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徐小圃(1887〜1959),著名儿科学家。百日咳又名顿咳、疫咳、鸬鹚咳。多流行于冬春季节,以1至6岁小儿最多得病。本病发病机理为感受时邪,痰浊阻肺,肺气上逆。初起与一般感冒不易区别,一二周后出现痉挛性咳嗽,症见咳嗽阵发,咳时面红,间或呕吐浓痰,咳尾有特殊的吼声。由于咳时引动舌本,其舌下系带摩擦于齿缘,因而患儿的舌下系带可出现白色小疡。先生每以舌下系带溃疡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之一。
先生治疗本病,每以细辛、干姜、五味子为首选药物。三药配伍,实则脱胎于仲景治咳诸方。功能肃肺化痰止咳。凡热象不著者,在所必用,可减少发作,减轻症状,直至痊愈。对阳络损伤,兼见咳血者,也不忌用,但配以宁络止血之品。若见口干、舌红、脉数等肺热症状者,则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清肺泄热。其随症加味法:痰多气逆,选加杏仁、象贝、苏子、白芥子、金沸草等消痰下气宁咳;呕吐,加半夏、橘皮等降逆和中;痉咳,加百部、天竺子等止咳宁嗽;营卫不和,加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鲤血咳血,选加茜草炭、参三七、十灰丸等宁络止血;脾虚纳呆,选加白术、茯苓、薏苡仁等健脾和胃。
孙幼
百日咳已逾半月,日夜阵作,甚则呕恶,舌白,脉濡滑。风邪恋肺,肺失清肃,治以肃肺化痰。
按本例百日咳,方用细辛、干姜、五味子肃肺化痰止咳;苏子、杏仁、象贝、半夏、橘皮消痰下气,降逆止呕;苍术燥湿健脾;百部专入肺经而治咳;磁石能引金气下行,使气纳咳缓。
耿幼
百日咳入晚为甚,肌热有汗,舌白,脉弦滑数。治以肃肺,不变则佳。
陈幼
一诊咳经六七日,鼻赃已见,甚则呕恶,舌白,脉湍滑,此百日咳之渐也。
二诊鼻tt已止,咳呛亦减,舌白,脉濡滑。再宗前法,不闭则佳。
某幼
肺气素虚,易感风邪,顿咳屡作,阳络受伤,痰中见血,血色鲜红,舌苔薄白,口不渴,脉软滑左弦,拟肃肺息肝。
李幼
百日咳人晚为甚,甚则呕恶,面目虚浮,纳呆神疲,舌白,舌下系带溃疬,脉濡滑,治以肃肺培脾。
以上4例百日咳均以肃肺化痰、降逆止咳为主。耿幼案因肌热有汗,故加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陈幼案、某幼案分别见鼻衄、咳血,故选加茜草炭、参三七、十灰丸以宁络止血。李幼案因见有面浮、纳呆脾虚之症,故加用白术、茯苓、苡仁以培脾祛湿。
邓幼
百日咳二旬有余,人晚为甚,甚则呕恶,舌下系带溃疡,舌白,脉濡滑,不喘则佳。
建兰叶一药,味辛平,无毒。《泉州本草》谓本品功能“清肺除热,消痰止咳,凉血止血”。又据验方,建兰叶、慈孝竹亦治百日咳,先生则取建兰叶加竹茹,与上方意略同。
王幼
百日咳阵作,络伤见血,肌热有汗,舌光红,脉浮濡数,恐其闭塞。
本例症见咳血,肌热,舌光红,乃频咳伤络,肺经郁热,故以麻杏石甘汤清热宣肺;象贝、蛤壳、竹茹、苏子、百部清肺化痰,降气止咳;磁石纳气缓咳;茜根炭凉血止血。
(陆鸿元、邓嘉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