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十法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若脾阳不振,或脾阴不充,或水湿困脾等,以致运化无权,升降失司则气血生化乏源,水湿转输障碍,势必百病丛生。董氏认为,脾胃贵在健通和畅,脾运宜健,胃纳宜和,必须维持升降、纳化、燥湿平衡。因此在调理脾胃中常用益气、升陷、温中、固涩、养阴、理气、祛湿、清热、通下、消导之法,并认为脾胃病证,不宜过用呆补之品,慎用参茸之剂,以免郁滞气机。

一、益气法

益气法,即补益脾气之法,适用于脾气虚弱之证。脾气虚的病因,多为饮食失节,精神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以及病后的衰弱。脾主运化水谷饮食,故饮食失节,常易引起脾胃病变。李东垣说:“饥饿不得饮食者,胃气空虚,此为不足;饮食自倍而停滞者,胃气受伤,此不足中兼有余。”指出饮食大饥大饱均可使脾胃受伤。饮食过寒、过热亦能损伤脾气。五味偏嗜,则脏气偏胜,偏胜则病。中医认为,劳逸失度,如过劳过逸均能损伤脾气而发病,早在《内经》就有“劳者温之,逸者行之”的治法。思乃脾志,思虑伤脾,病后失于调养,往往造成脾虚未复。先天禀赋不足,或妊娠期间失于调养,胎儿营养不良,生后未予及时调理,脾胃素弱。以上因素,均能使脾气受损,造成脾气虚弱。其中有单一致病者,也有数因相兼而致病者。

1.益气法与四君子汤

脾气虚弱,健运失司,症见纳呆,食少,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等。

脾气虚则运化失司,消化迟缓,故见纳呆食少而便溏;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来源不足,四肢筋脉失养,故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弱。脾气虚弱,当以补益脾气为法。药以人参、党参、白术、山药、炙草、大枣之属,方以四君子汤为主。

四君子汤中,参、术、苓、草四味皆甘温益脾。因有健运之功,具平和之性,无寒热之弊,故名君子。方中以人参甘温,扶脾益气为君,白术甘苦微温,健脾助运,燥湿为臣;茯苓甘淡、性平,既能助参、术以健脾益气,又能渗湿以助运为佐;甘草甘平为使,既能益气,又能和胃,调和诸药。四味配合,相得益彰。凡脾胃气虚诸证,用之则虚得补而气得旺,脾气旺则五脏受荫,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病症焉得不除。

四君子汤为益气补脾之重方,临床上可随证加减,灵活化裁。本方加陈皮名异功散,治气虚而兼气滞所致之呕吐、泄泻、不思饮食者;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治气虚兼痰所致的不思饮食、胸膈不利、呕吐吞酸、腹胀便溏者;再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治气虚兼食滞、气滞所致的痞满、呕吐者。四君子汤加减化裁颇多,但有一个前提,即脾气虚弱的主证不变,仅仅是兼证有所不同。

2.运用益气法的注意事项

中医的基本原则是辨证施治。使用益气法应抓住辨证论治之本,才可以立法精当,免于弊病丛生。

(1)非气虚者勿滥用。虚则补之,气虚者补之以气。往往在临床上辨证准而施之者却属不易。“大实有羸状”,如气实者益气,而有腻隔胀满之弊;阴虚者益气,有虚者更虚之殃;外邪未清者益气,有闭门留寇之祸,如此均非益气法所宜。《难经》云:“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即此义也。

(2)补而不滞。补药多滞,滞于脾则运化不行,故益气之法,必遵补而勿滞之说。试观四君子汤,既有参、术之补,又有茯苓之通。异功散、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有补有通之义更明。

(3)益气应中病即止。人贵在阴阳、气血之平衡。偏盛偏虚,均使人患病。过用益气则会破坏阴阳的平衡,原病未愈,而新病又生,因此益气之剂要中病即止。此外食饵的调理也应适可而止。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二、举陷法

举陷法,即升举下陷清气之法,用以治疗一切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之证。清气下陷的病因,多由脾气、脾阳不足,中气虚损,或久泄、久痢,或劳倦过度,耗伤脾气,脾气不升而虚陷。

1.举陷法与补中益气汤

脾虚下陷,症见身热,头痛恶寒,渴喜热饮,懒言怠惰,恶食纳少,或见汗出,脉洪大而虚,苔薄舌淡,或见脱肛、阴挺,胃肾下垂,久疟、久痢等。阳气下陷,阴火上乘,故身热而烦;清阳不升,浊气上逆故头痛;气虚下陷,津液不能上承故渴而喜热饮;气虚不能托邪外出,故见疟久不愈;气虚故脉大而虚,苔薄质淡。气短与脘腹下坠感为气陷辨证之要点,本证气短,必有上气不接下气,且稍动则喘;此证之下坠与湿热证之里急后重颇为不同。

内伤不足之病“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脾胃论》指出:“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李东垣所创之“补中益气汤”为益气举陷之主方。方以黄芪益气为君;参、草补中益气为臣;白术健脾,当归补血,大枣、生姜和营卫而益中,陈皮理气以散诸药之滞,均为佐;升、柴气轻味薄,升腾清气,复其本位为使。如此则中气足,清阳升,寒热自除,气陷自举,而阴挺、脱肛、胃肾下垂及久疟、久痢诸病悉愈。

2.补中益气汤之加减化裁

本方去陈皮、柴胡、当归,名举元煎(张景岳)治气虚下陷,不能摄血引起的月经量多,过期不止,血色淡而清稀,气短懒言,小腹空坠,舌淡脉虚而弱,以及气虚崩漏者。本方除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名调中益气汤(李东垣),治脾胃不调,胸满肢倦,食少气短,口不知味或食入反出者。

