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病的治疗经验

名医简介

蒲辅周(1888〜1975),著名中医临床家。

时病指的是春夏秋冬一般常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症见发冷发热,头痛身疼,古人统名之伤寒、热病,如《内经》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一切外感病,既称时病,也称六气为病,二者是统一的。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季节性,1年12个月,有六个气候上的变化,即风、火、暑、湿、燥、寒。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4个节气60天,叫做初之气,主厥阴风木。此时的外感病,称风温、春温。亦有应温反寒,而病寒疫。

《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有人说:有伏邪者叫春温,无伏邪者不叫春温。他们对《内经》这句话理解错了。我认为经文原意,应是指人的体质衰弱,冬天不能抵御寒冷,春天也不能适应天气的变化,必然要生病。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为二之气,主少阴君火。吴翰通《温病条辨》自序:“来岁己未湿土正化,二气中温厉大行”指的就是这个节气,其病多属温热病范围。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为三之气,主少阳相火,叫做暑病。积温成热,积热成火。到这个季节,外感病多在暑证范围。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为四之气,主太阴湿土,叫做湿温。这是多雨的季节,这时的外感病,多属湿温。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为五之气,主阳明燥金,叫做秋燥。这个季节,雨水少了,自然界万物枝萎叶黄,干枯了,因谓之燥。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为终之气,主太阳寒水。这时候,伤寒病就多了。但冬阳偏胜,气候应寒反温,亦有冬温。

六气为病,年年如此。气候正常则发病少,反之则发病多一些。环境卫生好,可以减少四时的流行病。

下面,就六气为病的特点,按四时分别做一些具体说明。

春季时病

1.风温: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从口鼻或从皮毛侵入人体发生诸病。若春阳过盛,感受温风而病者,名曰风温。其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目胀,有汗或无汗,口干或心烦口渴,或不渴,鼻干或塞,或胸闷,咽干或咽痛,或咳或不咳(咳者较轻,不咳者较重),身困或酸而不甚痛,脉象浮数,右大于左,或细数微浮,舌红,苔白或黄,小便黄。以上皆风温病之表现。病在上焦,属手太阴,法宜辛凉解表,宜银翘散、桑菊饮二方出入化裁为主。兼有微寒者略佐葱白、苏叶;夹湿者加滑石、芦根、通草。初起总以达邪外出为要,切勿过早使用寒凉,冰伏其邪,热不得外越而内陷,延长病程,甚则恶化。

银翘散加减:胸闷加藿香、郁金;渴甚加花粉;项肿咽痛加马勃、玄参;衄者去荆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叶、栀子炭;咳者加杏仁;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

桑菊饮加减;小便短少加知母、黄芩、栀子;燥热在气分加生石膏、知母;入营加玄参、犀角(可用水牛角代之);在血分去薄荷、华根,人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肺热加黄芩、花粉。

余在临床亦按此法加减,惟初起加入葱白,透邪外出,见效更捷。咽痛加僵蚕、射干;伤食加山楂、莱菔子;若心烦不用葱白,加栀子3枚,即合用栀豉宣解郁热,其效更速。

2.寒疫:偶为暴寒所折,发为寒疫,其发病多与伤寒相似。临床症状憎寒、发热,头痛、身疼,胸闷不饥,或欲呕或泻,或口干不渴饮,脉浮弦而滑或紧,舌质色黯,苔白而秽,治法宜芳香温散和解,不宜辛凉、苦寒,一般可用香苏饮加味或十神汤化裁。头痛甚加川芎、僵蚕、白芷、蔓荆子;身痛加羌活、防风;项背痛加葛根;呕加半夏、生姜;若呕吐下利腹痛可用藿香正气加生姜;若无汗身痛兼胃肠不和,症状夹杂,可用五积散为末,每用15g,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似寒非寒,似温非温,壮热烦躁,无汗头痛身疼,胸腹痞满,大便不利,小便短涩,目胀心烦,口苦不思食,渴不多饮,脉沉紧或浮弦,舌质黯,苔白腻或黄腻者,属内蕴湿热,外感风寒,营卫失和,三焦郁滞,治宜两解,用增损双解散为末,每用15g,加生姜3片、葱白3枚,水煎热服,汗出热退,二便自和,当避风,以稀粥调养数日即愈。

夏季时病

1.先夏至为病温,一般称为温热。发病较速,历代医家治此病以存津液为主,因热甚则伤津。其症状初起即高热烦躁,口渴舌干,头痛微恶风,面赤目红,或有汗,或无汗,小便短赤,脉浮数或洪,初起有表证者,可酌用银翘散合栀豉以解之。若不效,心烦便秘者,可用凉膈散两解之;若表解里热盛,大烦渴,汗大出,脉洪大有力者,可用白虎汤清解之。脉大而芤,热甚津伤,可加沙参、玉竹益气生津。

