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副伤寒秘方

伤寒与副伤寒是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除病原体、免疫性各不相同外,在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等方面都相似。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氏菌经消化道传染而致的全身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病变是肠壁淋巴组织增生与坏死。典型的临床特征有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等。严重的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胆囊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本病以夏秋季节为多。儿童及青壮年发病率较高。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仅有2%患者再次得病。

本病的发生由伤寒杆菌和副仿寒甲、乙、丙沙门氏菌随饮食入胃,如细菌未被胃酸杀灭,穿过小肠粘膜至小肠上部肠壁淋巴组织生长繁殖,后经胸导管及门脉入血,形成初期菌血症。细菌继随血流散布肝、脾、骨随,淋巴结等网状内皮细胞内继续繁殖,进入第二期菌血症,出现临床症状。进入肝胆系统的细菌在胆囊内大量繁殖,向肠道排出,不断在肠肝内反复循环,使肿胀的小肠淋巴组织发生强烈的过敏反应,肠壁淋巴结由增生转为坏死,形成溃疡,甚至发生肠出血和肠穿孔。本病潜伏期3~25天,平均10天。副伤寒潜伏期较短。自然病程4周。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肥达氏反应(菌体抗原O效价在1∶80以上,鞭毛抗原H效价在1∶160以上才有诊断意义)及细菌培养(血液、骨随、粪,尿)阳性。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药物及对症处理。当病情较严重、毒血症明显、体温高而持续长时,可适当加用激素或其它方法。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病程演变特点及发病季节,中医认为本病属“湿温”范围,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外感湿热,湿热交蒸于中焦,伤及胃肠;湿热熏蒸,充斥三焦,内伤脾胃而致食欲减少、腹胀胸闷:外损卫表而致发热恶寒,有汗而不解。湿热郁蒸不解则化澡化火,燔灼气血,耗津伤液,内则因热甚而肠腑燥实,传导失司,便秘或腹泻;外则熏灼肌肤致皮肤灼热而干燥。若火热阳邪日盛,气营两燔,内闭心包,蒙蔽神明则见谵妄、昏睡和昏迷;热犯营血伤及血络则外发斑疹。火热之邪伤及肠道血络,腐化肠壁则发生便血;便血不止,阴血孺亏,气失所附,则可出现气随血脱之变症。(孟宪益 金之荣)

1.清瘟虎军汤

来源:
云南省精神病院俞豪民等。(孟宪益 金之荣)
功能:
清热解毒,消炎清肠,生津养阴。
主治:
肠伤寒。
组成:
大黄9克、生石膏60克、知母12克、金银花12克、蝉蜕6克、苦参9克、黄芩6克、川连4.5克、郁金9克、连翘6克、山栀9克、玄参9克、甘草4.5克,水煎服。
加减:
头痛恶寒有表症者加桂枝;神志不清者加远志、葛根、菖蒲、安宫牛黄丸;口渴者加竹叶、麦冬;咳嗽者加贝母、沙参;腹泻加内金、白头翁,并重用金银花;脉虚者加党参;呕逆者加代赭石、竹茹;高热而喘者重用生石膏,加杏仁。
疗效:
治疗38例肠伤寒患者,并设对照组(氯霉素治疗73例),结果退热时间,对照组平均4.3天,中药组平均7天;自觉症状消失时间,对照组平均7.8天,中药组平均4.6天;复发率,对照组有18例复发(23.1%),中药组仅发现1例(2.6%);死亡率及并发症,二组共有13例(11.2%)并发症(以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肺炎多见),以氯霉素组为多。肠出血8例,用中药治疗3例,结果治愈;5例作西医治疗,结果2例治愈,3例死亡。在二组116例中,共死亡4例(5.05%),中药组死亡率为0,氯霉素组为9%。一般病人(50%以上)在服中药后约2~3天后便无任何不适,更不知仍在发热,常起床索食、看书报等,如若常人;而用氯霉素治疗,部分病人体温虽退,仍呈表情淡漠,身体软弱。

2.肠热散

来源:
云南省玉溪地区卫生防疫站杨树生等。
功能:
清热化湿。
主治:
用于伤寒密切接触者防治伤寒。
组成:
黄连15克、连翘12克、银花15克、白芍10克、沙参15克、荆芥3克、香薷10克、地骨皮10克、柴胡10克、陈皮9克、甘草6克,水煎服。
疗效:
对5468例伤寒密切接触者用随机方法确定4965例为服药组,503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来源于同一次伤寒暴发流行的同一区域。结果分析表明,服药组发病率为1.72%;未服药组为9.55%,经统计学处理,μ=3.21,P<0.01,其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按语:
本方通过临床预防治疗大批伤寒密切接触者提示,能明显降低伤寒病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还从伤寒病人的大便、尿等培养分离出来的并经省卫生防疫站鉴定的37株伤寒杆菌,用本方作了药敏试验(纸片法),结果表明,抑菌圈直径10~15毫米范围者14株,<10毫米者18株,无抑菌圈者5株。据此提示,本方对伤寒杆菌具有轻度或中度敏感,说明本方预防治疗伤寒的机理是抑菌作用。(孟宪益 金之荣)