三、温中法

温中法,即温助脾阳,祛除中焦寒邪之法。寒有内外虚实之分。“形寒”为外伤,“饮冷”为内伤。“阴胜则寒”为实,“阳虚则寒”为虚。温中法所治之寒证属内寒。《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均为临床治疗之大法。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旺盛,五脏、百骸得养,元气充沛,身体健康。脾阳主升,升发则生机洋溢。清阳得升,浊阴得降,升降出入动而不已,则五脏安和。脾阳主温,温则健运不息,水谷精气之化源不绝。若饮食失节,形体劳逸过度或思虑所伤,使脾阳虚衰,升降失和,纳化不运则诸恙丛生。气为阳,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甚。脾气虚日久,则发展为脾阳虚。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肾精需脾阳化生水谷之精微的供养,脾阳赖肾阳之温煦,两者相辅相成。脾主运化水湿,脾阳足则健运不息,痰湿不生,脾阳虚则湿自内生,痰饮上渍于肺,为咳为喘,水饮上凌于心,为悸为眩。脾阳不振,统摄失司,血液不循常道,为衄、为涌,种种慢性失血证实源于脾阳不足。故温中一法亦可派生化裁,以应临床之需。

1.温中法常用药物及方剂

温中,系温中祛寒。常用药物如干姜、附子、吴茱萸、高良姜、丁香、川椒等,多为辛苦温热之品,温助中阳,祛除寒邪,回阳通脉,散寒止痛。温阳常兼补气,如姜、附温阳多配参、术补气。

寒主凝滞收引,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祛寒常兼辛散、理气止痛之品。许多温中之药,既能温阳,又能理气。

(1)理中丸:脾阳衰虚,阴寒内盛,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喜温喜按,苔白脉弱等证,理中丸为主,温中散寒,补气健脾治之。方中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人参补气益脾,甘草和中补土,合而为温补脾胃之要方。本方蜜丸,属缓调剂,宜于病轻,久而不愈者。若病情急重,应改为汤剂。

(2)附子理中汤:理中汤加附子,主治脾胃阳虚,腹痛、吐利、吐泻、转筋。

(3)吴茱萸汤:本方主治有三证:一为胃寒呕吐;一为厥阴头痛,呕吐涎沫;一为少阴吐利烦躁。病症虽各有殊,病理则同属虚寒。方中吴茱萸辛苦大热,能达木郁,直入厥阴,降其盛阴之浊气,人参、大枣补虚益胃,重用生姜散寒止呕,合而成为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剂。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厥冷者,寒气内盛也;烦燥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食也。总之使用本方,以心下痞满,舌质不红,苔白滑,脉迟无热为标准。

(4)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喜温喜按。另外可治虚劳阳虚发热,腹痛食减,或虚烦不宁,心中悸动,面色无华者。此方是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组成,桂枝合饴糖甘温相得,能温中补虚;饴糖、甘草合芍药,甘苦相须,能和里缓急;又以生姜之辛温,大枣之甘温,辛甘相合能健脾胃而和营卫。虚劳腹痛,由于中气虚寒,不得温煦,所以腹里拘急,时时腹痛,采用本方,可以缓中补虚,温阳益气。虚劳发热,属于脾胃不健,营卫不和,采用本方建中而调和营卫,同时亦取甘温除热之意。至于心悸虚烦,乃阴阳两虚,营卫不足之证,此方两调营卫自能取效。

(5)良附丸:脾胃阳虚,寒凝气滞,症见中脘胀满而痛,胸闷不舒,喜温喜按者,宜温中理气为法,良附丸主治。方中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疏肝理气,寒凝得温而散,气滞得疏而行,则痛止。

(6)四神丸:脾阳虚久,损及肾阳。或肾阳素虚及于脾阳,使脾之运化失职,腹痛绵绵,畏寒肢冷,五更泄泻,完谷不化,或久痢,久泻等证。治宜补命门之火以生土,四神丸主治。方中破故纸补命门之火,肉蔻暖中固涩,吴茱萸温中祛寒,五味子敛阴止泻。肾暧,脾旺,关门闭而水谷腐,泄泻得止,久病得痊。

2.运用温中法应注意的问题

温中法为祛寒而设,宜于中阳衰微,阴寒内盛之证。方药多为温热、辛燥之品,若热伏于里,热深厥深,内真热,外假寒者,切不可应用。素为阴虚之体,患中阳不足之证。尤须用药适当,中病即止,以防伤阴生变。温法多燥,宜斟酌药量,注意配伍,掌握温而不燥之原则。若纯为脾阳虚亏,未涉及肾,则无须补肾阳之品,脾肾两虚者方应双补。

四、固涩法

固涩法即收敛固脱法,临床用于治疗大肠滑脱不禁,久泻、久痢、便血等病症的治疗方法。

《内经》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小肠皆连属于胃,大肠主传导糟粕,排泄粪便,其功能除与肺气肃降有关外,还和脾胃有密切关系。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燥屎内结,用攻下通里法。大肠虚寒,滑脱不禁则完谷不化,用固涩收敛法。固涩与通下为对持法。本类药物,大多酸涩,能固大肠之脱,故谓之固涩。“涩可去脱”,常用药物有:诃子、肉果、赤石脂、禹余粮、乌梅、五味子、罂粟壳等。它们除了固涩、收敛、止泻外,还能止血、止带、止咳、止痛。其中诃子、肉果偏于温中,石脂、禹余粮偏于收敛,乌梅、五味子酸而生津,罂粟壳还有止痛作用。

1.固涩法常用方剂

(1)真人养脏汤:治疗泻痢日久,脾肾虚寒滑脱不禁,甚至脱肛,腹痛喜按喜温,疲倦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者。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为主药;肉豆蔻、肉桂,温脾肾以止泻,诃子、罂粟壳,涩肠止脱,共为辅药;佐以木香调气舒脾,使补涩之药不致滞气;痢久多伤阴血,故又佐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血;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合而用之,功能温中涩肠,养已伤之脏气,故名“养脏”。

(2)赤石脂禹余粮汤:主治下焦久利不止,即大肠滑脱不禁之证,赤石脂、禹余粮均系石药,有收敛、止泻作用。

(3)诃黎勒散:单用诃子一味,治气利之证,即久利滑脱,矢气频频而不臭者。本品又常与它药配合使用。

董氏治疗脾肾阳虚之久泻不止者,常常以益气、温中、固涩、理气、燥湿等法合用。拟以附子理中汤合平胃散加减化裁,去宽中下气之厚朴,加温补肾阳之故纸,固涩止脱之诃子。健脾燥湿,理气温中,固涩止泻,临床疗效甚佳。药用:

