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针灸之路

我于1940年就读,1947年学医。1958年后,一直执教于江西中医学院,在针灸之路长征。

回顾40余年的历程,经验甚少,教训良多。这里按立志向、树目标、学精神、抓特点、重师承、找方法,分述如下。

一、立志向

有志者事竟成。针灸作为“雕虫小技”,难得人们垂青,故立志之后,笃志也不易。我立志学针灸,得从1947年谈起,当时,我正在如醉如痴地读着古典文学名著,一天,祖父提出要我跟堂叔学医了,我先是表示乐意,但当攻读《内经》、《伤寒论》……之后,又顿感索然无味。只因就业、压力与生计,加上叔父妙手回春的疗效,终于又使我读了下去。有一年初秋,祖父患腿痛,呻吟床第,叔父始用中药乏效,继改隔蒜灸而安。从此,我对针灸萌发了浓厚兴趣。50年代初,参加了无锡名医赵尔康的针灸函授,又读了《针灸秘笈纲要》及“内”、“难”、“甲乙”诸经。两年匆匆过去,有点跃跃欲试了,正遇邻居某患疟,我主动求为一治,不意施针未效,寒热反增,此时叔父鼓励我,要我对照书本找原因,发现针刺时机与“先其发时,如食顷乃刺之”不符,改于发前2小时针3次而愈。首战告捷,深受鼓舞。以后,又相继治愈了一些患者,不断激励我对针灸的追求。

1954年秋,我考入了江西中医进修学校,发现大城市重西轻中现象较明显,加上朋友劝告:“不是同样为人民服务吗?你为何选择针灸这门令人受气的职业呢?!”这是我感受到的第一个冲击波,震动不小。我想等待时日,另作它图。次年结业,要我留校任教,第二个冲击波又袭来,人们窃窃议论:“针灸没有内科吃香,发展前途不大……”。正当歧路彷徨之际,卫生厅要送我跟针灸名医徐少廷学习。何去何从?因为良机难得,只好顺从地走进了徐氏诊所。新环境,一幕幕全新图景展现在眼前,看看那门庭若市的求诊患者,听听那满座高朋和患者谈论针灸的神奇疗效……,又使我清醒了许多,改行的意念烟消云散了,我又下决心投入了学习。

1957年,报载北京某权威攻击中医不科学,我愤然提笔写了批驳文章在《健康报》、《中医杂志》刊登,表达了我的坚定信念。

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60年代,又遇到了第三个冲击波,门诊发现针灸比我过去在农村应用的疗效下降了,比其它疗法似乎也显得逊色。是学业倒退,抑或针灸确实不值一学呢?本已巩固了的专业思想,此时又出现动摇。我想,从比较医学的角度看,针灸疗效较低且慢是客观事实,但要分析原因。在城市,针灸疗效作为最后一种疗法,患者多经其它疗法失效转来,必然难度大,疗效低。然而即使如此,通过自身对照,不是说明它毕竟有超越其它疗法之处吗?那种只从疗效数量、百分率,不从疗效质量、不分析疾病谱的改变以评价针灸的观点,犹如将治愈百例一般肠炎与治愈百例肠癌等价看待,缺乏可比性,十分片面。

价值观念的转变,又使我在针灸之路跋涉。1968年,第四个重大的冲击波——“文革”风暴铺天盖地而来。学院遭撤并,教师被下放,我想成为针灸医生的理想破灭了,农村需要大量万能的包治百病的赤脚医生。我万念俱灰,改行的意念又在心头泛起,我真想找个农村医院,做一名乡间医生而了此一生。虽然也冒着“白专道路”的危险,偷偷做点学问,但毕竟困难重重,制约因素太多,虚度了不少光阴。只是到1975年参加援外医疗队,又使我振作起来。特别是到了突尼斯,经常接待记者采访,发现外国人对针灸崇尚有加,总统儿媳、总理夫人、政府要员……凡是上层人物会诊,都指名请中国针灸医生,针灸重现着耀眼的光环,受宠若惊之余,总算获得了新的心理平衡,民族与职业自尊心为之一振。

经历了四大冲击波,虽然走过来了,但如今看来,多是时势使然,机遇使然,客观条件仍占主导地位;至于主观信念与努力,还很不够。我深感学针灸一定要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最好还要带点倔犟劲、傻子气,要不受外部环境的任何干扰,不如此,是难以到达成功彼岸的。

