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处
《证类本草》:细辛,若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
《本草纲目》:细辛……若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
《本草备要》:细辛不可过一钱,多则气不通,闷绝而死。
《本草别说》:细辛若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
《得配本草》:细辛“其性极辛烈,气血两虚者,但用一二分亦能见效,多则三四分而止,如用至七、八分以及一钱,真气散,虚气上壅,一时闷绝。”张隐庵驳斥之言:“宋元祐陈承谓细辛单用不过一钱,多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此语忌,而不知辛香之药,岂能闭气,上品无毒之药,何不多用,方书之言,此类者不少,医者不详察而遵信之,岐黄之门终生不能入矣。”
二、古代用量
《伤寒论》运用细辛有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等六方,细辛用量均为三两。《金匮要略》用细辛共十方,一般为二、三两,最轻者赤丸为一两。综观上二书,凡用细辛于汤剂中,在1~3两之间,约相当于今之3~10克。而用于丸剂者,则量较汤剂为轻,如乌梅丸共十味药,总量达252克,其中细辛8克,按每次服用丸数计算,则所含细辛量甚少。赤丸计四味药,总量11两,约合今之33克,细辛占1/8强,约4克,其丸如麻子大,每服3丸,因之每服赤丸所含细辛量亦甚少。
《外台秘要》之大黄汤:大黄、芍药、细辛、炙草各四两,黄芩二两,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分为三服。
《证治准绳》之胆归糖煎散:胆草、细辛、当归、防风各二两,用砂糖一小块,同煎服。
除上述外,《普济方》、《千金翼方》等都有重用细辛的记载。重用均为汤剂,丸剂则小量。
三、近人用量
据报道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缩窄性心包炎等,细辛用量为30~50克配川芎、白芷治疗阳虚寒盛,湿瘀内阻之心痛,获效;有用细辛20克左右配桂枝、附子、荜拨等,治疗老年身痒,效果显著;有用细辛、白芷各30克,川芎90克,煎后兑入黄酒250毫升,分4次服,治头痛如裂(如嗜铬细胞瘤),药后痛大减,继而血压正常,头痛愈;有用细辛5~20克配香附、元胡、当归、芍药等,治疗痛经;有用细辛10~15克,配附子、桂枝、鸡血藤、地龙、赤芍,治疗坐骨神经痛等。有用不同剂量细辛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某些疾病收到良好疗效,如:大量15~20克,用于阳气不足,寒湿久蕴,脉络痹阻之腰腿痛,取其辛温而镇痛。中等剂量10克,用于治疗风寒束肺所致之咳嗽、哮喘等证。小剂量2~5克,用于治疗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痢疾等。以上用量均以汤剂为前提,绝非单用细辛末。
四、本人经验
心率慢属虚寒性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炙麻黄5~10克、细辛10~15克,或加黄芪30~50克。
风寒痹证,用复元活血汤、身痛逐瘀汤、桂枝加芍药知母汤等方,加细辛5~15克。
五、合理使用
细辛古代用根,现代用全草,甚至叶多于根。其性温味辛,芳香燥烈,归肺肾经,有解表散寒,温肺行水,除痰开窍,祛风止痛等多种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细辛具有镇痛、解热、抗炎作用。使用得当,奏效迅速。
“细辛不过钱”,本指单用而言,并不包括饮片入煎。临证不问用法,概予限量,在治疗上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据报道,有用二公斤重的家兔作实验,用细辛剂量均在9~20克之间,若用煎剂则无明显反应,而用末则出现中毒——憋闷、痉挛,有学者认为细辛的用量宜分为复方剂量和单用散剂。复方煎剂在15克内选择,单方散剂则宜控制在3克以内。其药理作用,细辛为挥发油及黄樟醚,含量随煎煮时间增加而降低。用细辛根末吞服,与全草煎煮相比,同剂量时,根中挥发油含量是全草煎10分钟的三倍;根中黄樟醚含量分别是全草煎煮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的4、12和50倍,表明细辛汤剂的用量是散剂的4~12倍,也不致于引起不良反应。临证的用量亦应随体质、地域、气候因素等不同而灵活掌握。
综上所述,细辛的用量与剂型有关,受药用部位、体质因素、地域、气候因素等的影响;又因病情而异,汤剂还与煎煮时间有关。细辛单用散量宜轻,一般不超过3~5克,最好饭后服用;入煎剂则量较大,但病情缓解后即应减量。辩证法中有一个“量”与“度”的问题,如何做到药物的量适合疾病的度,是重用细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