党参、苍白术、干姜、制附片、陈皮、破故纸、诃子、甘草。

2.运用固涩法应注意的问题

本类药物适用于慢性肠胃病的后期,常配合温中、益气、和血、理气等法应用,使标本兼顾,才能获得较好疗效。对于湿热蕴结,实邪未除的急性肠胃病初起不宜,否则闭门留寇,贻误病机。

五、养阴法

养阴法即滋养阴液,用以改善或消除阴虚症状的治疗方法。阴与阳相对而言,阴指体液物质,阳指功能活动。阴液包括营血、津液、脂膏,如唾液、胃液、肠液等。人体的阴液在生理上,具有磨谷、消食、濡养脏腑、营养肌肤、滑利关节、滋润孔窍的作用。在病理状态下脾胃阴液的丢失,可以影响全身,反之全身阴液的消耗,又会引起脾胃阴液的不足。阴虚生内热,脾胃阴虚,则出现盗汗,手足烦热,脘腹灼热,口舌生疮,脉细数等内热的证候。津伤化燥,脏腑无以濡养,所以脾胃阴虚又会出现肌肉消瘦、萎缩,口咽干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舌光剥无苔等内燥证。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脏腑阴虚又会影响机能活动而出现不饥、不食、或食而不化等证候。

1.脾胃阴虚的病因

(1)外感温病:特别是外感暑邪和燥邪,最容易发生脾胃阴虚。暑热熏灼,大汗淋漓,汗为津所化,故汗出易伤津液。燥易化热,灼伤脾胃津液。还有湿热内蕴,经久不化也每伤脾胃津液。因此温病学家重视存阴保津,认为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在温病中注意养阴法的应用,特别是养胃阴法尤为重要。

(2)饮食不节:五味过偏,可损伤脾胃。追问脾胃阴虚的患者,大多有长期饮酒史或有食辛辣、厚味的嗜好。酒性属火,辛味化热,厚味生痰,多食就会造成中焦燥热,重灼津液的后果。

如久用香燥、大热药物,或妄用汗、吐、下剂也会引起脾胃津液的亏损。

(3)五劳七伤:长期脏腑失调及久吐久泻也往往是造成脾胃阴虚的重要原因。其次劳倦、情志因素亦与有关。

2.养胃阴法及其常用方剂

养胃阴法,主要用于胃阴不足,津液内耗,胃失和降的病理情况。凡不饥不纳,或知饥纳少,恶心干呕,胃部灼热,口渴喜饮,噎膈、呃逆、胃痛而又见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质光红,脉细数,同时还可见大便秘结、小便不通者宜之。

养胃阴的药物具有增液、润燥、清热、养阴、生津、止渴的作用,主要有麦冬、玉竹、石斛、沙参、生地、花粉、芦根以及各种水果汁。其性味甘寒,甘则以补,寒则以清。对胃阴不足而有内热者颇为合宜。正如吴鞠通所说:“欲复胃阴,莫如甘寒”。

(1)麦门冬汤:《金匮》麦门冬汤是养胃阴的祖方。益胃生津,降逆下气。治疗胃有虚热,津液不足,气火上逆所致的肺痿证。本方对胃阴不足,胃失和降所致的呕吐,呃逆亦有效。方中麦冬为君,养阴生津润燥;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健脾和胃;半夏降逆下气,入养阴和中药内,使补而不滞、降而不伐。诚如喻嘉言所说:“于大健中气,大生津液中,增入半夏辛温一味,以利咽,下气。此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也”。麦冬、半夏同用,一则以润,一则以降,深合“胃得降则和”,“阳守阴自安”之旨,因此养胃阴方,都从此方脱胎而出。

(2)养胃汤(叶天士):方中玉竹、石斛、麦冬,养胃生津;桑叶、沙参,清热润燥;扁豆、甘草,和中化湿,甘寒清补。此方为肺胃阴虚燥热而设。在临床凡见不饥不食,或善饥少食、干呕、呃逆、口渴口苦、咽喉干燥、大便秘结、脉细数,舌光红者可用。叶氏认为胃属阳土,得阴自安,胃喜柔润而恶干燥,故本方用甘寒柔润诸品,脾胃阴复而气降得食。

(3)增液汤(《条辨》):元参、麦冬、细生地,治疗肠胃(阳明)阴液亏涸,水不行舟,大便秘结者。方中元参为君,苦咸微寒,增液通便,麦冬、生地,甘寒滋润、补养胃阴。胃阴虚甚,必下竭于肾。肾开窍于二阴,胃肾阴亏,必致便秘、尿涩诸症。

惟养胃阴药多甘寒滋润,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不宜;痰火蕴结或邪火炽盛者亦不宜用。

胃阴不足不仅与肺肾有关,与肝也有联系。胃阴不足,往往会引起肝阴不足,肝郁化火又可以同时引起肝阴与胃阴耗损,所以在养胃阴的同时,还必须护养肝阴。酸先入肝,养肝宜酸,在甘寒养胃的基础方中加入白芍、乌梅、木瓜等酸性药物则养阴效果更佳,所谓酸甘化阴是也。

养胃阴法,还必须配合降气,麦门冬汤加半夏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如旋复花、陈皮、枇杷叶、苏叶等也可配合应用。纳谷不香,用谷麦芽、厚朴花、代代花、绿萼梅、玫瑰花等芳香健胃,常常收到较好效果。但必须注意不可用香燥之品,如木香、枳壳等。3滋脾阴法

主要用于脾阴不足,津液内耗,脾失健运之证。如不思饮食,食入难化,四肢无力,肌肉萎缩,腹部灼热,胀满,心烦,口渴,大便溏薄,小便短少,面色㿠白,时潮红,舌唇红赤,脉虚细而数。脾主运化,体阴而用阳,脾阴不足,用阳失健,中气不足以升,二便为之变化;脾阴不足,水谷精微无以濡养,故四肢无力,肌肉萎缩;阴虚生内热,津液不能上承,故口干,唇赤舌红。

