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配穴至关重要,因为它是通过一定的穴位来完成的。在此,临床治疗中穴位的选取和配伍,要根据病情和患者自身的情况选用适当的疗法。或单用一法,或合用几法,以达到“杂合以各得其所宜”(《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目的。如《素问·异法方宜论》又讲:“故治之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现将李氏选穴原则、配穴方法和临床应用总结于下:
一、配穴原则
李氏对穴位的选取可归纳为近取、远取、随症取三种。近取是指选取病痛的局部和邻近的穴位;远取是指在病痛的远隔部选穴;随症取穴是指对某些全身证候的经验取穴。三者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临床时可单独使用,也可合之使用。
1.近部配穴法:近是指病痛的局部和邻近部位。全身按上下可分头面、颈项、胸、背、腰腹、小腹和骶、上臂、前臂及手、大腿、小腿及足部,各部的病痛即在其范围内配穴,均为近配法。本法多用于四肢体表疾患。如对肘痛取曲池、天井;膝痛取犊鼻、阳陵泉;腕痛取阳池、外关;足痛取解溪、昆仑等。头身部疾病也常选用本法。如眼病选睛明、风池;牙痛选颊车、下关;耳病选耳门、翳风;鼻疾取迎香、印堂;咳嗽取天突、肺俞;胃脘痛取中脘、梁门、胃俞;腹痛取天枢;膀胱病取中极、关元、次髎等。病痛的局部如有炎性病灶、创伤、疤痕或是重要的脏器时,一定要避开局部的穴,而改用邻近的穴位,称之近部配穴法。除了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外,李氏还结合神经节段的理论来选配穴,临床时对内脏病证取有关夹脊穴等。根据神经的同节段和近节段就近取配穴,均属近部配穴法之列。
2.远道配穴法:远是病痛的远隔部,一般以肘膝以下的穴位为主。本法多用于内脏疾患。
如喘嗽、咯血取配尺泽穴;胸痛取内关穴;腹痛取足三里穴等。对五官头身疾患也常用本法。
如齿痛取合谷穴;项强取列缺穴;腰痛取委中穴等均是。这里讲的远是指远离病所。由于十二经脉本标相互联系,所以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基于左右两侧经脉对称分布,并和任督脉交会联系,病在左取配之右,病在右取配之左。这种取穴距离病所较远,所以称之为远道配穴法。远道取穴法,历代针灸学家积累了丰富经验。如《肘后歌》说:“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胁肋腿痛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阴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真可骇;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足安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又指出:“荥输治外经(指阳经的荥穴和输穴),合治内府(指六腑的下合穴)。”《灵枢·寿夭刚柔篇》中的“病在阴(指体腔)之阴(指五脏)者,取阴(指阴经)之荥输”。这就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远道取穴法虽以肘膝以下的穴位为代表,但也包括头身部穴位。凡是取远隔病所的相宜穴位,都可称之为远道配穴法的应用。除了按经络学说的远端配穴法之外,还可根据神经分布远端配穴。多数是指四肢部的病症,配用较高部位的神经干和神经根上的穴位。例如手指病症,就近可配正中神经上的内关和外关,桡神经上的曲池,远道可配臂丛上的一些穴位。小腿病症,就近可配腓神经上的阳陵泉,胫神经上的委中穴,远道可配坐骨神经的秩边穴及骶丛上的一些穴位。这种配穴法,又称之为高位配穴法。
3.随症配穴法:近部配穴和远道配穴是以配穴部位和病所距离为依据的,而有的疾病不限于局部,是全身性的,所以对这些病症的配穴,归属于随症配穴法。例如《难经》说的:“血会膈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筋会阳陵泉,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脏会章门,腑会中脘”。这些穴位都和某一方面的病症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可以随症配选穴位。另外,特定穴中都有一定的主治症,如五输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身疼,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古代医籍的记载,可供研究临床配穴的参考。根据李氏数十载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某些穴位对全身病症具有比较显著的作用。如大椎退热、人中苏厥、三里降逆、关元温阳等。凡根据某些证候而配选的要穴,都属于随症配穴法。举例见右表。
