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erson,女,64岁,美籍白种人,1986年3月12日初诊。主诉:发作性左臂麻木伴短暂性视力丧失4个月。1985年12月开始,阵发性左臂麻木、无力伴短暂性部分视力缺损(管状视野)。每次发作历时数分钟,每周发作2~3次。间见发音困难,但意识清楚。有肠胀气、软便或泄泻,夜尿每2小时一次。1967年行子宫切除术后患有骨质疏松症。
舌象:舌体胖、略暗,具齿印及薄白苔。脉诊:沉弦迟(56~60次/分)。多普勒超声(Doppler Ultrasound)检查:
1985年12月24日示右颈总动脉有中等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达30%~50%。1986年8月5日第二次检查进一步证实,在右颈总动脉交叉处狭窄达50%~60%。实验室检查:血总胆固醇26mg%,甘油三酯133mg%。西医诊断:右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辨证诊断:脾肾气虚血瘀致脉痹。
治法:补益脾肾,佐以活血祛瘀。处方:以异功散、丹参饮及桑螵蛸散合方化裁。党参、茯苓、白术、桑螵蛸、覆盆子、丹参各10克,杜仲、桑枝各15克,陈皮、枳壳、甘草各6克。每1~2日1剂,共5个月。
1986年8月13日复诊:患者消化功能明显改善,大便成形。多普勒超声复查右颈总动脉病变无改善。鉴于脾气已健,当增加活血药物以利行瘀。处方:党参、丹参、赤芍、郁金、白芍各10克,何首乌、决明子、桑寄生各12克,鸡血藤、杜仲各15克,甘草6克。每1~2日1剂。共8个月。
1987年4月14日复诊:左臂麻木发作明显减少(5~6周1次),夜尿次数减少(1~2次),消化功能进一步好转。患者精神忧郁伴有心悸。脉象如前,舌质暗红。治法:活血养阴安神。
处方:
丹参、白芍、酸枣仁、五味子各12克,鸡血藤10克、炙甘草6克。
每1~2天1剂。共7个月。
1987年11月12日复诊:肢体麻木及部分视力障碍发作停止达半年。夜尿频繁也获改善(1~2次)。消化功能保持良好。多普勒超声复查两次均示右颈总动脉血流通畅。颈动脉波形扫描亦示正常。血总胆固醇降至156mg%。舌质已不呈晦暗。
评析
①本例患者证候及舌脉所见,均示有较典型之脾肾气虚及血瘀证,故在20个月的治疗过程中,先后应用益气活血佐以养阴安神等治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表明,根据中医“气为血帅”及“气行血行”等传统理论设计的实验,显示应用益气活血药物或方剂,可使家兔或大鼠等实验动物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明显减轻或消退。
②本例患者治疗后右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完全消失,疗效可靠。表明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有一定前景,值得扩大验证。内科治疗修复的机理,有的认为是斑块上出现覆盖上皮的再生,过度的细胞增殖受抑制,其细胞数和脂质含量减少,粘多糖成分改变,致难溶性蛋白及钙化和损坏范围减少。但消退后是否可能再进展,是否可能发生诸如溃疡或附壁血栓等并发症,都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本例与Dr Jean Yu共同进行临床观察总结)。
马晓昌 林殷 秦淑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