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津液在温病治疗学中的地位

温为阳邪,其性热而易化火烁津液,耗真阴。叶天士说:“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病初以肺胃津伤多见,津伤较轻浅者易治;误治、失治,致使病情迁延日久,病邪深入下焦,多损肝肾阴液,津伤较深重难复,故“治温病宜时刻顾其津液”。津液损耗的程度,常关系到疾病的转归,或生命的存亡,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论述,从而告诫人们在治疗温热性疾病过程中护津存液的重要性。所以吕氏在治疗温热病中,非常赞同陈平伯“风温为燥热之病,燥则伤阴,热则伤津,泄热和阴又为风温病一定之治法”的说法,并指出不仅风温如此,一切温病无不皆然也。故在诊治过程中,始终贯串存津和温热病不相分离的原则。

一、初主祛邪,随证扶正

温病初起,一般情况下总是以邪实为主,所以治疗时立足于祛邪,邪去则正安。叶天士立下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大法。但“在卫汗之”,须防过汗伤津。津液是汗的来源,虽然汗出可以使病邪从腠理毛窍而解,但过汗伤津,变生他病,故汗出以漐漐为佳,不可“如水流漓”。何况温邪侵入人体后,阴液均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初病即见“口渴、苔薄白欠润”等阴伤之象,所以投辛凉平剂银翘散中用芦根,葱豉汤中伍童便养阴。若见舌苔“白干薄者”,宜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

邪入气分,邪热炽盛,热盛伤津,常用辛凉清热重剂白虎汤,方中石膏清肺胃无形之实热,知母滋阴清热,甘草、粳米益胃护津,四药合用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同时可视不同情况选配天生白虎汤、天生甘露饮、五汁饮等瓜果之汁。若热结阳明,腑气不通,造成“土燥水竭”者,仅用养阴保津清热之剂,只能扬汤止沸。吕氏常宗王孟英“阳明之邪,当假阳明为去路”,用釜底抽薪之法,“急下存阴”,寓通腑泄热,保津存阴。并根据证情需要,还可选用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等。热入营血,邪热炽盛,营阴亏损,祛邪必顾阴津。叶天士说:“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其犀角、羚羊角、赤芍等为祛邪而设,元参、生地、阿胶等为养阴扶正而用,若一味祛邪则正气不支,一味扶正则邪气固结,故叶天士在祛邪的同时,加用养阴之品助正祛邪。

二、后主扶正,随证祛邪

温病后期,治疗主要扶正养阴为主。扶正多以甘寒、咸寒之品,五汁饮、益胃汤、沙参麦门冬汤、加减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等救护阴液,但根据临证不同而选方遣药。胃阴损伤为主者,甘寒配咸寒。观察舌象的变化,对指导临床辨证用药意义重大。如叶天士说:“若虽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苦重之药当禁,宜甘寒轻剂可也。”有热病“舌绛而光亮者,胃阴亡也,急用甘凉濡润之品”,“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若舌无苔而有如烟煤隐隐者,如口渴烦热,平时胃热燥舌也,不可攻之,仍须“甘寒益胃”。病入下焦“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之候,主以咸寒配甘寒,若一味祛邪,则反“竭其津而速之死也”,故吴鞠通说:“在下焦则无非热邪深入,消烁津液,涸尽而死也。”若病情需要亦可养阴为主,随证加用祛邪之剂,如滋阴清热、滋阴攻下、滋阴熄风等。

更甚则发展为阴虚至气脱、阳亡之候,此由于有形之阴津不能骤生,而气脱阳亡之变所当急固。气脱者,益气生津,敛汗固脱,用生脉散;阳亡者,辛热振奋阳气,固脱救逆,投参附龙牡汤。此须指出,温病之亡阳原由热证变来,其本阴亦亏,纯用阳药,须防阴阳离决,当于阴中求阳(回阳与护阴之药同用),如参附与龙牡、附子同阿胶等配伍,以收阴阳相济之妙。

三、扶正存津的意义

温病扶正存津的意义:其一,邪盛为主兼有阴伤者,扶正存津是加强祛邪,亦可预防热邪伤津,有助于祛邪散热的方药更好地发挥作用。如吴鞠通说:“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者,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则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说明正气未亏,用白虎汤祛邪保津,而正气已亏,加人参扶正而助祛邪。若不如此,纯用祛邪,热反不解,变证蜂起。其二,能防止病邪深入。如叶天士说:“若斑出而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尔。”其三,湿邪久羁,邪少虚多,扶正存阳托邪,此扶正即祛邪。如吴鞠通说:“邪气久羁,肌肤甲错,或因下后邪欲溃,或因存阴得液蒸汗,正气已虚,不能即出,阴阳互争而战者,欲作战汗也,复脉汤热饮之,虚盛者加人参。”此即“扶正以敌邪,正胜则生矣”。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杂病专家吕继端临证旨要》。张赤志 整理
2
本条ID:14021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