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病和医人
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痊愈,与人体内部的抗病能力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治疗的目的就是加强人体的抗病能力。针灸临床是这样,其它疗法亦是如此。祖国医学认为,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扶正祛邪。正乃代表机体的调节,防御和适应自然发展、变化规律的适应能力,邪乃代表一切阻碍机体正常发展和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不利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喜、怒、思、忧、悲、恐、哀。因而从医治的方法来讲,不是扶正,就是祛邪,不是祛邪就是扶正,或合而用之,临床中视自然节气和患者所生疾病,体质之强弱而定。
李氏非常重视医病和医人的关系,在临床上积极地帮助病人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再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诊治,强调熟悉患者,了解患者,理解患者,同患者交心,从而赢得患者对医家的信任,只有这样患者才能真实地向我们提供内心的各种心理的、病理的情况。医者必须要有高尚的医德、亲切和蔼的态度、精湛的医术,这样才会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反之,态度不好,视而不见,见而不闻,就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也就无法取得心理治疗疾病的效果,甚者会使患者病情加重。
李氏认为,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论述。《素问·疏五过论》也阐明了“尝贵后贱,尝富后贫,虽不中邪,病从内生”,“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的形神统一的学术观点,同时强调诊治疾病,必须予以重视。否则,就会造成治疗上的过失。李氏说:既然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则可以运用心理疗法诊治情志所病亦即心病还用心药医。如戴良在《丹溪翁传》中叙述了朱丹溪曾用心理疗法治愈一个卧床半载,医告术穷的女子。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情志活动不仅受大脑皮质的调节,而且与丘脑、垂体及脑干网状结构等均有密切关系。人们的情绪变化,在机体内部都能产生相应的变化,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导致疾病。
李氏重视内因的观点,其在针灸法中就是着眼于调气,如《灵枢·刺节真邪篇》讲的“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又如《灵枢·根结篇》讲的“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阴阳在这里所指的是机体各组织、脏器的实质和功能活动的协调关系。如果在病理情况下,就会出现偏盛、偏衰、偏寒、偏热等征象,临床说明,针灸的有效作用,在于能积极地调节机体的机能,同时增强其防御力量,从而达到如《素问·疟论》指出的“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之目的。
二、整体和局部
人身某一部位的症状,往往是整个疾病的一部分。如头痛除了是颅内或颅外疾病的局部反应外,往往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生理机能紊乱、高血压、发热、外感、供血不足、枕神经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麻痹性斜视等的兼症。腹痛除了是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疾病的一个症状外,还见于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的某些疾病。故在诊治疾病时,必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从针灸治疗来讲,针灸是通过穴位和经络,在临床中除了作用于局部的肢体和内脏器官外,还给机体以整体性的调节和影响。例如足阳明胃经行走于身前,联系头面,胸腹和下肢部。如面部的地仓穴、颊车穴、下关穴能治疗口眼斜、齿痛等;胸部穴位能治胸痛、乳肿等;腹部的天枢等穴能治疗腹痛、吐泻等疾病;下肢穴能治痹证、痿证、局部的痛证等。但是它的某些穴位除了能治疗局部疾患外,还可能治疗远端部位的疾病。如膝以下的穴位,足三里能治疗胸腹肠胃的病证,内庭穴可以治疗头面、咽喉、口鼻等各种部位的疾病。又由于经络脏腑之间互相联系,所以针灸胃经的穴位,对调节脾脏的功能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人体也有广泛的治疗作用,针灸临床治疗一定要善于掌握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根据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选配穴位,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才不致于“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
三、标和本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诊治疾病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说要抓住轻、重、缓、急,何是标,孰是本。如治疗高血压病应以降压为主,治疗消化道出血应以止血为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标和本是一个相对性的名词。祖国医学中关于标本的论述很多,具有不同的含义。有的用以说明病机的进退轻重;有的是指治疗的轻重缓急;或代表致病因素(邪气)和抗病能力(正气)等等。在十二经脉中所称的标本概念,主要是指经脉(包括腧穴)分布上下、左右、前后等部位的区别,同时阐明这些上下、左右、前后不同部位具有对应性,而标和本均有着不可分割的生理的、病理的关系。
