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循六法 握定以应变

名医简介

李斯炽(1892〜1979)原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

中风的临床表现是错综复杂的。阳损者可及阴,阴损者可及阳;正虚者易聚邪,邪实者可损正。各种病邪之间可相互影响。即在同一患者身上,每次诊断,病机亦可不同。故在治疗中不宜机械套用成方,亦不可证变而方不变,当随正邪之变动,灵活遣药立方。虽然证无定型,方无定方,但治疗中则有定法可循。只要能按证分清主次,掌握定法,则可以不变应万变。现将常用诸法介绍如下:

一、温阳补气法

适用于昏迷嗜睡,手足厥冷,虚汗短气,二便失禁,脉象短弱,舌体萎淡为主症者。常选药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桂枝、肉桂、附片、干姜、破故纸、菟丝子、甘草等。

二、养阴益血法

适用于昼静夜躁,手足麻木,全身僵直,唇干口燥,舌质淡红,脉象浮细为主症者。常选用药物,如当归、白芍、玄参、制首乌、花粉,或用二至、六味及益胃汤加减。

三、潜阳熄风法

适用于头部昏痛,耳鸣,卒倒,谵语,头手颤抖,脉象浮弦,舌质干红为主症者。常选药物,如牡蛎、龙骨、钩藤、菊花、石决明、代赭石、珍珠母、天麻等。

四、豁痰开窍法

适用于舌强语謇,喉间痰鸣,神情呆钝,口角流涎,脉象弦滑,舌苔滑腻为主症者。常选药物如竹茹、法半夏、茯苓、瓜蒌、川贝、橘红、石菖蒲、远志等。

五、活血通络法

适用于半身不遂,一侧麻冷,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脉象细涩,舌质紫暗为主症者。常用活血药物如补阳还五汤、琥珀等,通络加桑枝、牛膝、丹参、鸡血藤、姜黄、威灵仙等。本法多用于经西医检查有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者,对脑溢血者通络药可用,而活血药则应慎用。

六、通腑泻热法

适用于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面红气粗,口唇干裂,脉象洪数,苔黄起刺为主症者。常用药物如大黄、枳实、知母、莲心、黄连、芦根等。

此外尚有两种佐法:

一为补脾除湿法,意使脾运得健,湿浊不聚,则不蕴痰阻窍。常用药物如苍术、陈皮、冬瓜仁、山药、扁豆、芡实、神曲、谷芽等。

另法为疏肝行气法,意使肝木条达,气行顺畅,则不停瘀生风。常用药物如刺蒺藜、丹皮、枳壳、香附、郁金等。

例1王某,男,60岁,干部。1969年1月初诊。

患者素有腰膝酸痛,头晕失眠,耳鸣咽干等症。近因思想紧张,随时处于恐怖之中,遂致猝然昏倒,当即送该厂医院抢救,诊断为脑溢血。因病情危重,特请余前去救治。见患者昏睡床上,面部发红,喉间痰鸣辘辘,牙关紧闭,由家属叙述以往病史。诊得脉象浮弦而大,左尺脉重按似有似无,撬开牙关,见舌质红赤,上有滑液。其入肾阴素亏,肝肾同源,肾精愈亏,肝阳愈亢,肝阳愈亢则阳热上冲,热盛炼痰,阳亢生风,风痰交阻,故见猝然昏倒,面部发红,喉间痰涌,牙关紧闭等症。其脉浮弦而大,左尺脉重按似有似无,舌红苔滑,亦符合肾阴不充,肝风挟痰之证。治当滋养肾阴为主,潜阳熄风,豁痰开窍为辅。故以六味地黄丸养肾阴,加牡蛎、龙骨、白芍养肝潜阳熄风;再加石菖蒲、远志、竹茹豁痰开窍。意使阴足阳潜,风静痰消,诸症可冀缓解。因病情危重,嘱以急煎,频频灌服。处方:

生地12g、丹皮12g、泽泻12g、茯苓12g、山药15g、山茱萸12g、牡蛎12g、龙骨12g、竹茹12g、白芍12g、石菖蒲9g、远志肉6g。

服完3剂后,神志稍清醒,吐痰粘稠,面红减退,已能开口讲话。但仍舌强语謇,右侧手足稍能伸展,左侧尚不能动,脉仍浮弦,但左尺脉已较明显,舌象同前。后即以上方增损,共服药20余剂,后遗左足微跛。

例2胡某,男,成年,工人。1973年1月29日初诊。

患者2日前突然左手足失灵,神志模糊不清,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当即送入医院,确诊为脑血栓形成。2日后,患者由于心跳快,病势急危,由家属来请余会诊。诊见患者神志迷糊,口中喃喃自语,唇缓不收,口角流涎。令其伸舌尚能勉强合作,但不能伸出口外。且舌体颤动,舌质红润而滑,面色微红,右手足尚能自主伸缩,左手则始终不能运动。诊其脉象浮滑而数,尤以左手为甚。属中风危症。

