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参的品种特征和真伪鉴别
人参是我国特产的名贵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由于疗效卓著,被我国历代医家所推崇。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 C.A.Meyer的干燥根。系多年生草本,以东北长白山一带为主产地。据南北朝《名医别录》记载:“人参生上党及辽东。”宋·《图经本草》谓:“初生小者三、四寸许,一桠五叶;四五年后生两桠五叶,未有花茎;至十年后生三桠;年深者生四桠,各五叶,中心生一茎。俗名百尺杵。三月、四月有花,细小如粟,蕊如丝,紫红色,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自落。明·李时珍云:“上党,今潞州也”。“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今所用者皆是辽参。”又谓:“人参因根如人形而得名,伪者皆以沙参、荠菜、桔梗采根造作乱之”。又云:“《图经本草》所绘潞州者三桠五叶,真人参也。”从以上古人所记述的人参植物形态与现今使用的五加科人参是相同的。由此可知,古代山西上党(今长治地区)也产人参。人参自古就是难得的稀有名贵药材,价格昂贵,所以古代就有以桔梗等伪充人参的记载。人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野生品,商品称“野生参”、“大山参”或“山参”;一类为栽培品,商品称“园参”。
野山参,生长年限不等,以年久者质佳。但由于喜生深山密林之中,分布地点分散,寻找困难,加之连年觅采,产量甚微,价格奇昂,实为罕见商品。因此,人参早已由野生逐渐变为栽培。
目前绝大多数商品人参均系栽培品种,人参主产吉林的抚松、集安、靖宇、安图、敦化、通化、临江,辽宁的桓仁、宽甸、新宾、凤城、清源,黑龙江的东宁、宁安等县。栽培人参以往吉林省抚松县东岗乡产量最大,约占人参总产量的60%,近年来毗邻的各县多有栽培,所以人参产量大幅度猛增。现将人参的主要性状特征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要点叙述于下。
1.野山参:由于生于深山密林,土壤较坚硬的环境中,又因生长年限较长,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野山参的各部位都形成较特殊的形态,现简介于后:
(1)山参芦(根茎):因生长年久,茎芦较其它参为长,大部分与身长相等,茎芦稍扭曲,如雁脖,俗称“雁脖芦”;顶端新脱落的茎痕,形如马牙,边缘较平齐,称“马牙芦”;中部系近10年脱落的茎基,芦左右交错层迭而生,芦碗紧密沿边缘有明显的棱脊,称“对花芦”。下部由于参龄久远,芦碗逐渐消失,而无痕迹,形成圆柱形,称为“圆芦”。圆芦上有紧密的环形棱皱,一般认为每一棱皱,是生长一年的标记。无论什么芦形,上面多有小疙瘩瘤,这也是野山参的特点之一。
(2)山参(附芦而生的不定根):生长年限久远的山参,芦上多生有参1~3枚,两枚以上的参多左右互生而下垂,中部丰满,形如枣核,故有“枣核”之称。
(3)山参体(主根):形状大小不一,分为横灵体与顺直体两种:横灵体多呈短横体、疙瘩体或菱角形,支根呈八字分开,俗称“武形”;顺直体多呈纺锤形或圆柱形。无论横灵体或顺直体一般均较粗短。主体长4~6cm,最长不超过10cm,中部直径0.5~2.5cm。主根顶端圆满。
(4)山参皮:表面灰黄色(生晒山参),紧结光润老而不粗,俗称“细结皮”(糖山参因浸糖,外皮呈淡黄白色,较饱满)。
(5)山参纹:在主体上部有明显紧密的环形纹,纹深而细,俗称“螺旋纹”。纹沟黑褐色,又称“铁线纹”。有时环纹断续延伸至中下部,俗称“一纹到底”。
(6)山参腿(支根):多为2~3分支,腿短促,上粗下细,分裆处多呈八字形,宽阔而不并拢。
(7)山参须(须根):稀疏而较长,多为参体的2~3倍,清晰不乱,似垂柳嫩条,柔韧顺直,俗称“皮条须”。须根上生有多数小疙瘩。俗称“珍珠疙瘩”或“珍珠钉”。气微香,味微苦、甘。
为了便于记忆,中药业有经验的前辈老师傅,将鉴别野山参的性状特征编了一套顺口溜,说:“芦长碗密带圆芦,左右下垂枣核钉,身短丰满横灵体,螺旋环纹深密生,皮紧细结光而润,腿短二、三八字形,须根疏长根瘤密,此为山参特殊形。”
2.圆参:旧称秧子参。由于加工方法不同,以往约有20种商品规格。现已简化,主要分为生晒参、红参、白参、红参须及白参须等。现将上述不同规格的圆参简要加工和性状特征分列于下:
(1)在产地加工方面:
9月间挖取生长5~7年的圆参根部,洗刷干净,称为“圆参水子”。
剪去小根,用硫磺熏后,置日光下晒干,即为“生晒参”;如不除去小支根,而晒干的称为“全须生晒参”。剪下的小支根及须根晒干,称为“白参须”。如将圆参水子,剪去小支根,蒸2~2.5小时,取出烘干或晒干,即为“红参”。其中带有较长的支根者又称“边条红参”,将剪下的支根或须根按上法蒸透并干燥称为“红参须”。如将选择参形较好的圆参水子,洗净置沸水中煮透,再以铝制排针将芦头主根扎透,然后放在盆内倒入热糖汁,进行浸糖,最后再用温水冲去浮糖,称为“白参”(糖参)。
(2)在性状特征方面:
①生晒参: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顶留有短芦,下部细支根已除去,外皮呈灰黄色或黄白色,上部有断续环纹,参体有明显纵皱纹。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有明显棕黄色形成层环,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菊花心,气特异,味微苦、甘。
全须生晒参,具有完整的、芦头和参须,参须多用棉线缠绕,以保持人参原有形态。其它同生晒参。
②红参(又名生蒸参):加工红参,要求参根肥壮,浆足,否则,蒸后参体瘪瘦。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全长5~20cm,直径1~2.5cm。表面棕红色,半透明,有的上部不透明,显暗黄色斑块。芦头较短,并有数个“芦碗”。近上端有环纹,全体有纵皱,下部有2~3条短支根(参须已除去)。质硬,断面平坦,角质样,棕红色,形成层环色稍浅。气味同生晒参。过去红参的等级按重量分,每一两(16两制)二支、三支、轻五支,五支以下称“一把抓”。
商品红参中尚有边条红参。又称“石柱参”。因原产辽宁省宽甸县石柱沟而得名(现产参区多有生产)。边条红参较一般红参生长时间长,须栽种8~10年采挖。其特征有“三长”、“黄马褂”的特点,即芦长、身长、腿长,上部多有暗黄色外皮,俗称“黄马褂”。余同一般红参,质量较红参为佳。
此外,还有一种朝鲜红参,又称高丽参、别直参,系由朝鲜进口。其植物来源与我国所产的人参为同种。生长时间和国产边条参相似,但由于加工方法有异,其性状特征与国产红参迥然有别。主根呈圆柱形,或模压成方柱状,粗壮而顺直。长约6~10cm,直径1~2cm。顶生双芦,由于芦碗平齐,中间凹陷,又称“马蹄芦”,单芦者名“单碗芦”。支根短,多弯曲交叉,有的为单支。表面红棕色,半透明,上部常带黄衣,全体有纵皱纹。余同红参。过去按支头大小分为天字、地字、人字、翁字四种规格,以天字质量为优,又按每支重量分为10支、15支、20支、30支等多种等级。每盒600克。本品由于在形态上与国产红参的差异,在市场上的价格则高于国产红参数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参种植事业的发展,在栽培和加工上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研究,现已生产出“新开河参”、“皇封参”和“康龙参”,其质量和形状均足与朝鲜红参相媲美。
③白参(糖参):根多呈圆柱形,芦与须齐全,有的也带。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上端有断续环纹。全体可见针刺痕迹,外皮松泡,常见糖样结晶,断面黄白色,具裂隙。味较其他参均甜。
④白参须:顺直整齐,用绳扎把者,称“白直须”,细小须根,绞结成团者,称“白弯须”。颜色、气味同生晒参。
⑤红参须:也分红直须和红弯须两种,但红直须扎把后,较白直须整齐顺直。其颜色、气味均同红参。
人参属贵重药材,价格较昂,近年来发现人参伪品很多,常见的有如下数种:
①野豇豆:为豆科植物野豇豆Vigna Vexillatl(L.)Benth的根。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多不分支。长8~1.5cm,直径0.5~1.5cm。根头部无芦头及芦碗,未去栓皮者表面黄棕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样疤痕,无横纹。去栓皮并经蒸煮者,外表显灰棕色,微透明。断面角质样,有棕色小点。气微、味淡,略有豆腥气。华东地区某些地方误作人参而栽培。
②栌兰:为马齿苋科植物栌兰Talinum Panicalatam(Jacq.)Gaertn的根。根呈圆锥形或纺锤形,多有分支,除去粗皮后,经蒸煮干燥而成。顶端有残留木质茎基,表面灰黄色,半透明,质坚硬、断面平坦,角质样,中央常有空隙。味淡,嚼之有粘滑感。
③华山参:河南称“热参”。为茄科植物华山参Physochlainainfundibularis Kuang的根。
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少分支,略扭曲。长5~20cm,直径0.5~3.5cm。一般先除去外皮,再与甘草、冰糖等共煮后,晒干。顶端有一至数个芦头,根头部有密集环纹,外表呈黄棕色,半透明,带有横长皮孔,质坚硬、断面角质样,具放射状菊花纹。气微,味微甘,后苦。本品有毒性,含有阿托品类生物碱,曾经发生过中毒事故。
④山莴苣:为菊科植物山莴苣Lactucaindica L.的根经蒸后的加工品。根呈圆锥形,多自顶部分支,长5~15cm,直径0.7~1.7cm。顶端有圆盘形芽或芽痕。表面红棕色,半透明,有纵皱纹及点状突起的须根痕,质坚实,断面平坦角质样,可见形成层环,具放射状裂隙。气微,味微甘,后苦。
⑤商陆: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acinosa Roxb的根,经蒸煮加工而成。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0~16cm,直径约1.5cm,顶端有地上茎残基。表面红棕色或紫褐色,有明显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淡棕色,可见数个同心性环。气微,味甘苦,久尝麻舌。本品有毒。
⑥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的根,本品不经蒸煮加工,常以原药材伪充“全须生晒人参”。根呈圆柱形细长而弯曲,偶有分支无须根,长7~20cm,直径1~2cm。顶端有数个半月形茎痕(芦碗),表面淡黄白色,具纵皱沟纹及皮孔样斑痕。上部有少数断续粗横纹,质坚脆,断面皮部类白色,中心淡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具放射状菊花心。
无臭,味微甜后苦。
二、西洋参的药用历史和真伪鉴别
西洋参,别名“花旗参”。系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本品始载于清·《本草从新》,吴仪洛云:“出大西洋佛兰西,形似辽东糙米参……。”清·《本草纲目拾遗》引《药性考》云:“洋参似辽参之白皮泡丁,味类人参而性寒。”从上述本草记载与现今使用的西洋参是一致的。
西洋参的商品来源,以往全靠进口,主产于美国、加拿大,集散于“旧金山”。转运香港,售与我国专营进口药材的“广帮”药商,如广安和、寿草堂、广盛远等。再经加工分档,成为多种规格。西洋参分有野生和种植两类,其形状有所区别,野生西洋参又称“野泡”,多呈纺锤形,大小不一,大者如指,小者如蛹。无芦、无支根。表皮黄褐色,有紧密的环纹。质硬,体轻。断面黄白色,形成层环明显,韧皮部有棕红色树脂道多数。气微,味微苦微甘。此为西洋参中之珍品。
由于本品产量甚少,现已少见。进口的西洋参,自建国前就以种植品为主。但由于加工和形状不同,分有多种规格(无论哪种规格均已除去芦头、切去支根),带皮的称“原皮参”,去皮的称“粉光参”。从形状来讲,其主根短而肥壮或短支根基部呈八字分开,称“武形”;若主根呈圆柱形(俗称“顺直体”)称“文形”(粉光参多用文形加工)。习惯以武形质量为优。西洋参在我国应用已有2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通过长期的科学实验,我国已引种成功。
西洋参以往需用量不大,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开始重视保健,所以,西洋参不仅在配制保健药品中需要,而且年老、体弱者也经常单服,因此需求量大增。由于西洋参货源不足,又比人参价格昂贵,故此有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就以国产生晒人参冒充西洋参出售。
西洋参与人参虽为同科同属植物,但西洋参性寒,功效补气养阴,清虚火,生津液;人参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由此可见,两者性味、功能均有不同。为了保证人民用药准确,安全有效,应予注意鉴别。现将进口西洋参与国产种洋参和生晒参主要性状区别点列于下:
1.进口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主产加拿大、美国。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芦头及支根已除去,长3~10cm,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或黄白色(去皮者显白色),上部和中部有密集的横环纹,皮显细腻而紧密,全体可见纵皱纹和横向皮孔样疤痕,一般细长稍隆起。质坚,体轻,不易折断,断面淡黄白色,无裂隙,呈放射状纹理,有明显棕黄色形层环,皮部散有多数红棕色树脂道。气微香,味甘、微苦。
2.国产种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根呈圆柱形而带纺锤状,顶端常带残芦,分枝极少。长4~10cm,直径0.8~1.6cm;表面淡棕黄色或黄白色,上部横纹紧密,中部较稀疏,全体有不规则的纵皱纹,下部明显有横向皮孔样疤痕,质坚实,不易折断,体较进口西洋参为重,断面淡黄白色,形成层环色较深,皮部散有多数红黄色树脂道。气微香,味甘,微苦。
3.生晒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 C.A.Meyer的干燥根。根多呈圆柱形,少有纺锤形,为仿洋参,芦头多除去或残留皱缩短芦,支根已除去,或留极短支根。长约5~15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或黄白色,皮显粗糙而疏松,上部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皮孔样疤痕较粗短,明显隆起。质坚硬,体较洋参为轻泡,断面淡黄白色,略显粉性,放射状纹理不甚明显,皮层与木部中心有时显裂隙,有明显棕黄色形成层环。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但不及洋参明显。气特异,味甘,微苦。
三、牛黄与假牛黄的鉴别
牛黄是一种著名的珍贵中药,其味苦,性凉,归心、肝二经,既有凉肝熄风定惊之效,又有清心开窍豁痰之功。由于疗效卓著,故被历代医家所重视。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载:“牛黄生陇西及晋地,特牛胆中得之……。”陶弘景并谓:“一子大如鸡子黄,相重叠,药中之贵,莫复过此。”苏颂的《图经本草》云:“一子如鸡子黄大,重叠可揭折,轻虚而气香者佳。然人多伪之,试法揩摩甲上,透甲黄者为真。”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说:“牛黄,亦有骆驼黄,皆西域所出也。骆驼黄极易得,医家当审别考而用之,为其形相乱也。”《本草通玄》云:“牛黄,体轻气香,置舌上,先苦后甘,清凉透心者为真。”综上所述,可见古代所用之牛黄就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并且历代医药学家都总结出对牛黄的真伪鉴别不同的方法。沿用至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牛黄为牛科动物牛Bostaurusdomesticas Gmelin的干燥胆结石,或胆管、肝管结石,前者称“胆黄”,后二者称“管黄”。同等入药,但以胆黄质量为优。
商品牛黄中又分国产牛黄和进口牛黄两类,均在宰牛时检查牛的胆囊、胆管、肝管发现而得的,故统称“天然牛黄”。
国产牛黄分布地区较广,如产于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者称“京牛黄”,产于东北地区者称“东牛黄”,产于西北地区者称“西牛黄”。
进口牛黄过去分为“金山牛黄”和“印度牛黄”两种。金山牛黄主要产于加拿大、阿根廷、乌拉圭、智利、巴拉圭、玻利维亚、墨西哥等国,集散于美国旧金山,故称“金山牛黄”;产于印度者称“印度牛黄”。以往均转运香港,由香港药商购入后拣选分档,再售与国内专门经营进口药材的“广帮”药行,销售全国各地。两类牛黄在质量方面,以国产牛黄为优,但因产量甚少,远不能满足需求,故建国前商品牛黄就以进口为主。
1.牛黄性状特征
(1)国产牛黄:
①胆黄:多呈卵圆形,类球形、三角形、类方形,大小不等,最大者如鸡卵,小者如豆,不完整的则破裂成片状。完整的表面黄红色或棕黄色,细腻微有光泽,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小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松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紧密而细腻的同心层纹,层层包裹,如树木之年轮,纹理清晰而均匀,偶有白色斑点夹杂其中。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②管黄:多呈短管状,粗长如小指,管壁厚约1~3mm,常呈碎片状。内外均呈棕褐色。较粗糙,有隆起的小疙瘩或龟裂,质松脆,断面外周有层纹。有的中空,质坚无层纹,质量稍次。
尚有少数“吃胆牛黄”因加工不当所致。多呈暗红色,质较硬,断面似胶状,显黑色或墨绿色,同心环层纹不明显,无清香气,味苦,质更次。
将少许牛黄加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2)进口牛黄:
①金山牛黄:形状与国产牛黄相似,但色泽不如国产牛黄鲜艳。表面呈棕黄色至深棕黄色,质地较粗,微有光泽,断面亦略粗糙,层叠纹稍厚,亦有白斑及黑片块,气味与国产牛黄相同,但质量稍次。过去将碎片大小分开。大的称“大片黄”,小的称“小片黄”,分档出售。
②印度牛黄:形状与国产牛黄相似,惟色泽发呆,表面黄棕色或土黄色,无光泽或少光泽,麻面或光面。体稍重较坚实。断面纹理较厚不均,并杂有黑片块或灰白色块。无香凉感并稍带土腥味而苦,质次。
天然牛黄均以完整、表面光泽细腻,体轻质松脆,断面层纹薄,清晰而细腻,入口有清凉感,味苦而后甘者为佳。表面挂乌金衣者更优。
牛黄是一种稀有的贵重中药,但应用范围很广,很多名贵中成药的配方中,都有牛黄。如治疗温邪入内,逆传心包引起的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的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治疗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的局方牛黄清心丸;治疗小儿高烧烦躁,惊风抽搐的牛黄抱龙丸等等,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功用确有转危救急之功效,所以,对牛黄的品质真伪优劣,决不能忽视。但由于牛黄货源奇缺,价格昂贵,近年来国产和进口牛黄中均有伪品出现。现将曾发现的伪品性状特征列下。
2.伪制品
(1)系用黄连、大黄及姜黄粉末,加蛋黄、蛋清、胆汁或皮胶、树脂等制成类圆形或不定形团块及颗粒,直径0.1~3cm,表面棕褐色或黄褐色,无光泽,体较重,断面棕褐色、灰黄色或黄棕色,粗糙,有的伪做粗层纹。无清香气,味苦,嚼之粘牙。
加水湿润,涂指甲,染指甲的颜色易擦掉,置热水中不能全部溶解,留有残渣。镜检可见上述植物组织碎片。
(2)系用黄连、大黄、姜黄、蛋黄、蛋清及猪血等粉末伪制,呈类球形,直径约3cm,表面浅黄棕色,无光泽,具不规则裂纹。体较重,断面粗糙,用手触之有颗粒感,可见深棕色(加入猪血干燥粉)及黄棕色相间环层,层纹厚约1~3mm,无清香气,味苦。加水湿润,涂指甲,无“挂甲”现象。镜检可见上述植物组织碎片。
3.混淆品:猪胆结石。呈不规则块状,直径0.4~1.5cm,表面黄白色,黄棕色或棕褐色,略有光泽。质松脆,断面具黄棕色及黄白色相间的层纹。味苦。
四、羚羊角及其类似品和伪品的鉴别
羚羊角,商品中简称“羚羊”,系贵重药材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据历代本草记载的羚羊其名称、形态和产地方面颇不一致。从名称上有羚羊、羊、九尾羊等;从形态上有两角、一角之分,其角有说长一、二尺,又有说长四、五寸;从产地上有云出建平、宜都及西域,有云出梁州、直州及洋州等,看来国内多处有产,其品种甚多,但与现在所用之羚羊角迥然有别。
截止到建国前商品中尚有羚羊和青条羚羊之分。由于青条羚羊产量甚少,仅销极少地区,故早已绝迹。因此只剩下当今所用的羚羊角一种。至于这种羚羊角何时应用的,尚无考证。
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tatarica Linnaeus的雄兽的角。雌兽无角,仅有短的突起。
这种羚羊由于头大,鼻吻膨大,鼻孔亦大,且能灵活伸缩和左右摆动,故有“高鼻羚羊”之称。原动物系陆栖兽类,喜栖于半沙漠地区,均为野生。主产于前苏联。据说我国新疆沿中苏(前苏联)边境和中蒙边境有少量出产,但未见提供商品。
羚羊角是一种珍贵特效的中药,其味咸,性寒,归肝、心、肺三经,具有平肝熄风,清热镇惊,明目,解毒等功效。多在成药中应用。在一些古代名方和名贵制剂中是不可缺少的主要药品,如治疗肝风内动,手足瘈疭的“羚角钩藤汤”,如治温热病,邪热内陷心包引起的昏狂谵语,抽搐痉厥的“紫雪丹”等等,都起关键性的治疗作用。
羚羊角商品来源,一向依靠进口,价格昂贵,在建国前就有类似品冒充羚羊角出售的现象。
现今市场发现的伪冒羚羊角的有:黄羊角、长尾黄羊角、西藏羚羊角、羊角。现将羚羊角的真品与类似品的性状特征列下,以资鉴别。
羚羊角:两枝对生,形状相似,粗细不等。均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尖向内侧扭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的中上部有“血丝”或“血斑”透于体外,尖部个别带有黑色。光滑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波浪式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习称“手握合把”。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骨塞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习称“血槽”)紧密嵌合,颇为坚固。自横截面视之,其结合部呈不规则的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筒形,中空。全角呈半透明,对光视之,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见的细孔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此为羚羊角的重要鉴别特征。质坚硬。气无,味淡。羚羊角的质量是以坚实质嫩,光润,有血丝血斑,无裂纹者为优。
1.羚羊角因产地和生长年龄不同,尚有不同规格
(1)“大头鬼”:系幼羚羊的角,长6~14cm,基部直径1.6~6cm。基部较粗,除去骨塞后,呈喇叭筒状,上部较尖,稍作弯曲形,虽有环节但不明显,下部灰黄色,上部紫黑色,尖部全黑色,故又有“紫羚羊”之称。全体光润,无裂纹。骨塞松软,易脱出。此为羚羊角中最嫩的品种。
(2)“老劈柴”:又称“老角”、“枯角”、“倒山货”,系羚羊死于山野,由猎人拣取的角。整枝的为多。也有为半块或碎块,由于风吹日晒,表面纵裂纹很深或呈劈破状。颜色由灰黄色至灰黑色不等。多无骨塞,有骨塞的则已糟朽,手剥即落。虽具羚羊角形状,但皆干枯,质量甚低。
上述两种羚羊角,建国后很少见了,现用商品多为大枝羚羊角。
2.常见的羚羊角外形类似品
(1)黄羊角:为牛科动物黄羊Procapragutturosa Pallas的角。呈长圆锥形而侧扁,略弓背形弯曲,角尖稍向内上弯,长约20cm,基部直径3~4c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粗糙,自基部向上有微波状环脊17~20个,其下部间距较小,约0.5cm,基部横截面椭圆形,内有较大的骨塞,全角不透明,无“通天眼”。
(2)长尾黄羊角:为牛科动物鹅喉羚羊Gazellasubgutturosa Culdenstaedt的角。角呈长圆锥形,而稍侧扁,角尖部显著向内弯曲。长20~30cm,基部直径3~7cm。表面黑色,有多数纵裂,中下部有斜向环脊约8个,一侧不明显,其间距1.5~2cm。基部横面类圆形,中央有黄白色坚硬“骨塞”。边缘不呈齿状。全角不透明,无“通天眼”。
(3)西藏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藏羚Pantholopshodgsoni Abel的角。角呈长圆柱形侧扁,较直,长50~70cm,表面黑色或深棕色,较光滑,角的下方2/3处有隆起环脊16个,其间距相等,约2cm,基部横截面扁圆形,中央有黄白色坚硬“骨塞”,边缘不呈齿状,全角不透明,无“通天眼”。
(4)羊角:为牛科动物羊的角。系羚羊角伪制品,角呈长圆锥形,长18~20cm,基部直径3~4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中部微弯,角尖外上方弯曲呈“S”字形,表面光滑,略透明,有仿制的环脊约14个,并可见刀削痕。环脊间距约1cm,尖角端约3.5cm,部位无环脊;基部无骨塞,呈筒状。无“通天眼”。