再者春夏之交,一般热病在三四天之后表证已罢,高热不退,烦渴引饮,或有时谵语,目赤气粗,或汗不出,因肺胃津伤不能达热外出,此时不能再用表剂重伤津液,然而又无里实证,不可用下药再伤正气,惟宜生津退热轻宣之法引热外出,可用二鲜饮生津退热。二鲜饮为余经验方,方用鲜芦根(切)90g,鲜竹叶一握(约30g许)。浓煎取汁,不拘冷热频频服之。余在农村行医时用之屡效,若兼衄血加鲜茅根一握(约60g),煎成再加童便半杯兑服,屡获满意效果。此方看来平平无奇,在热病三四日之后,表证已罢,此方类似白虎汤的功用;在衄血者加茅根、童便,则类似犀角地黄汤之功用。丹溪谓降火最速莫过于童便。余临床数十年,凡热盛络伤之证,在对证方中加入童便,颇获速效。此方最宜于乡村缺药之地,就地取材,不花钱能治病。但须注意:童便必须取之于健康无病之儿童。

温毒者秽浊之气所致之病,四时皆有,春夏较多。其症微恶风寒,咽痛或不痛,耳前后肿,颊肿面赤,甚则头面全肿,耳聋,眼不能开,俗名大头瘟,亦名虾蟆瘟,其尤重者,喉中结塞,咯痰不出,声如曳锯,汤水难人,语言困难,亦名捏颈瘟。脉象多见浮沉俱盛,苔多秽腻,或白或黄,舌质赤黯。治法总以清热逐秽解毒为主,一般以普济消毒饮治之,而杨栗山增损普济消毒饮有所发展。若舌苔白腻乃湿盛,宜酌加燥湿解秽之药,如佩兰、藿香、薏仁、豆卷;若苔黄腻乃湿热并盛,宜本方加栀子宣发郁热;若便秘腹胀满,酌加酒炒大黄,服法频频含咽,并常用热毛巾热敷患处,引热外达。或用赤小豆细末醋汤调,厚敷肿处,以拔其毒,稍凉即换。

2.后夏至为病暑。夏至后热盛于上而下迫,湿蒸于下而上腾,湿热交蒸,风行其中,人在气交之中感之而病者即为暑病。静而得之为中暑,即所谓“阴暑”;动而得之为中暍,即所谓“阳暑”。暑本热也,阴暑乃暑天贪凉受寒,非暑有阴也。

暑温、湿温都是季节流行病。暑和湿各居六气之一,在每年六气用事各主60日。但春分以后至秋分以前180日是君火、相火、湿土三气错综相互为用,所谓热、湿、火混合为一,故夏秋之间发病急,而见症不一。在夏至后至立秋前,所现症状多属热盛湿轻,宜暑温法治之;若夏至后三伏中多雨,则见热湿并重;立秋后多阴雨,多属湿重热轻,湿胜必以湿温法治之。但秋季往往少雨,秋阳亢盛,而又多见燥症,须从燥治。在临床必先岁气,重视天候地气。

暑温致病,风、暑、湿三气夹杂,发病最骤,变化亦速,其症状不一,或高热、面赤、心烦、口渴,甚则昏厥、抽搐;或上吐下泻,四肢厥冷。因暑病急,伤元气最速,此乃举其大概。张凤逵先生著有专论,可重点参阅。脉象不一,或洪或芤,或细数,或濡缓,或隐而不湿。舌色多赤,或绛或紫,苔或白或黄,或无苔。治法可根据张凤逵先生所主张的首用辛凉,次用甘寒,终用甘酸。初起头痛身热,微渴,心烦有汗,脉右大于左,可用六一散。

六一散方:滑石180g、甘草30g为末,每服9g,温开水调下。胃阳弱者,绢包煎水服。或用二鲜饮。

热重者,脉洪大,身大热,大烦渴,大汗出,宜以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脉芤者加人参(以沙参代之,玉竹亦可用),此乃纯热不兼湿之证,名为中暍。若夹湿身重者,宜白虎加苍术。若兼暑湿闭滞,表实无汗,舌苔白秽,可用新加香薷饮。有呕吐加鲜藿香;若心烦,舌赤,苔黄加黄连;小便短涩加六一散。若汗多,脉散大,喘渴,欲脱者,急用生脉散;若暑邪入营,神昏谵语,可用清营、清宫加减酌用,至宝丹、牛黄丸、紫雪丹亦可随证选用。

