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攻补妙在辨证施针

中风分为中脏腑和中经络两种。前者病重,后者病轻。

中风重证,骤然昏倒,意识迷糊,不省人事,鼾声呼吸,并有僻、偏瘫等症。兼见两手紧握,大、小便闭阻,口噤、面赤、气粗痰涌,舌苔腻,脉弦滑实的,称为闭证。兼见目合、口张、撒手、鼾睡、两颧红赤,继则面色苍白,大小便失禁,四肢逆冷,脉细微欲绝的,称为脱证。脱证病情更较严重,往往是闭证的进一步发展,如同时并见,为内闭外脱。

中风轻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口角流涎,吞咽困难等症。大多数是中风昏迷清醒后的后遗症。亦有不经昏倒而呈现上述症状的,并可伴有颜面麻木,手足麻木,沉重或手指震颤,头眩、多痰、苔白腻、脉弦等。

治疗:闭证以开窍、泄热、降气为先,脱证以回阳固脱为主。病情较轻者疏通经气,活血祛风为主。

取穴:中风重证取穴:闭证——人中、十二井、涌泉、劳宫、风池、内关、合谷。

脱证——上穴加关元、气海、足三里。

根据病情可酌加大陵、行间、天枢、上巨虚、膻中、肾俞、命门、太冲、阳陵泉、天突、丰隆。

操作:可选3~5个穴位,闭证用较强刺激,脱证用轻刺激。早期用针刺,阳气欲脱者可在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用大艾炷持续多灸。

面赤、口渴、烦躁、溲赤、便闭、脉洪数等症为火盛,加大陵、行间、天枢、上巨虚等穴选择应用;四肢逆冷、汗出、喘促、脉微欲绝等症,为元气欲脱,可加用膻中、肾俞、命门等穴,并加灸;头痛剧烈,眩晕、手足拘挛,并出现抽搐等症,为肝风内动,加用太冲、阳陵泉等穴;喉中痰涌,胸脘痞闷,四肢沉重,舌苔厚腻,体肥胖,脉弦滑,为痰盛,可加天突、丰隆、内关等穴。

中风轻证及后遗症取穴:上肢瘫痪——肩髃、曲池、合谷、外关、肩髃、手三里、阳池、中渚等选择配用。

操作:针刺时曲池透少海,合谷透后溪,患健侧交替使用,病侧用强刺激,健侧以得到针感为度。

下肢瘫痪——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解溪、足三里、昆仑、太冲、足临泣、京骨等。

操作:患健侧交替选用,针感以患者舒适为度。

口眼歪斜——地仓、四白、颊车、阳白、人中、承浆。

操作:针刺四白穴宜直刺、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以有针感为度。

舌强言謇——廉泉、通里、哑门、照海。

操作:廉泉用点刺,强刺激有针感后出针,哑门穴宜略向下斜刺,同样有针感后出针。

方义:中风闭证是由火邪壅遏,气机闭阻所致,故取十二井穴,以清泄阳邪;加人中是督脉手足阳明之会,能交通阴阳,开窍泄热;涌泉是足少阴之井,引导上亢之气下降以苏厥;劳宫是手厥阴之荥穴,内关是手厥阴之络穴,可以清心包泄邪热,风池能疏风以泻热,加合谷以泻阳明之热。中风脱证是元气虚竭,阳气暴脱所致,故加关元、气海以培补元气,足三里以调养中焦。

火盛者用大陵心经之原穴,行间肝经之荥穴,以清泻心肝二经之气火,佐天枢、上巨虚疏大肠积秽,以清阳明之邪热;气喘兼用膻中以平喘,加肾俞、命门补益肾阳;肝风加太冲、阳陵泉清泻肝胆之风阳;痰盛用天突以降痰利咽;丰隆、内关以豁痰宽胸。中风后遗症的偏瘫及口眼歪斜主要以疏通经络为主,选配穴时李氏多“以循经取之”为其原则。舌强言謇用廉泉加哑门,主要是内系舌本之故,配通里以清心神而开窍,佐以照海足少阴阴跷之会,以加强上穴的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

1.本病在昏迷危重阶段,应针灸、西医并行抢救。

2.本病针刺治疗宜早。

3.如血压在26/156kPa以上者,针刺时忌用过强刺激,针感以患者能忍受或舒适为度。

如感觉完全消失的患者,应用灸法宜加注意,勿烫灼伤。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慈颜对患者妙手运金针——针灸学家李梅村》。黄选玮 整理
2
本条ID:1417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