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重舌诊

舌诊和脉诊是中医诊病辨证的重要手段。对于脾胃病来说,舌诊具有特殊意义。《内经》讨论舌诊的内容不多,但在生理病理上,舌与脾胃的关系甚为密切。例如:“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凶吉”;“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阳明,上舌,下注足阳明”;“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大便和矢气)则快然如衰(腹中通畅而空),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伴不能动摇(舌强),食不下,心烦。心下痛(胃痛),泄……”这些都是脾胃病重舌诊的理论依据。

宋代以前,都重视脉诊,对舌诊研究较少,元代才有杜清碧、史介生专门研究舌诊的专著《伤寒金镜录》,以后才开始重视舌诊。自清代到现代,中外对舌诊的研究达到热点,可以说方兴未艾。

《内经》以脉象推测胃气,以胃气判断疾病预后: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可测胃气,判断预后;舌也可以测胃气,判断预后。例如,舌卷、舌强、舌纵、舌萎软、舌震颤、舌偏瘫……都是危重证,舌光无苔如去膜猪腰子也是危重证。从某种意义上讲,舌诊比脉诊更客观、更易掌握。

当然,少阴病,心慌心悸,甚至厥脱,脉诊又很重要。

《内经》说“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这说明,舌体、舌质是人体肌肉的一个重要部分,舌的变化,可测知脾的病变。

如舌质淡胖,是脾阳脾气虚,湿邪盛;舌质红瘦,是脾胃阴虚,或有热;舌纵萎软,是脾胃化源匮乏,肌肉失养。舌苔为胃中浊气所化,可判断胃中湿浊的性质和多少。《内经》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说明舌苔与胃中浊气有密切关系。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当然,胃中浊气是相对清气而言的,不一定全都是糟粕,但其中也包括湿浊、痰饮、宿食、瘀血这类浊气,而这些浊气都可以反映在舌苔上。如果舌上光而无苔,甚至如镜面、如去膜猪腰子,是胃气将绝。古人比做不毛之地,毫无生机;舌苔从无到有,是胃气渐复,如土得雨露滋润,地苔生长。胃肠疾病,舌苔变化最为敏感,而且客观。苔的多少,或腐或腻,或润或燥,或老或嫩,或黄或白,或灰或黑,或两色相兼等等,是辨脾胃病是否夹湿浊,湿浊是多是少、属寒属热,是否夹食滞、痰瘀等的重要依据。

舌本身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部分,故有人说舌是胃肠的一面镜子和寒暑表,我们也可以说舌苔还是脾胃病的湿度表,此不为过誉。具体诊法和染色的辨别,当于舌诊专著中求之。这里只谈脾胃病重视舌诊的理论根据和个人体会。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易水学派的继承者和创新者王祖雄》。吴光炯 整理
2
本条ID:14045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