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与学名: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
别名与产地:主要产于江苏、四川、广西、山东等地。
性味与功效:苦、辛,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
临床应用:风热感冒,肺炎,胃肠炎,高血压,疮痈,口疮,丹毒,湿疹。
1.野菊花6克,决明子10克,钩藤6克,水煎服。适用于高血压。
2.野菊花10克,板蓝根10克,水煎服。适用于感冒,流感。
3.野菊花10克,莱菔子10克,杏仁6克,水煎服。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4.野菊花10克,金钱草10克,车前子6克,水煎服。适用于尿路感染。
5.鲜野菊花50克,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疖肿。
成分与营养:含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苷、野菊花内酯、矢车菊苷、苦味素、a-侧柏酮,并含挥发油。
文献摘要:
1.《浙江中药手册》:排脓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疔毒,湿疮。
2.《山西中药志》: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治诸风眩晕,头痛,目赤,肿毒。
3.《苏州本产药材》:解毒疏风。治目疾眩晕。
4.《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高血压。
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力很强。野菊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疱疹病毒、流感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故常用于感冒、支气管炎、胃肠炎以及疔疮等。此外,野菊花现用于高血压病。药理研究证明,其有明显降血压作用,它不是减少心输出量,而是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达到降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