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脑另立为脏,创立中医心理学科

朱氏指出,当代医学模式正在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应该说中医学的整体认识框架是与这种医学模式相吻合的。中医文献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其中有不少是光辉而独到的认识。虽然没有“中医心理学”这一名称,但却像一座藏有珍宝的矿山,有待我们去挖掘。整理中医学的心理学思想,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对于探讨中医学的整个学术思想体系,充实中医学术的内容,促进整个医学模式的转化,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医学心理学,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朱氏通过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系统发掘、整理归纳,并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同其他学者一道,初步创立了中医心理学科。

一、全面阐述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内容

1.中医心理学思想源流:朱氏认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国,是世界心理学思想最早的策源地之一。

(1)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春秋战国时代,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风气极为活跃。当时的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医学家等,已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心理进行探索。

如《左传》中就有相当丰富的病理心理材料。《老子》关于形神合一、守静、保精和气等认识,就涉及到了心理学的内容。荀况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全面、较系统地研究人的心理的思想家,他几乎把人的心理的一切主要方面,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内经》的医学心理成就:《内经》中有关心理学的内容,不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是其中的重要命题。近代医学心理学所涉及的基本范畴,《内经》中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论述。

如对于心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密切关系,个性心理特征的分型,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心理治疗的意义,调神摄生的心理卫生等等,均作了原则性的总结,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见解。有些论述无论是在医学上,或者是在心理学上,都是非常先进的。因此,《内经》为我国古代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张机等医学家在防治心理学上的贡献: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对心理学思想的理论阐述不多,但书中却论述了多种精神情志方面的具体病证,制订了许多合理的治疗方法。三国时名医华佗,不畏杀身之祸,以激怒疗法治愈太守之疾的事迹,见于《后汉书》的记载而广为人知。唐代孙思邈继承了《内经》的摄生思想,在其所著《千金方》中专有“养性”之论,是研究心理卫生的重要参考著作。

(4)情志致病与意疗认识的发展:宋·陈无择《三因方》将七情刺激列为三大类致病因素之一,强调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金元张子和很重视心理治疗,对《内经》的“以情胜情”疗法进行研究,创造“习以平惊”等意疗方法。朱丹溪也是一位善于运用精神治疗的大师。明代的汪石、张景岳等,对心理致病与心理诊疗等,也都有卓越见解,在其论著中,既有不少理论的阐述,也有大量应用的资料。

(5)心理器官“脑髓说”的确立:《内经》中虽已将“脑”列为一个独立的器官,但认为其功能是“藏髓”,称为“髓海”,而把“心”当作是心理的主要器官,称为“心主神明”。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先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尤其是清代王清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解剖学的实践研究,在继承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从而创立了以脑为心理器官的“脑髓说”。

(6)中医心理思想展望: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医学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中医心理学思想也是研究内容之一。如李聪甫研究员,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形神合一”的命题,开展了形神关系的研究。近些年来,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医学中的心理学思想正在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促进了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并且已初步建立起了一门新兴的中医心理学科。

2.中医心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朱氏指出,中医学对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心理与生理的基本规律,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等,都有广泛而朴素的认识。

(1)对心理概念的认识:中医学将各种心理活动,一般称为“神”。《灵枢·本神》对于精、神、魂以及意、志、思、虑、智等心理过程,作了纲领性的论述。《素问·淫邪发梦》和《素问·方盛衰论》等,更对梦寐之类“神”的特殊活动,作了朴实而唯物的解释。《灵枢·大惑论》和《苏沈良方》等书,还对现在所称的“条件反射”等作了生动的描述。

(2)对形神关系的探讨:《内经》及其后世著作,对生理与心理的关系,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肯定了人的生命活动来源于物质的形体,神是由形所派生出来的。精神意识活动的产生,是以脏腑气血等生理变化为基础,否认神可以脱离形体而单独存在,即“无形则神无以生”、“形者神之质”的观点。另方面,中医学又强调形与神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认为神在维护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协调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即“无神则形无以活”、“形者神之用”的观点。

(3)个性心理特征的分型:中医学将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归属于“气质”范畴。《内经》中已有许多气质分型方法,如《灵枢·通天》根据阴阳属性而分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则按五行属性而分型等。中医学对于各类型人心理特征的描述是较为全面的,涉及到人的兴趣、习惯、才能、性格等各方面。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有些在当时是世界第一流的。将生理结构与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分型,这比只按生理形态或性格特征来分型,更加优越。同时气质分型往往与病理、诊断、治疗等联系在一起,如所谓瘦人性急多火、肥人性宽多痰等,因而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4)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情志波动过于激烈或者持续过久,是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并关系到病变的发展转归与预后。情志变化主要是影响人体气机,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这种病理归纳是符合临床实际的。中医学还认为“五脏藏神”、“心为大主”,七情变化既可“反伤本脏”,又可通过伤心而引起其他脏腑机能的失调。情志异常,不仅可由外界环境刺激而引起,而且可由内脏气血的病变而导致。情志所致病变,必然影响形体功能,而形体的病理变化,也可导致情志活动的异常,这些认识都具有独到见解。

