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络丹,是传统名贵成药之一。具有祛风活血,通络化痰的功能。对于中风引起的手足麻木,半身不遂等症,确有很好的疗效。所以,一直在我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是目前市售的活络丹有四、五种之多,其中用量最大的是大活络丹和小活络丹两种。由于很多群众和中药店售货员(包括某些临床医生)对这两种成药的处方组成不甚清楚,因此,误认为两种药品作用基本一样,只是疗效强弱,价钱贵贱之分。故在临床上或患者自行选购中,经常混用,这是用药的错误。实际上这两种成药处方组成有很大区别,疗效也有很大差异。
(1)大活络丹:始载于清·祝补斋《卫生鸿宝》卷一。原名:“大神效活络丹。”本方由五十二味中药组成。如蕲蛇肉、乌梢蛇、全蝎、僵蚕、天麻、细辛、防风、白芷、麻黄、威灵仙、羌活、乳香、没药、血竭、川芎、当归、赤芍、紫豆蔻、乌药、青皮、木香、大黄、人参、藿香、香附、沉香、肉桂、附子、竹节香附、丁香、黄连、黄芩、茯苓、白术、甘草、熟地黄、何首乌、虎骨、骨碎补、龟板、牛黄、犀角、安息香、麝香、冰片、朱砂等;本方既有祛风活血、理气通络之品,又有益气补血,舒筋健骨之药。组方药物虽多,但有主有从,虚实兼顾。故对中风所致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筋骨无力,行走艰难等症,确有卓越疗效。
本方配伍意义:按其作用可分为熄风通络,祛风胜湿,行气活血,清热化痰及滋补气血等方面。如熄风通络的有地龙肉、全蝎、蕲蛇、天麻、僵蚕等;祛风胜湿的有防风、白芷、羌活、虎骨、威灵仙等;行气活血的有沉香、紫豆蔻、香附、乳香、没药、麝香、血竭等;清热化痰的有牛黄、天竹黄、犀角等;滋补气血的有人参、白术、当归、熟地黄、何首乌、茯苓、甘草等。上述几方面的药物作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综观本方效用,重点在于散风活血通经络,辅以滋补气血,清热化痰熄风之品。此药为中风后遗症以及风湿痹痛等常用著名中成药。
(2)小活络丹:始载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原名:“活络丹”。为与大活络丹相区别,故后世改称“小活络丹”。本方仅由六味中药组成,即:炙川乌、炙草乌、炙乳香、炙没药、胆南星(原方为制天南星)、地龙肉。此药具有温散寒湿,通络止痛之效。适用于由风寒湿邪留滞经络引起的痹痛,肢体筋脉拘挛疼痛,尤对偏寒者效果更佳;或经络间有湿痰、瘀血,而见腿、背间有一、二点作痛,或痹证日久,手足肌肉麻木不仁等症。
其组方配伍意义:风寒湿邪或瘀血湿痰留阻经络,以致气血不得宣通,营卫失其流畅,致使肢体拘挛疼痛或麻木。故方中主以炙川乌、炙草乌温经通络,以祛经络中风寒湿邪;辅以炙乳香、炙没药,散瘀行血,并能止痛;以胆南星散风通络,以除经络中之湿痰;佐地龙肉,取其性善走窜,功在通经活血。诸药合用,则风寒、湿痰与瘀血均得解除,使经络得通,气血调和,诸症自愈。
但由于本品处方中有大量的炙川乌(附子的母根)、炙草乌等辛热之品,故对于中风引起的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不宜应用;若患者长期服用,可出现头晕、烦躁等不良反应,尤其患有高血压病者,更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