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痹达药

名医简介

朱良春(1917〜),江苏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著名中医学家。

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心病)类似于“心痹”,系风寒湿邪侵入经脉,痹阻不利,“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素问·痹论》),以致脉道不利,遮蔽不平而引起心瓣膜损害。《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心悸怔忡、胸闷气促、咳喘咯血、胸痛、水肿等。

风心病由于心体受损,心脉不通,故心悸最为常见,甚则心气逆乱,而怔忡不宁。此病之心悸,首先必须辨识是属于阳虚或阴虚,抑或阴阳两虚,施治方可中的。偏阳虚者,当补而兼温;偏阴虚者,宜补而兼清。二者均需参用通脉之品,方可提高疗效。阳虚通脉可选用桂枝、鹿角霜、鹿角片等;阴虚须重用柏子仁、麦冬、玉竹等;而炙甘草之补中兼通(《别录》谓其“通经脉,利血气。”《日华子本草》:“通孔窍,利百脉。”),无论阴虚、阳虚均应重用。余治阴虚心悸,喜用生脉散加味;若阴阳两虚之心悸,则以炙甘草汤化裁最佳。参附汤有回阳救脱,改善血液循环和强心升压之功,颇为有效。凡心肾阳虚,阳气欲脱,脉细微欲绝者,用之最佳。桂枝加龙牡汤有调和阴阳,收敛固摄,潜阳入阴之功,对心悸怔忡、早搏甚合。生脉散益气养阴,生津敛汗,对心血管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具有特殊的强心效应。炙甘草汤是复脉定悸的名方,有通阳补阴,生血复脉之功;对风湿性心瓣膜病、房颤、心衰,确可改善症状,稳定病情。方中用黄酒250g、加适量水煎药1小时,能提高疗效;姜、桂二味不可缺,否则效差。

风心病之咳逆喘促,虽表现为肺金之失肃,实系心体伤残,正气虚损,心气拂逆之故。《景岳全书》:“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能及,劳动则甚”。这是对风心病咳喘的生动写照,故其证治,拘泥常法则不效,必须益心通脉,参用宣通脉络,泄化痰瘀之品,始可奏效。考其对证方药,则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喘脉证治》所列之“杏参散”(杏仁、人参、桃仁、桑皮)较为合拍,盖其乃匡正祛邪,标本兼顾之佳方。若药后气仍未纳,喘仍未平者,宜酌加紫石英、紫河车、补骨脂、胡桃肉等药,剧者加蛤蚧粉(每次1.5g,1日2次),可收补心肾以纳气,填下元以定喘之功。

风心病咳喘较甚,易并发咯血,其量或多或少,其色或紫或红,多伴见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甚者因出血过多而大汗如洗,致有虚脱之虞。风心病之咯血,一方面是气虚不能帅血归经,另一方面是瘀阻而新血难守,虚实夹杂,殊难措手。若见血止血,妄用收涩之品,诚非探源之治也,亦难以奏功。我治此证,恒采用益气以固本,消瘀而守络之法则,尚能应手,常选用《血证论》治“瘀血乘肺,咳逆喘促”之“参苏饮”(人参、苏木)加花蕊石为主方,随证佐药,每收殊效。人参长于补气摄血,苏木善入血分,能活血行瘀,消肿止痛,并有使血管轻度收缩及强心的作用。花蕊石化瘀止血,每取6g,研细末,分2次吞服,效佳。

风心病之水肿,其因有二:一是因心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或下焦寒水之气上逆,郁于心下,或土不制水而泛溢皮肤;二是因心血瘀阻,气化不行,上焦壅塞,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而外溢为肿,所谓“血不利则为水”之候。这两种因素常相因为患,所以风心病水肿之治疗,应以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为大法,常选用陈修园“消水圣愈汤”。此方系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知母而成。方中麻黄能通心气,舒发心阳,破坚积,并有利尿作用;桂枝通阳利水;附子温阳强心;细辛散陈寒;加知母育阴化气,遂成阴阳既济之功。若心气不足,心脉瘀阻,心下痞坚,唇绀足肿者,则于温阳益气,化瘀利水之剂加用水蛭粉1.2g,分2次吞(胶囊装盛,可免腥味碍胃),化瘀利水之功可以增强。如心肾阳虚,下肢浮肿,久久不退者,乃心力衰竭严重之征,宜选用济生肾气丸加减,并加用葶苈子,因其具有强心甙之作用,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减缓,对衰竭的心脏,可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因此风心病及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者,均可用之。每次用葶苈子末4g,1日3次,食后服,奏效较佳,一般在服药后三四日,尿量增加,浮肿逐步消退,服至2周时,心力衰竭显著减轻或消失,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如呈现气阴两虚者,则以玉竹为宜,因其不仅长于滋阴润燥,除烦止渴,更含苓兰苦甙及苓兰甘甙,具有洋地黄样强心作用,对风心、冠心、肺心等引起的Ⅰ°〜Ⅲ°心衰,服后5〜10天可得到控制,无不良反应,每日用15g。

陈某,女,36岁,工人,1987年9月16日初诊。

患者宿有风湿性关节炎,经常发作。6年来自觉心悸,气促,怔忡,活动后更甚,其势逐步加剧,胸闷如窒,有时刺痛,咳喘,痰中带血,足肿入暮加甚,晨起稍减。西医确诊为风湿性心瓣膜病。近年来虽坚持服药,改调轻工种,仍难以坚持工作。患者两颧紫红,呼吸较促,动则加剧。心尖搏动向左下方移位,可闻明显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左房左室均增大。心电图检查:二尖瓣P波(>0.11秒),左心室肥厚及劳损。血沉28mm/小时,抗“O”>500u。脉见结代,苔薄腻,质紫黯,舌下瘀筋粗黑。证属心痹。治以益心通脉,温阳利水,泄化痰瘀。药用:

生黄芪30g、红参6g、紫丹参15g、制附片8g、桃仁杏仁各10g、炒白术15g、云茯苓15g、桑白皮15g、苏木20g、花蕊石20g、炙甘草6g。7剂,每日1剂,日服2次。

9月24日二诊:药后心悸趋宁,胸闷较舒,咳喘减缓,痰红已止,足肿略消。舌质紫黯渐化,脉细,偶见结代。续守前法,以上方去花蕊石。7剂。

10月2日三诊:证情续有好转,口微干。苔薄质衬紫,脉细。为阳虚渐复,阴血暗耗,治宜兼顾。上方去附片,加麦冬10g,玉竹15g,柏子仁15g。7剂。

10月10日四诊:口干已润,咳喘、心悸稳定,精神渐振,足肿亦消。舌质衬紫转淡,脉细。症情已稳定,效不更方,上方间日服1剂。14剂。

1988年4月随访:半年来,颇感畅适,血沉、抗“O”恢复正常,能坚持工作。嘱其切勿过劳,防寒保暖,以期巩固。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胸痹心痛卷》
2
本条ID:15207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