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某某,男,30岁,哈萨克族。
1964年1月4日初诊。
舌上前1/3处有一小孔,细如针尖,外覆紫色痂衣,如小赤豆,凡饮食咀嚼,咳嗽及讲话稍多,则血涌如泉,自小孔喷射而出,发病已11年,经乌鲁木齐、北京等地口腔科检查,诊断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中医有“舌衄”、“血箭”等病证,与本病相类。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舌上溅血,总与心火上炎有关,但昨日适感风邪,咳嗽痰少,先予治标:冬桑叶9克、光杏仁9克、嫩前胡9克、大力子9克、天花粉9克、带心连翘12克、生茜草9克、仙鹤草9克、炙枇杷叶10克。另兑炒槐花12克研细末,敷舌上出血小孔中。每日四五次。
1964年1月6日二诊。咳嗽已罢,舌上出血如故。舌为心苗,舌本属脾,饮食咀嚼,咳嗽讲话稍多,随即出血,病延11年,此舌衄也,由心脾郁热、迫血妄行而致。姑拟升麻汤内服,外用仍予槐花散。
炙升麻25克、小生地12克、生赤芍6克、寒水石30克、炙远志9克、小蓟炭9克、生茜草9克、侧柏叶9克、炙杷叶10克。
1964年1月8日三诊。咳嗽已止,血出略少,疡面紫痂稍见紧缩,边缘呈灰白色。
炙升麻25克、小生地12克、生赤芍9克、寒水石30克、炙远志9克、小蓟炭9克、生茜草9克、侧柏叶9克、炙杷叶10克、干荷叶一角。
外用如前法。
1964年1月11日四诊。舌衄血涌日渐减少,疡面之灰色圈日渐向内收敛,疡孔日渐缩小变浅,紫色痂衣已经退去,语言稍多,略有血液渗出,脉小弦带数,苔染灰腻,乃槐花色所致。
炙升麻3克、寒水石30克、京赤芍9克、小生地12克、炙远志9克、川黄连3克、茜草炭9克、侧柏叶9克、小蓟炭9克、干荷叶一角。
外用药如前。
1964年1月16日五诊。衄血渗出日减,连日来未见血迹,追询病史,其母及妹竟有同样疾患。
炙升麻3克、寒水石30克、京赤芍9克、小生地12克、水牛角25克、小川连3克、茜草炭9克、炒槐花10克、煅人中白45克。
1964年2月7日六诊。曾因肛病住院手术,出院后继续原治疗。舌衄虽减,尚未痊愈,疡面未收口,疏方:水牛角25克、炙升麻3克、小生地12克、炙龟板18克、阿胶珠9克、小蓟炭9克、寒水石30克、生赤芍9克、侧柏炭30克。
外用:珍珠生肌散掺敷疡孔中。
1964年2月17日七诊。上方使用10剂,内外异施,3日来几无衄血,疡面更见缩小,疡缘仍现苍白色,原方滋阴清热,已退心脾郁火,今当补托清理兼施,以求全璧。
上方去水牛角,加黄芪15克、当归9克。
此方连用半月,疡面全部愈合,停药观察,多年未复发,舌面已如常人。曾去北京医院复查鉴定,证实已痊愈。
评析本病系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病(Osley-Rendu氏病),临床比较罕见,病因欠详,有人认为与性腺机能不足有关,通常都有遗传性,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病变局部有典型的网状毛细血管扩张现象。其母及亲妹均患有此病,病损亦在口腔。故可认为其家族遗传有据。
舌上非损伤性出血,中医称为舌衄,多因心脾蕴热所致。张景岳指出,舌上无故出血,多当责之心脾二经有火,清医余景和治常熟卢姓案,所载有类本病。本例治疗,始终着眼于心脾二经,清郁热在先,理气血在后,外用槐花散止血,治以珍珠生肌散收口,前后治疗3个多月始愈,后再未发。
衄血之见于鼻者为多见,亦易治;见于肤者亦不复少见,治疗稍难;至于舌衄,一般仅偶有少量渗血,如本病血如泉涌者所见既少,而治疗困难。尤其西医以“遗传”二字名病,更给中医调治增加心理负担。既为遗传,则其根也深,其改变也不易。本案之治例,可为遗传性疾病之调治增强信心。案中用方选药,其寒水石、赤芍、水牛角、生地、川连,味味不远清火凉血,不离心经;而升麻、茜草、荷叶、人中白、阿胶,又从脾经入手,把定升清降浊之法;更兼用量多寡有致,合以标本内外并治所宜,故能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