因患者以往有心动过速史,考虑其素有心阴亏损之疾,未能及时治疗,心阴愈亏则心阳愈亢。由于“心藏神”,“主语”,“其华在面”,故心脏之阳热上冲,则使神不能藏,产生喃喃自语,面色微红。且阳热上亢最易挟痰动风,舌为心之苗窍,其反映在舌之部位为舌体不能自主伸缩颤动等风痰阻窍之象。风痰蒙蔽心窍则神志迷糊。心肝为子母之脏,心病及肝,亦同时兼见肝阴亏损,阳亢生风之象。由于“肝主筋”,“其用在左”,肝脏之阴血不足,使筋脉不得濡养,故使左手足不能自主伸缩及口唇筋肌松弛而出现唇缓不收,口角流涎。同时舌质红净而滑,为阴亏挟痰,脉象浮而滑数,亦符合阴亏阳亢挟痰生风之证。其左寸反映最为明显,说明主要发病部位是在心脏。综合脉症分析,诊断为心肝阴亏,阳亢生风,挟痰阻窍。治以养心柔肝通络,潜阳安神熄风,豁开窍涤热。药用:

丹参12g、玉竹12g、麦冬9g、女贞子12g、白芍15g、牡蛎12g、钩藤12g、茯神9g、柏子仁9g、远志6g、竹茹12g、石菖蒲6g、知母9g、甘草3g。

服4剂后,神志逐渐清醒,谵语仅偶尔出现。左侧手足渐能活动,已能起坐,自能小便,面红退。但精神疲芝仍困倦,口干不思饮食,自觉心慌,舌质淡净,脉象浮细而弱。此风阳挟痰之热已缓解,心窍已开豁,阳热之势届缓而正气又感不支。其精神困乏,口干不思饮食,心慌,舌质淡净,脉象浮细而弱,均为气阴两虚之象。故应在前方中去潜阳清热豁痰药物,而加调补气阴,扶脾益胃之药。

大红参6g、白芍9g、石菖蒲6g、桑枝30g、丹参12g、麦冬9g、柏子仁12g、花粉12g、茯苓12g、玉竹9g、莲子15g、甘草3g。

服3剂后,精神显著好转,左侧手足已灵活自如,已不觉心慌。但仍觉口干燥,饮食乏味,舌质淡红而干,財象稍转有力。此为邪去正衰,气阴亏耗之象。仍以前方加减调整而愈。无后遗症。

例3许某,女,32岁,医生。1976年5月14日初诊(患者于1968年12月13日突然言语謇涩,左手颤抖,口角流涎,口眼向右歪斜,头部剧痛如针刺,继则口吐黄水,小便失禁,左手握固,呈半昏迷状态,左侧上下肢偏瘫,立即送某医院抢救,诊断为脑血管瘤破裂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因颅内压过高,曾作腰穿,抽出粉红色液体,并用降压、镇静、脱水、止血等药物治疗,病情得以控制。后遗左半身不灵活,感觉迟钝、肌肉疼痛,温度明显低于右侧。走路时左足甩动,口角向左歪斜,口角流涎,言语不清,头部刺痛。经用针灸治疗,达3年之久。左足甩动有所改善,但左足仍内翻,走路颠跛,余症仍存。诊得脉象弱涩,舌质暗淡。因其脉弱舌淡,气虚固属无疑,但患者头痛刺痛,脉涩舌暗,再结合脑部有出血史,其中挟瘀可知。证属气虚挟瘀,补阳还五汤颇为对证。

黄芪12g、赤芍9g、川芎6g、当归尾9g、地龙9g、红花6g、桃仁6g。

服2剂后,自觉手足稍转灵活。舌质仍淡,脉象细涩,原方加桑枝30g,牛膝9g。续服11剂,手足更加灵活,已能从事针线缝补之事,口角已不流涎,语言较前清楚,左睑感觉亦稍转灵敏。头部和左侧肌肉不痛,患侧温度仍明显低于健侧。自觉疲倦,舌淡净,脉细涩。此为瘀积稍减,正气不足之象。前方中加重补气药物:

太子参12g、黄芪18g、白术9g、茯苓9g、当归尾9g、香附9g、赤芍9g、川芎6g、桃仁6g、鸡血藤12g、红花6g、甘草3g。

共服14剂。服至6剂时,自觉四肢关节疼痛,患侧指尖发胀,继服至14剂时疼痛消失,手足更觉灵活,左足内翻现象较前改善,精神转佳,舌质淡红,脉象稍转有力。用补正、逐瘀、通利三法并进。

当归尾9g、赤芍9g、川芎6g、桃仁6g、红花6g、地龙6g、黄芪15g、太子参12g、牛膝9g、桑枝30g、姜黄9g、威灵仙9g。

上方加减共服10余剂,并每日早晚加服大活络丸1粒,诸症基本消失。《医林改错》在补阳还五汤后有脚孤拐向外倒是不能治愈之症的说法,观此例则不尽然。只要准确掌握辨证施治,亦间有治愈者。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
2
本条ID:15135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