(5)掺入杂质的羚羊角的骨塞与外面角鞘结合得非常坚固。如发现骨塞已活动或有异象,应注意检查其中是否灌有金属铅可能。曾发现将羚羊角骨塞拔出,灌入铅粒或将铅粒嵌于角内,或放入铁块等物,以增加重量。有的从外观检查,即可发现,有的隐约在角内,外表角鞘仅有裂缝,经X线可以发现。
五、麝香真伪鉴别
麝香,又称射香、寸香、元寸香,为我国特产的名贵中药之一。具有开窍醒神、通经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如治疗中风、痰厥、高热神昏的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的七厘散、第一丹;治疗喉痹乳蛾,痈疽肿毒的六神丸、犀黄丸等著名成药中,都配伍有本品。为中医治疗某些急症不可缺少的药物。由于疗效显著,迅速确切,所以为历代医家所珍视。
麝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其形似獐,故俗呼香獐”。陶弘景云:“麝形似獐而小,黑色,常食柏叶,又啖蛇。其香正在阴茎前皮内,另有膜袋裹之。”雷敩谓:“凡使麝香,用当门子尤妙。”《名医别录》云:“……出益州者形扁,仍以皮膜裹之,多伪。凡真香一子分作三四子,刮取血膜,杂以余物,裹以四足膝皮而货之,货者又复伪之……”麝香是稀有动物的分泌物,来源甚少,价值昂贵,根据历代本草记载,自古就有伪品存在。本品历来靠猎取麝取香,长年累月捕杀,致使资源日渐枯竭,近年来虽然在人工驯养活麝取香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产量甚微,还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加之走私猖獗,价格暴涨,麝香商品中作伪掺假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应注意鉴别。
麝香为鹿科动物原麝Moschusmoschiferus Linnaens、马麝Moschussifanicus Przewalski或林麝Moschusberezorvskii Flerov成熟雄麝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产于四川(阿坝、甘孜、凉山及雅安)、西藏、云南等省区,此外陕西、甘肃、湖北、青海等省区亦有少量出产。习惯认为西南各地产品质量最佳,而以西藏高原产量最大。现在四川马尔康、陕西镇坪、安徽佛子岭等养麝场均有养殖。狩猎取香,一般在10月至翌年3月进行。此时麝的分泌物多已干涸,香气浓厚,产量较大,质量亦佳。立夏以后分泌物稀薄,不易干燥,质量亦差。猎取后立即割取香囊,去掉多余的皮肉。将毛剪短,由囊孔插入纸捻,以吸其中水分,放入笼内阴干,切忌火炕或日晒,以防变质。过去麝香商品规格很多,目前只分毛壳麝香(整麝香)和麝香仁(即挖毛壳麝香囊中的颗粒)两种。
1.性状特征
(1)毛壳麝香:呈扁圆形、类椭圆形或类球形的囊状体。直径3~9cm,厚2~4cm,开口面略平坦,为棕褐色革质皮,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的短毛,从四周围绕中心呈旋涡状排列,中间有一小孔(囊孔),直径2~3mm。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无毛,微皱缩,手捏略有弹性,用剪刀从囊孔处剪开,可见中层皮膜,呈银灰色,半透明,习称“银皮”,内层皮膜呈棕红色或酱紫色。
质软,习称“油皮”或“里衣子”,内含颗粒状或粉末状的麝香仁,并有少量的细毛及内层皮膜。
质柔软,有特异香气。
(2)麝香仁(俗称“散香”):呈棕黄色、棕褐色或棕黑色粉末状或颗粒,偶夹有少数细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其中层呈团块状者称“当门子”,为不规则圆形或扁平状,多呈黑紫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显颗粒状。粉末状者多呈棕黄色或棕红色,习称“黑子黄香”。质软润,有油性。具有特异的浓烈香气。味微辛、苦,略咸。
在质量方面:毛壳麝香以饱满、皮薄、有弹性、香气浓烈为佳。麝香仁则以颗粒色黑紫、粉末色棕黄、质柔、油润、当门子多、香气浓烈者为佳。
2.经验鉴别
(1)手捏法:鉴别毛壳麝香,系用指压捏不带毛的囊皮处,须有柔软感觉,而无硬性的顶手物质。被压下陷的皮囊,放手后应弹起恢复原状。手捏法的目的,主要是探查麝香中有无异物和干燥程度,如果手捏太软,表明水分多,如内有硬物或捏入部位不能复原,表明有掺假现象。
(2)针探法:系将特制的麝香槽针,插入毛壳麝香的香囊开口内,然后向不同方向搅动,取出槽针观察,若是真品,槽内麝香仁应逐渐出现膨胀而高出槽面,习称“冒槽”。麝香仁应油润,无锐角,颗粒自然疏松,香气浓烈,不应有其它纤维和异物。若颗粒不规则,有锐角,不自然,麝香枯燥,无油润光泽,则为掺伪品。
(3)手捻法:取麝香少许于掌心或拇指与食指之间进行捻搓,应成团状,但不应粘手或脱色染手、顶指、结块和砂粒感,并应轻揉其团块,遂逐渐松散或弹起,其手上的香气经久不去者为真。
(4)口尝法:取麝香少许放于舌尖部门齿间进行咬尝,应无粘牙或砂粒、杂质等垫牙的感觉,舌感微苦则麻辣,香气浓烈,扩散力强,立即通于鼻腔及舌根者为真。
(5)火试法:取麝香少许置于金属片或锡箔纸上,下面用火灼烧,初则蠕动状而迸裂,并有轻微爆裂声,随即溶化膨胀起泡成黑色油珠,而后开始燃烧,香气四溢,无烧毛、焦肉味,不起火焰和火星。烧后灰呈白色或灰白色为真。否则,则有掺伪。
(6)水试法:取麝香少许投入开水杯中,应逐渐溶化,水溶液应成淡黄色,但仍清澈而不混浊,溶解部分约占60~70%,不溶解部分只能是微小的麝香子和散碎皮膜。不应有沉淀、混浊、尘砂和细小的纤维等杂质,否则必然有掺假。
3.显微鉴别:取麝香仁粉末用水合氯醛液装片观察呈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由不定型颗粒状物集成,半透明或透明。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形、八面体或不规则的晶体。并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组织。
4.理化鉴别:取麝香仁0.1克,加60%乙醇20毫升,回流提取15分钟,滤过。取滤液3毫升,放入小烧杯中,吊以宽2cm、长30cm的滤纸条,使其一端达于杯底,浸一小时,将滤纸干燥,于紫外灯下观察,上部显黄色荧光,中部呈蓝紫色荧光,加1%氢氧化钠液变为黄色。
取麝香仁用水或稀甘油装片观察,较小的团块为半透明状,淡黄棕色,较大的团块呈暗棕色,不透明,边缘清楚,并可见柱状和不定形的结晶,尤以柱状常见,偶见油滴。
5.伪品:在各地收购的麝香中,常出现有掺假现象。掺假物中动、植、矿三类物质均有。
动物类物质有肝脏、血、肌肉、油脂、羊粪等;植物类物质有朽木、淀粉、儿茶、树脂、桂皮、荔枝核、锁阳等;矿物类物质有铁末、铅粒、磁石、砂土、玻璃等。但从历来收购情况分析,麝香完全纯属伪品的很少见,由于麝香香气特殊,即使掺假,或多或少也加入一些真麝香,借真品气味以假乱真。
常见的伪品麝香多以毛壳形式出现(亦有在麝香仁中掺假的),有的用真毛壳麝香的外壳填入杂质,也有用麝毛或其它动物毛粘合囊壳伪制而成。其囊壳系用动物的膀胱、肠衣等伪制,囊的开口面呈革质样皮,其形状呈扁圆形,椭圆形或类圆球形。多饱满坚实,手按之质硬,无弹性。四周用假毛粘合于壳上,粗毛灰白色密而长,一拔即掉,不自然。周围接口处有用胶粘,有用线缝。虽然掺伪的内容物有所不同,但用显微鉴别和一般的理化鉴别,均能与正品麝香区别开来,如锁阳、桂枝、羊粪等植物组织及纤维等掺杂,可用显微镜检查,使水不溶性残渣增加;血、肌肉、肝脏等动物性组织掺杂,可用火烧,起油泡,无香气,有焦腥气,灰烬呈紫红色或黑色(真品白色或灰白色);矿物性物质掺杂,火烧无油点,灰烬呈赭红色,增加灰分含量;掺入淀粉,加入稀碘液可显蓝色。
六、珍珠与假珍珠的鉴别
珍珠,是贵重的中药之一,具有镇心定惊,明目退翳,解毒敛疮之功效。本品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原名“真珠”。李洵曰:“真珠出南海,石决明产也。蜀中西路女瓜出者是蚌蛤产,光白甚好,不及舶上者采耀。欲穿须得金钢钻也。”苏颂云:“今出廉州,北海亦有之。生于珠牡(亦曰珠母),蚌类也。……。”寇宗奭云:“河北塘泺中亦有围及寸者,色多微红,珠母与廉州者不相类。”李时珍说:“今南珠色红,西洋珠色白,北海珠色微青,各随方色也。”从以上本草记载,可以看出古代药用珍珠就有进口与国产之分,海产与淡水产之别,此与现今情况相符。药用商品珍珠有天然海产珍珠和人工养殖的淡水珍珠,淡水珍珠又称湖珠和养珠,二者都是珍珠的正品。
习惯认为天然海水珍珠质量最佳。
珍珠的来源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martensii(Dunker)或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Lea)、褶纹冠蚌Cristaria Plcata(Leach)等双壳类动物的贝壳中外套膜因受到刺激分泌珍珠质而形成的。前者为海产珍珠,后二者为淡水产珍珠,此与《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的品种相符。过去商品中有进口的老港珠和新港珠,近年来我国养珠事业发展很快,珍珠已满足供应,不再进口。但由于珍珠价格昂贵,近年来市场曾出现假珍珠现象,假珍珠多系珍珠蚌壳或矿石打碎磨研而成,伪冒珍珠出售,应注意鉴别。
珍珠,又称“真珠”、“濂珠”。主产广西合浦、北海,广东濂江,海南及台湾(称为海珍珠),黑龙江、安徽、江苏、上海等地(称为湖珍珠)。国外印度、印尼、日本、斯里兰卡、泰国、墨西哥等均产。海产野珍珠,全年可采;人工养殖珍珠在接种养殖后2年即可采收,但以初冬11月份为宜。
1.性状特征:天然珍珠呈圆球形、卵圆形或棒状,大小不等,大者如豆,小者如粟,一般直径1.5~8mm。表面类白色、淡黄绿色或淡蓝色等五彩晶莹光泽,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凸凹,光洁度均匀,用丙酮洗不掉。质坚硬,难以破碎,破碎面于显微镜下观察呈同心性层纹。无臭,无味。用火直接烧灼后,表面变黑色,有爆裂声,并形成层层剥落的银灰色小片。本品置紫外灯光下观察,显浅蓝色或亮黄色荧光。人工养殖的珍珠,其形状与天然品相似。表面光泽较弱,形体常不浑圆,具有不规则的钝棱角。有核珍珠,断面中央有圆形砂粒或石决明碎粒,表面有一薄的珍珠层。人工养殖湖珠,一般比天然品颗粒大,多为长粒状。如麦粒、如豆、如小螺钉。
多带瘤结或亚葫芦腰纹,淡粉药色,有莹光,亦闪七色光彩,如石决明内壁光泽,其他与天然品相同。
2.伪品:系用贝壳或矿石打碎后磨圆加工而成。为了增加光泽度,在表面涂上一层含铅的化合物。其主要特征为呈扁圆形,类球形或不规则多面体。直径1~3mm。表面有银灰色光泽,不均匀,用丙酮洗脱光泽消失。直接火烧时表面不呈黑色,不爆裂,破碎面白色无光泽;显微镜下观察,无同心性层纹,莹光呈黄绿色。
七、冬虫夏草的来源、性状和真伪鉴别
冬虫夏草,商品中简称“虫草”,在清·《本草纲目拾遗》中又称“夏草冬虫”。本品首见于清·《本草从新》,为我国特产名贵的滋补强壮药品。具有补肺滋肾,止咳化痰之功效。《本草纲目拾遗》引《青藜余照》云:“四川产夏草冬虫,根如蚕形,有毛能动,夏月其顶生苗,长数寸,至冬苗槁,但存其根,……。”根据历代本草记载的冬虫夏草原植物形态,与现今所用之品相吻合。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均为野生,多生于海拔3000~4000m高山草甸区的土壤中。
冬季幼虫蛰居土里,菌类侵入幼虫体内,汲取养分使虫体充满菌丝而死亡。夏季自幼虫头部生出子座,似草,故称“冬虫夏草”。
本品主产四川甘孜地区的巴塘、理塘、道孚、德格及凉山等地,阿坝地区的松潘、理县、茂县、黑水、马尔康等地;青海的同仁、同德、玉树、化隆;云南的德钦、中甸、丽江、维西;此外,西藏、甘肃、贵州也有产。以四川产量大,行销全国,并出口。
冬虫夏草,习生于高寒山区,采集本品须在积雪融化时,子座出于雪面,孢子未散发时为宜,一般在5~6月份(端午节前后)采挖,因出土时间短暂,必须及时挖采,否则土中虫体枯萎,不合药用。由于子座短小,常生在杂草之中,颇难寻觅,故采挖时,须伏于地上,从杂草缝隙中侧视,找到之后记清子座位置再挖,如从上立视,因杂草掩盖,就难以找到。挖起后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泥土及膜皮,晒干即可,称为“散冬虫”,选择形体完整,长而肥壮者再用黄酒喷之使软,整理平直,每7、8条用红绳扎成小把,再将多数小把理齐,平码在固定木盒中,压榨一起,用红绳捆绑成扁方形,每捆约25克,称为“把冬夏”,多供出口。
性状特征:幼虫尸体似蚕状,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粗糙,背部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环纹较细;头部渐红棕色,腹面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4对明显突出。质脆,易折断,断面内心充实,白色,略发黄,周边显深黄色。子座自虫体头部生出,长圆柱形,弯曲,下部略粗,上部稍膨大,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皱纹。折断面粉白色,有草菇气味,味微酸。其品质以虫体色泽黄亮丰满肥大,断面类白色,充实,子座完整者为优。如虫体瘦小,表面暗灰色,断面中空或有黑斑者为次。