3.清瘟合剂

来源:
吉林省蛟河县医院程徳礼等。
功能:
清热养阴,通下化湿。
主治:
肠伤寒。
组成:
川连12克、滑石20克、杏仁12克、银柴胡15克、蒲公英30克、川朴15克、板蓝根50克、通草15克,水煎服。
加减:
湿热秽浊扰动胃腑者加半夏、藿香,以燥湿和胃止呕;热伏营血而发斑疹者加丹皮、苡仁,以清热凉血,渗湿透疹;血尿及潜血者加白茅根、仙鹤草等;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丸。
疗效:
治疗肠伤寒108例,女性62例,男性46例;年龄在11~60岁之间,其中青壮年87例,占80.6%。治疗时间最短13天,最长31天,平均17.5天,全部有效。各症状体征平均消失时间为:发热4.7天,头痛7天,恶心呕吐2.1天,肝脾肿大11天,腹痛3天。
按语:
本方合清热、养阴,通下、化湿四法于一方,既能清瘟解毒,又能实其阴而补其不足,既可通下又能存阴,用治本病,故能奏效。(孟宪益 金之荣)

4.凤尾草合剂

来源:
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潘建中。(孟宪益 金之荣)
功能:
清热利湿,芳化解毒。
主治:
肠伤寒。
组成:
小凤尾草60克、鱼腥草60克、绵茵陈12克、藿香梗9克,水煎服。小儿适当减量。
加减:
肠出血者加地榆18克、黑槐花10克;鼻衄者加莲蓬9克、茅根30克、黑栀子9克;黄疸者加生栀子10克。

疗效:治疗肠伤寒28例,全部治愈。服药至体温正常平均为3.9天,比文献报道氯霉素、合霉素治疗的平均退热

时间短,也未出现任何副作用和合并症。

5.加减三仁汤

来源:
湖南省益阳市疗养院周辉。
功能:
祛湿清热。
主治:
伤寒各型。
组成:
北杏仁6~10克、紫蔻仁3~6克、苡仁15~20克、川厚朴3~6克、淡竹叶10~12克、滑石15~30克、山栀子10~12克,水煎服。小儿剂量酌减。极期者毎日2剂,分3次服,热退改每日1剂,均以冷服为宜。
加减:
卫生表证,见发热恶寒同存者,加防风6~10克;湿重于热,证见午后热甚,脘痞便溏,苔白滑腻,脉濡滑者,选加藿香10克、法半夏6克、通草6克;热重于湿,证见持续发热,烦渴腹胀,舌边红,苔黄微腻,脉滑数者,选加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黄连5克;湿热并重,证见高热汗出不解,口苦咽干,脘闷不饥,大便不爽,苔黄腻,脉滑数者,选加柴胡10~15克、黄芩10~12克、连翘12~15克;大便隐血者,侧重清热凉血止血,加地榆炭15~30克、侧柏叶10~12克、银花炭12~15克;后期热伤气阴者,竹叶石膏汤加减,以益气生津,清解余热。
疗效:
治疗37例,5天内体温正常者29例;1月内消化道症状完全改善苕17例。
按语:
本方杏仁、蔻仁、苡仁三仁配伍,祛三焦之湿;滑石、竹叶淡渗利湿;川厚朴苦温燥湿;山栀子苦寒,清利三焦湿热,诸药合用,共奏功效。本方治疗肠伤寒有氯霉素样的治疗作用,而无引起赫氏反应或造血功能障碍之弊。本方应用过程中,从掌握病机,权衡湿热轻重,灵活加减用药,方不失中药辨证施治之理。(杨传伟)

6.清泄伤寒方

来源: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何焕荣等。
功能:
清肠、泄热、通下。
主治:
肠伤寒。
组成:
生地榆30克、黄芩15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制大黄或生大黄10克,水煎服,小儿剂量酌减。
加减:
若热重加苦参、蚤休、黄连;湿重加平胃散(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湿热并重加苍术白虎汤(苍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疗效:
治疗121例,10岁以下3例,11~20岁49例,21~30岁37例,31~40岁15例,41~50岁6例,50岁以上11例。平均开始退热时间4.76天,平均完全退热时间6.93天,总有效率为88.44%。
按语:
现代医学中“伤寒”、“副伤寒”病,许多学者认为属于中医“湿温病”范畴。按常规应以化湿为主,尚未化燥时切忌早投清凉或通利之品,但何氏等临床反复验证,这种治则效果很不理想,便以清肠泄热通下之法。本方能迅速排泄邪热毒素,而大剂量红藤又能预防并发肠出血,具有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优点。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杨传伟)

7.新地榆汤

来源:
广东省广州市儿童医院。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儿童肠伤寒。
组成:
白花蛇舌草15克、地榆30克、穿心连30克、如意花根15克、一枝黄花9克、水煎。4岁以下,每日1剂,分3~4次服用;4~14岁,每日2剂,分3~4次服用。
加减:
湿邪偏重者,症见发热午后为甚,头重怠倦,胸闷腹胀,渴不欲饮或不多饮,表情呆滞,苔白厚腻,脉浮滑者,加太子参、茯苓、苡仁、冬瓜仁、石斛、芦根、丹皮,地骨皮等药利湿养阴。
疗效:
治疗114例,治愈91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9.8%。
按语:
本方以地榆为主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对伤寒、副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穿心莲,如意花根、一枝黄花均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之力,各药配伍,相得益彰,本方辨证加减亦很重要。(杨传伟)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00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