若邪入厥阴,证见消渴烦躁,神昏谵语,时热时厥,或吐蛔者,可予连梅汤,或用椒梅汤。

连梅汤方:黄连乌梅肉麦冬生地阿胶椒梅汤方:黄连黄芩干姜白芍川椒乌梅人参枳实半夏善后调理以益胃生津为主,可与益胃汤或三才汤。

伏暑:长夏受暑,过时而发者名伏暑。此病多发于秋后。其中偏于热者,多发于手太阴,宜清暑透邪;偏于湿重者为湿温,多发于足太阴,宜通阳利湿;湿热平等者两解之。初起症状头痛微恶寒,面赤,口渴,舌白,脉濡而数。无汗者宜银翘散去牛蒡子加杏仁、滑石,香薷可酌用,胸闷加藿香、郁金;若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酌加细生地、丹皮、赤芍。以上皆表实之证,一兼气分,一兼血分。若舌红,口渴,有汗,宜银翘散去牛蒡子、芥穗,加石膏、杏仁、黄芩;若脉大,口渴甚,汗大出,仍用白虎汤。脉虚大则加人参,此邪在气分正虚之证;若舌赤、口渴、汗多宜生脉散加丹皮、生地黄,此邪在血分正虚之证。暑温、伏暑,病本一源,可前后互参,不可偏执。再者若初起恶寒,无汗,身疼,或有微汗而热不解,亦可采用香薷饮;若热甚无汗,心烦,舌赤,小便短涩者,亦可用黄连香薷饮加六一散或六一散加薄荷、葱白、豆豉,轻清宣透,以使汗出,热从表解。

3.湿温病发于夏秋之际。湿邪之害,不同于暑。盖盛暑之时必兼湿,湿盛之时不一定兼暑;暑邪只从外入,而湿邪兼于内外。暑邪为病骤而易见,湿邪为病缓而难知。湿热病四时皆有,湿温病则发于夏秋之间。外受之湿或从雨露而得,或从地气潮湿中而得,皆着于肌表,当用解肌法微汗之,兼风者微微疏散,兼寒者佐以温散,兼热者佐以清解,此乃外受湿邪之治法;若内生之湿,乃从饮食得之,凡过食膏粱厚味,甜腻水果,皆能内生湿热,或兼感外邪,当分三焦论治。

湿温在上焦,其症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苔白不渴,胸闷不饥,面色淡黄,午后热盛,状若阴虚,脉弦细濡,湿邪粘滞,病难速已,其来也渐,其去也迟,忌汗与下,误汗则神昏耳聋,下之则洞泄,治宜芳香化浊,通阳利湿,以三仁汤灵活运用。喘促者宜用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若邪入心包,神昏肢厥,清宫汤去麦冬之滞加银花、赤豆皮宣清降浊,并可予至宝丹、紫雪丹。以上属上焦治法,若出现中焦症状,当从中焦论治。

湿温之邪,由膜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宜三香汤。

三香汤方:瓜蒌皮桔梗黑山栀枳壳郁金香豉降香末若身痛脉缓,舌苔淡黄,渴不多饮,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徒清热则热不退,徒去湿则热愈炽,宜湿热两清,用黄芩滑石汤。

黄芩滑石汤:黄芩滑石茯苓皮大腹皮白蔻仁通草猪苓若湿聚热蒸,蕴于经络,骨节烦疼,热炽寒战,舌苔灰滞,此属湿痹,宜用宣痹汤,加减木防己汤亦可选用。

宣搏汤:防己薏苡仁晚蚕砂半夏杏仁赤小豆皮滑石连翘栀子加减木防己汤:防己桂枝石膏杏仁滑石白通草薏苡仁若胸腹项背发现白㾦,可用薏苡竹叶散。

薏苡竹叶散:薏苡仁竹叶飞滑石白蔻仁连翘茯苓通草寒湿多中于阳虚脾弱之人,寒湿之病,脉沉迟而濡,身无大热,口不渴,小便清,大便多溏,或身痛重着,手足肿痛,但头汗出,背强喜暖,治宜温中利湿,胃苓汤加木瓜、炮姜。寒盛者酌加川附子,脉浮虚而涩者宜桂枝附子汤。

秋季时病

叶氏所谓秋燥一证,颇似春月风温,肺先受病;沈氏所谓燥乃微寒之气,秋气凉劲肃杀,感之而病者为凉燥;暑气未消,秋阳过盛,感之而病者,则为温燥。症状:秋感凉燥而病者,初起头痛,身微热,微恶寒,喉痒,呛咳,无汗鼻塞,形似风寒,惟唇干咽燥,脉浮细数,右大于左,舌红苔白而干燥,宜用杏苏散加味。若咽痛加马兜铃、射干、橄榄,头痛甚加僵蚕、蔓荆子,口干加花粉、麦冬,烦热加知母、生石膏,气促痰粘加苏子、桑皮,有食滞加山楂炭、麦芽,胸胁满加炒枳实、竹茹,呕者加枇杷叶、半夏。

