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肇端于《内经》,成熟于《伤寒论》,发展于温病诸家。董氏清解外邪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对外感病认识的继承和发挥。董氏清解外邪的学术思想,启源于老师施今墨先生对外感病的认识。施氏治疗外感病,擅用清解法。他说:“吾侪治疗外感病,首宜辨明表里、寒热、虚实,则层次分明。表病不可只知发汗,且应注意清里。”根据表里病情的不同,合理配伍解表和清里药物。治疗感染性发热疾病常用银翘散、桑菊饮加减,宣散风热,清热解毒,董氏清解外邪的学术思想,继承了施老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有所发展。
董氏从伤寒、温病学派之争入手,深入研究了《内经》热病的理论,认为伤寒和温病均来源于此,而又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共同组成了中医学外感温热病的理论体系。《伤寒论》是张仲景对汉代以前中医治疗外感病的经验总结,温病学说则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无论伤寒和温病学说,其中心都在于辨证论治。董氏熔伤寒和温病为一体,尤其推崇刘河间“六气皆能化火”之说及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论点。董氏遥承《内经》、《伤寒》、《温病条辨》,谨遵施今墨老师的认识,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他清解外邪的学术思想。
一、善治者治皮毛
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致病。因邪从外来,故统称为外感病。六淫四时常在,外感致病恒多。外感初起,病邪轻浅,至其传变入里,则变化颇多,为害亦甚。正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董氏认为,治疗外感病,贵在早期及时治疗,注重宣肺解表,不使外邪入里变化为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善治者治皮毛”。
二、六淫首先犯肺
春气温和,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冬寒凛冽,四时气候的变化,有其规律可循。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的表现,一般人体能够适应,不致引起疾病。六气太过而致病,则称为六淫。六淫之邪常随不同季节侵犯人体。六淫侵犯人体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皮肤毛窍,一为口鼻气道。口鼻气道,是为肺脏的门户,皮肤毛窍也与肺脏密切相关。肺合皮毛,主一身之表,故外邪为病,首先犯肺。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不独温热,六淫都是如此。
六淫为病初期表现为表证。在伤寒六经辨证中,以太阳为人体藩篱,故表证属于太阳经;卫气营血辨证为卫分证,二者内含相同。病在肺卫,是外感病的轻浅阶段,这时如能及时解决表邪,从而控制疾病的传变,则可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三、火热致病的广泛性
火热致病,具有广泛性。古人认为“六气皆能化火”,风寒湿燥,皆易化火化热,而暑即是热,五气之外,还有一个“火”字。《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其属火热者多达九条。刘河间说:“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天以常火,人以常动,动则属阳,静则属阴,内外皆扰,故不可峻用辛温大热之剂。”董氏认为自然环境的变迁、饮食结构和生活居住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导致火热为病者越来越多。首先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六淫多以火热为患。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界的影响日深,地球植被的破坏,空气的工业污染,二氧化碳的堆积等,以及五运六气的变化,使气候的整体趋热变暖,夏季炎热,冬季不冷。因而六淫之中,火热之邪为病的机率大增。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居住条件的变化,如过食油腻煎炸之物,肥甘厚味内热中生,衣被过暖,居处温热,体质渐壮,也是产生内热的原因。身有内热之人,易致外感。即使是感受寒邪,也多呈外寒内热,俗谓之“寒包火”,且风寒极易化热入里。火热致病的广泛性,是董氏清解外邪学术思想的依据。
四、清解为治疗外感之大法
外感之病,有其传变规律。初起在表,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脉浮为主证。如感冒初起,或热性传染病的前趋期,宜用解表法,多以辛散轻宣,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为主,用以驱除表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因其轻而扬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以及叶桂在《外感温热篇》中“在卫汗之可也”的论述是为汗法的依据。目前表证属风寒的日少,属风热者渐多,故除少数病人用辛温之外,多数病人当主以辛凉解表之剂。热邪入里,传变最速,变证多端,因此在宣散风热的同时,要注意清热解毒,以截断其病势,驱除热毒。董氏认为对热性传染病及以温热为主的外感病,清热药宜早期配用,不必拘泥“到气才可清气”成法;邪热内陷,虽未见神昏谵语,清热解毒、熄风开窍之剂亦应早用,冀以阻其传变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