常见症配穴举例表
症状 | 配穴 |
发热 | 大椎、曲池、合谷 |
昏迷 | 人中、十宣、涌泉 |
休克 | 灸百会、脐中、关元;针足三里 |
多汗 | 合谷、复溜 |
盗汗 | 后溪 |
失眠 | 神门、三阴交、太溪 |
多梦 | 心俞、神门、太冲 |
嘶哑 | 扶突、合谷、间使 |
嚼肌痉挛(牙关紧闭) | 下关、颊车、合谷 |
舌肌麻痹 | 哑门、廉泉、合谷 |
喉梗阻 | 天突、扶突、合谷、内庭 |
流涎 | 人中、颊车、太冲、廉泉 |
心悸 | 内关、郄门 |
心区痛 | 膻中、内关 |
咳嗽 | 天突、列缺、鱼际 |
咽下困难(噎症) | 天突、内关、太冲、内庭 |
胸闷 | 中脘、内关 |
恶心呕吐 | 内关、足三里 |
膈肌痉挛(呃逆) | 膈俞、内关、劳宫 |
腹胀 | 天枢、足三里 |
胁肋痛 | 支沟、阳陵泉 |
消化不良 | 足三里、公孙 |
尿潴留 | 三阴交、阳陵泉;灸气海 |
尿失禁 | 曲骨、三阴交;灸关元 |
遗精、阳痿、早泄 | 关元、三阴交、秩边 |
便秘 | 天枢、支沟 |
脱肛 | 长强、承山;虚者灸百会,实者针秩边 |
腓肠肌痉挛 | 承山、阳陵泉 |
皮肤瘙痒 | 曲池、血海、三阴交 |
虚弱 | 关元、足三里 |
二、配穴方法
配穴法是指临床时穴位如何配伍,并非指处方的一般原则,在应用时一定要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症加减配穴。现将李氏配穴方法和特点归纳如下:
1.前后配穴法:前是指胸腹,后是指背腰。前后呼应的配穴,在《灵枢·官针篇》十二刺中曾提出“偶刺”。李氏说:一般来讲正对病痛所在的胸腹(前)或背(后)部的穴位,凡和病情相适应的都可选配用。如胃病,前面配取中脘,后面就可与取胃俞。在特定穴中,五脏六腑于背部各有背俞,胸腹部各有募穴。由于脏腑的功能作用关系着全身,故俞、募的治疗影响很大,能够适用于多方面的疾病,是躯干的重要腧穴。对脏腑疾病来讲,配用俞募穴是近取法;对五官四肢病症来说,用俞募穴是随症配穴法。五腑俞,对于五官、五体都有一定的作用。如肝应目及筋,心应舌及脉,脾应口及肌肉,肺应鼻及皮肤,肾应耳及骨髓等。另外,募穴邻近穴,也有和募穴相似的作用。如中脘之旁的梁门,天枢之旁的大横,关元之旁的水道穴等均是。故用前后配穴可以俞募为代表,但不仅限于俞募。临床时前后可以同用,也可根据病情分别选用,或和其他配穴法使用。
2.表里配穴法:阳经与阴经表里相贯,表里配用有增强穴位的协同作用。如胃脘痛取配公孙和足三里,咳嗽取太渊和合谷等均是。除了一般的表里经穴配用外,还有原络配穴法。即何经的病症,取其本经的原穴为主,配用其表里经的络穴为辅,以原为主,络为客,称为主客原络配穴法。例如肺经病症取配肺经原穴太渊,配大肠经之络穴偏历;大肠经病取配大肠经原穴合谷,配肺经络穴列缺等。表里配穴还包括表经病症配里经穴,里经病症配取表经穴。在透穴针刺法中还可表里经相透,如内关透外关等。
3.上下配穴法:上是指上肢和腰部以上的穴,下是指下肢和腰部以下的穴。临床时上下肢配穴应用最广。例如肩部疾患可取上肢的中渚穴,下肢的阳陵泉穴。咽炎、牙痛,上肢取合谷,下肢配取内庭穴等。除了一般的上、下肢穴位配用外,还特别提出了八脉交会八穴。这是指上下肢四对穴位,能主治有关奇经八脉病症。而且说明八穴是和奇经八脉相通。八穴分属上、下肢,应用时上、下配合。内关通阴维,在上公孙通冲脉,在下两穴相配合,主治心、胸、胃方面的病症。外关通阳维,在上临泣通带脉,在下两穴相配合,主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部病症。
后溪通督脉,在上申脉通阳跷,在下两穴相配,合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方面的病症。列缺通任脉,在上照海通阴跷,在下两穴相配,合主肺、咽喉、胸膈部病症。
4.左右配穴法:指经络穴位,左右两侧相对应。对于内脏病症的取配穴,一般以左右配伍加强其治疗作用。如胆道系统疾病,取两胆俞,或两阳陵泉等都是。此外,左右交叉取配穴是远道取穴法的一种。就是左侧病痛,取右侧相对应穴位。右侧病痛取左侧相对应的穴位。如踝关节急性扭伤,李氏在临床中多是采用这种配穴法。