常用的滋阴药物有山药、芡实、扁豆、莲子肉等,其性味甘平,质地滋润,富有营养,具有健脾、养阴、生津、升清作用。芡实、莲子味道带涩,还可收敛止泻。

慎柔养真汤(《慎柔五书》):为滋脾阴代表方剂。方中以参、苓、术、草健脾;山药、莲肉滋阴;白芍、五味子酸敛,麦冬养胃,黄芪升发中气。原方主治脾阴不足,发热、口疮、声哑、脉数的虚损病证,移治其它脾胃病而见阴虚者亦取良效。

滋养脾胃,都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入山药、扁豆等。周慎斋认为:“四君子汤入脾经,单补脾气,俟脾之气旺,旺则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升而火自降矣”。补脾药物大多滋润,对水湿内停者毕竟不宜。故脾虚泄泻而兼湿滞者宜加车前子、薏仁、六一散等利湿。如兼气滞、腹痛,还必须加用砂仁、陈皮等。参苓白术散就是养脾阴、补脾气,加上陈皮、砂仁行气开胃,扁豆、薏仁渗利水湿,治疗脾虚泄泻的好方子。

六、理气法

凡能调理脏腑气机的治疗方法都可称为理气法,气病即气机的逆乱,气壅则滞,气衰则虚,气陷于下则不升,气逆于上则不降。从治疗上说:“气滞则行之,气逆则降之,气虚则补之,气陷则举之”。理气法包括行气法与降气法。

1.气滞和气逆的病因

气滞和气逆,除可由外感六淫引起外,主要与情志因素及饮食失节有关。

(1)七情内伤,情志不遂:情志不遂每致气机失调,运行不利。肝性喜升发,主疏泄,情志不遂则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条达,木郁则土壅。肝气犯胃,胃气不降则胃病,呕吐、呃逆、吞酸。肝气克脾,脾气不升则腹胀、腹痛、泄泻。所以脾胃气机不调多与情志因素有关。

(2)饮食不节:脾胃主饮食的消化吸收。如饮食不节,寒温失调,影响脾胃的纳化功能,升降失司,饮食水谷不能正常的纳化输布,从而造成食积、痰饮、湿浊的停滞积聚。

2.行气法常用的药物和方剂

行气法具有止痛、除胀、解郁、化痰、祛湿、和胃健脾的作用,主要适用于气机郁滞病证,治疗脘腹痞满、疼痛、呕吐、噎膈、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舌苔薄腻脉弦滑有力等病症。

临床常用的行气药有香附、乌药、木香、砂仁、陈皮、枳壳、枳实、厚朴、槟榔、大腹皮、白豆蔻等。其中香附、乌药、木香擅于止痛;枳壳、大腹皮除满消胀;砂仁、豆蔻化湿醒脾;厚朴、槟榔、枳实通下导滞;陈皮、枳壳还能化痰。同中有异,治各有宜。

(1)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主治肝郁气滞,行经腹痛,小腹胀,胸闷泛恶,苔薄白,脉弦涩者。方中乌药、香附、木香、砂仁、元胡相须为用,加强行气、止痛作用,配以甘草缓急,并调和诸药,则功效尤为明显。原方治疗痛经,董氏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移治脾胃气滞作痛,疗效亦佳。

(2)越鞠丸:行气解郁,用于气、血、痰、火、湿、食诸郁,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症,方用香附为君行气活血,理脾舒肝,抓住郁证的主要矛盾,切中病机。配川芎活血,气行则血行。配山栀清火,苍术化痰湿,神曲消食。气行则痰、湿、食、火诸郁俱解。近代报道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肝胆系统炎症等,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随症加减。如气郁加木香、砂仁;痰郁加半夏、陈皮;湿郁加厚朴、枳壳;食郁加山楂、麦芽;火郁加黄连、青黛;血郁加桃仁、红花。另外还可以拆开来应用,如气郁血瘀,香附配川芎;气郁湿滞,香附配苍术;气郁食积,香附配神曲,气郁火盛,香附配山栀。

行气止痛,行气解郁,行气化痰是临床最常用的几种方法,行气药大多辛香温燥,每易耗伤正气,灼伤津液,故只能暂用,中病即止,不可久用。特别对于脾胃气虚或阴虚患者,更须谨慎,即使有气滞现象也必伍以益气或养阴药物。

3.降气法常用的药物和方剂降气法又称降逆法,主要用于胃气上逆,失于和降,呕吐、呃逆、噫气、恶心、吐酸、噎膈、反胃等病症。

临床常用的降气和胃药物有:旋复花、代赭石、半夏、生姜、竹茹、黄连、丁香、柿蒂等。其中旋复、代赭偏于平肝降逆;竹茹、黄连偏于清热降逆;半夏、生姜偏于化痰降逆;丁香、柿蒂偏于止呃降逆。虽同有和胃降逆作用,而又施用不一。除了止呕、止呃外,有些药物还有化痰、止喘、通下、平肝作用。胃气上逆之证,有寒热虚实之分,寒证宜配干姜、肉桂,温中散寒;热证宜配茅根、芦根,清热和胃;虚证宜配党参、茯苓,补益脾气;实证宜配砂仁、厚朴,行气导滞。

(1)旋复代赭汤:原为伤寒病汗、吐、下后脾胃虚弱,胃气上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而设。

方中旋复消痰结,散痞治噫气;代赭石止反胃,除五脏血脉之热;生姜开结,半夏逐水,人参补中,甘草、大枣益胃。用治反胃、噎膈、呕吐、呃逆,见脘腹痞满,胃气虚弱者,每获良效。旋复、代赭二味配合适用于各种脾胃病证之气逆不降者。大便不通者,方中去参、草、枣腻膈之品,加瓜蒌、风化硝、大黄、枳实,镇逆通下,取其六腑以通为补之意。旋复代赭汤用于偏于胃虚有寒的气逆病证。

(2)橘皮竹茹汤:具有补虚清热、理气降逆功用,主要治疗胃虚兼热上逆而呕者。由于久病胃虚,气失和降。方中橘皮理气和胃,人参补益胃气,二味合用行中有补;竹茹清热和胃,生姜降逆止呕,二味合用清中有温。甘草、大枣用以补虚安中。