二、树目标

学一门专业,应有目标意识。先找目标,然后瞄准目标,去实现目标。

然而,我在学医之初,对名医这个目标并不明确,只是看到叔父名闻乡里,就以他作为典范,企望日后也成为那样的医生而已。故在学医从医生涯中,有时重实践,轻理论;又有时是重理论,轻实践。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今意识到,名医的客观标准,主要有二:一是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持久而众多的主动求医患者;其次是知识渊博,理论造诣较深,有水平较高的论著问世。两者兼备,方可称之为名符其实的名中医。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评价中医,应突出疗效第一的观点,应以疗效论英雄;理论、职称、学历……只居其次。正由于我原先对此认识模糊,以致与上述要求存在距离而引为憾事。

对专业专攻目标,也不很明确。1955年,我学了现代医学与中医课程之后,原先专攻针灸的主体意识淡化了。在应诊中,对一些针治数次失效患者,多改用中药等其它疗法,此后慢慢成为意向惯性,潜移默化地出现了“喧宾夺主”态势,针灸由扮演主角逐渐成为配角,甚至退居幕后了。专业优势未突出,求诊者渐趋冷落。此时又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想,医学门类如此之多,如果临床思维长此倾斜,专业水平势必只能停留在表层而无法提高,最后可能落得成为什么都懂、什么都不懂、不伦不类、不中不西的“万金油”式的医生。这种医生,既不是博士,也非专家,没有特长,没有竞争力,将有被社会历史淘汰的危险。再反复学习了韩愈“学业有专攻”,苏轼“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的名言,于是决心从专业专攻上转轨。凡遇失效患者,首先从主观上找原因,然后再从针灸纵深处反复挖掘疗法,更新诊疗方案,只是在山穷水尽,无可奈何之际,才转诊或改用它法。如我治支气管哮喘,就用到了各种穴位刺激疗法,发现这些方法各有长短,运用得当,可以互补。一反以往那种遇挫即弃针改药的心理偏执,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与掌握,提高了疗效,求诊患者渐多。

专业专攻目标确定之后,还得选好专题专攻。乃因学海无涯,精力有限,针灸未知数仍多。

要想处处高人一筹,几无可能。因此,我在临床方面,开设过针治哮喘、聋哑、慢性胃病和痿证、痹证以及坐骨神经痛等专病门诊;探索流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针刺疗法;到精神病院专治精神分裂症;从事脑梗塞的针刺治疗研究……。在理论上,从50年代起,专攻各家针灸学说与流派,虽已发表论文数十篇、受卫生部委托主编的高校教材《各家针灸学说》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还应邀赴16个省市讲学……,但这个课题毕竟属“继往”性质,是引导人们向后看;只继承不够,还得着眼于未来,瞄准学科前沿,做些“开来”性工作。所以,我又把主攻方向转移到“无创痛针灸”这个课题上来,1988年《中医报》、《江西中医药》发表了我的这个观点,《健康报》、《文汇报》、《光明日报》主办的《文摘报》、《科技日报》、《中国中医药报》……相继报道或转载。目前,我又在组织科学研究,编写专著(已出版)、筹备学术会议,酝酿创办专刊……,力图把学术界的注意力聚焦到这个主题上,促进这门新学科的不断完善。

总之,我的学医道路,是一条从扩大知识面入手,先由小而大,然后又逐步缩小钻研范围,由大而小的由博返约之路。

三、学精神

古往今来的名人学者,其成功之路虽异,而治学的“五心”——热心、决心、苦心、虚心、恒心精神则一。“五心”精神是行动的先导,是成功之母,较之方法学更加重要。

一要学习热心为事业、为病人的精神。尤其要有孙思邈《大医精诚》中所言“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的菩萨心肠。曾治一面肌痉挛患者,也许是我为他解除痛苦的心愿有所流露,并作出过努力吧!虽然未效,但仍使他感激不已,且到处逢人说项,介绍病人就诊……,既令人欣慰又令人愧疚,成了激励我前进的动力。还有件事,受教很深,那是在国外期间,一天,老母谢世的噩耗传来,悲痛万分。大概是病人觉察到了我有点心不在焉吧!门诊量减少了,提示病人的信任感急剧下降,说明患者对医生是否全心全意满腔热情服务,关注到体察入微的程度,深感医生树立“病人即亲人,病人即上帝”的观念,一刻不容稍懈。在医德与医术的天平上,应当是并重而不能倾斜。甚至医德甚好而医术一般,将可受到尊重;医德不佳而医术虽可,仍将受人冷落。