冬虫夏草在功效方面,既补肺阴,又益肾阳,可治肺气亏损,肺阴耗伤所致的久咳虚喘,痨嗽咯血;或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尤其对病后体虚不复者,服之更宜。本品具有补而不滞,甘平不燥的特点,向为医家视为滋补珍品。不仅在治疗上医家所喜用,当前在配保健药品,乃至药膳中经常选用。但本品产量有限,货源不足,所以价格猛增。因此,市场上出现一些伪品。现对常见的几种伪冬虫夏草的性状特征分别简述于下,以资鉴别。
1.亚香棒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Cordycepshawkesii Gray寄生于鳞翅目昆虫幼虫体内的复合物。发现于安徽、江苏、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其特征与冬虫夏草相似,表面灰褐色,头部棕黑色,发亮。子实体头部短圆柱形,有时分支,棕褐色,弯曲。无草菇气味。
2.凉山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凉山虫草Cordycepsliangshanensiszang Liuet Husp.nov.寄生在鳞翅目昆虫幼虫体内的复合体。发现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其特征与冬虫夏草相似,表面棕褐色,被有绒毛,虫体肥大,子座多单一,长约10~30cm。较正品弯曲而细长,头部圆柱形或棒状。气微腥,味淡。
3.蛹草:为麦角菌科真菌蛹草Cordycepsmilitaris(L.et Fr.)Link,本品最早产于吉林,后在河北、陕西、安徽、广西等地相继发现。蛹草与正品冬虫夏草主要区别点,其子实体头部较柄短的很多,表面橙黄或橙红色,寄主为夜蛾科昆虫的幼虫,常在发育成蛹后才死,后以虫体呈椭圆形的蛹,故称“蛹草”。
4.地蚕:为唇形科植物地蚕Stachysgeobombycis C.Y.Wu及其同属植物的干燥地下块茎。
发现于华南、中南等多数地区,此伪品在旅游点食品摊上均可见到。其块茎呈纺锤形,两端略尖,无子座,长1.5~4cm,直径0.3~0.7cm,表面黄白色或棕褐色,具4~15个环节,节上有点状芽痕及根痕,略皱缩。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白色或灰白色,可见一棕色环,气微,味甜,用水浸易膨胀。
5.人造虫草:系用面粉、薯粉、玉米面、石膏等经模压加工而成。外形大小酷似冬虫夏草,无子座,表面黄白色或红黄色,环节明显,质坚实,断面粉白色,有散在的黄色小点,气微,味淡,嚼之发粘,有颗粒感。水浸后,表面颜色脱落且变软,加碘液显蓝色。
八、天麻与假天麻的性状鉴别
天麻是一种名贵的常用中药,具有平肝熄风,定惊止晕之功效。天麻之名首见于宋代《开宝本草》,《神农本草经》列赤箭于上品。因其茎色赤,直立似箭杆,故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二者合并,称:“天麻即赤箭之根”。并引《开宝本草》曰:“天麻生郓州、利州、太山、劳山诸处,五月采根暴干。叶如芍药而小,当中抽一茎,直上如箭杆。茎端结实,状若续随子。至叶枯时,子黄熟。其根连一二十枚,状如天门冬之类。形如黄瓜,亦如芦菔,大小不定。”宋代《本草衍义》云:“赤箭,天麻苗也,与天麻治疗不同,故后人分为二条。”明代《本草纲目》说:“赤箭用苗,有自表入里之功。天麻用根,有自内达表之理”。由此可知,赤箭、天麻同为一个植物,只是药用部位不同,功效各异而已。关于“赤箭”之名,虽在历代本草多有记载,而当今已无此药。
按以上古代所有天麻与当今所用之品相符合。
天麻的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 BL.的干燥块茎。系多年寄生植物,其寄主为蜜环菌,无根,依靠蜜环菌的菌丝或菌丝分泌物为营养来源,借以生长发育。原为野生,由于长期供不应求,近年来,有些地区对天麻的栽培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现已获成功,并提供了部分商品。
天麻的产地虽分布甚广,但主产于云南的昭通、镇雄、永善、巧家、彝良、鲁旬等地;贵州的毕节、赫章、纳雍、织金、黔西等地;四川的宜宾、叙永、雷波、泸州、乐山、凉山等地;上述品种以往多集中重庆输出,统称“川天麻”。产量大,质量好。此外,湖北、陕西等省亦有部分出产,品质较逊,统称“什路天麻”。
天麻根据采集季节不同,分为春麻与冬麻两种。一般在立夏以前刚出土抽苔时采挖叫“春麻”,过晚则块茎瘪瘦,影响质量;在冬至后天麻红色芽苞未出土时采挖叫“冬麻”,此时养分上达,块茎实,质量为优。但地上苗已枯萎,较难发现。天麻挖出块茎后,洗净泥土,立即用粗谷壳或细砂石搓去外皮,也有用刀刮去外皮的。随即用清水或白矾水微浸,以防变黑。然后再放入沸水中煮或蒸20~30分钟以熟透切开无白点为度,如天麻受热膨胀,及时用竹针刺破压扁,使水气排出,以防空泡。
天麻的性状特征:块茎呈长椭圆形,略扁,皱缩而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略透明,有纵皱纹和点状的潜伏芽排列而成的环纹数圈。顶端有残留茎基(春麻)或有红棕色或深棕色的干枯芽苞(冬麻),俗称“鹦哥嘴”或“红小辫”。末端自母麻脱落后的圆形疤痕,俗称“肚脐眼”。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气微,味微苦,略甜。久嚼有粘性。以肥大,质坚实,黄白色,半透明,无空心者为佳。
天麻是一种具有特殊疗效的中药,对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病引起的眩晕、头痛等症,效果显著。如古方“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名方,都以天麻为主药;尤其治疗小儿高热不退所致惊风抽搐的著名中成药“牛黄镇惊丸”、“至圣保元丹”等,均配有天麻。所以天麻在治疗危重病症中,有一定重要作用。因此天麻在药用中必须应用真品,否则误病伤人,遗患无穷。但近年来由于天麻产量甚少,需求量大,货源奇缺,价格猛升,所以市场上出现较多伪品,应注意鉴别。现将常见的伪品性状特征及掺假的天麻情况列下以资鉴别。
1.马铃薯:为茄科植物马铃薯(俗称土豆)Solanumtuberosum L.的干燥块茎经加工而成。
此种伪天麻在建国前已发现称为“洋天麻”。块茎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压扁状,长4~8cm,直径3~6c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沟纹,无点状环纹。有时有细裂缝,顶端有芦头,系由人工用绳扎捆而成,底部无圆形疤痕,质坚硬,断面角质样,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味淡,嚼之有马铃薯味,粉末水浸液加碘液,呈黄棕色。
2.紫茉莉: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irabilisjalapa L.的干燥根。根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经蒸制后有的压扁,长6~15cm,直径1.5~5c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半透明,有不规则点状下陷的须根痕及纵皱纹,无点状环纹,顶端有残留木质短茎或凹陷茎基残痕,底部略尖。质贤硬,断面不平坦,黄白色,有同心性环纹及白色维管束点。气微,嚼之有刺喉感。粉末水浸液加碘液,变成黄棕色或棕红色。
3.大丽菊:为菊科植物大丽菊Dahliapinnata Cav.的干燥块根。块根呈长纺锤形或类扁圆形,长6~10cm,直径3~4.5cm。表皮多已除去,表面灰白色或类白色。有纵沟纹,无点状环纹。两端均有纤维性的断头,质坚硬,体轻,断面纤维性。中有木质或中空。气微,味淡。嚼之沾牙。
4.羽裂蟹甲草:为菊科植物羽裂蟹甲草Cacaliatangutica(Franch)Hand.Mazz.的干燥块茎。又名猪肚子,四川称“羊角天麻”西北某些地区以此块茎充天麻用。块茎呈纺锤形,微弯曲,两端稍尖似羊角。长4~9cm,直径1.5~4.5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褐色,有纵沟纹,可见须根痕及明显线样斜向环节,顶端有的有残茎基。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角质样,中空或呈薄膜状。
气微,味微甜。本品在四川成都市荷花池药材市场,奉明标价出售,名为“羊角天麻”。
5.芭蕉芋:为芭蕉科植物芭蕉芋Cannaedulis Ker.干燥根茎。根茎呈扁椭圆锥形,长3~12cm,直径2~5cm。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可见微突起的不连续的较疏横纹。顶有残留茎基,下端钝圆无疤痕。除去外皮者露出纤维。质韧,断面淡黄白色,角质样,可见多数点状维管束。
气微,味微甜,嚼之粘牙。粉末遇水不成粘糊状,遇碘液显蓝黑色。
6.真天麻块茎内夹铁钉:近年北京市药材公司饮片厂,在切制天麻片时,突然将切药机刀片损坏,发现整天麻块茎内夹有3~5个铁钉(以增加重量),由于铁钉在天麻内日久生锈,故此天麻断面均呈铁锈色,因此全部报损,造成经济损失。
7.真天麻体内夹马铃薯粉:四川省某县中药材公司在近年收购天麻时,发现天麻体内注射了马铃薯粉浆,以增加重量的掺假现象。砸开后可见天麻(春麻)体内空隙部分全是白色的马铃薯或其他淀粉。
从上述情况可见,在购买真天麻时,也应注意鉴别。
九、砂仁不同品种的性状和常见伪品的鉴别
砂仁,为常用中药材,具有理气和中,化湿开胃之功效。适用于脾胃气滞,食积不消所致的胸脘胀满,食欲不振或湿浊中阻引起的胃脘痞闷,呕吐恶心等症。
砂仁,原名“缩砂蜜”,始载于唐·《本草拾遗》。据宋·《图经本草》:“缩砂蜜生南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苗茎似高良姜,高三、四尺,叶青,长八九寸,阔半寸,三月四月开花在根下,五月成实,五七十枚作一穗,状似益智,皮紧厚而皱如栗纹,外有刺黄赤色,皮间细子一团,八漏可四十余粒如黍米大,微黑色,七八月采。”宋·《证类本草》附有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缩砂蜜图,与上所述一致。均可说明古代之缩砂蜜系姜科砂仁属植物。
今药用砂仁有国产和进口两类,均为姜科砂仁属植物成熟的干燥果实,前者以阳春砂为主,后者多系缩砂蜜,其质量以阳春砂最佳。
今《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有阳春砂Amomumvillosum Lour.绿壳砂仁Amomumvillo sum Lour.var.xanthoides(Wall.ex Bak.)T.L.Wuet Senjen、海南砂仁Amomumlongiligulare T.L.Wu三种。阳春砂主产广东的阳春、阳江、罗定、信宜、茂名、思平、徐闻,广西的东兴、龙津、宁明、龙州等地均为栽培;绿壳砂仁主产云南的临沧、文山、西双版纳景洪;广东的广宁栽培或野生;海南砂仁主产海南和雷州半岛等地,栽培或野生。进口砂仁原植物为缩砂蜜。主产越南、泰国、缅甸和印度尼西亚。
性状特征:
1.阳春砂:果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1~1.5cm,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三瓣,每瓣有种6~15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的假种皮;质硬,破开后胚乳灰白色。
气香浓烈,味辛凉,微苦。
2.绿壳砂:果实性状与阳春砂类同,惟表面呈棕色或黑棕色,有的外面被一层白粉,果皮片状突起较多。
3.海南砂:果实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0.8~1.2cm,表面被片状分枝的短软刺,多倒伏,可见纵向棱线,基部具果梗痕,果皮较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5~17粒,易剥离,种子直径1.5~2mm,气味较淡。
上述各种砂仁的果皮亦入药,称“砂壳”或“砂壳皮”。
4.缩砂(进口砂仁)又称“缩砂仁”、“西砂仁”,带果皮的称“壳砂”。本品多为除去果皮的种子,形状较圆,长1~1.5cm,直径0.7~1cm。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多被有一层白色粉霜(蛤粉)。筛选较大的种子团称“砂王”,较小的称“砂头”,散粒种子称“砂米”。种子破开亦为白色。气味不及阳春砂浓厚。
上述各种砂仁,均以个大,种仁饱满,气味浓者为佳。
解放前,国产砂仁产量很少,货源主要靠进口。均经香港药商加工分档后,运销国内。建国后,国产砂仁提高了栽培技术,扩大了种植面积,提供了大量商品,已基本满足了市场需要。
近年来,砂仁货源曾经一度紧缺,故市场上先后出现很多伪品冒充砂仁销售,常见的伪品有:
(1)山姜:来源于姜科植物山姜Alpiniajaponica(Thunb.)Miq.的干燥种子团。果皮多已除去,残留果皮光滑,革质无刺状突起。种子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棕色或灰棕色,被隔膜分成三瓣,每瓣有种子3~8粒。种子表面有细微皱纹。质硬,气微香,味辛辣。
