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辨证规律,建立辨证统一体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但长期以来,中医学对于证的辨别,缺乏规律性、系统性认识,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证名,论著中难以辨别,讲授中难以口给,而临床上的证候更是千变万化,学用不易。随着中医学理论和对辨证论治认识的不断发展,关于辨证的规范化、系统化,已被提到了发展中医学术的重要地位。

朱氏长期潜心于辨证规范化的研究,以宏观整体思想为指导,以临床实用为目的,从错综复杂的辩证事物中,把握住其内部本质及联系特点,总结、吸收其合理内核,运用科学的综合分析、辩证思维、客观定量等方法,创立了完整的中医辨证统一体系,在中医辨证学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系统挖掘,明确辨证要素

1.辨证概念的统一约定:辨证一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序》。由于以往对症、证候、证名等概念未严格区分,症状、证候都是使用“证”字,因此使得“辨证”的概念也随之泛化,甚至“辨证”变成了中医“诊断”的通用词。

朱氏的研究发现,当前对辨证概念的不规范理解主要有以下数种:一是指对病状(症状、体征)的辨识及分析其临床意义,如疼痛性质是刺痛还是胀痛,其病性是瘀血还是气滞等。又如眼科辨痒痛、辨视觉、辨眵泪、辨翳膜、辨红肿等通称为辨证。这主要是对症、征的辨析,这种认识是辨证的最早本义。二是指对疾病不同阶段特点的划分,如外感温热病分为卫分证、气分证等,顿咳的辨证分为初咳期、痉咳期、恢复期等,皆称为辨证。其实,疾病的分期严格地说并不等于辨证,因为任何疾病都可以分期,而各病的每个期其证候并不相同,期不能完全揭示疾病某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本质。三是将对病情善恶、顺逆判断称为辨证,如麻疹、疮疡等病,都强调辨证当审善恶顺逆。四是指对病种的辨别,如五版《中医外科学》指出:“红丝疔的辨证是,有红丝一条发于手臂或小腿部,迅速走窜,伴有明显全身症状,有时不消可以化脓,甚或走黄。”其对乳癖的辨证指出:“多发于青年妇女,肿块为卵圆形,单个,边界清楚,平滑,活动度大。”显而易见,这些都是指的辨病。五是指对原始致病因素的辨别,如五版《中医诊断学》的疫疠证候,七情证候、饮食劳伤、外伤等。这些内容其实属于病因学,而不属辨证学。

朱氏认为,严格地说,辨证是指根据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综合分析,以认识疾病现阶段的病理本质,并作出具体证名诊断的过程。这应是当前对“辨证”的准确定义。

2.中医辨证学渊源于《内经》:虽然后世一般都认为张仲景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但朱氏认为,《内经》中的辨证学内容非常丰富,如果没有《内经》的问世,就不可能有中医辨证学的存在。其一,《内经》奠定了辨证学的理论基础,如阴阳五行、整体恒动等哲学思想,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的生理病理,邪正相争,六淫、七情等病因病机学说,以四诊为检测手段的中医诊断学等。其二,《内经》建立了各种辨证方法的雏形,不仅六经辨证沿于《素问·热论》“三阴三阳受病”之说,经络辨证更是出自《灵枢·经脉》的“是动”、“所生病”,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也与《内经》理论直接相关。他如“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等八纲辨证内容,“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等病因辨证内容,也都有较明确论述。其三,《内经》记载了诸如寒、热、虚、实、气虚、气实、血虚、阳虚、阴虚、气结、气逆、恶血、水饮、精脱、气脱、津脱、液脱、血脱等许多辨证具体内容,尤其在辨病位方面,除在脏、在腑之外,更提及在腠理、在皮毛、在肌肉、在筋、在脉、在骨、在髓等更具体的病位概念。

