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系指以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疾病。但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颇为分歧,论病名有真中风、类中风,论病因有外风、非风、内风,而且互有牵涉,众说纷纭。为了理清这些概念的含义,以利于对中风病的深入研究及学术交流,特对真中风、类中风及外风、非风、内风的名实作如下探究。
一、关于真中风及类中风
在金元以前,中风本无真类之分。中风的病名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首先采用的。
在病因的认识方面,唐宋以前的医家虽然也认识到气血内虚因素的存在,但主要认为系外风入中所致。
金元以后,逐渐认识到本病非外风所致,如刘河间认为是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李东垣认为是正气自虚;朱丹溪认为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虽然论点各不相同,各看到了中风病因的某一方面,但都主张内因为患,与唐宋以前的认识显然不同。
真中类中之说首先是由王安道提出的,因为他看到对于中风病因的认识存在着上述两种不同的看法,于是他采取了折衷的办法,认为两说都对,可以并存。他在《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说:“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真中风也。”“辨之为风,则从昔人以治;辨之为火、气、湿,则从三子以治。”此说一出,引发了后世对真中类中概念的纷争。
金元以后,许多医家同意王安道的说法,将一般常见的中风称之为“真中风”,将所谓外风入中,有六经形证的中风称为“真中风”。按照此种分类,则今天所见到的中风大都应称为类中风了,而所谓外风导致的真中风则很少见到报道了。另外,还有少数医家把有中风征兆而尚未中风者,称为类中风,这就更使类中风的概念含混了。
我认为中风勿需分真类,实则病为一种。内因致病的提出,是中风病因学上的一大进步,从现代对中风病因认识来看,也认为中风是由内因所导致(主要为风、火、痰、瘀、虚)。外感风邪只可能是个诱发因素,而且只限于一小部分中风病人。因此,作为中风的主要病因,可以除外外风,外风既被否定,真类中风分类的基础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另外一种类中风的概念,认为类中风是类似中风而非中风,其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症与中风相类,但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而与中风相别,此说以《医宗金鉴》、《医学心悟》为代表。
类中风包括中虚、中气、中食、中寒、中火、中湿、中暑、中恶等病证。这类“类中风”的主要病证,现在一般归属于“厥证”,为避免互相混淆起见,亦未使用类中风的病名。
二、关于外风、非风及内风
外风、非风、内风实则标志着对中风病因认识的三个发展阶段。如前所述,金元以前认为中风系外风入中;金元以后逐渐认识到中风是由内因所致,明代张景岳提出:中风“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景岳全书·非风》),因此承刘河间、李东垣之意,以“非风”之名命名本病,免使医家误为风邪致病。至清代尤怡认为:“设无肝风,亦只为他病耳,宁有卒倒、偏枯、歪僻、牵引等症哉?”(《金匮翼·中风统论》)此后肝风之说经张伯龙、张山雷及其他医家的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所说的内风学说。张山雷认为:若用景岳非风一名,虽然否定了外风,但也抹煞了内动的风阳,故以“内风”命名较为妥当(《中风斠诠》)。由此可知,外风——非风(非外风)——内风,足以表明祖国医学对中风病因学的认识发展过程。但鉴于中风之名使用已久,已成为一个有固定涵义的疾病名称,而内风是一个病因病机的名称,除中风外,内风尚可导致其他病症,且中风的病因也不仅内风一项,故就病名来说,仍以“中风”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