(5)考察神情在诊断中的意义:中医学在诊断疾病时,特别注意对“神”的考究和判断。因为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怠,“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所以望目、辨色泽、视表情、观姿态、诊舌、闻声、切脉等等,都将“察神”作为首要的内容。问诊中注意询问病人的人品性格、欲恶苦乐、神情症状、睡眠与梦等内容,同样在于考核病人的心理状况,以作为诊断辨证的依据。

(6)心理治疗的意义与方法:中医学历来重视意疗在治疗中的意义,如《素问·宝命全形论》就把“治神”摆到了防治疾病的首要地位。中医文献中有不少运用心理疗法治愈疾病的光辉范例。在各个时代,都涌现出了一批善于设计、运用心理治疗的大师。尤其是《内经》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以情胜情”疗法。历代医家在运用中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中医学在古代就采用了移精变气、祝说病由、气功导引等方法治病,甚至将祝由科列为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其他如转移情志、暗示解惑、语言劝导、突然刺激、精神脱敏、顺情从欲等,则都是临床上可供使用的治疗方法。中医学非常重视方药针灸的心理效应,不仅直接运用方药针灸等对精神情志方面的病变进行辨证论治,并且在方药的命名等方面,十分注意给人以良好的心理影响。

(7)调神摄生的预防思想:中医学在“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导下,十分重视调神摄生在防病治病、保健延年方面的重要作用。调神摄生的内容包括清静养神,要求恬淡虚无,宁心寡欲,少思无虑,乐观豁达,节房事,戒情欲的节欲养精思想,以求精足则神全;通过控喜怒,去忧虑烦恼,调摄情感,达到修性以养神的目的;精神活动顺乎自然,可起到调神的作用;以调身、调息、调心为练功要领,动静结合,心息相依,是气功调神的基本精神等等。在疾病过程中,调摄情志是愈病的重要条件,因而要求病人能除去心中一切疑虑杂念,改易消极的心志,以求神怡情欢,激发正气抗邪,再加针药扶助,便可促进疾病治愈。

(8)医患心理与医德要求:病人在疾病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异于平时的心理变化,医护人员在诊疗中亦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正确运用医患之间的心理信息交换,可求得医生对疾病的正确诊疗,求得病人对医生及诊疗的信任,从而加速疾病的治愈。如《医宗必读》的“不失人情论”,对病人之情、旁人之情、医人之情都作了深入分析。尤其是早在《内经》中,就列有“疏五过论”、“征四失论”专篇,指出医生在诊疗中应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孙思邈《千金要方》更有“大医精诚”之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之“医工论”,《外科正宗》之“医家五戒十要”等等,都强调了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并且要加强医德修养,为万民造福。

3.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基本特点:朱氏认为,心理学思想是整个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特点,应该说也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特点。

(1)建立在整体观的基础上:人的精神活动是整个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与五脏有关,都受心神的支配和调节。心理活动之“神”的产生及其变动过程,亦均与五脏有关,所以中医学有“五神脏”之称。心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灵兰秘典论》),故心理活动必然有全身性的影响。这是中医认识人体内环境高度统一的基本精神。人生活在社会自然环境中,生命活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而心理活动也必然受社会、自然的支配与影响。心理之“神”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大脑而产生的,人体能适应外界环境,是心理之“神”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正因如此,所以中医学强调人应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着至教论》)。知天地,就是知自然,从而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知人事,就是要重视社会环境的影响,维持正常的心理活动。能知天地人,形神相印,内外协调,故可保其健康而终其天年。

(2)强调形神的辩证统一:按阴阳特性划分,形属阴,神属阳,阴阳互根,形与神是不可分离的。在生理上,形神互依,形为神之本,神为形之用。在病理上,既可“因郁而致病”,又可“因病而致郁”。在治疗上,重视药物针灸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形神互调。这些都体现了中医学关于形与神是辩证统一的思想。

(3)重视讨论临床心理:由于中医学是在长期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中医学的心理思想重点是讨论情志致病、精神治疗、调神摄生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提高诊疗效果,以保障人类健康。中医学的心理思想,不是建立在近代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因而我们不能离开学科特点,不能离开时代背景对中医的心理学思想提出过高的要求。

(4)与古代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中医学是在古代进步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吸取了古代有关学科如哲学、文学、史学、天文学、气象学、军事学等的成果,尤其是与哲学的关系更为密切。