(3)半夏泻心汤:此方为辛开苦降的代表方剂,主治寒热错杂,脾气虚寒,胃家有热,呕吐、恶心,胃脘痞满,腹鸣泄泻,舌质淡润,舌苔薄黄,脉沉濡或滑数等症。黄连、黄芩苦寒泄降,以清中焦之热;干姜、半夏辛温开通,以除中焦之寒;参、草、大枣补养脾胃以益中焦之虚。

4.理气法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1)行气主要以调畅气机,解郁止痛为主;降气主要以和胃降逆,止呕开痞为主。临床上气滞与气逆同见,故两法又常配合运用。

(2)理气药物大多香燥,生用更著,炒用可减轻温燥之性。还可用花类如代代花、厚朴花、玫瑰花、绿萼梅等,其香气在而燥性缓,尤宜于虚弱患者。

(3)理气药还常配用和血药。《难经》云:“血主濡之”、“气主煦之”,气病用气分药不效时可以少佐血药,气血流通,每获效验。常用和血药如当归、川芎、元胡、泽兰、茜草等,可酌用一二,用量不宜过重,以免喧宾夺主。

(4)在应用理气剂取得一定疗效时,还须配合六君子汤、归脾汤等调补气血。归脾汤养血可以柔肝,以免肝之横逆;六君子汤补气,可以健脾,以御肝之克伐。治疗宜以理气开头,以补益善后。

七、祛湿法

凡能祛除湿邪,治疗湿病的方法,概称为祛湿法。根据湿病的不同情况,祛湿又有几种不同方法,如芳化、苦燥、淡渗,为湿病于上、中、下不同病位而设。祛风化湿、清暑利湿、除湿化痰、温化水饮,为湿病的兼风、兼暑、夹痰、夹饮而设。又因湿病有寒、热病证的不同,又有温化寒湿、清利湿热二大法门。

1.湿病的一般病理特点

湿邪性质属阴,重着粘腻。湿,在正常情况下为六气的一种,否则为淫邪而侵犯人体。或由皮毛、或由口鼻、或由外感、或由内伤,感染途径广泛,人们容易罹患,临床多见。湿病其来亦渐,病变过程较长,且多迁延难愈。湿之为病,从外感常兼风、寒、暑、热之邪,可为风湿、寒湿、暑湿、湿温等。从内伤多合痰、饮、水、食之物,而成湿痰、水湿、痰饮、食积等,在治疗上必须兼顾。湿病的治疗,宜以和解、分利,只能因势利导,逐步祛除,毋以急求。

2.湿邪的传布途径及与脾胃的关系

湿邪侵入人体,主要有外感、内伤两种途径。外湿多因人们不慎起居,淋雨冒湿,居处潮湿所致,往往表现为头痛、身重、肢体酸楚、寒热起伏、汗出不畅等肌表、经络病证,并可逐渐进展由外而内,由经络而脏腑形成内湿。内湿多为饮食不节,恣食生冷、瓜果、油腻所致,从而影响脾胃纳化,引起升降失司,清浊相干的内湿病证,可见有胸满、脘痞、腹胀、呕吐、恶心、大便泄泻、痢疾、食欲不振等。此外病人脾胃虚弱,脾阳不足,运化失职,更容易产生内湿。内湿也可逐步传及经络而形成内、外合病的情况。

不论内湿、外湿都可以伤及脾胃。湿邪由经络入脏腑,或由饮食入脾胃,均影响脾胃升降功能,打破脾胃的燥湿平衡。久之则影响脾胃阴阳之协调,或伤脾阳而食入不化、大便溏薄,或伤胃阳而食纳不振,不知饥饿,呕吐恶心。因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之故。祛湿首先必理中焦,和脾胃,调升降。

湿性阴浊粘腻,有质无形,不仅影响中焦脾胃,且常弥漫三焦,影响上焦心肺,下焦肝肾。

《内经》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为水谷之道路,主持水液的升降出入和通调排泄。如果三焦为湿邪弥漫,气机阻滞,湿郁上焦,则肺气不能通调,肃降,腠理开合失司,寒热起伏,汗出不畅,咳嗽、气喘、痰多、胸闷。湿郁中焦,脾胃无以纳化,清浊升降失司,燥湿不能平衡,则脘腹痞闷,恶心呕吐,食纳不馨,大便不调。湿郁下焦,则肾不主开合,膀胱排泄不利,则小便不利,四肢浮肿,腰膝困重。

3.治湿的一般法则

治疗湿邪,必须分利三焦:在上焦以芳化宣透,肺气调则湿自化,可用藿香、佩兰、杏仁、菖蒲、大豆卷、射干等。在中焦以苦温燥湿,脾胃中焦得治,则湿亦自化,可用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砂仁、蔻仁等。在下焦以淡渗利湿,“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可用茯苓、猪苓、泽泻、滑石、薏仁、通草、竹叶、茵陈等,可见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临床分利三焦,常以三组药物同用,根据病情有所侧重。寒湿病证多伤阳气,宜用温化寒湿,甚则益气、温阳;湿热证者多伤阴液,表现热证,宜用清利湿热,甚则养阴生津。治疗湿邪,只有辨出湿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及上中下三焦的病位分布,兼夹病邪的不同,才能正确的治疗。

(1)芳香化浊(湿)

凡用芳香化浊的药物,祛除上、中、下焦湿邪的方法称芳香化浊法。其主要适用于发热恶寒,汗出不畅或无汗,头重痛,肢体酸楚,胸腹痞满,呕吐恶心,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舌苔白腻而润,脉濡。芳香化湿法,能发汗解表,运脾和胃,在临床上能起到退热、止痛、止呕、止泻、化湿的作用。

①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主治外有风寒,内有湿滞,造成上述病证者。藿香、苏叶、白芷芳香,辛温解表,以除肌表外湿;厚朴、半夏、陈皮苦温燥湿;桔梗宣肺利咽,神曲消导化食;茯苓淡渗利湿;白术、甘草和中健脾。目前临床常用此方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肠胃炎等。

