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沈波涵(1900〜1989),原江西中医学院教授。患者颜某,女,64岁。南昌人。素体虚弱,年老多病,于1981年4月5日开始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发热恶寒,无汗(体温39℃),头痛头昏,鼻流清涕,在某某医院用抗生素及退热剂后,病情加剧。次日复诊,诊断为急性胆囊炎,住院治疗数天,病情逐日恶化,于1981年4月24日自己要求出院。出院诊断为胆道感染、中毒性休克、肺炎、肾功能不全。次日其婿特请沈老赴其舍诊视。
初诊:1981年4月25日,患者神志昏迷,不知人事,喘息急促,喉中痰声辘辘,胸高气壅,咳声不扬,痰色黄,质稠粘,不能自行咳出,面赤身热(体温40℃),午后发热更甚,心烦不宁,时有谵语,手足躁扰,偶有瘈瘲,口唇燥裂紫绀,鼻干衄血,胸背两胁布有紫斑红疹,其大如掌,小如粟,脘腹痞满,全身浮肿,大便溏薄,日行2至3次,色褐如酱,小便短赤如茶,脉象洪数有力,口中糜烂,舌质红绛,满布焦黄厚苔。病属风温逆传,五脏皆伤,危至极点,治当首先解除痰热壅肺,胸膈阻滞之证。法拟清热宣肺,涤痰开窍。
处方:
二诊:1981年4月27日。进药1剂,解大便两次,色褐多痰涎,两剂后则神志转清,喘息见平,咳嗽,痰易咳出,色粉红为血性痰液,胸肋脘腹胀痛拒按,午后潮热(体温38℃),心烦躁扰,精神好转,能进少许流汁饮食,并自己要求下床活动,胸背斑疹稍增,脉弦数,舌质红糜烂,苔黄腻。脉证合参,痰热稍除,患者原系胆道感染,则肝胆郁热有复起之征。宗守原法,佐以泻肝胆火热之品。
处方:
三诊:1981年4月30日。患者神志清醒,身热已除,稍有气促干咳,心烦懊憹,胃脘灼痛,口舌糜烂,咽舌灼痛,口渴喜冷饮,全身满布红色斑疹,肌肤甲错瘙痒,脉象细数,舌质红,苔薄黄而干。痰热渐除,阴液被劫。治拟清热解毒,滋阴凉血。
处方:
四诊:1981年5月1日。病情显见好转,唯胸闷咳嗽,痰中夹血,咽喉干痛,全身红疹逐渐消退,口唇糜烂,脉象细弱,舌红,苔薄黄。拟养阴清热,宣肺止咳。
处方:
五诊:1981年5月6日。咳嗽咽痛无痰,大便软,日解两次,色深黄,双侧下肢有少许小红疹,皮肤灼热瘙痒,纳食欠佳,食后脘胀,时作反胃,气短不足以息,脉象细弱,舌红苔薄黄。拟养阴清肺,佐以健脾和胃。
处方:
六诊:1981年5月8日。从7日晚上n时左右开始大便下血,至今晨共下血5次,约1000ml左右,先为黑色柏油便,今晨两次,全为成形之紫红色血性粪便,便时腹内发热疼痛,便后疼痛减轻,烦躁不安,心中灼热,面色㿠白,口唇、指甲苍白,呈严重贫血貌,神识清醒,头晕神倦,懒于言语,思食而多,食则腹胀,小便清长,外阴肿胀,右小腿静脉切开处红肿化脓,脉细数无力,舌红少苔。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并益气补血以固本。
处方:
风温发于冬春两季,因感受风热之邪所致。如吴鞠通说:“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患者发病之时正值农历三月,春季风木当令,阳气升发,气候温暖多风,患者年老体弱,腠理失于致密,感受温热之邪,上犯于肺,逆传心包,出现危笃之证,经用清热宣肺,化痰开窍,滋阴凉血等法,病情渐见好转。但于第六诊时患者突然发生大量血便,病情恶化,合家既恐惧又紧张,但沈老却说:“大便下血,病有转机,人有生望。”笔者颇感诧异,请教于师,师曰:《伤寒论》106条指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这是邪热与瘀血互结在下焦少腹部位的蓄血证,此句所指的热结膀胱,多数医家认为热结肠胃较为切合病情。该患者为痰热壅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下挞大肠,血受煎迫,溢于肠间而大便下血,则邪热随血下泄而解除,故称“血自下,下者愈”。余细思之,似信非信,如此急性大出血,何以下者愈呢?乃暗示家属需给患者准备后事。不意四日后复诊,竟果应师言,病者转危为安。由此深知,沈师熟读经典,融会贯通,临床悉心研讨,把握病机,遣方用药,切合病情,故能临危不乱,力挽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