思想家主要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人的心理,医学家主要从健康与疾病的角度阐述人的心理,两者间互相影响而紧密交织在一起。一方面医学为哲学研究心理现象提供科学素材,如关于心理器官的“心神说”、“脑髓说”;另方面哲学又是中医学认识心理活动的指导思想,精气、阴阳、五行等是中医学探讨生理与心理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王充、范缜、张载、朱熹等思想家的哲学观点,也给中医学以较大影响。由于中医学与哲学的密切关系,因而像形神关系等的阐述,实际上已经难以区分是由哲学而后及医学,抑或是先由医学而后到哲学的了。

二、主张脑当另立为脏

朱氏认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应根据认识的深化、实践的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发展。

在中医学中,脏器“脑”的地位一直存在着争议。为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为完整、准确、实用,朱氏认为,现在应当将脑独立为脏。为此,朱氏提出了脑的生理与病理,脑病的诊断与辨证等观点。

1.对脑认识的发展:中医学在远古时代,对于精神活动的实质,对于脑的解剖生理及病理,应该说认识是很肤浅的。加之受五行学说的影响,定脏为五,而心位于人体的中心,故尊心为“君主之官”,认为神的活动是心的功能,这样“脑”便不是独立的脏了。《内经》虽然对脑有一定的认识,但仅限于“脑为髓之海”,对心、脑功能及病理处于混同阶段,将脑置于心的统辖之下。

从隋唐始,《黄帝内经太素》有“头是心神所居”。《千金要方》有“头者,人神所注”,《颅囟经》有“太乙元真在头,曰泥丸(即脑),总众神也”,方对脑、精神活动的认识渐趋明确。但仍因《内经》学术思想的牢不可破,尚不能推翻心主神明之说。直到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才大胆而明确地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在中医学中,从文字到术语、从理论到实践,建立了心主神明的完整体系,大家习以为常。

现在虽渐有醒脑安神、瘀阻脑络、痰蒙神明等说法,但仍未彻底而明确地解决脑主神明的认识与实践问题。

2.脑的生理活动:脑的功能主要是藏神,在人体居于统帅地位。《医学入门》说:“有神明之心(即脑),神者……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医宗金鉴》说:“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医学原始》说:“颅脑居百体之首,为五官四司所赖,以摄百骸。”《医述》引《会心录》说:“脑为神脏,谓之泥丸宫,而诸髓藏焉。”总括之,脑具有主持思维,贮藏记忆,接受感觉,发生情感,关系意识,产生智慧,控制行为和统帅全身的生命活动等特殊机能,因而是生命的根本。

脑具有主神明而产生精神活动,统帅全身而调节内外的功能。脑的功能的实现,一方面有赖气血精髓作为其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有赖于脏腑官窍、经络等提供和传递信息。因此脑与五脏、五官、经络、气血精髓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3.脑的病变及诊疗:朱氏归纳脑病的范围,主要涉及到脑、神、头颅等方面。影响脑而致病的主要原因,一是外伤性或先天性的脑、头颅实质性损伤残缺;二是情志刺激,用脑、思虑、忧愁太过;三是火热、痰浊等邪侵袭停聚于脑;四是脏腑内伤、精髓不足而病及于脑。脑的病变以睡眠不安,善忘惊悸,烦躁易怒,神识错乱,昏迷谵语等为主要表现。头痛、头胀、头冷、头摇、头倾、脑鸣、耳鸣、囟门下陷、囟门高突、囟门不合,过早脱发或发白,以及口眼歪斜、舌强、舌痿软、抽搐、半身不遂等,都有可能是病变在脑而反映的症状。

朱氏归纳脑病的病种主要有痫病、癫病、狂病、癫狂病、多寐、不寐、卑蝶、神劳、脏躁、百合病、中风(出血中风、溢血中风)、风(喑)痱、厥(真)头痛、风厥、气(郁)厥、血(脉)厥、痰厥、冷(阴、寒)厥、酒厥、尸厥、中恶、脑痨、脑瘤、脑络痹、脑萎、痴呆、颤病、口僻、偏头风(痛)、面风痛、颅脑痈、脑鸣、晕动病、头部内伤,以及春温(瘟)、暑温(瘟)等。

脑病辨证,有虚实之分。暑、火(热)、湿、痰、饮(水)、瘀、虫等邪,均可侵犯于脑,使脑神失明,或脑的气机错乱,即以往所谓邪闭(入)心包之证。现在一般可分为热闭心神证、热扰心神证、血热扰神证、暑热闭神证、痰火扰神证、痰迷心神证、痰湿蒙闭心神证、风痰闭神证、浊毒闭神证、气闭神厥证、瘀阻脑络证、囊虫侵脑证、惊恐伤神证等。虚证多由气、血、精、髓的亏虚,脑失供养而神气不宁,临床常见证有心虚神怯证、忧伤神气证、心神不宁证、髓亏脑虚证、血亏脑虚证等。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明理探微、求律创新的中医学家朱文锋》。刘伍立 朱咏华 黄惠勇 欧阳建军 整理
2
本条ID:14121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