②藿朴夏苓汤:以藿香、厚朴、半夏、茯苓四味为主,辛苦淡合用,加蔻仁、薏仁、杏仁和利三焦,猪苓、泽泻渗利,豆豉解表,主治夏季吐泻,中焦湿滞病证。

③五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主治中焦湿温病,升降失司,气机阻滞,脘腹胀满,舌苔腻者。五方均以藿香梗、川朴、陈皮、茯苓皮为主。藿香梗不用叶,取其走中不走外,解表作用不足,理气化湿更好;厚朴、陈皮苦温燥湿,理气和胃;茯苓用皮以利小便,俾湿从下窍而去。诸方俱以正气散化裁,易法活用。

(2)苦温燥湿

凡用苦味性温药物,祛除中焦湿邪的治法为苦温燥湿法。其适应证,主要是湿困脾胃,升降失司,胸腹满闷,呕吐纳呆,大便溏泄,或泻下不爽,有后重感,舌苔厚腻,脉滑,苦温燥湿,燥能化湿,苦能平胃。

①平胃散(《和剂局方》):方药俱辛苦而温,治中焦寒湿诸证。局方原治“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有积、饮,痞膈中满者,及山岚瘴气,不服水土”。后世以本方为主加减甚多。方中以苍术燥湿,健脾且能发散,川朴降逆止呕,苦温燥湿,陈皮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如加藿香、半夏,名不换金正气散,治胃寒腹痛呕吐;合五苓散,名胃苓汤,治水泄寒证;合小柴胡汤名柴平汤,治疗疟疾;加丁香、砂仁、内金治便血等。

②二陈汤:为治痰通剂,其适应证为脾胃有湿,咳嗽痰多,胸膈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等。湿阻中焦,脾运不健,则痰自内生。稠者为痰,稀者为饮,水湿其本也。得火则结为痰,随气升降,在肺为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治痰通用二陈汤,半夏、陈皮,辛温而苦,归脾胃二经,燥湿健脾、理气和胃。配茯苓淡渗,甘草和中,俾中运得健,湿无由积,痰无由生。本方临床加减应用甚多,可治一切痰证。如热加芩连,风加芎菊,湿加平胃,寒加姜桂,虚加参术。

实加硝黄等。二陈汤加竹茹、枳实为温胆汤,治疗胆虚失眠、心悸、怔忡、眩晕等证;加胆星、枳实名导痰汤,治顽固性痰病。诸如此类,二陈汤在临床可随机化裁,如配清热、温中、消导、泄肝、降逆、养阴、益气等。

(3)清热利湿

凡清热和利湿同用,治疗湿热内蕴病证的治法称为清热利湿法。其适应证:头重身痛,发热,汗出,胸腹痞满,呕恶纳呆,大便溏薄或泻而不爽,口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赤涩,舌苔白腻或黄,脉濡数。其证候特点初起在表,而见身重头痛,发热,恶寒,胸闷,汗出等;进而及里,胸腹痞满,呕恶吐利。随病情发展,有偏湿,偏热的不同。偏湿者虽渴不多饮,发热不高,苔白腻,脉不数,属足太阴脾;偏热者见口渴引饮,发热较高,苔黄腻,脉数,属足阳明胃。故在治疗上必须重视表里、湿热、脾胃之别。初起表证,治宜芳化宣透,里证须分湿重、热重。热甚于湿,宜苦寒清热为主,如芩、连、山栀。或以甘寒清热,如石膏、寒水石等。湿甚于热,当以苦温燥湿为主,如前法。二者均必配以淡渗,如茯苓、猪苓、滑石、薏仁、通草等。其代表方剂有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连朴饮等。

①三仁汤(《温病条辨》):主治上焦湿温,头痛恶寒,身重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不渴,苔白,脉濡细者。证偏于表,湿重于热者,以杏仁、蔻仁、薏仁分利三焦之湿,通草、滑石、竹叶淡渗,半夏、厚朴苦温除湿,共成宣化畅中、清热利湿之功。

②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治湿温初起,邪在气分,身热肢楚,胸闷腹胀,无汗,神烦或汗出热不退,溺赤便秘,舌苔黄,脉数,以及暑湿时疫,颐肿咽痛,吐泻,疟痢,黄疸等证。方用藿香、薄荷、蔻仁、菖蒲,芳香化浊,开泄气机;黄芩、连翘,清热解毒;滑石、木通、茵陈,清利湿热;贝母、射干,清咽化痰,开泄上焦。清热,芳化同用,力量较强。

③连朴饮:为中焦湿热并重,呕吐、泄泻、身热、苔黄、脉数病证而设。方中苦泄清热以黄连、山栀,苦温燥湿以半夏、厚朴;加以芦根生津,豆豉透表,菖蒲芳化,合用以清热燥湿,理气化浊。

(4)温化水湿

温化水湿,主要作用是温阳化湿,治疗湿从寒化,阳不化水,如痰饮、阴水、肾着等证。常用药有干姜、附子、肉桂,配合利水药物。常用方剂如苓桂术甘汤和实脾饮等。

①苓桂术甘汤:主治中阳不足,水饮内停。证见胸胁支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口和不渴,便解见溏,心悸气短,苔白而滑,脉弦滑。治宜温运中阳,蠲化水饮。方以茯苓为君,健脾利水;桂枝温阳化气为臣;白术健脾燥湿,佐茯苓,消痰以除支满;甘草补中,佐桂枝,健土以制水邪。

苓桂术甘汤是治疗痰饮病的主要方剂,若脾气虚甚者加人参,痰多者,合以二陈,随证配合,应用甚广。董氏在临床应用本方配合舒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品,药有:藿香、佩兰、香附、柴胡、郁金、半夏、陈皮,治疗眩晕、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疗效显著。

②实脾饮(《济生方》):主治脾阳不足,水饮内停,下半身肿甚,胸腹胀满,身重懒食,手足欠温,口不渴,苔润而厚腻,脉沉迟者,宜温中健脾,行气利水为法。方以干姜、附子、草果温中去寒;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实脾补虚,土健则水利;腹皮、茯苓、厚朴、木香、木瓜,行气利水,气化则湿化。气者水之母,土者水之制,通阳则气化,气化则水行,土实则水制,故方名曰“实脾”。