5.远近配穴法:由于经络的本部和标部相呼应,在选穴原则中已提到近取配和远取配的概念。临床治疗,这两者常互相配合。如胆病取配胆俞穴等是近取配,取阳陵泉等穴是远取配,将远近参合起来就成远近配穴法。远近配穴法是各项配穴法的总的概括。除了上述的上下配穴外,另一种配法,则是将八穴分别选配用作头身脏腑病症远道取配法的主穴。如《针灸大成》记载的:“中满不快,胃脘受寒,选取内关为主,后取中脘、大陵、三里等穴。”指出选取主治之穴,次取随症各穴而应之。这种主穴配伍李氏认为都是属于远近配穴。现将临床常用之远近配穴例表于下:
各部疾病就近选配和远道选配穴举例表
病位 | 就近选穴 | 远道选穴 | |
头部 | 前额 | 印堂、阳白 | 合谷、内庭 |
颞部 | 太阳、率谷 | 中渚、足临泣 | |
后头 | 风池、天柱 | 后溪、束骨 | |
头顶 | 百会 | 太冲 | |
眼部 | 睛明、承泣、风池 | 合谷 | |
鼻部 | 印堂、迎香 | 合谷 | |
口齿部 | 颊车、下关、地仓 | 合谷 | |
耳部 | 翳风、听宫、听会 | 中渚、外关 | |
舌部 | 廉泉 | 合谷 | |
咽喉部 | 天突 | 合谷 | |
气管 | 天突 | 列缺 | |
肺脏 | 肺俞、膻中、天突 | 列缺、尺泽 | |
心脏 | 心俞、厥阴俞、膻中 | 内关、神门、间使、郄门 | |
胃 | 胃俞、中脘 | 内关、足三里 | |
肝脏 | 肝俞 | 太冲 | |
胆 | 胆俞 | 胆囊穴、阳陵泉 | |
肠 | 大肠俞、小肠俞、天枢、关元 | 上巨虚、足三里 | |
肾脏 | 肾俞、志室 | 太溪 | |
膀胱 | 次髎、中极 | 三阴交 | |
生殖器 | 中极、关元、子宫 | 三阴交 | |
肛门 | 长强、秩边 | 承山 | |
上肢 | 肩髃、曲池、合谷 | 夹脊(颈5~胸1)、颈臂 | |
下肢 | 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 | 夹脊(腰3~骶1) |
三、临床应用
针灸疗法,临床上可以单独应用,又可与其他疗法配合,形成综合治疗。在针灸治疗中,各种针具和灸法又各有特点,应用时还须根据病情有所选择,或单用,或同用,或交互使用,使其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针和灸都是外治法,是以激发机体的反应机能而发挥作用。刺激的质和量一定要适合机体的机能状态。换言之,在治疗中一定要使患者感觉舒适为度,以免影响患者的心理、生理而影响疗效。为此,临床应用中务必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穴位之更换:因周身穴位各有特性,而同经同部的穴位又多有类似作用。针灸的配伍处方,一次选用穴位不宜过多。经过数次治疗之后,须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化裁加减。加减的原则是,如病情较复杂,要分缓急先后,急者先治,缓者后治,分次进行治疗。如病情较单纯,也不一定长时间用某穴某方,要用具有相似作用的穴位作适当加减,或分几个处方轮流使用。对新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特别是有畏针者,初针时取穴宜少,以后可逐渐适当增加。
2.方法的运用:《灵枢·官针篇》讲:“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官能篇》又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各种针法和灸法各有特点。近代在原有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又发展成多种新疗法。但是一定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择其适合病家的方法而从之。
3.治疗时间:针灸治疗应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少数急性症可一天数次,慢性病症可1~3日一次。而对须长期治疗的患者,一定要订立疗程方案,应间接性治疗。或停治一定时间,视其疗效变化情况再确定治疗方案和计划。临床也可于针灸施治期间或停治期内配用其他疗法,如气功、药物、推拿等。只要是对病家有效的方案、方法都可运用,以达到治愈疾病,解除患者病痛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