二是学习决心奋斗到底的精神。针灸是一门不起眼的“小科”,学好它,既要经受疗效难以尽如人意、病人不甚欢迎、惨淡经营成名难的考验,也要经受吃力不讨好、受人轻蔑,以及较好职业诱惑的考验。在针灸队伍中,认为业此低人一等者有之;为摆脱更不满意的职业,不得已而屈就者有之;以为学好针灸轻而易举,为急功近利投机一试者有之;借光出国的目的已经达到,回国后弃如敝履者有之;多年从事针灸,突然另谋高就者有之;在中医队伍中,认为针灸队伍素质差而羞与为伍者有之;在现实中,指摘针灸无用而不屑一顾者有之;畏痛而敬而远之者有之;故意将不治之症推给针灸者有之;戏用针灸术语挖苦针灸医生者有之;至亲好友劝改行吹冷风者有之……。形形色色的撞击,来自四面八方,其中既有畏创痛等社会心态,也有针灸医生的思想问题,还有鄙视、排斥等现实原因。对于这一次次冲撞,不能不为之怦然心动,也不能不为之扼腕叹息!我决心用事实回敬偏见,执拗地诵着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以自勉。有时也环顾当今世界,看看国外比国内、城市比农村更重视针灸的现实,思考着为何重视程度与文化层次有关?又增添了几许勇气。如今,总算初衷未改,闯过来了。其间,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也给了我不少力量。

三是学习苦心经营、刻苦勤奋的钻研精神。我出身寒微,少时得温饱已难,买书又谈何容易。叔父虽多藏书,然自己不能没有。记得1948年,母亲硬是以青菜南瓜充饥,节约五斗谷子换成货币,给我买了一部《温病条辨》,母亲的良苦用心,激励我力争摆脱困境。到省城后,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约,即每天除保证8小时睡觉并做好工作外,尽可能把所有时间都用于学习。一年夏天,气温高,蚊子多,我用盆装满冷水,外罩蚊帐,人坐其中读书,自得其乐。有时外出也争分夺秒,默诵默记。为争取多实践,每遇下乡支农,主动要求参加,因为农村病人病种多,利于积累经验。动笔写,也是苦差事,我还是强制自己多写多改。40多年来,笔记、卡片、手稿、论文……写了2000多万字,可惜在“文革”中散失殆尽。我写《各家针灸学说》,也历时30多个春秋,翻遍了本院馆藏资料,还把触角伸向全国,为找《神应经》,几经周折,几乎铁鞋踏破。虽与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为弄清穿山甲、祁蛇习性而踏遍深山老林的不畏艰险、苦心经营精神相距甚远,但也颇费心机。

四是学习虚心请教的精神。《尚书·大禹谟》有“满招损、谦受益”古训,叔父常告诫我:“学中医,只向书本学不够,还必须向有实践经验的人学。一位老中医,也许秘方绝招并不多,但得来不易,说不定经历过千辛万苦,故不轻易传人,情有可原。假如要传,往往易如反掌,一语道破天机;如果坚持不传,你也许同样得摸索几十年。所以要虚怀若谷,向人求教。”我牢记和实践这个教导,许多人都成了我的“一针师”、“一穴师”,既尝过甜头(如一次治痛经失效,后从一位学生那里学了针承山法,效如桴鼓),也咽过苦果(如在南京中医学院,学了五运六气、子午流注,因未主动求教,仍一知半解,回院后,让我教课,傻了眼,结果花了不少不眠之夜备课,才讲了下来)。当然,向人学,还有“人不教咋办”的问题,我想在不违背科学道德的前提下,不妨用点心计。上海某专家那样的“偷学法”,只是偶尔为之,更多的是争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让人心甘情愿地施教。

