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之最早而又系统的老年病学专著,当推宋代陈直所撰之《养老奉亲书》,该书大约成书于公元1085年。《文献通考》名为《奉亲养老书》,《清·钦定四库全书》“提要”认为:“不应标题有误,盖《通考》传写倒置也。”(据现藏于北京图书馆之“文津阁本”)陈直此书,言老人食治之方,医药之法,摄生之道颇详,后人称得此书“如获隋珠和璧之宝,口之不置”。明代著名的养生学家高濂所著之《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所列方药,大都源出此书。《养老奉亲书》曾传至朝鲜和日本,并相继刊行。其元刊本、明刊本及日本宽文刊本皆署称“居家必读本”,可见当时已作为老年医药饮食保健普及名著,流传于海内外了。
《养老奉亲书》为一卷本,分上、下两籍,文辞流畅,言简意赅。上籍论老年人常见疾患之饮食将养和治法,方药虽多引自《太平圣惠方》及《食医心镜》,但多有陈直个人之心得和体会。下籍议老年人之形证脉候,性气好嗜,宴处起居,忌戒保护,四时疾病及备急方药等等,弥足珍贵。
为弘扬此名著之理论和经验,我与李春生教授曾就明万历虎林氏文会堂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经钮堂抄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善本书室),清文津阁饮定四库全书引元邹铉增补之《寿亲养老新书·卷一》(现藏北京图书馆)及清道光年间瓶花书屋刊本(现藏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善本书库)进行校勘、注解和评释,成《养老奉亲书订正评注》一书,于1988年5月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养老奉亲书》学术特点主要能联系老年实际。首先,认为人为万物中之一物,不能逃天地之数,进入老年,天癸数穷,体质日衰,是很自然的;故首先应注重“慎疾”,防重于治。陈直在本书“自序”中云:“是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子孙应尽力孝养,“以免非横之虞”。行住坐卧,“皆须巧立制度”。衣服不须宽长,“长则多有蹴绊,宽则衣不着身”。住处方面,认为“敝漏卑湿,不可令居”。枕宜“制在低长”,“低则寝无罅风,长则转不落枕”。坐前设几,“缘老人多困,坐则成眠,有所拦围,免闪挫之伤”。其次,认为老年心理卫生或精神保健至为重要,该书下籍“性气好嗜第四”云因为“眉寿之人,形气虽衰,心亦自壮”,故多“咨煎背执,等闲善怒”,“性气不定,止如小儿”,“绉(才)觉孤寂,便生郁闷”等等,故应调理。在“四时摄养”方面,指出春时阳气初升,天气燠暖,绵衣宜”一重渐减一重”,不可顿减。夏时纳凉,当防“贼风中人”。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动多伤感。冬月天冰地坼,不可轻出触冒风寒等等,强调法四时而行之。
本书的基本特色是注重老人“脾胃”功能,注重食养和食治。全书贯穿始终。其在“饮食调治第一”中云:“故脾胃者,五脏之宗也。四脏之气,皆禀于脾,故四时皆以胃气为本。”老人“肠胃虚薄,不能消纳,故成疾患”。出现纳食减少,便秘,稀便,胀气等症状,因而可影响全身功能,也影响药物的效用。从现代医学观点看,由于老年人消化道运动和分泌功能失调,可以出现不少功能性疾患,当然也包括若干器质性疾患。老年人食道蠕动性收缩减弱,食道下部括约肌对吞咽压力反应减弱,增加了胃食道之回流。更由于老年人整个消化道平滑肌神经支配之改变,一些神经节细胞进行性减少,可有排便以及排尿困难,便意不强而不适或便秘;由于肛门括约肌张力下降,有时则大便失禁;若小肠分节运动减少,有时又可有稀便现象。这都可以与传统医药学所谓的“脾胃虚弱”相联系理解,故该书喜用“补益脾胃之精气”的食疗或食养医方调理,颇为合理。老年人唾液量及所含之酶减少,也可能影响食欲及量,养阴方药及理气方药或可有所佐助。该书对其他老年疾病也强调食疗,为一端之见。全书对老人体力方面之运动扶植和锻炼缺乏论述,不免失于周全。但总而论之,《养老奉亲书》实为一传世之佳作。
马晓昌 林殷 秦淑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