3.分析古今辨证方法的实质: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立出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辨病因(六淫、疫疠等)病性(气、血、津液)等多种辨证归类的方法。此外,还有辨标本、顺逆,辨体型气质,以及方剂辨证、五行辨证等。朱氏分析了各种辨证方法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从中找出了规律性的认识。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基本纲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可以从总体上反映证候的部位和性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是八纲中辨表里病位的具体深化,即以辨别疾病现阶段的病位(包括层次)为纲,而以辨病因病性为具体内容。其中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的重点是从“空间”位置上辨别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主要适用于内伤杂病;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则主要是从“时间”上区分病情的不同阶段、层次,主要适用于外感时病。辨病因病性则是八纲中寒热虚实辨证的具体深化,即以辨别病变现阶段的具体病因病性为主要目的,自然也不能脱离脏腑、经络等病位。其中辨病因主要是讨论六淫、虫、食等邪气的侵袭或停聚为病,与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辨证的关系较为密切;辨病性主要是分析气、血、津液等正气失常所表现的变化,与脏腑辨证的关系尤为密切。总之,八纲是辨证的纲领;辨病因病性是辨证的基础与关键;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是辨证方法在内伤杂病、外感时病中的具体运用。

朱氏通过对古今辨证学说的深入系统研究,取其精华,求其实质。还将历代医家论著中与辨证具体相关的实质性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提出辨证的核心主要为辨病位、辨病因病性以及辨病势三个方面,从而抓住了辨证的关键,奠定了辨证规范化、辨证统一体系的基础。

4.辨病性的意义与内容:在辨证统一体系的建立中,朱氏特别强调辨病性的重要意义。

所谓病性,即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辨证所确定的病性,是导致疾病当前证候的本质性原因,它与导致疾病发生的始因有别,后者如六淫外感、七情刺激、外伤等,属于病因学、发病学的范畴,前者如气虚、血瘀、痰湿等,属于诊断、辨证学的范畴。

朱氏之所以特别重视辨病性,他认为一是由于病性是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因而是辨证的关键,对任何疾病的辨证都不可缺少。二是由于病性是对疾病一定阶段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是对邪正相互关系的综合认识,因此具有整体、动态的特点。三是对病性的认识,一般要对全身症状、体征以及体质、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所以准确地辨别病性,是辨证中最重要、最困难之处。四是病性的辨别结果,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法的落实,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气虚则补气、血瘀则化瘀等,所以辨病性是整个辨证论治过程中首要的环节。

朱氏发现,近代许多医家都相继提出了辨病性的概念,如方药中《辨证论治研究七讲》称第一步为脏腑经络定位,第二步即为定性,包括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共14项。欧阳《证治概要》将辨证内容分为三型21项,第一型为五气为病共5项;第二型为脏腑主病计10项;第三型为邪留发病有6项。朱氏在70年代研制“中医辨证机”时,分为辨病位,共有19项;辨病因病性,含风、寒、痰、饮……,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等20项;辨病势,包括气陷、阳亢等7项。《秦伯未医文集》列“十四纲要辨证”,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精、神、气血。黄柄山《中医内伤性疾病辨证规律初探》(《中医药学报》1982年第1期)等文,认为虚证、实证是病证的核心,具体内容包括气虚、气滞、气逆、血虚、血瘀、血热、出血、阴虚、痰饮、湿邪、阴盛、阳盛、阳虚、阳亢,共为14项。张震《中医辨证规范化》(《云南中医杂志》1985年第4期),将辨证内容分为核心证候,包括虚、实、寒、热、气、血、阴、阳;病位证候,包括心、肝等;基础证候,包括阴虚、气虚、血虚、阳虚、气滞、气逆、血瘀、湿热、痰浊等。1984年4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中医证候规范化学术研讨会,明确对“证”的初步定义为:证候是疾病本质的反映,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它以一组相关的脉症表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位、病性、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上海中医学院柯雪帆主编的《中医辨证学》之第一章为病邪辨证,第二章为病性辨证……。

从上可知,各家的思路基本接近,都在于提出和确定辨证的基本内容,只是在具体项目上各有出入而已。并可看出,辨“病性”的概念已经确定,其具体内容提到的约在30项左右。朱氏提出,对于每一病性项目的确定,应当各自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都应有特定的症状、体征及病因、环境等临床资料,同时要有针对该病性的治疗方法及相应的方药。

5.辨证基本内容的掌握:朱氏概括辨证基本内容可为辨病位与辨病因病性两个大的方面,其基本要素大约在50项左右。

辨病位,即确定疾病现阶段证候所在的位置,其中又可分为空间性位置和层次(时间)性位置。大的病位概念有表证、里证(以及半表半里证),以及上、下。心、心神(或称脑、心包)、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以及胞宫、精室、清窍、咽喉、口唇、齿龈、头、鼻、目、肌肤、筋骨、经脉、经络、胸膈、脑络、脉络等等,皆为空间病位概念。层次性病位如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上焦、中焦、下焦等,皆有浅深层次的含义。

