脉相承的,《难经·八难》:“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之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属”;李时珍说:“三焦者,元气之别使,命门者,三焦之本原”;唐宗海:“命门为相火之根,三焦根于命门。”少阳相火充沛,中焦脾胃得以温养,水谷才会腐熟。赵献可说:“饮食入胃……,非火不熟,脾能化食,全赖少阳相火之无形者,在下焦蒸腐,始能运化也。”脾胃持续着蒸腐运化,不断从水谷摄取以补充“气”的消耗,并促进了营、卫、血、津、液、精等养料的制造,供给机体利用,这是三焦的第一生理功能,体现了“中焦如枢”。
经中焦脾胃的蒸腐运化,在水谷之气中析出的两种成分,即清而精专的“营”和浊而慓疾滑利的“卫”。清而精专的“营”,被经脉壅遏“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浊而慓疾滑利的“卫”,则归于下焦,它依附于肾间动气,“渐升而上”,到达于肺,和吸入的天气共同参与了“气”的孕育。“卫”与“气”在中医文献中虽分别有过阐释,但有些篇章,二者并不机械地区分,如《灵枢·邪客篇》:“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可见卫气藉“上焦开发”,“不随宗气而自行于皮肤分肉之间”,担负了固密、温煦、扞卫和敷布水精的任务,这是三焦的第二生理功能,体现了“上焦如雾”。
水化则为“气”,“气”化仍能为水,“气”的弥散过程,也是水精敷布的过程,《内经》曰:“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本藏篇:“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
水液受了“气化”的酝酿,云雾般地弥散于全身,不是漫无规律的,《素问·经脉别论》:“饮食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不难体会,“游溢精气”乃是水为“气”蒸发的反映,“水精四布”,乃是“气”变化为水的反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地点的因素支配下,“气化”还能够衍变水液的分泌物质,以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如《灵枢·五癃津液别篇》:“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其中溺的量最多,由下排出。《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灵枢·营卫生会篇》:“下焦者……故水谷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成为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这是三焦的第三生理功能,体现了“下焦如渎”。
“三焦气化”的三个生理功能,一环扣着一环,有机地组织了各个脏器的密切协作,不能须臾或失和停顿。中藏经:“三焦者……总领五藏六府”。那是丝毫也不算过誉的。
张景岳说:“夫人之有生,无非受天地之气化耳,及其成形,虽有五行五志,五藏六府之辨,而总惟血气为之用。”营血赖君火的锻炼成赤而循行于十二经脉,卫气赖相火的振动,自行于皮肤分肉之间,君相之火,是机体活动的根本力量,一主“血”,一主“气”,手少阳三焦经复和手厥阴心包络经相络属,提挈了“气”、“血”的机枢,这里充分突出中医学以实践为基础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气”的弥散与水精敷布的途径,应该就是三焦的器官,殆无疑义,而脏腑之间物质和功能的转输,除了经脉的络属,三焦实是主要的通路,否则五行生克的机理,便无从落实了。
三焦作用于“气”的物质运动。“气”的物质运动所形成的生理机制——“气化”的内容,则包括了“温煦”、“腐熟”、“决渎”的功能,这三项功能,也是调节水分运行输布的关键。一旦“气化”失调,“温煦”、“腐熟”、“决渎”的功能发生了障碍,最终势必导致体液潴留,出现水肿病变。
有人说:“三焦统领周身元气,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溜下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但是论病应求其本,三焦“气化”的形成,既以肺、脾、肾三脏为契机中心,“气化”的失调,自也与肺、脾、肾三脏不能无关。
《素问·水热穴论》“帝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张景岳又发展了《内经》的学说,指出了“其制在脾”。《景岳全书》:“凡水肿等症,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急,虽分而言之,而三脏各有所主,然合而言之,则总由阴胜之害,而病本皆归于肾。”《内经》曰:“肾为胃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然关门何以不利也。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夫所谓气化者,即肾中之气也,即阴中之火也,阴中无阳,则气不能化,所以水道不通,溢而为肿,故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若气不能化,则水必不利,惟下焦之真气得行,始得传化,惟下焦之真水得位,始能分清。”讲得非常透彻。
由此可知,肺、脾、肾三脏之中,任何一脏功能失职,都可破坏“三焦气化”,“三焦气化”被破坏,倘不及早恢复,非但水液的运行敷布失其常度,泛滥成灾,而且各个脏器得不到温煦鼓舞,于是机体活动日益衰退,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造成了《素问·汤液醪醴论》所谓“五脏阳以竭”的局面。
历代医家曾创立了不少治疗水肿的方法原则,如“急则治标”,有“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等;“缓则治本”,有“培土制水”,“益火之原,以消阴翳”等。“去菀陈莝”就是排除体液潴留的郁积腐败物质,疏通三焦的气化壅滞,“益火之原,以消阴翳”,虽旨在温阳逐水,同样亦有助于“三焦气化”的流畅。水肿的治法很多,很灵活,掌握得好均有良效,不过要挽回“五脏阳以竭”的局面,巩固预后,还是应该抓住益“卫气”推动“三焦气化”的环节,张洁古《珍珠囊》称黄芪为补“气”入三焦经的主药,所以水肿患者的后期,每需大剂参芪竟其全功,这已经成了一般公认的治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