标一般是指末梢。本是指根本。末梢和根本,其位置有高下之分,所以标有上的含义,本有下的含义。人体的头、胸、背等同四肢下端的部位相对来说,头面胸背等的位置较高,四肢下端的位置较低。因此,十二经中的标都在头面胸膺、背腹等部位,十二经中的本都在四肢下端部位。内容详见后表。
手足六经标本表
经 | 本 | 就 近 腧 穴 | 标 | 就 近 腧 穴 | |
足 三 阳 | 足太阳 | 足跟上五寸处 | 跗阳 | 命门(目) | 晴明 |
足少阳 | 足窍阴之间 | 窍阴、侠溪 | 窗笼(耳)之前 | 听会、听宫 | |
足阳阴 | 厉兑 | 厉兑 | 人迎、颊挟颃颡(鼻咽部) | 人迎、地仓 | |
足 三 阴 | 足太阴 | 中封前上四寸中 | 三阴交 | 背俞与舌本 | 脾俞、廉泉 |
足少阴 | 内踝下二寸处 | 照海、然谷 | 背俞与舌下两脉 | 肾俞 | |
足厥阴 | 行间上五寸处 | 中封 | 背俞 | 肝俞 | |
手 三 阳 | 手太阳 | 外踝之后 | 养老 | 命门(目)之上一寸 | 攒竹、鱼腰 |
手少阳 | 小指次指间上二寸 | 中渚 | 耳后上角和目外眦 | 颅息、丝竹空 | |
手阳明 | 肘中上至别阳 | 曲池、臂臑 | 面颊和下颔 | 迎香、承浆 | |
手 三 阴 | 手太阴 | 寸口之中 | 太渊 | 腋内动脉处 | 中府 |
手少阴 | 锐骨之端 | 神门 | 背俞 | 心俞 | |
手厥阴 | 掌后两筋间二寸中 | 内关 | 腋下三寸处 | 天池 |
从上表可知,十二经的本在四肢,其位较下,所以四肢厥冷。《内经》称之为“下虚则厥”。
十二经的标在头身,其位较上,所以头目眩晕。《内经》称之为“上虚则眩”。就躯干同手足而言,躯干为内,手足为外。这说明了十二经中的标本具有上下、内外经脉分布部位的区别。同时也阐明这些上下、内外部位脉气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我们用标本理论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疾病的标本关系,先病为本,后病为标;脏腑、经络的标本关系,脏腑为本,经络为标;穴位作用的标本关系,四肢为本,头身为标等等。先治本病,还是先治标病,《灵枢·病本篇》讲:“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详察间(轻)甚(重),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本病是主要矛盾,还是标病是主要矛盾,或先治本,后治标,或先治标,后治本,或标本同治(间者并行)或标本单治(甚者独行)。一般来讲,急病先治,缓病后治;外感先治,杂病后治。
但是辨别标本先后,一定要注意邪正消长情况的变化。如正气极虚时,则无论何病,均应以扶正为要,因为祛除病邪还得依靠机体的抗病能力。
四、补虚和泻实
李氏说,祖国医学中的补虚、泻实,或者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符合不同质之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之辩证法思想。但是,古代针灸书中针刺手法有“补法”和“泻法”之异,认为一些操作方法只能起补的作用,而另一些操作方法只能起泻的作用,撇开了不同体质和疾病及所用穴位的具体情况而去机械套用,而针刺的“补虚”、“泻实”是通过“调气”、“治神”的作用所取得的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机体本身的内因条件(年龄、性别、体质及疾病的状况等),加上经络穴位的选择配伍,针刺时不同角度、方向、深度所涉及组织的反应和影响,以及不同刺激强度、时间和各种针灸方法所具有的刺激量和作用特点等外因条件,方能激发机体的调节机能,从而产生补泻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较弱的刺激量宜于补虚,较强的刺激量宜于泻实,但是由于临床中患者体质的差异和个体对针刺耐受力的不同,对刺激量的需要就会有显著的差别。临床所见的废用性肌萎缩和神经麻痹引起的肌萎缩同属虚证,但前者用中、弱刺激即已能起补虚作用,而后者却需要作很强的刺激量才能起补虚作用。又如临床中常见的内脏炎症引起的头痛和机能性绞痛,同是实证,但前者刺激时间要长,在针刺时间内的刺激量却相对地不能过强(一般宜用间歇运针法),而后者则刺激量要强,刺激时间(留针而言)相应地也要短些。再如取同一穴位治疗疾病,虽然疾病性质类同,但是由于病变组织的不同而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等也应有所区别。对感应传导根据不同的疾病又有不同的要求。如取肩髃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有时要斜刺向前、后、下各方多向透刺,其进针约3寸左右,使针感向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及整个上肢扩散放射。在治疗岗上肌肌腱炎时,要沿水平角度方向进针15~2寸,针感应向肩胛岗放射。在治疗肩部骨关节炎时要成45度外展肩关节,直刺向下对准极泉穴方向进针3寸左右,深入关节腔,使其感应向整个肩关节放射,这些疾病多属实证,但在同一穴位上刺法要求却不同,临床上所起的治疗作用和疗效也不一样。然而类似疾病由于取用的穴位不同,对针刺的要求也往往各异。如上述肩部的疾病,刺肩髃穴时如此,若用中渚穴、阳陵泉等穴,就只用一般的较强刺激即可,而与肩髃穴的刺法要求就完全不一样了,但作用也都属于泻实。
临床中对各种针灸方法的选择运用,也并非是千篇一律的。如上述肩部疾病,在近部选穴治疗时,除针刺治疗外,还可以加用温针、火罐、水针等方法,但在远道选穴时一般情况下只用单纯针刺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所起的治疗影响也都有泻实作用。即使是同一患者,用两侧同名经脉穴位,由于对刺激针感的感应不同,运用手法时其对针刺的深度,捻转、提插的幅度和指力的强度等要求也不尽一样。同时取双侧的足三里治疗胃脘痛,如果是穴位的针感不同,那么针感强的一侧针刺可以较浅,捻转提插的幅度可较小些,指力强的程度就可轻些;反之针感弱的一侧针刺的幅度强度等就相对地来讲应大些,其所起的作用也同样是泻实。因此,李氏强调补虚和泻实的运用,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不要拘泥于一针一法一穴,而去机械地套用。只有这样,补虚、泻实方能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