(2)华山姜:来源于姜科植物华山姜Alpiniachinensis Rosc.的干燥种子团。果皮多已除去,残留果皮光滑,革质,无刺状突起。种子团类圆球形,每瓣有种子2~5粒。种子表面呈灰棕色或褐色。气微香,味辛涩。
(3)艳山姜:来源于姜科植物艳山姜Alpiniazerumbet(Pers.)Burttet Smith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卵圆形或橄榄形。长1.5~3cm,直径1~2c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两端突出稍尖,果皮革质,无刺,具明显纵棱线,常纵向裂开,露出种子。种子团较松散,不集结成团,单粒种子呈不规则的多面体,灰棕色或棕褐色,外被白色膜质假种皮,较光滑,质硬。气微香,味微辛。
(4)海南假砂:来源于姜科植物海南假砂Amomumchinense Chenet 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或类长卵形,长1~3cm,直径0.8~1.5cm。表面棕褐色或黄棕色,密被片状分枝的柔刺多倒伏,具明显的纵棱线,有果梗,果皮厚。种子团长椭圆形,红棕色或暗棕色,种子表面有细皱纹。气微香,味微辛。
(5)红壳砂:来源于姜科植物红壳砂Amomumaurantiacum H.T.Tsaiet S.W.Zhao的干燥果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1.7cm,直径0.8~1.5cm;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三棱明显,疏生刺状突起,顶端有明显的花被残基,基部有果梗。种子团红棕色或棕色,呈卵圆形,每瓣种子6~17粒,种子直径1.5~4mm。质硬,气微香。味辛凉。
十、巴戟天与伪品的性状鉴别
巴戟天,商品中简称“巴戟”,去心后称为“巴戟肉”,土名称“鸡肠风”。为中医常用的补肾兴阳,强筋健骨,祛风湿之要药。主要用于男子肾虚阳痿不举,尿频,女子宫寒不孕以及肾虚兼有风湿所致的腰膝痛或软弱无力等症。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云:“今亦用建平、宜都者,状如牡丹而细,外赤内黑,用之打去心。”苏恭在《新修本草》说:“巴戟天苗,俗方名三蔓草,叶似茗,经冬不枯,根如连珠多者良。宿根青色,嫩根白紫,用之亦同。连珠肉厚者为胜。”近代学者考证其植物来源各说不一,但从以上描述来看与今习用之巴戟天基本相符。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cinalis How.的干燥根。栽培、野生均有。主产广东的高要、德庆、梅县、惠阳;广西的苍梧、百色、宁明、乐平、贺县及福建的平和、永安等地。挖取生长5~7年的根(肥大者要生长10年以上),去掉侧根,洗净泥砂,晒至六、七成干,用木槌轻轻打扁,然后再晒至足干。视条的粗细切成2~4寸长,即得成品。如果先蒸约半小时或用沸水浸烫则色更紫,质更软,品质亦佳。
性状特征:根呈扁圆柱形,略弯曲,具纵皱及深陷横纹。有的皱缩或外皮横断裂而露出木部,形成连珠状或节状,状如鸡肠,故俗称“鸡肠风”。长短不等,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质坚韧,折断面不平,皮部厚约5~8mm,紫褐色或蓝紫色,易剥落,木部直径2~6mm,棕黄色或略带紫色。气微香,味微甜。其品质以根条肥壮、肉厚、色紫、木心小、味甜者为优。
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巴戟天用量也随之猛增,加之本品为多年生藤本根类药材,产量较少,近年来货源缺短,供不应求。因此在市场上出现如下伪品:
(1)羊角藤:与巴戟天为同科同属植物羊角藤Morindaumbellata L.的根及根皮。主产福建、广东、江西、浙江、湖南等地,常称“建巴戟”。近几年市场流通很多,有些地区充代巴戟天使用。本品之根呈圆柱形,弯曲,通常不呈连珠状,长短不等,外皮粗糙,具不规则纵皱纹,棕褐色或黄棕色,木心粗大,约占直径的60~70%,断面呈放射状,皮部较薄,几乎无肉,黄棕色或淡紫色,无臭,味甜,后涩。
(2)假巴戟:与巴戟天同属植物假巴戟Morinda Shunghuaensis C.Y.Chenet M.s.Huang的根或根皮。主产于广东、福建。本品又称“副巴戟”、“巴戟公”,调往外地充代巴戟天使用。其根呈长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5~2cm,不呈连珠状,表面黄棕色,粗糙浅裂横纹较少,皮部偶有断裂而露出木部,皮部菲薄,松脆,内面为蓝紫色,木部发达,约占直径的80%,蓝紫色,呈放射状,无臭,味微甜。
(3)虎刺:为茜草科植物虎刺Damnacanthusindicus(T)Gaertn.f.的根。在湖北称“恩施巴戟”,其根在恩施地区作巴戟天药用。药材呈不规则的圆柱形或连珠状,长0.5~1.5cm,直径0.5~0.6cm,表面棕黄色或红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和横纹,断面皮部约占直径的2/3,黄白色,略带淡紫色,木心较细,多已除去,形成圆形孔洞。气无,味微酸。
(4)铁箍散:为木兰科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propinqua(Wall.)Baillvar.sinensisoliv.的干燥茎及根。在四川称“香巴戟”或“川巴戟”,贵州称“土巴戟”,为民间用草药。具有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之功效。其茎呈细长而弯曲,直径0.3~0.6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分枝断痕及疣状突起,横裂深者露出木心,似节状。质坚韧,断面平坦,其直径0.25~4cm,粉白色,髓部中央有空心。气微香,味微苦、辛,嚼之发粘。
根与茎形状相似,较粗大,表面灰棕色,有横裂纹,断面皮部灰白色,有较多的红棕色小点,木部灰棕色,近皮部有紫棕色环,髓部中央无空心。质坚,气香,味辛凉。嚼之发粘。
十一、山药与假山药的性状鉴别
山药,原名“薯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宋代寇宗奭说:“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山药之名,首见于寇宗奭《本草衍义》。为中医常用的滋补药,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养肺之功效。主要用于脾虚泄泻,肾虚遗精,肺虚喘咳等症。
关于山药的品种和产地,古代本草论述颇多。但证实最先使用的山药为野生品,至宋、明时代才有栽培品。如明《救荒本草》云:“人家园圃种者,肥大如手臂,味美,怀(河南旧怀庆府)、孟(河南孟县)间产者入药最佳,味甘性温平无毒。”即指当今河南产品最为驰名的“怀山药”。
即系全国著名的“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之一。清·《植物名实图考》云“……江西、湖南有一种扁阔者,俗呼脚板薯,味淡……。”《漳浦县志》“有熊掌薯、姜薯、竹根薯,大要皆因形色赋名也。”上述所云各种形状不同的山药与现时栽培参薯(脚板薯)相当。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 Thunb干燥块状茎。主要为栽培品。主产河南温县、孟县、武陟、博爱、沁阳(旧怀庆府所在地)等县,产量最大,质量最佳,故有“怀山药”之称,我国南方亦称“淮山药”或简称“淮山”。山西太谷、介休、平遥、孝义等县产品质量亦佳;其次陕西大荔、渭南、汉中,河北安国、保定,此外,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省亦产。
药用山药,由于各地栽培的品种不同,因而地下块状茎的形状、颜色、大小等都有差异。如在河南栽培品种,就有太谷山药、铁棍山药、大白皮山药、小白皮山药及小绒毛山药等数种。但其中以太谷山药产量最高,铁棍山药质量最好。故目前河南山药产区,均普遍栽培这两个品种。
山药在秋、冬两季采收,此时水分少,粉质充足,加工损耗少,产地加工,依据方法不同,分为毛山药与光山药两种规格。
(1)毛山药:将山药挖出后,切去芦头,洗净泥砂,用竹刀或铜刀削去外皮及须根,烘干或晒干;也有在去皮前,用清水浸泡一日,然后去皮,再以硫磺熏16小时,最后烘干或晒干。
(2)光山药:选择粗大顺直毛山药,用清水浸透,然后反复晾晒至身软如绵时,放入缸内保持湿润,再用木板搓至条圆均匀挺直,切齐两头,晒干,再用硫磺熏一次,最后用砂纸或铜丝罗底、铁砂窗打光即可。
在加工时切下的断头及碎断者,称“寸山药”或“山药头”,为山药中的次品。
毛山药与光山药疗效相同,为了节省工时,现国内以销售毛山药为主,光山药多供出口外销。
性状特征:
(1)毛山药:由于加工时多用小条或形状不一的加工而成,故多呈扁圆形,弯曲不直的柱状体。长约10~30cm,直径1.5~3cm。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的稍带粉红色,有明显的纵沟及未除尽栓皮的痕迹。有时表面有小疙瘩,两端不齐。质坚实,断面白色,颗粒状,粉性足,无臭,味甘微酸。
(2)光山药:选择条粗长,体顺直的毛山药加工而成,故呈圆柱形,均匀挺直。长10~20cm,直径2~6cm。表面洁白色,光滑细腻,两端平齐,断面同毛山药。
规格质量:以条粗壮,质坚实,粉性足,颜色洁白者为优。过去光山药的规格按支条大小分为:正超、副超、魁山、拣山等,即每市斤为4支、6支、8支、12支,现分1~4等。
附注:山药的来源除以正文所收的品种为主外,尚有同科同属植物参薯Dioscoreaalata L.的块茎,也作山药入药,但质量较次。主要分布西南和中南地区。
参薯,有野生的,也有栽培的。野生的多呈圆柱形或棒状,栽培品变化较大,呈扁圆球形、掌状、姜块状、棒状或圆锥形。除去外皮,表面呈白色或淡棕色,粉质洁白,中心多有细孔隙。
断面白色、黄白色或淡红色。较怀山药短促,而有趾状分歧者较多,故称“脚板薯”,四川常加工成四方的方条块状或方形,具有棱角,中药业称之为“方山药”或称“方山”。参薯产量很大,货源充足,目前全国药材市场有大量商品供应,一般认为质量较次。
伪品:近年来在药材市场上,发现有以下几种伪冒的假山药:
(1)木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木薯Manihotesculenta Crantz的块根,多斜切成片后(亦有整品)冒充山药出售。木薯块根含有木薯毒甙,误服后因水解产生氢氰酸而中毒,应引起注意。
木薯块根斜切片长3~7cm,宽1.5~3cm,厚0.3~0.8cm。外皮多已除去,有的残存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切面乳白色,粉性,近边缘处可见形成环纹,中央部位有木心(导管群),有的有裂隙,由木心向四周散在单个导管。味淡,嚼之有纤维感。
(2)番薯: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Ipomoeabatatas(L.)Lam.的块根。俗称红薯、白薯、甘薯、地瓜。切成类圆形片状,宽2~4cm,厚约1mm。表类白色,部分尚留有红色栓皮。切面白色,可见浅棕色小点,边缘约3mm处可见明显的棕色环。粉质,易折断。极易吸潮变软,气微,味甜。
十二、三七与混淆品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
三七是贵重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止血行瘀,消肿止痛之效。本品始载于《本草纲目》列为山草类。又名:山漆、金不换。李时珍曰:“山漆,是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说近之,金不换,贵重之称也。”又说:“生广西南丹诸州番洞深山中,采根暴干。黄黑色,团结者状略似白芨,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此说系指今用之五加科“三七”而言。又云:“近传一种草,春生苗,夏高三、四尺,叶似菊艾而劲厚,有歧尖,茎有紫棱,夏秋开黄花,蕊如金丝,盘纽可受,而气不香,花干则吐絮如苦荬絮,根叶味甘,治金疮折伤出血及上下血病甚效。”这显然指菊科三七而言。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因其主产和集散于广西田阳,故有“田七”或“田三七”之称。本品又盛产云南,故又称“滇三七”。又为了与菊科三七(水三七)相区别,故又称“旱三七”。由于其叶似人参,又故名“参三七”或“人参三七”。
本品主产于云南的文山、广南、砚山、西畴、马关等县;广西的田东、田阳、靖西、睦边、隆林等县;此外湖北、四川、贵州、江西等省亦栽培。
三七种后须3~4年才能采挖,如在秋季开花前采收称为“春七”,根肥壮饱满质佳,冬季结籽后采挖称为“冬七”,根较松泡,质次。三七采挖后,须经产地加工,并按个头大小分档。加工方法:将鲜品修剪后,主根(三七头子)晒至半干时经反复揉搓、发汗,再暴晒干透,即为“毛货”。
