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养疏化汤
组成:羌活5克、炒干地黄15克、防风6克、桑枝9克、桑寄生15克、独活5克、细辛3克、淡姜5克、法夏9克、陈皮9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煎服,每日1剂。
功能:和养肾气,疏解风寒之邪。
主治:男子房事不节,感受风寒,症见头作昏眩而痛,后脑尤甚,肢体酸楚,腰脊为甚,腿膝酸软无力,寒热不扬,略有烦躁少寐,口淡,舌质淡嫩,苔白,脉虚浮,两尺无力。
加减运用:如兼见腰背痛者,加杜仲15克,熟附片9克(先煎30分钟)。
按语:本方系从张洁古九味羌活汤化裁而成。方用炒干地黄、桑寄生和养肾气而不滋腻,独活、细辛祛足少阴肾经之风寒,羌活、防风、桑枝、淡姜疏足太阳膀胱经之表邪,佐以二陈汤和胃。对男子房事不慎外感风寒者,颇有效验。
二、小儿慢性腹泻方
组成:北沙参6克、炒白术6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陈皮6克、砂仁3克、炒谷麦芽各6克、鸡内金5克、荷叶3克、煨诃子5克。煎服,每日1剂;3岁以下两日1剂。
功能:健脾益气升清,消导积滞。
主治:3~7岁小儿,每因饮食不节辄患消化不良腹泻,泻出粪便多为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若不及时治疗,可演变成慢性腹泻,造成营养不良,厌食,腹胀如鼓,形体消瘦,面色不华,舌淡,苔少,指纹淡黄或脉细弱。
加减运用:兼见呕吐、嗳气、腹胀甚者,加法夏6克,厚朴5克,和胃除湿消胀。
按语:方中北沙参、炒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茯苓、陈皮渗湿理气;砂仁醒脾开胃;炒谷麦芽、鸡内金消食导滞;荷叶、煨诃子升清止泻。对小儿慢性腹泻疗效很好。
三、健脾和胃汤
组成:太子参10克、苍术、白术各9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法夏9克、陈皮9克、木香6克、砂仁6克、白蔻6克、厚朴6克、佛手片9克、香橼皮9克、川芎6克、丹参15克。煎服。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除湿化瘀。
主治:西医诊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症见食少纳呆,食后胸脘胀闷或疼痛,兼见呃逆,脉缓弱,舌淡苔白腻者。
加减运用:如患者舌红、口干、便结者,去苍术,加玉竹、石斛、生白芍、火麻仁;舌苔厚腻,口粘、便溏者,加霍香、佩兰、苡仁、煨诃子;兼食滞嗳气、腹胀者,加神曲、山楂、麦芽、大腹皮。
按语:本方系从古方香砂六君汤、平胃散化裁而成。方中香砂六君汤健运脾土,平胃散加白蔻和胃降逆除湿,佛手片、香橼皮理气宽胸,川芎、丹参活血化瘀。
四、软坚散结化症汤
组成:鳖甲15克、牡蛎30克、海螵蛸30克、丹参30克、川芎9克、贝母12克、法夏9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连翘15克、黄药子20克、甘草6克,煎服。
功能:软坚散结,行气活血化症。
主治:乳腺包块、结节性甲状腺瘤、腹部包块、子宫肌瘤等。
加减运用: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黄精;血虚者加当归、熟地、制首乌;阳虚自汗者合桂枝汤;肝郁气滞者合四逆散。
按语:方中鳖甲、牡蛎、海螵蛸能软坚散结,系已故名医张简斋的经验用药;丹参、川芎行气养血化瘀;贝母、法夏消痰散结;三棱、莪术行气活血化症;连翘、黄药子清热、解毒、消肿。本方作用温和,宜于久服,对某些原因不明的肿块或肿瘤有较好的效果。
(吴光炯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