如感温燥,微热不恶寒,头胀目胀,鼻干龈肿,唇干咽干,或咽痛呛咳,清窍不利,脉细数,舌红苔薄黄,小便数,大便干,可予吴氏翘荷汤。

翘荷汤方:薄荷连翘生甘草黑栀皮桔梗绿豆皮耳鸣加苦丁茶、夏枯草,渴加花粉,咽痛加橄榄,咳甚加象贝母、瓜蒌、枇杷叶,咳痰带血加茅根、芦根、竹茹,目赤加菊花、夏枯草,口苦加枯黄芩。

若肺燥喘咳,痰粘咽干者,可酌用喻氏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汤方:

石膏9g、甘草3g、霜桑叶9g、沙参6g、杏仁(去皮)6g、胡麻仁(炒)7.5g、阿胶(烊化)3g、麦冬9g、枇杷叶(去毛炙)6g。

痰多加贝母、瓜蒌,血虚加细生地,口渴加花粉,烦热加知母。以上加减化裁,必须根据患者强弱而施,用量不宜过大。

冬季时病

1.冬温:冬季应寒不寒,气候温暖,人感受其气而病者名冬温。冬温治法可与风温治法互参。其症状类似伤寒,但脉不紧,头痛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心烦,小便赤,口渴,有汗或无汗,脉浮数,舌红苔白燥或黄,古称外寒内火,宜凉解之法,可用麻杏石甘汤。咽痛加僵蚕、桔梗、射干,咳甚加前胡、象贝、枇杷叶,痰多气促加瓜蒌、莱菔子、苏子,头痛加薄荷、菊花、荆芥穗。若失治或治不适宜,邪气转化深入,则分入气入血随证施治。若脉浮紧,无汗烦躁,头疼身痛者,可予大青龙汤。桂枝量只须数分,切勿过重致衄。若四五日不解,气分大热,大烦大渴,汗出热不解,亦可用白虎汤,脉虚大者加沙参。若表热未解,里热又结,腹满便秘,心烦无汗,舌红苔黄,可用凉膈散表里两解之。若见少阳证,亦可予小柴胡汤去姜枣和之,或大柴胡汤下之。

2.伤寒:四时皆有,冬日较多。张仲景著《伤寒论》,未分季节。柯韵伯说:中风之重者便是伤寒,伤寒之浅者便是中风。此说法颇客观,符合事实。祖国医学对于六淫为病,有中、有伤、有感、有冒,无非分别病之轻重,作出治法之缓急。伤寒诊治法详见《伤寒论》。

冬季感风寒轻者,头痛身痛不甚,微恶寒发热,咳嗽鼻塞声重,胸膈满闷。华盖散、九宝汤可以选用。

华盖散方:麻黄、苏子(炒)、杏仁、桑皮、茯苓、桔红各3g、甘草1.5g、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九宝汤方:薄荷、苏子(炒)、麻黄、杏仁、桂枝、陈皮、大腹皮、桑皮各3g、甘草1.5g、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暴寒伤肺,喘嗽鼻塞痰壅,宜三拗汤。

三撤汤方:麻黄6g、杏仁6g、甘草3g。水煎服。小孩酌减。

外寒内火,肺气郁闭而喘甚者,越婢加半夏汤。越婢加半夏汤:麻黄石膏生姜甘草大枣法半夏外寒内火,咳而微喘者,麻杏石甘汤。

外感风寒,内有寒饮,胸满喘嗽,宜小青龙汤,兼烦热者加生石膏。

水饮上逆,喘咳,面目浮肿,宜葶苈大枣泻肺汤。冬季感风寒兼伤食,肠胃失和,胸腹满闷或呕吐,或腹痛下利,宜藿香正气散。痛甚加吴茱萸,呕吐甚加白豆蔻,生姜引,水煎服。

冬感风寒,内夹湿痰,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腹胀满,不思食,或呕,恶水不欲咽,大便不利,或关节痛,或重,此乃表里皆病,症状复杂,宜用五积散,每服15g,生姜3片,水煎服。

温病是随季节而命名的。病之来路有二:呼吸与皮毛;去路有三:汗、吐、利。温病最怕表气郁闭,热不得越;更怕里气郁结,秽浊阻塞;尤怕热闭小肠,水道不通,热遏胸中,大气不行,以致升降不灵,诸窍闭滞。治法总以透表宣膈,疏通里气,而清小肠,不使热邪内陷或郁闭为要点。并且人体有强弱,感受有轻重,伏邪有深浅,治法有缓急,用方有大小,辨证施治灵活运用,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外感卷》
2
本条ID:15034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