将毛货置于麻袋加蜡往返振荡,使主根表面呈光亮的棕黑色时即为成品。剪下芦头(根茎)叫“剪口三七”;较大的支根晒干后称为“筋条”;较细的支根及须根称为“三七尾”、“三七须”或“绒根”。虽仍作三七药用,但为次品。
性状特征:根呈倒圆锥形或纺锤形,长1.5~6cm,直径1~4cm。表面呈光亮的黑棕色或灰褐色,顶端较平或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全体有继续的纵皱纹、支根痕及横向皮孔。体重,质坚实,难折断,断面灰黑色或灰棕色,有光泽,皮部有细小的斑点(树脂道),中心木质部微显放射状纹理(菊花心)。气微,味苦微甜。从本品的性状及其内外色泽的特征为看,故有“铜皮铁骨”、“狮子头”之称。三七头(主根)按大小分成若干等级,如每500克约20个,称20头,每500克约30个,称30头,依次为40头、60头、80头、100头、120头、160头、200头等;200~250头过去称“大二外”;250~300头,称“小二外”;300以上者称“无数头”。一般认为以个大,肥满,体重坚实,断面灰棕色,无裂隙者为佳。
混淆品:民间叫“三七”或“土三七”等名称而使用的草药较多,一般均自产自用。应注意不能与正品三七相混淆。常见混淆品有以下两种:
(1)菊叶三七(又名水三七):来源于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segetum(Lour)Merr.的干燥根茎,主产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喜生阴湿肥沃土壤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有栽培。根茎呈拳形或团块状。长3~6cm,直径3.3cm左右,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鲜品带紫红色),全体有瘤状突起及断续弧状沟纹,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细根或细根断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黄色(鲜品白色),显菊花心。气微,味甘淡,后微苦。效用:止血行瘀,治吐血、衄血、跌打损伤、瘀血不行。
(2)景天三七(又名土三七):来源于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Sedumaizoon L.的根或全草入药,主产江苏、浙江等地,我国北方多有分布。野生在山坡岩石间或阴湿墙缝中。全草之茎青绿色,折断面中空。叶皱缩,上下表面均为灰绿色。根呈块状、肉质,支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表面暗褐色,呈裂隙状,干燥后质松。气微,味微涩。
伪品:由于三七生长年限较长,价格较贵,因此市场出现以下伪品。
伪制品1:莪术加工伪制。系由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zedoaria Rosc.或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C.Leeet C.F.Liang的干燥根茎经雕刻伪制而成。形似三七,表面光滑呈灰褐色,周围有雕刻的瘤状突起或横向皮孔样疤痕,并可见有刀刮痕,质坚实,体重,断面浅棕色,或带黄绿色角质样,有浅棕色内皮层环纹,并散有深棕色点状筋脉。微具姜辛气,味微苦辛。
伪制品2:系采用楝科植物苦楝树叶和冬青科熊胆木等植物的叶加水煎煮,取煎液加入大戟科木薯粉中混匀,经精心搓捏制成。伪品呈圆锥形,无栓,上端中心处有一伪造的假茎基,周围有4~6个伪造瘤状突起,无纵皱及支根痕,中部以下刻有横向假皮孔,下端有的有分支。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或棕黄色。近边缘部呈角质样。中心部呈颗粒状。气无,味苦,嚼之粘牙。
伪制品3:藤三七块茎(又名:藤子三七、落葵薯):来源于落葵科植物藤三七Boussingaultiagracilis Mirrsvar.Pseudobaselloides Bailey的干燥块茎,经加工略煮后伪充三七出售。藤三七原为云南思茅地区的民间草药,药用部位为其藤上叶腋处生长的瘤块状珠芽,不用块茎。其珠芽具有滋补,强壮腰膝,消肿散瘀的作用。主治腰膝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等症。
伪品其块茎呈不规则纺锤形或类圆柱形,有的稍扁略弯。长3~8cm,直径1~3cm。全体有多数呈瘤状突起的芽及折断后的圆形疤痕。表面灰褐色,有弯曲的纵皱及少数的残留须根。
体较重,质坚脆,断面类白色,颗粒状,或呈黄棕色角质状。气微,味微甜,嚼之有粘滑感。此与正品三七显然不同,不应作三七入药。
十三、性状类似品的中药鉴别
1.苦杏仁与桃仁
品名苦杏仁桃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sibirica L.东北杏P.mandshurica(Maxim.)Koehne或杏Prunusarme niaca L.味苦的干燥成熟种子。
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davidiana(Carrv.)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呈心脏形,稍扁,底部及边缘较厚,顶端略尖,外皮黄棕色,种仁油性较桃仁为小,嗅特殊,味苦。
呈扁平卵圆形,顶端尖,底部钝圆偏斜,中间隆起,周边薄,外皮浅黄棕色,种仁油性,较苦杏仁为大,味微苦。
功效降气止咳,化痰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症瘕痞块,跌仆损伤,肠燥便秘。
2.黄精与玉竹
品名黄精玉竹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 Red.干燥根茎。
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干燥根茎。
性状本品即“鸡头黄精”。呈不规则圆锥形,头粗尾细,状如鸡头,地上茎痕呈圆盘状,形似鸡眼。
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全体有明显波状环节,须根痕呈点状突起,断面淡棕色,角质样,可见多数筋脉小点(维管束)。气微,味微甜,嚼之发粘。
呈圆柱形,略弯曲而稍扁,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环节明显而隆起,根茎一端有时具芽,并有圆形茎痕,半透明,断面黄白色,角质样,颗粒状,隐约可见筋脉点(维管束)。气微,味微甜,略带粘性。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乏无力,肺燥咳嗽,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渴,内热消渴。
3.香加皮与地骨皮
品名香加皮地骨皮来源为萝摩科植物杠柳Periplocasepium Bge.干燥根皮。
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
性状香加皮,又称“北五加皮”。呈细长圆筒形,外表面灰棕色,表皮粗糙,内表面淡黄色,较光滑,有细纵纹,质轻。断面黄白色,有浓厚香气,味苦刺舌。本品有毒。
呈卷筒状,或不规则碎片,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纵裂纹,易成碎片剥落,内表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而后苦,常以“糟皮白里无香气”来形容地骨皮的特征。
功效祛风湿,强筋骨。用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本品有毒,服用不宜过量。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咳血,衄血,内热消渴。
4.玫瑰花与月季花
品名玫瑰花月季花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
为蔷薇科植物月季Rosachinensis Jacg.的干燥花。
性状略呈半圆球形或不规则团状,花瓣密集,呈覆瓦状排列,紫红色鲜艳,雄蕊多数,黄褐色,花托半圆球形,花萼5,披针形,黄绿色。气芳香浓郁,味甘微苦。
月季花性状与玫瑰花相似,但花瓣较长,花托倒卵形,香气淡,味淡微苦。
功效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仆伤痛。
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痛经。
5.槐花与扁豆花
品名槐花扁豆花来源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nica L.的干燥花。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lablab L.的干燥花。
品名槐花扁豆花性状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片,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中间可见须状花蕊,无臭,味微苦。
扁豆花与槐花类似,但花朵较大,呈扁平形,花萼灰绿色,被柔毛,气微香,味淡微酸。
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健脾和胃,清暑化湿。用于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6.女贞子与鸦胆子
品名女贞子鸦胆子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r.的干燥成熟果实。
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javanica(L.)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柄痕或短果柄,体轻。外果皮薄,松泡,易剥落,破开后种子多为1粒,肾形,外面紫黑色,内面灰白色,含油似蜡质。
无臭,味甘而微苦涩。
呈卵形,外表黑色或棕色,有隆起网状皱纹,网眼呈多角形,两侧有明显的棱线,基部有果柄痕,果壳质硬而脆,种子卵形,类白色,富油性,无臭,味极苦。
功效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头目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7.生蒲黄与松花粉
品名生蒲黄松花粉来源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angustifolis L.东方香蒲Typha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tabulaeformis Carr.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
品名生蒲黄松花粉性状呈鲜黄色细粉,质轻松,遇风易飞扬,手捻之有滑感,并粘手。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粒类圆形,气微,味淡。
呈淡黄色细粉,体较生蒲黄稍重,质极光滑,自容器内倒出似流水状。无臭,味淡,尝之有异香。用放大镜观察,花粉为椭圆形。
功效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闭经,痛经,脘腹刺痛,血淋涩痛。
燥湿收敛止血。用于湿疹,黄水疮,皮肤糜烂,脓水淋漓,外伤出血,尿布性皮炎。
8.天仙子与地肤子、菟丝子
品名天仙子地肤子菟丝子来源为茄科植物天仙子Hyoscyamusniger L.的干燥种子。
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scopar ia(L.)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
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呈肾形或卵圆形,两面略扁,直径约1mm,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细密隆起小麻点,气微弱,味微辛。
呈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约1~3mm。外被宿萼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五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黑色,气微,味微苦。
呈球形,细小,直径约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细密网状皱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硬,不易以指甲压碎。水煮破裂有卷曲状白色胚根吐出。气微,味淡。