此方重在温中利气导水,阴水寒盛而气不虚者颇宜。实脾饮也是董氏常用验方之一。对于寒湿困脾,阴盛水肿,证见四肢面目浮肿、四肢不温、腹胀便溏、纳呆食少、苔白而腻者,常于本方加入芳香化浊、醒脾开胃之品,如藿香、佩兰、苏叶等,以苍术代白术燥脾祛湿,健脾消肿,疗效显著。

总之,湿病其来也渐,初起往往不被人察觉,因而病理反映也不典型,初期可似外感,晚期又似内伤,诊断上往往也有一定困难。因此运用祛湿法,尚需辨别湿邪部位的上下内外之分,审察病情应有寒热虚实之异。

八、消导法

凡能行气宽中、化食导滞,使气血流畅,恢复机体功能的治法,即为消导法。消食导滞,适用于食积停滞引起的脘腹痞满,恶食嗳腐,腹痛或泄泻等证。食滞的病因多为饮食失节、情志不调、劳逸不当所致。《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饥饱无度,饮食太过,或恣啖酒肉油腻,伤及脾胃,致使脾运不及,停积而为食滞。或忧思伤脾,气机阻滞,不能宣达通降,亦可形成食滞。劳逸不当,劳则气耗,逸则气滞,过逸则身体活动量少,饮食不消,升降失司,形成食滞。

1.消导法常用药物及方剂

消食导滞常用的药物有:山楂、神曲、麦芽、谷芽、砂仁、莱菔子等。山楂善于消肉食油腻;莱菔子长于消麦面之积,兼以祛痰下气,宽畅胸膈;神曲长于消酒食及陈腐之积。本类药物一般均配理气、降逆等药物使用,以加强消食导滞之功。

(1)保和丸:主治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泛呕,或大便泄泻,食疟下痢,舌苔厚腻而黄,脉滑。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均善消食;半夏、陈皮、茯苓,行气化滞,和胃利湿;连翘散结清热。诸药合用,共奏和胃消食之功。本方为消食轻剂,宜于食积未甚,而正气未伤者。

(2)枳实导滞丸:消导积滞,清利湿热。积滞内阻,生湿蕴热而见胸脘痞闷,下痢泄泻,腹痛后重,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腻,脉沉实者。方中枳实消痞导滞为君,大黄涤荡实积为臣,芩、连清热燥湿,茯苓、白术、泽泻渗湿和中,神曲消食为佐使。本方有推荡积滞,清利湿热之功。湿热及食积交阻胃肠,变生痢疾或泄泻。初起之时清利湿热和消导去积二法合用,湿热积滞一日不去,则腹痛泄泻一日不除。只有湿热清、积滞去,下痢、泄泻才能停止,此乃通因通用也。以上二方均为食积痰滞,内蕴于胃,正气未虚。若食积日久,脾胃气虚者则当配合健脾药,如白术等。

(3)枳术丸:有健脾消痞之功,治疗脾胃运化不及、饮食停滞而见腹胀、痞满、舌苔白、脉虚等证。方中白术苦温,健脾燥湿,枳实苦寒,下气消痞,复用荷叶烧饭为丸,升养胃气以助白术健脾之力。且荷叶与枳实一升一降,清升浊降,气机畅通,则中焦痞满可消。白术用量多枳实一倍,意在寓消于补,达到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碍邪的目的。本方加神曲、麦芽为曲麦枳术丸,增强消食导滞之功。加砂仁、木香名为香砂枳术丸,以行气消胀,治饮食不化,气滞脘腹胀痛。如积滞郁而化热,则宜消而兼清,积而兼寒则宜消导兼以温中等。

2.消导法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消导药虽性质较和缓,但毕竟是克消之剂,对于临床纯虚无实者,应当禁用。而里实燥结已成非攻下不去者,用消导则药轻病重,杯水车薪。

(2)消导药用于逐渐形成的痞满积聚为宜,对食积不化者,既可单用,又可同下气通便药结合运用。

九、泻下法

也称下法,是中医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所谓“下”就是运用泻下方药,使机体排便作用增强,通过排便达到治疗目的。泻下法临床分为寒下、温下、缓下三种;泻下药以寒凉性质居多,而且用之最广。

1.寒下法

寒下法用于攻下燥屎、宿食,荡涤实热,治疗里实热证,常用药如大黄、芒硝。但秽物不去,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又配气分之药,如厚朴、枳实。常用方剂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凉膈散等。

(1)大承气汤:主治有三:一治阳明腑实,症见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硬痛拒按,甚则潮热谵语、苔黄厚而干、脉沉实。二治热结旁流,症见下利清水臭秽,虽利而腹满胀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三治热厥、抽搐、发狂,属里热实证者。

阳邪入里化热,热盛伤津,实热与积滞壅结于肠胃而成阳明腑实证,当以攻坚破结,荡涤肠胃实热积滞,才能使阻塞于肠胃的热结被一鼓荡平。故以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胃肠为主药,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佐以枳实、厚朴消痞除满,行气散结。

热结旁流者,虽下利清水,臭秽而腹满痛不减是因肠中实热,积结较甚,是胃肠排除热结所产生的一种假象,治法应因势利导,通因通用,故宜大承气汤。

里热实证,热甚伤津,筋失所养,出现抽搐,或影响神志,谵语、甚至发狂,此仍须急下实热燥结,保存津液,故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前人归纳“痞”“满”“燥”“实”四字为本方临证应用的依据。如果误用,损伤正气,恐有寒中、结胸、痞气等变端,应加注意。

(2)小承气汤:宗大承气汤,方中去芒硝,厚朴用量较大承气汤用量轻四分之三,枳实少用二枚,在煎法上大承气汤后下大黄,再下芒硝,小承气汤三味同煎,可知小承气汤的痞、满、实证亦较大承气汤证为轻。

(3)调胃承气汤:用大黄、芒硝,不用枳实,可见其主治燥热内结之证更轻,并配伍甘草,取其和中调胃不伤正气。本方比小承气汤平和,适用于阳明腑实证之较轻者。

(4)凉膈散:亦为泄热通便之剂,主治上中二焦热邪炽盛,心胸、肺胃受灼,出现烦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胸膈烦热,或咽痛吐衄,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滑数等证。方药即调胃承气汤加栀子、黄芩、薄荷、连翘,清热泻火,使上中二焦之邪热上清下泄,则胸膈自清,诸证可解。