五是学习铁杵磨针的持恒精神,中医多大器晚成,特别需要持久拼搏,要有耐心和韧性,力争成功超前;不可朝秦暮楚,半途而废。有人天赋一般,但能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定时、定点、定专业临床,终于形成了强大的磁力体系,求诊者与日俱增,出现了“滚雪球”效应。如果借口挤不出时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间断或改变地点、专业临床,最终可能落得门庭冷落,一事无成。

四、抓特点。

中医针灸,是一门特殊学科。学习它,先要认定其特别突出、不同于现代科学之点,然后研究对策,探讨方法,则针对性更强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全盘照搬现代医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就可能走入歧途。

中医特点是古籍浩繁,教材初创,理论自成体系,概念抽象模糊,且玄奥难解,众说纷纭,玉石难分……;与现代科学教材之较完善,说理较透彻可信,经过长时间大范围反复筛选、净化、认同者有异。假如对此缺乏了解,同时又对真理的标准没有足够的认识,当一旦接触这种奇特的理论时,必然产生抵触感或不信任情绪,从而成为学习上的一大障碍。也一定对为何学了教材还要涉猎群书,与学现代科学一般只要求熟悉教科书不同?为何还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与学现代科学一般只需全盘接受不同?为何要突出强调背诵,与学现代科学之一般只要求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者大相径庭而感到不可思议。

由于我原先对中医理论特点缺乏深究,曾一度对其科学性表示怀疑,影响了钻研力度。还把中医教材与现代科学教材等同看待,当运用教材与经典理论失效,又错误地判定中医无能。

再如该用功之处未全力以赴,只需一般了解之处,又孜孜汲汲,枉费了许多功夫。学医之初,叔父要我精读背诵某些内容,但终始存在心理障碍,应付了事,待到“用时方恨少”,又不得不进行补课……。

中医临床特点是:诊疗方法手段特多,不够规范,潜力大,灵活性也大,难以把握。这与西医也存在差异。经典和高校教材,难以反映中医学的精华全貌;即使中医界泰斗,也难作为中医学的化身,而西医则不然。我叔父学验俱丰,曾目睹他治一头痛,改换处方四五次无效,第六次疏方命中,才霍然而愈;我也针治一遗尿患者,7次未效,后经一乡村中医针3次而告痊。可见,中医治病,“西方不亮东方亮”、“单方一味,气死名医”现象,比比皆是,但西医并不多见。由于我过去对这些特点认识不深,甚至以大学教师自居,一两次受挫,不先反思自身过失,反复挖掘疗法,而习惯于浅尝辄止,终至后悔莫及。

其次是中医成才,也应分析其与西医不同之处。从成才周期看,是中长西短;从成才难度看,是中难西易;从成才率看,是中少西多;从成才道路看,西医院校毕业而转入临床,一般不存在坐冷板凳现象,病人多不加选择地主动接受诊疗,加之上级医生水平层次分明,技术公开,带教有方,只须服务态度好,有一定素质,努力钻研,大多能较快按部就班自然成才。而中医毕业后上临床,往往门可罗雀。病人选医生十分苛刻而普遍,不少患者指名就诊,否则宁可不治;加之上级医生水平悬殊,带教存在问题不少,故成为众望所归的良医甚难。如能奋力以求,逐步提高自己对患者的凝聚力、吸引力,可能加速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而成才;假如陷入恶性循环这个怪圈而不能自拔、不思进取,又可能终生碌碌,受人冷眼。

中医临床要特别注意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研究患者心理,例如:在接诊中,要表现出充分的信心,多谈成功事例,增强患者信念,使之更好配合治疗。对少数棘手或预计难以取效病例,不妨让他另请高明,万一坚持要治,也须告知预后,定好疗程,以免造成逆反宣传。又如复诊中,可以对有效病人多作询问,通过现身说法以宣扬现实疗效;对疗效不佳者,在已对病情了如指掌情况下,无须过多引导陈诉,以免产生泼冷水效应。还有借助宣传工具利用传媒问题,实事求是地让报刊、电台、电视作些恰如其分的宣传报道,未尝不可。切忌不学无术,夸大疗效,招摇撞骗。50年代,一粗通中医犯人,即将释放,意欲易地成名,编造了许多起死回生的动人事例,暗地买通人,煞有介事地到处宣扬,还提前半年租赁了诊所,明明求诊者是第一号,却耸人听闻地胡说千号以上,这些伎俩虽也奏效于一时,但最后终于曝光,受到了法律追究,以声名狼藉而告终。