功效镇痉安神,止痛止泻。用于胃肠痉挛,腹泻,脱肛,牙痛,哮喘,癔病癫狂,捣碎外敷治痈肿恶疮。本品有毒。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眩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
9.关龙胆片与坚龙胆片、小秦艽片
品名关龙胆片坚龙胆片小秦艽片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 anamanshurica Kitag.龙胆G.scabra Bge三花龙胆G.triflora Pall的干燥根及根茎。
为龙胆科植物坚龙胆Gentianare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
为龙胆科植物小秦艽Gentianadahurica Fisch.的干燥根。
性状表面呈黄棕色,切面淡黄棕色,中心有数个筋脉小点呈环状排列(维管束)。气微,味极苦。
表面呈红棕色,角质,切面木质部导管均匀分布;呈黄色木心状,易与皮部分离。气微,味极苦。
表面呈黄棕色或灰黄色,断面显油润,近皮部黄色,中心土黄色。质地疏松。气特殊,味苦微涩。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
同关龙胆片。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疼痛,小儿疳疾发热。
10.山药片与天花粉片
品名山药片天花粉片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
为葫芦科植物栝搂Trichosantheskirilowii Macim或日本栝搂T.japonica Regel的干燥根。
性状呈圆形或类圆形片、斜片,表皮白色或淡黄色,切面洁白色,可见发亮的小点。粉性足。无臭,味淡,微酸。
呈类圆形或半圆形片,表皮黄白色,切面白色,可见黄色导管孔小点,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导管,富粉性。无臭,味微苦。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虚热消渴。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11.粉萆薢片与土茯苓片
品名粉萆薢片土茯苓片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hypoglauca Palibin的干燥根茎。
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
性状为不规则薄片,边缘不整齐,外皮黑棕色,切面黄白色,平坦细腻,有粉性,具不规则黄色筋脉花纹(维管束),对光视之,极为明显,质松脆,略有弹性,水湿后不产生粘性。气微,味微苦辛。
略呈长圆形,边缘不整齐,外皮黄棕色,切面淡棕色,稍粗糙,显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水湿后有粘滑感。无臭,味微甘、涩。
功效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12.当归片与独活片
品名当归片独活片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为伞形科植物重齿当归Angelicapubescens Max im.f.biserratashanet Yuan的干燥根。
性状呈类圆形薄片,表皮黄棕色,皱缩不平,切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裂隙及多数棕色小点(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
呈类圆形薄片,表皮灰褐色至灰棕色,皱缩不平,切面皮部灰白色,木部灰黄色,有多数散在棕色小点(分泌腔),形成层环棕色。气辛香而较浊,味苦辛,麻舌。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面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痈疽疮疡。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
13.生地黄片与玄参片
品名生地黄片玄参片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干燥块根。
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
性状呈不规则厚片,边缘不整齐,表皮灰黑色,切面黑紫色或棕黑色,油润,光泽。气微,味微苦、甜。
呈不规则片状,较生地黄片为薄,边缘皱缩,表皮灰褐色,切面乌黑色,微有光泽,油润,质软,有时显裂隙。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甜。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津。舌绛烦渴,瘟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咽痛,瘰疬,痈疮肿毒。
14.制川乌片与制草乌片
品名制川乌片制草乌片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
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e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
性状呈类圆形片状,表皮黑褐色,切面灰黑色,平坦,外层可见多角形形成层环,角质,边缘较整齐,质脆,无臭,味淡,微有麻舌感。
呈不规则圆形或近三角形片,表皮灰黑色,外层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层环及点状维管束,并有裂隙,边缘皱缩或弯曲,质脆。无臭,味微辛辣,稍有麻舌感。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中风瘫痪。麻木拘挛。
十四、对道地药材的含义及内容的研究
中药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人民赖以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中医中药是一个理论体系,有着不可分离的唇齿相依的关系。中医在临床诊断和立法中,既是侦察员,又是指挥员;中药则是克病治病的有力武器,二者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形成战胜疾病的有机整体。如果药材质量低劣或乱用伪冒药品,即使医生辨证求因再精湛,选方遣药再准确,也难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甚至贻误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历代医家对药材质量都非常重视。因此,在处方药名上常冠以不同的质量要求的字样。如杭白芍、广藿香、辽细辛、怀山药、细木通、紫丹参、绵黄芪、绿萼梅、明天麻等。目的是:要求使用真、优品种——“道地药材”,以期达到质优效宏,迅速解决患者疾苦。
建国后,中药用量日益猛增,致使某些品种供不应求,出现暂时短缺的现象,对此,药材主管部门进行及时调整,各地药材公司互相调济余缺,一般短时期是可以解决的。但近年来,有些药材在质量方面出现下降情况,也有少数药材相继出现伪冒品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还是中药人员业务素质较差,对药材的真伪优劣鉴别技术掌握欠佳;也有由于药农不按季节采收或合理加工,此外,炮制不当,储藏不善,均可导致药材质量低劣(本文重点谈原料药材)。
金氏多次听到药材经营部门的个别人说:“现在把药方抓全就不错了,还讲什么道地药材,这纯粹是老一套。”金氏认为此言差矣!这种不求进取,安于现状,对人民不负责任的思想是错误的。当前某些人置《中国药典》于不顾,对道地药材不了解,根本没有一个药用标准和质量概念。如果再不提倡或熟悉道地药材的质量和特点,这门传统经验技术就有失传的可能,中医治疗效果就会日趋下降,也无从谈起中医中药的特色和优势,相应地也影响了祖国医药的固有声誉。因此,了解“道地药材”其意义深远。现仅就“道地药材”的特点和形成条件谈谈看法。
1.道地药材的品种产地与喜生环境
“道地药材”,是指名优正品而又生长在适宜条件和特定产区的药材而言。因其产品质量优良,功效显著,故被全国医药界同仁所公认。所谓“正品”首先与生物“种”有直接关系。它是形成道地药材的重要内在因素,这一点决不可忽视。如果生物“种”不同,即使有同样的生长条件,也永远成不了“道地药材”;但是道地药材的生长与自然条件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即使生物“种”相同,没有适宜生长条件,其产品质量也会低劣。原因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气候地势十分复杂,从北部寒冷的黑龙江到南部的四季长青的海南岛,从西部的青藏高原到东部的沿海平原及大小岛屿,都盛产药材,所以我国有世界伟大药库之称,是名不虚传的。但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且大多是植、动物之类,尤以植物居多,其生长无不与气候、土壤、阳光、水分、环境、栽培技术及产地加工有关。一个道地药材的形成,并不是某一时期,某一个人命名的,它是我国历代医家从用药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如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在序录中就强调“土地所出”,即指出道地药材的重要意义。其后,到宋代,陶弘景亦云:“江东以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也指出产地的重要性。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根据自己对实物的调查,结合用药经验,对某些优质药材论述更加具体。如地黄,他说:“今人惟怀庆为上”。怀庆,即现在河南省的沁阳县,其毗邻的孟县、温县一带均为地黄主产区,具有悠久历史,产品质量优良,被誉为“四大怀药”(地黄、山药、牛膝、菊花)之一,一向被国内外称为“道地药材”。又如麦门冬,他说:“浙中来者甚良。”今用之麦门冬,其主流品种分为两大类,一是杭麦冬,主产浙江慈溪、余姚等地;一是川麦冬,主产四川绵阳、三台等地,但以杭麦冬质量为优,其特点:块根肥壮盈寸,味甜质柔,向为上品,被誉为“浙八味”(麦门冬、杭白芍、杭白芷、白术、延胡索、浙贝母、山茱萸、玄参)之一。再如五味子,他说:“五味子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现用五味子,仍分南北两类,南五味子(华中五味子)肉薄,干燥不油润,酸味较差,质次;北五味子(又称辽五味子)肉厚、油润、质柔、味酸较重,质优。后者为东北特产药材之一,并为医药学家视为佳品。由此可知,“道地药材”是历代医家公认的。
药材,不仅不同产区其质量有所不同,即使同一产区,不同县分的产品,其质量亦有所差异。如枸杞子,以往主要分为宁夏枸杞与津枸杞两类。宁夏枸杞主产宁夏的中宁、中卫;津枸杞(又称血杞),主产天津效区的杨柳青、静海及河北大城等地(现产量甚少),其它如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亦有少量出产。近年来,河北省涿鹿县产量甚丰,为北方枸杞,但以宁夏产品质量为优。其性状特点:果实呈长卵形,或类纺锤形,色红,肉厚,质柔润,籽少,味甜,为枸杞中隽品。过去规格分为贡果面、贡果王、超王、枣王等,畅销国内并出口;河北涿鹿产品均呈纺锤形,一般个较大,但肉薄,瘪瘦,籽多,甜度差,略带苦味,质量较差。枸杞生长习性是:喜生沙质土壤和排水良好的地方,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怕低洼积水,所以宁夏中宁地区的气候,土壤最适枸杞的生长。又如麦门冬,向以浙江宁波专区的慈溪、余姚产品为著名,素有“杭麦冬”之称。
因麦门冬喜生阴湿和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中,在慈溪、余姚等地,离海边较近,土地湿润,略带碱性,夜间土地回潮,最适宜麦冬生长。所以这一地区麦门冬产品质量最佳。再者,杭麦冬栽植后四年收获,川麦冬栽植后二年收获。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和年限不同,其性状迥然不同。杭麦冬为纺锤形,一般较川麦冬肥大,表黄白色,显油润,新品质柔软,中间中心(中柱)质硬,气微香,味微甜。过去规格分为提青、正青、副青等,主销各大城市及出口;川麦冬较瘦小,表乳白色,气味较淡。此外,大麦冬(阔叶麦冬)近年来亦有栽培(原为野生),在药材市场上经常出现,其性状特征:多呈圆柱形,通常较麦门冬为大,表土黄色,有多数纵沟纹,干后质硬,中间木心较细小,气微弱,味淡。此种麦门冬品质如何,尚待鉴定。再如当归,主产甘肃武都专区的岷县、宕县、武都、文县、漳县及天水专区的西和、两当等县,其次,云南、陕西、四川等地亦有少量出产,但以甘肃产量大,质量亦佳,行销全国并出口。虽然武都专区一些县均有栽培当归的历史,但由于各县的气候、土壤、光照、水分等有所不同,其产品质量仍有区别。因当归喜生气候凉爽、土壤肥沃的山地,按武都专区的地势来讲,位于甘肃南部岷山山脉东支,山后面沿洮河流域的岷县、宕县等县多为黑钙土,腐质肥沃,土层深厚,全年最高气温为23℃,适合当归生长,尤其岷县的南川、梅川、西寨等乡,当地药农具有栽培当归的丰富经验,故岷县产品质量最优。其性状特征是:主根肥大而长,支根少而粗壮,内外质地油润,气清香,确为当归中的佳品;山前面沿白龙江流域的武都、文县、漳县一带,土层较薄,腐质土少,气温较高,所产当归一般是主根较短,支根多而细,油性较差。故有“前山腿子,后山王”之说。当归规格过去分为葫首归、10支王、15支王、原来头、筐王归、常行归等。凡高档当归,多取岷县产品加工,主销大城市及出口。