2.温下法

寒实内结,则阳气不运,以致胃肠传导无力而大便秘结,此时应温通寒凝,开其秘结,必用温通。常用药物是以泻下药配合附子、细辛、干姜等。

(1)大黄附子汤:方中附子温经散寒为主药,以细辛辛温宣散,协附子以增其祛寒作用,用大黄泻下通便。有温经散寒,通便止痛的作用。用于实寒积聚,便秘腹痛,恶寒肢冷,舌苔白腻,脉沉而紧者。

(2)温脾汤:温补脾阳,攻逐冷积。治疗脾阳不足,阳气不行,以致冷积阻于肠胃,大便秘结不通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者。方中附子、干姜、人参、甘草,温阳补脾,大黄荡涤推陈。本方即四逆汤加人参、大黄,故属温下之剂。

3.润下法

润下法是滑润肠道,治疗便秘之法,多用于病情较缓,病程较长者,属于缓下之剂。便秘一般有两种病情:一种是邪热伤津,或素体火盛,肠胃干燥,以致大便秘结,治疗方法,宜滋润与寒下配合,润其燥以泻其热。常用药物如麻仁、杏仁、芍药等与大黄同用,代表方麻子仁丸。另一种是阳虚肾亏,关门不利,或病后虚损,亦致大便秘结。治疗方法,又宜温润,补其虚以润其下。

常用药物如肉苁蓉、当归、升麻、牛膝之类,代表方有济川煎。

(1)麻子仁丸:本方即小承气汤合麻仁、杏仁、芍药、白蜜组成。小承气汤泻下通便;麻仁、杏仁多脂润肠,芍药养阴和里,白蜜润燥滑肠,共奏润肠、通便、缓下之功。

(2)济川煎:当归10克、牛膝6克、肉苁蓉、泽泻各4克、升麻2克、枳壳3克(虚甚者不用)。

可温补肾阳、润肠通便。

4.泻下法

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消导和泻下均能消除有形实邪,但临床运用上两者有所区别。泻下适用骤急的有形实邪,而消导作用较缓,适用于势缓之积滞。

(2)通下剂大都易于耗损胃气,应得效即止,转于调理。还要注意忌口,不宜服食油腻及不易消化之物。

十、清热法

清热法乃治疗温热疾病和脏腑内热常用的方法。正如《内经》所云:“治温以清,治热以寒”;“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法常用于脾胃积热、大肠湿热等证。如口舌生疮,牙痛龈肿,腹痛下利以及热痢下重等。其代表方剂有泻黄散、清胃散、黄芩汤、白头翁汤、玉女煎。此外左金丸虽为清泻肝火之剂,但在调理脾胃法中常运用于肝火犯胃、胁痛、吞酸等证。

1.清热法常用方剂

(1)泻黄散:主要治疗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热易饥等症。口为脾窍,唇为脾之外候,脾有伏热,故口燥唇干,口疮口臭,脾胃有热故烦热易饥。方用石膏、山栀泻脾胃之热,藿香芳香理气,防风疏散伏火,甘草和中泻火,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达清泻胃热之功。

(2)清胃散:治疗胃有积热,上下牙痛,牵引头痛,喜寒恶热;或牙龈红肿溃烂,口气热臭,口干舌燥,面部发热,舌红少苔,脉滑而数。方中黄连苦寒泻火,生地、丹皮凉血清热,当归养血和血,升麻为阳明引经药,又具清热解毒之功,诸药合用而达到清胃火,凉血热之效。

(3)黄芩汤:主治身热口苦,腹痛下利,或痢疾腹痛有热,舌质红,脉弦数等。方中黄芩清热止利,芍药和营止痛,甘草、大枣和中益脾,故具清热止利,和中止痛之功。

(4)白头翁汤:主治热痢下重,腹痛便脓血,肛门灼热等症。方中白头翁清血分热,为热毒赤痢要药。黄连、黄柏,清热解毒,坚阴止痢。秦皮清肝热,止热利。合而用之,具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5)玉女煎:乃清胃滋阴之方,主治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痛、失血等症。

本方滋阴与清火并用,达到壮水制火之目的。方中石膏、知母清阳明之火,生地滋少阴不足,麦冬养阴清肺,与生地合用取其金水相生之意,牛膝导热下行。

(6)左金丸:肝经火旺,是由肝失条达,郁而化火,胃失和降,逆而上冲所致。症见左胁作痛,脘痞吞酸,呕吐泛恶,嘈杂嗳气,口苦,舌红,脉弦数,方中重用黄连,苦寒泻火降逆止呕,少佐吴萸之辛温,开郁散结、下气降逆。本方具有辛开苦降、泄肝和胃之功。董氏常用此方与旋复代赭汤合用治疗胃脘痞闷,两胁胀痛,气逆不畅,嗳气吞酸等证,疗效颇为显著。

2.运用清热法应注意的问题

(1)应根据病人的热势轻重及体质强弱,投以适当的药量。寒凉之品用之过早、过量,有恋邪不解,损伤脾胃之弊。

(2)清法主要针对实热而言,不要一见“炎症”一概投以清热解毒,应辨别其虚实,寒热,避免用药失误,贻误病情。

(3)热证病因较多,病机复杂,因此务必审证求因。《医学心悟》说:“实郁之热,以攻而用,蕴闭之热,以利而用,阴虚血燥,以补而用,风寒闭火,散而清之,伤食积热,消而清之”。

以上阐述了调理脾胃常用的十种治疗方法。临床病情往往较为复杂,如寒热并见,虚实夹杂等,不是单用一种方法所能适应,常须数法结合运用,才能全面照顾。如益气与消法并用、清法与通下合用、温中与理气合用、养阴与清热合用、祛湿与清热、祛湿与温中等。十法不能孤立对待,临证处方,必须针对具体病情,恰当掌握,灵活应用,才能提高疗效。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精于脾胃学说的董德懋》。徐凌云 董志华 整理
2
本条ID:14142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