要取得群众的信任,提高知名度,只能靠老老实实地做学问,靠独到的疗效。投机取巧,哗众取宠是不行的。

五、重师承

师承制,只要双方自愿,就有利于调动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改变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不利局面。学中医之所以提倡带徒,还是根据中医不少知识技能书本未载,必须口传面授这个特点提出来的。

要想教师毫无保留地教,先得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深厚的师生感情,这是获得衣钵真传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我是赵尔康的入门弟子,自函授以来,20余年从未谋面,只是通过疑必问,问必答,鱼雁传书而建立了情谊。因求学心切,赵老又是名师,还受同学、忘年交邵经明尊师重道的影响,我对赵老崇敬有加。1974年,打听赵老已调北京,第一次执弟子礼登门拜见,老人一往情深,殷勤接待,以后耳提面命,言传身教,获益良多。有一次,我写了一篇论文请教,并希推荐在《中医杂志》(此时他是编审)发表,但他阅后未表赞同,且严肃指出应作修改。他那耿直坦诚、不徇私情的高尚情操,对待学术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实在可敬可佩,感人至深。如今,他已80高龄,虽手颤目花,仍音书不断,解疑释难,不厌其烦。每次来函都长达千字,诲人不倦精神,溢于字里行间。尤其令人不能忘怀的是,他还赠予我珍藏了多年的用纯金特制的金针,寄托了殷切的期望,表达了“金针度人”之深意,凝结着金子般的可贵师生情谊。

我的第二位老师是徐少廷,徐老针技超凡,迥出尘表。拜师之初,也许是素昧平生吧!请教时不甚热情,甚至“王顾左右而言它”,这使我意识到需要加深了解,建立感情。经过一番努力,可推心置腹交谈了,不但有问必答,而且主动传授经验。还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的生活。

当时我们阮囊羞涩,无力孝敬,他却用高档烟招待我们,节假日给我们加餐,买高价戏票欣赏周信芳舞台艺术……,使我深感不安。我们为徐师爱生如子之情感动,为师生间亲密无间而欣慰。一方面恭敬地聚精会神地倾听他坐而论道,另方面也发现他对俯首贴耳一味奉承,并非总有兴趣。于是,趁他情绪好时,也对他的学术见解提出异议或反驳,他不但不见怪,反而对我们刮目相看,认为“孺子可教”了。他将摸索数十年的“飞针术”和盘托出,传给了我们。学习结束后,还经常要我跟他出诊,实地带教。一年夏天,中央在庐山开会,省委电召会诊,老人不带自己的女儿(从学时间更长)前往,却指名要我陪同,说明信任之深。

遇上两位名师,都是缘分。但我想只靠机缘不够,还得主动觅师,此后,我又相继找了一些名师求教,都受益不浅。

从师,不必局限于名师,叶天士的老师有17位之多,未必全是名医,其中也有一技之长者。

如何寻觅能者,拜能者为师,集百家之长,为我所有,是学中医的重要方法之一。1960年去福州,闻某医院一医生善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技特殊,于是前往请现场表演,学到了其操作方法。

又如南昌一工人善用针刺放血治小儿麻痹肌萎缩,经多方寻找,终得其法。一次在农村巡回医疗,闻一农民善用针刺太阳等穴放血治急性结膜炎甚效,也顶风冒雨,远涉求教。一些面瘫患者,疗效往往先快后慢,甚或矫枉过正,后来听到我的一位学生谈到他颇具特色的针健侧法有效,试用后,果然不错。还有一次,针一坐骨神经痛患者,数次针后痛更剧,患者改其它医院针2次竟愈。我获知后,认真调查所用穴位、操作、工具、针感……等,掌握了奥秘。以上许许多多事例,说明从师不必局限于名人,同道、工人、农民、学生、患者……,均可成为老师。我深感学无止境,深感虚心处处皆学问,虚心处处有我师,深感不耻下问的重要。

六、找方法

治学方法与精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的治学方法与步骤,概括起来是“十法”、“五步”。“十法”是:问、诵、览、见、听、访、思、记、用、写;“五步”是:学、记、整、用、写。分述如下:

1.“十法”:即十种基本治学法。

问:即提问请教。通常人们把学术有造诣者称之为有学问。学问两字结缘,就提示问的重要。问要虔诚,要注意对象,讲究策略,不可使人产生戒心而导致事与愿违。

诵:为了成竹在胸,熟能生巧,信手拈来,不致在用时茫然无措。最好是背诵,做到琅琅有声,重复千遍,到达口若悬河,滚瓜烂熟,炉火纯青境界。我是实行重点背诵法。

览:即阅览,看书。是最主要的自学法,虽然开卷有益,但最好先有目的、要求、计划;重要内容要精读、反复阅览;一般内容则粗读泛览即可。

见:即实地考察、参观等。百闻不如一见,如针灸操作工具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应现场察看,增长见识,利于掌握。火针操作,我就是通过观察学会的。

听:即“博闻”,是获取知识的另一途径,除多听师长或专家讲学,听学术报告外,还需多听行家经验介绍、闲聊,甚至外行的诉说,我就从外行或患者那儿听来不少知识。

访:即采访、访问。古人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负笈千里觅良师”。每到一地,先打听采访对象,然后登门造访。如我学针灸不久,治急性痛症效不佳,听说30里外一医师针到病除,乃带礼品翻山越岭求教,他勉强接待后,仍以左手掩住右手施针,不愿传教。只好又托人说情,且向患者反复询问、调查,加上细心揣摩,终于渐渐掌握了奥秘。

思:即思考、思维。“学而不思则罔”。要多用脑,脑是汲取、记忆、理解、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最高中枢。思考应贯串于其它九法之中,古语“口诵心维”,即指诵与思的结合。其次,还要注意掌握中医针灸的特殊临床思维方法。

记: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如何记?一是用脑反复回忆默记;二是写笔记、卡片、备忘录;三是背诵,最好能不假思索背诵如流;四是多实践。

用:即临床、教学、科研实践。这既是学习目的,也是理论知识最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归宿。实践应是多多益善,要坚持不断地进行。

写:主要指写总结论文。首先要注意选题命题。其次是多写,学习显微镜发明者列文虎克那种不断研究不断的写的精神。还要多改,文章不厌百回改,要千锤百炼,像托尔斯泰所说改它十遍二十遍。

以上十字治学法,如在每字之后加个勤字,那就是成功的秘诀——“十字诀”了。假令转换成以人的肢体感官概括,“十勤”又可归纳为“六勤”,即口勤(问、诵)、目勤(览、见)、耳勤(听)、腿勤(访)、脑勤(思、记)、手勤(用、写)。有此“六勤”,能最大限度发挥它们的积极性,就表明学得主动,可望有成。

“六勤”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注意发挥其互补作用。如根据学习形式不同,配合主次有异:听课以耳勤为主,也得认真思考;随诊以目、脑勤为主,口、耳、手、足勤辅之。“六勤”中,目、脑、手勤又是重点。

2.“五步”:指学习程序与步骤而言。对每一学习内容和阶段,一般都按五步循环法学习。

第一步是学,“学而知之”,“好学近乎智”乃至理名言。向书本学、向人学,又是学好中医的两条必由之路。

第二步是记,即与遗忘斗争。若漫不经心,知识如过眼云烟,瞬息即逝,白费功夫。

第三步是整,学和记积累多了,应分阶段整理;笔记、卡片等要分类归纳、索引、编目,做到一索即得。

第四步是用,学不致用不足取;当然还要活学活用。

第五步是写,用后写总结论文,汲取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升华为理论,以利再战。每写一次,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以上五步,指一般治学过程而言,并非不能越雷池一步。如学了之后,不一定经过记整,未尝不可即时就用;五步也并非缺一不可,如无特殊心得体会,未必都得硬写。五步中,学用是重点,前者一般指理论,后者主要指实践,由理论而实践,又由实践而理论,如此螺旋式上升;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以至无穷。五步循环法,实由此衍化而来。

十法五步,毕竟属方法学范畴,要成功,归根结底还得靠勤奋。所谓天才、机遇、勤奋是成功三要素。其实,勤能补拙,天才出于勤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与得、愚与失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机遇亦可争取,良机仍需靠人把握。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创立两门新学科的针灸学家魏稼》。魏小明 张桥保 谢强 整理
2
本条ID:14049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