辨证中涉及到的病因病性概念,可有笼统与具体之分。虚、实,阴、阳,标、本等,属于抽象的病性概念。辨病因病性的具体内容主要有:风、寒、暑、湿、燥、火、热、毒(疫疠),脓、痰、饮、水、食积、虫积、石,气滞、气逆、气闭、血瘀、血热、血寒,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虚、血脱、阴虚、亡阴、阳虚、亡阳、阳亢、阳浮、津液亏虚、精亏、髓亏、营亏等等。

明确规定、充分把握每一辨证基本内容的概念和主要表现,并了解其相互间的一般组合关系,便抓住了辨证的实质,就可对各种疾病进行辨证诊断。临床上的疾病虽然千差万别,但就疾病本质而言,都可用明确病位、审别病性的以上50项左右具体内容(要素)加以辨别。

朱氏认为,临床上通用而又比较完整、规范的证候名称,一般是由病位与病因病性的具体内容相互组合而构成的。如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心血虚证、瘀滞胸膈证、肝肾阴虚阳亢证、风寒表实证等。凡规范的证名,必有病因病性,一般应有病位。有时为了构成四字一句的证名语法习惯,亦常加上某些与病理有关的连接词,如盛、炽、袭、困、阻、犯、亏、衰等。至于心肾不交、阳明腑实、水不涵木等概念,其病变实质仍属辨证基本内容的范畴。

6.规范证名及证候归类:由辨证基本内容组成的证,难以计数,因而需要有一些常用的规范证名,以适应于临床辨证。朱氏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共收临床常见证800条。这些证名以脏、腑、体病位为主进行归类,但先列基本虚证类、基本实证类、虚实夹杂证类,以满足病位未能确定的情况下,允许基本证作为证名使用。同时基本证还可作为兼夹证的形式加于规范证名之后,如痰热壅肺兼气滞证、脾肾阳虚兼血瘀证等,以满足临床的实际需要。基本虚、实证之后,按病位的脏器组织进行编排,最后将期、度、型等并非规范而习用的证候名称列于篇末,以备查用。

这样,朱氏在研究中医辨证及其基本规律的基础,通过对症状、体征的整理,到明确辨证的50项左右基本内容(要素),由辨证要素组成800个规范证名,然后以病位的纲进行证候归类,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辨证体系。这一体系具有纲领性强,灵活实用的特点。

二、运用模糊数学,建立辨证诊断数学模型

1.模糊数学原理的运用:模糊数学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现象的数学。现实生活中充满着模糊事物、模糊概念。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有可能对现实世界中大量模糊现象及其复杂的模糊系统进行定量的刻画和处理,从而在处理模糊现象方面,在模拟人脑对复杂事物作出精确判断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中医辨证学不可能用经典数学的方法建立起各种精确的微分方程。统计数学的方法,也较难真实地反映中医辨证学思想。比如医学诊断中常用的贝叶斯公式、最大似然法等,它们要求各个病证、各个症状之间都互相独立,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其诊断的基本原理,是从既得的大量临床资料统计中,根据已知各病证之各种症状出现的频率,作为对病情进行判断的基础,即根据事前概率,计算事后概率。然而由于中医学的灵活性,目前尚难找到可供处理的大量临床资料。同时中医学对病情判断所根据的信息,本质上是“可能性”,而不是出现的频率高低,如五更泄在临床上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对脾肾阳虚证的诊断价值却很大。而脉弦缓、苔薄白等,在许多病证中都会出现,但在诊断上的区分意义却不很大。

最近兴起的模糊数学,却比较接近中医学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模糊数学采用隶属度的方法,确定相互关连的事物之间的隶属关系,即建立隶属函数。隶属函数是模糊数学促使模糊性向精确性转化的具体表现。模糊数学方法可以处理中医诊断的模糊概念,因而已成为中医学比较理想的数学工具。朱氏率先把模糊数学应用于中医诊断和辨证之中。

2.特尔菲方法的引入:特尔菲方法是一种远期发展直观预测技术。它以匿名方式经过有控制的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通过对每一轮专家意见的汇总、整理、反馈,使每一个专家有机会根据专家组的意见重新分析判断,提出新的意见,经过多次反复,使专家们的意见趋向一致的一组程序。朱氏首先注意到了这一直观预测技术,认为中医学可以借用特尔菲方法。

