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与学名: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别名与产地: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主要出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我国广东也有出产。
性味与功效:辛,温。温中止痛,和胃暖肾,降逆止呕。
临床应用:胃痛呕吐,牙痛。
1.丁香15个(研末),用甘蔗汁、生姜汁制丸,如莲子大,噙咽。功能和胃降逆。适用于朝食暮吐。
2.丁香15克,肉桂9克,研末,分10份,每次1份,每日3次。功能温胃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3.丁香5克,柿蒂15克,研细末,每次3克,开水送服。功能温胃降逆。适用于呃逆。
4.丁香油少许滴人蛀孔,或用棉球蘸丁香油塞填孔中。功能散寒止痛。适用于龋齿牙痛。
5.丁香15克,加70%乙醇至100毫升,浸2日后去渣,搽患处,每日3次。功能利湿疗癣。适用于手足癣作痒。
成分与营养:丁香花蕾所含挥发油即为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P-石竹烯及甲基正戊基酮等。
文献摘要:
1.《本草新编》: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实治病无分彼此。
2.《本草通玄》:丁香,温中健胃,须于丸剂中间润药用乃佳。独用多用,易于僭上,损肺伤目。
3.《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
丁香因其形如丁,故名丁香。中医药用分公丁香、母丁香;公丁香是其未开放的花蕾,力足气香,功效较佳;母丁香是其未成熟的果实,气味较淡,功效稍弱,故临床多用公丁香。
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食。
附录
1.丁香油:为丁香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甘、辛,大热。功效暖胃,温肾。适用于胃寒胀痛,呃逆,吐泻,口臭,牙痛,疝痛,阳痿,其药效胜丁香。
2.丁香露:丁香之干燥花莆的蒸馏液。辛,烈。适用于胃痛、寒性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