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何炎燊(1922〜),广东东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著名临床家。《温病条辨》论湿温,开宗明义第一章即云:“下之则洞泄”。此风行海内,世之宗吴氏者,皆曰“湿温忌下”。殊不知吴氏之前辈薛生白所著之《湿热条辨》,用下法者有三条。王孟英注云:“湿热病原有可下之证,惟湿未化燥,腑实未结者为不可下耳,下之则利不止。如已燥结,亟宜下夺,否则垢浊熏蒸,神明蔽塞,腐肠烁液,莫可挽回,较伤寒之下不厌迟,去死更速矣。”其言甚是。而“垢浊熏蒙,神明蔽塞,腐肠烁液”十二字,描述肠伤寒失下误治,以致出现严重毒血症及并发肠穿孔之机理亦颇精切。然王氏谓须待燥结已成,始行下夺,未免太迟。吴又可谆谆告诫:“注意逐邪,勿拘结粪”,且云:“况多有溏粪失下,但蒸作极臭,如败酱,如藕泥,临死不结者。但得秽恶一去,邪毒从此而消,脉证从此而退,岂徒孜孜结粪而后行哉!”此实阅历有得之言。40年代初,处沦陷区中,氯霉素尚未面世,经东莞普济医院确诊为肠伤寒者,多淹缠萎顿而死。后用达原饮加柴胡疏透,大黄推荡,施于初中期患者,竟收良效。后经多年实践,方中再加银花清热解毒,地榆凉血涩肠,厘定为加减达原饮一方,1954年在住院病人中,选择初中期肠伤寒患者15例进行疗效观察,平均6日退热,与氯霉素组不相上下。氯霉素组有1/5复发,而中药组无一例复发者。
附:加减达原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