因为中医诊断带有很大的经验成分,主要依据病人的自我感觉,常缺乏精确的定量标准。如何把医生的临床经验变成隶属函数值?即中医诊断如何进行模糊定量,并通过模糊计量而达到模糊判别?特尔菲方法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进行模糊评估计量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多轮反复征询、逐步修正,而集合多数专家的临床经验,使模糊的经验变成为定量的数据。通过研究和预测与某证或某病相关的因素、症状或体征,并给予分级的赋权值处理,从而可制定出病证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特别是计算机诊疗专家系统的研制服务。

3.加权求和浮动阈值运算数学模型:朱氏在其研制的“中医辨证论治电脑系统”中,根据辨证的思维原理,首先确定了每一症状、体征等对各辨证要素的贡献度,然后根据具体疾病中各辨证要素的累加值而确定哪些辨证项目达到了诊断阈值,再将阈值以上要素组合成完整证名。这一诊断过程,朱氏以数学方式加以表示,称之为“加权求和浮动阈值运算”,从而建立了中医辨证诊断的数学模型。其公式如下:Mj=∑Ni=1Aji Xi≥S(±)式中:Mj代表辨证要素,Aji代表各症状对于各辨证要素的贡献度,Xi代表各个症状、体征,S代表阈值,(±)代表阈值根据病情轻重及复杂程度而浮动。

这一公式可反映中医辨证中的质量互变原理。即运用模糊数学的截割理论,首先将每一模糊的病情信息不加截割的进入公式,确定其对各辨证要素的贡献度,以充分利用中介过渡的信息,使模糊定性变为模糊定量;然后通过累加运算,并在一个适当的阈值上进行截割,作出非模糊的病位病性判断,通过定量又回到了定性,从而可提高辨证的准确率。

4.中医诊疗专家系统的建立:所谓“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人类专家提供的特殊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判别,模拟人类专家做决定的过程,来解决那些需要专家决定的复杂问题。简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它可以以专家的水平(有时超过专家)完成专门的、一般是困难的专业任务。随着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计算机技术在中医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在中医药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研制出了一批中医专家诊疗系统。这些诊疗系统在医理设计、程序、选择合理的数学模型以及确定相应的数据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从而使一些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得以保存,代代沿革,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初步效果。

为了实现专家系统的多病种辨证论治,朱氏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电脑系统”。

该系统是在研究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辨证论治统一体系,并用计算机技术、模糊数学理论等研制成的全病域中医辨证论治系统。系统编制有650个病状,130多个病种,48项辨证基本要素,1500个标准证名模式,演证名模式近5000个,常用方剂250个,中药650味,对病证有8种判断处理方法。“中医辨证论治电脑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能对内、妇、儿等科多种疾病进行中医诊断和治疗,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

三、对专科特色辨证的研究

1.研究专科特色辨证的必要性:朱氏认为,中医学对症、证的诊断,从整体上看,内、妇、儿等科对病的认识较为笼统,不够深刻,对证的辨析则比较精确。其他专科对疾病的诊断则较为具体,但对辨证却相对不足,缺乏特征性。现有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等,主要适用于内妇儿科,特别是适用于内科疾病,对于其他专科辨证的特异性反映不够。

为了满足中医临床各科的实际需要,提高各专科防治疾病的水平,朱氏倡导建立具有专科特色的辨证论治体系。这对于完善中医辨证体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否则,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不可能再有大的前进。对于专科辨证的要求,应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基本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专科辨证在形式上、内容上的具体化,反映具有各自特色的辨证论治基本规律。在形式上要冲破局限于大内科辨证体系的格局,实现分专科辨证模式;在内容上要使辨证要素(病位、病性、病势等)具有各专科的临床特点。

2.五官辨证的特异性:五官的病证,虽均可归属于以五脏为中心的辨证框架之中,离不开阴阳气血等中医学理论体系,但证名中往往只提示所属脏腑,而显不出病在五官的特点。笼统地称为“肝火上炎证”、“风热内扰证”等,病位不太确切。与内、妇、儿科同用一名而实则有别,往往不能更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用药,从而影响疗效。因此,专科辨证主要应从病位上加以区别。

