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肾相交理论的历史源流
“心肾相交”理论,是从《内经》阴阳五行、水火升降理论逐渐发展而来的。《中藏经》有“水来坎户,火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之说。《难经·七十五难》提出“泻南方火,补北方水”的治法。张仲景黄连阿胶汤为治疗“心肾不交”的常用方剂。《千金要方》则明确提出了“水火相济”的观点。明·周慎斋《慎斋遗书》首次正式提出了“心肾相交”这一名称。心肾如何相交?历代医家有从阴阳、坎离论者,有从五行、水火论者,还有从经络、气化论者。综诸家所论,可概括为:心位居于上,其性属阳,五行配火,八卦为离;肾位居于下,其性属阴,五行配水,八卦为坎。
心火下降于肾,以资肾阳,共温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以助心阴,共养心阳,使心火不亢。如此阴阳和平,水火相济,坎离上下交通,则为“心肾相交”。
二、心肾不交的病理本质
从病理角度,首先明确提出“心肾不交”这一概念的医家是宋代严用和。
然而“心肾不交”是一个较为笼统模糊的概念。它对心与肾之间的病理本质的揭示并不具体。因为从理论上说,所谓“心肾不交”可以构成心阴不交肾阴、心阴不交肾阳、心阳不交肾阳、心阳不交肾阴、心之阴阳不交肾之阴阳等多种矛盾。
现在一般所称“心肾不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泄,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其病机一般解释为肾水不能上济于心火,心火偏亢而下耗肾阴,致神不守舍,扰动精室,上下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心肾之阴不足而心肾之阳偏亢。
其实,心肾阴阳失调,不只是阴虚阳亢这一方面,应该还存在着阴盛阳虚的另一方面。临床上常见的心悸怔忡,胸闷气喘,形寒肢冷,尿少浮肿,苔白滑,脉沉微等症状,实际上也是一种“心肾不交”证,只是习惯称之为“肾水凌心”。后者的病理机制,是心阳不能下济肾阳,以共制肾阴,从而肾水泛溢,上凌心火,故现一派阳虚火衰而阴寒内盛、水液泛滥的症状。
三、“心肾不交”证辨析
心肾不交证可由久病、劳倦、房事不节或思虑过度,情志郁而化火,或外感热病损伤心肾之阴而引起。但心肾不交证在不同疾病中的病因病机及所表现的症状特点不尽相同,常可见以下几种情况:火旺引起水亏;阴虚导致阳亢;心气不足,肾气不纳;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所致肾水不升,心火独亢。
心肾不交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水亏火旺,而水亏火旺也并不都是心肾不交。临床上必须既见有肾水亏,心火旺或心肾阳虚之本证,又要有心悸不寐,健忘,失眠多梦,遗精等标证,才能辨证为心肾不交证。对于心肾不交证的治疗则应当是补心须实肾,补肾须实心。既要泻,又要交,既要补,又要通。诚如周慎斋所云:“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乃交心肾之法也。”五、寸口诊脉及分候的原理独取寸口脉能够诊断全身病证的原理,一般都遵循《素问·五脏别论》、《素问·经脉别论》和《难经·一难》的解释,即肺朝百脉、寸口为脉之大会的道理。实际上,独取寸口的原因还与该处脉动明显,诊脉方便,脉气准确等因素有关。寸口脉分三部九候,虽首见于《难经·十八难》,但其学术思想仍渊源于《素问·脉要精微论》等著作。王叔和《脉经》则不仅有寸关尺分候部位的内容,并且首次提出了寸关尺的脏腑分候。
历代医家对于寸口的分候,认识有差异,在五脏的所候位置上基本相同,主要是大小肠的位置不同。寸口分候的认识基础是按部位划分,同时三焦应是三个部分而不宜单独配于尺部,故寸口脉的脏腑分候应以《医宗金鉴》所述为恰当。寸关尺所候脏腑,是按脏器的上下位置分的,脏器配候于左右手,则是按五行生克制化、上下升降、阴阳互换的原理而确定的。
由于解剖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寸关尺部的脉象可稍有差异。但是一般说六部脉是大体一致的,浮则俱浮,数则俱数,故寸口分候不必人人详分。应按清·周学霆所主张的“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即可分则分,不能机械对待。临床上当某部脉出现明显独异时,如独大、独小、独盛、独弱等,则提示其所候脏器发生病变之可能。如左关弦、右关弱,常示肝气犯脾,或肝郁脾虚;肺热盛者,可见右寸脉大;肝阳上亢,上实下虚者,有的出现关弦尺弱、寸大于尺等脉象,诊脉时应加以注意。
有人认为由同一心脏射出、流在同一血管中的血流,不可能反映出脏腑的不同信息,因而对寸口分候持否定态度。应该看到,临床上确有某部脉独异而提示病情者,故不可简单否定。
寸口脉分候脏腑的原理,可用乐器加以比拟说明。吹笛子时,笛管长度的不同,启闭不同的笛孔,使吹入的气流在管中产生不同类型的驻波,从而发出不同的声调,这与切寸口脉的原理是颇相类似的。人的左右手寸口脉,也好像二胡的两根琴弦,而寸关尺则好比是不同的音阶,弹按不同的琴弦与音阶,会发出不同的音响,而寸关尺为什么不可以反映出机体脏器的不同内在状况呢?此外,古人还曾用弓弩之发、水之下岸等比喻寸口诊脉的原理。如《灵枢·动输》说:“气之过于寸口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鱼以反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毫无疑问,气血流过寸口这一特定部位时,在流体动力学上必然发生复杂的变化,且必然受到内在各个脏器不同功能状态的影响。因此,寸口局部的脉象变化,完全有可能反映出整个身体的生理病理信息。只是限于当前科学技术的条件,尚不能获得和识别出寸口脉象所反映的全部信息,尚未提出有充分说服力的客观资料。因此,我们对此应积极地加以研究,而不能简单地予以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