为此,中医眼科根据《秘传眼科龙木论》关于五轮学说的理论,首先提出了“五轮辨证”。即以眼的五个轮位与五脏分属的理论为依据,以“轮”辨病位为主的一种眼科辨证方法。眼睑属脾为肉轮,两眦属心为血轮,白睛属肺为气轮,黑睛属肝为风轮,瞳神属肾为水轮。其实五轮辨证早已存在,诊察眼病时,可按其所属的轮位推断,如两眦赤烂属心经积热;白睛红赤为肺经有热;白睛红赤并见赤脉侵入黑睛,有星点翳膜者,为肝肺风热炽盛等。然而这种把轮位的病变直接归属于某脏或某经的辨证方法,虽指出了病位所在,但有时有些勉强。例如角膜(黑睛)溃疡等病变,常可因外伤所致,并不一定有肝脏或肝经的证候。同时,这种病位仍显得笼统,即证名中并未突出其病位在眼的特点,因而难以通过证名理解其确切病位,而常与脏腑或某经的其他证相混淆。有鉴于此,眼科辨证既然可以通过轮位再推之于“脏(或经)”而命证名,其实不如直接以“目”或“轮”作为病位而命证名。于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已有风火入目、风湿凌目等证名,明确指出其病位是在“目”。由朱氏为主最新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更有气轮内热证、肉轮血瘀证、风轮湿热证、水轮阴亏证、血轮实热证等,这实际上已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眼科——“五轮辨证”体系,使病变的位置更为准确,不仅是指明了病位在目,而且可避免与脏腑病证的混淆。

在眼科五轮辨证的影响下,临床医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耳鼻咽喉口齿科辨证内容,即直接以器官定病位,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脏腑、经络的划分或归属定病位的局限性,提出了“耳窍辨证”、“鼻窍辨证”、“口齿辨证”等。而有毒火犯耳证、风寒袭鼻证、气滞痰凝咽喉证、湿热蒸齿(龈)证、血瘀舌下证等证名。

五官科疾病的辨证,除应注意从病位上体现其准确以外,在辨病因病性上也要有各自的特点。即这些证型可能有全身性的气滞血瘀、阴虚火旺等证候,但也可能全身证候不明显,而可有专科的特点,如鼻甲肿胀色淡白、白睛赤脉紫胀、眼底色暗晦而脉络细涩、声带振动乏力、口腔肌膜腐溃等。这样辨病因病性的内容也就会更加具体,更具有针对性。

3.专科特色辨证的要求与意义:建立五官辨证体系存在的问题是,五官具体证名与脏腑笼统证名容易混淆,即如何避免诊断上的歧义。如肺胃热(火)毒上攻咽喉,表现以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甚至溃烂、化脓、口气臭秽,壮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既可诊断为热毒攻喉证,又可称为胃(或肺)火上炎证。因此应当明确,临床诊断应当选用使辨证更为具体、准确的证名,而避免使用定位性笼统的证名。

此辨证内容的提出,完善了中医的辨证体系,能较突出地反映出五官科的辨证特点,克服了以往将五官科疾病的证候笼统地称为肝胆火旺、肝肾阴血亏虚、肺热炽盛、肾精亏虚等诸如大内科的证名。从而使临床辨证用药更为精确,如肝胆火旺证一般用黄芩、黄连、丹皮、栀子等味,而气轮热毒证则常用野菊花、千里光、青葙子等。这是中医临床辨证的创新之举,对于发展五官科的辨证和实现五官科辨证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朱氏认为,中医专科亦可有独立的辨证体系,关键的问题是要能根据各专科的特色和临床实际,正确地确定各自的辨证要素,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如皮肤的病变,既不宜因其病变在体表而称为“表证”,也不能因为肺主皮毛而称为肺的病证。若明确将其病位定为“皮”、“肤”、“毛发”、“肌肤”等,则能提出较为确切的证名,如风毒蕴肤证、虫毒蕴肤证、温毒蕴结肌肤证、瘀滞肌肤证、寒凝血涩肌肤证等。这样既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质精神,又具体明确了皮肤科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等辨证要素。

若皮肤、肛肠、骨伤、外科等都能根据自己的临床特点,逐步建立各自的辨证模式,提出各自具有特征性的辨证内容,使临床辨证更为具体、准确,则将是对中医辨证学的创新发展。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明理探微、求律创新的中医学家朱文锋》。刘伍立 朱咏华 黄惠勇 欧阳建军 整理
2
本条ID:1412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