2.道地药材的栽培技术与采收加工
道地药材不仅靠产地的自然条件,而且也与药材的生长年限、栽培技术、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有着密切关系。如白芍其主流品种分为杭芍(主产浙江东阳、盘安)、川芍(主产四川中江、渠县)、亳芍(主产安徽亳县、涡阳)三类。其中以杭芍质量为优,亳芍产量最大。从这三类白芍的生长年限、栽培技术与产地加工,确有区别。杭芍栽培后至少需四年采收,川芍、亳芍多在栽后三年采收。杭芍栽培后,除第一年外,每年开穴修根一次(摘除小根,仅留粗壮的5~10根),集中养分,促使根条肥大,杭芍、亳芍每年在清明节左右,花蕾形成时,即需摘去,可提高产量,但四川习惯不摘蕾。在产地加工方面:杭芍起土后,先用沙土刮去外皮(故表面棕红色),再放水中煮透,然后每支捆在竹片上晒干,以防弯曲;川芍则先刮去外皮,立即放在“种子水”(即白芍须根捣碎,加入玉米粉、豌豆粉混合液)中浸泡(保持色泽鲜艳,质坚明亮)再行煮透;亳芍先煮透,后刮皮。由于上述白芍的栽培技术、生长年限和产地加工方法不同,故杭芍根条粗大,挺直,表棕红色;川芍较细短,表粉白色,质坚,明亮;亳芍类似川芍表显粗糙。
关于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方面,古人非常重视,早在《神农本草经》序录中,就有“阴干暴干,采治时月”的记载,在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论述更详。他说:“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以时采收,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这阐明了药材采收加工的重要意义。经近代科学证明,这种论断十分正确。凡各种植物都有它的生长、发育成熟的过程,必须在它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收,才为适宜。如不适时采收,肯定降低质量,影响疗效,即使是道地药材,也会变成次劣药品,甚至无药用价值。为此,我们对每一种药材在采收加工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如知母,主产北方各省,其中以河北产量大,质优,尤其保定地区易县产品根茎肥大,质坚,色白,柔润嚼之发粘,向为上品,故有“西陵知母”之称。本品采收季节应在春、秋季采集生长三年以上的根茎,尤以深秋产品质量最好。但近年来,药农不分季节,生长年限,乱采乱挖,造成知母根茎瘦小,有皮无肉(毛知母),岂有疗效?又如甘草含甘草甜素,开花前含10%,盛开降至4.5%。再如麻黄生物碱,春季采取含量低,秋季采取含量最高。在产地加工方面:如土茯苓、萆薢、乌药均属坚硬的根类药材,干后实难浸透切片,故多年来采取产地趁鲜机制加工,切成菲薄饮片,颜色鲜艳,外形美观,便于煎出有效成分。现在这三种药材的产地加工均为砍片,厚度比《中国药典》规定厚约1~3倍。本来很好的道地药材在加工环节上降低了质量。
关于产地和加工,不仅道地药材(指贵重稀有品种和常用大宗品种)须加注意,即使一般普通草药也须讲究产地和采收加工。如金银花藤(忍冬藤),应以山东、河南产者为正品,还需秋后采收为宜。其性状:茎枝直径约在1.5~6mm。表为棕红色光滑,尖部为灰绿色略被茸毛,中空。但近年来,大多采用南方野生金银藤,其藤茎粗细不一,最粗的如手指,已木质化,表皮多已脱落。再如桑叶,应采收深秋或经霜老叶,性状特征应为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叶脉突出,质厚而脆,抓之有刺手感。而现用的桑叶全为绿色,不符合药用要求。
3.引种道地药材应注意质量
道地药材有栽培也有野生,近年来,由于药用量增加,某些药材主产区的产量不能满足需要,采取引种或变野生为家种的方式,这是扩大药源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道地药材的产区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要注意凡引种的品种,必须是正品,也应注意到引种地区的气候、土壤、阳光、湿度等,必须考虑与道地药材的原产地相接近,才能种出符合药用要求的药材。不能只顾经济收入,一哄而起,不考虑自然条件,无计划的盲目引种,造成产品质量低劣,影响治疗效果。如黄芪,其主流品种(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主产山西浑源、应县、繁峙、代县,内蒙古的武川、兴和、锡盟及哲盟的西部,黑龙江、吉林等地,各地产品各有不同特点,但按栽培黄芪,当首推山西浑源、应县,其种植黄芪历史迄今已有300多年,黄芪喜生干燥向阳山坡,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中。山西浑源、应县的地势、土壤最适宜黄芪生长,一般为半野生半家种的栽培方法,但需种植后5~6年采挖。按黄芪的产量和质量该地区均居于全国首位。其根性状:圆柱形,头粗尾细,支根多已剪去,一般长约50~90cm,直径2~3.5cm。质地绵韧,纤维性强,显粉性,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为其特征,凡高档黄芪,如冲正芪、炮台芪、红蓝芪等出口规格,多采取该地产品加工。近年来,由于黄芪货源一时紧缺,某些地区进行引种,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生长期短,其药材性状有较大差异。一般长约50cm,直径最粗约1cm。主根短,支根多,质坚如木棍,粉性极少,味较淡,质次劣。
综上所述,道地药材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如果某一环节失误,都会造成药材质量次劣,甚至没有药用价值。因此,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今天,对道地药材的知识应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金氏认真地进行了历史考证,凭几十年丰富的实践经验,本着科学的态度,以大量事实对“道地药材”进行了全面的、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重点提出“道地药材”在临床上的价值,阐述了“道地药材”的定义、性质、特点及其与一般药材的区别。并详细分析了影响“道地药材”质量的种种原因。对“道地药材”的研究颇有独见之处。
十五、浅谈药材的产地加工与改进
建议植物类药材在采收后,除部分品种如石斛、生地、芦根、茅根等鲜用外,大多数都须在产地立即进行初步加工,如去芦、去须、去皮、洗刷、揉搓、切片、切段、晾晒等,以便及时排除水分,使其充分干燥,防止霉烂变质,既利于调运和贮存,又便于药厂的切制、炮制和粉碎。因此,药材的产地加工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多数药材经产地初步加工处理后,还须经中药饮片厂根据不同医疗需要,采取不同炮制方法,进一步深加工,如挑拣整理、洗漂切片、蒸炒炙煅等,才能符合药用要求。另有部分药材习惯上通过产地切制后,不需经中药饮片厂加工,由药材批发部门直接批售给中药零售单位(包括中药店、医疗单位中药房)和制药厂,进行调配处方或配制成药。所以,这些产地加工品种,应属中药炮制范畴。这些品种,多为根或根茎和木质藤本及坚硬的果实类药材,由于干燥后,质地坚硬,块形较大,难以浸透切片,如萆薢、土茯苓、乌药、鸡血藤、附子、茯苓等。为此,自40年代初将其逐渐改为产地趁鲜切片。这样,在加工上既可省时省工,又避免久泡致有效成分流失,可说是一举两得。以往这些品种的产地加工饮片,由于按季节采收,应用鲜品切制,加之加工精细,故形、色、气、味俱佳,提高了药品质量,促进了临床效果,颇受医药同行的欢迎。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如未按季节采收,原药材质量低劣,或未能按正确的加工要求进行操作,使产地加工饮片大多较前粗糙,片形改变,厚度增加,而运往各地后,又不能进行再加工,所以大都原来原卖,致使品质下降;另外,有的原药材质量很好,却因加工不当,造成品质下降,这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现将这些药材的部分品种产地加工饮片,重点从性状上作一简要分析,借以提出改进建议。
1.萆薢:在商品中分为粉萆薢与绵萆薢两种,《中国药典》1985年版(以下简称药典)作为两种药材收载。实际上,在临床用药和中药店(房)调配处方中,均同等入药,没有粉、绵之分。
习惯上认为粉萆薢品质好。
粉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hyplauca Polibin的干燥根茎。秋、冬两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药典规定,片厚约0.5mm。边缘不整齐,有的有黑棕色或灰棕色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淡灰棕色,平坦、细腻,有粉性、质松,略有弹性,有不规则的黄色筋脉花纹(维管束),对光视之,极为明显。今用之产地加工饮片,厚约2.5mm左右(比药典规定的厚约4倍),片面粗糙,薄厚不一,切面特征均不明显。
绵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D.septernloba Thung.或福州萆薢D.futschauensis Uline干燥根茎。秋冬两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药典规定片厚2~5mm。福州萆薢的切片,质较绵萆薢坚硬,有粉性。本品药典规定片厚2~5mm,确实幅度过大,饮片过厚,不易煎出有效成分。建议规定改为1~1.5mm为宜。
2.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夏、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成薄片,干燥。药典规定厚1~5mm,边缘不整齐。今用之产地切片薄厚不一,一般厚约2~3mm。药典规定1~5mm,幅度过大,且5mm的厚度过厚。根据以往的饮片和本品的坚硬程度,应定为0.5~1mm为宜。
3.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strychnifolia(Sieb.et Zucc)Vill,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过去本品产地加工切片,多采用乌药的嫩根,呈两端尖,纺锤形(俗称“乌药瓜”),鲜时刮去外皮,再用切药机切成饮片,片状圆形,菲薄如纸。药典规定“质老,不呈纺锤状的直根,不可供药用。”今用之产地加工饮片,均为“砍片”,多采用乌药老根切制而成,片形长斜不一,切面粗糙,黄棕色,射线、年轮均不明显,香气淡。药典规定片厚不得超过0.2~2mm(幅度过大),但今用之产地加工饮片,一般约为3mm以上。本品为灌木类树根药材,质地非常坚硬,如此厚的饮片,不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建议今后加工须采用嫩质乌药,厚度应改为不超过0.2~0.5mm为宜。
4.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bus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本品以往均以整品运往各地,自行浸润切片,片形非常讲究。一般切成斜片,厚约0.3~0.5mm,切面红棕色布满细密导管孔,具黑棕色树脂状分泌物,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方,似鸟眼,故有“凤眼鸡血藤”之称。自60年代,逐渐改为产地加工切片。药典规定片厚0.3~1mm。但近年来,本品产地加工切片过于粗糙,片厚竟达20~30mm,基本不成片状,形成坚硬的藤木段。这种不按药用要求操作,即使优质原料药材,由于产地加工不当也会造成低效的劣质产品。
5.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加工品。本品在采挖后24小时内必须放入胆巴水溶液中浸渍,以防腐烂,再经浸泡、切制、熏蒸等方法处理,制成各种规格的附片,才可供药用。以往产地加工规格很多如白附片、黑顺片、熟片、黄片、刨片、漂片、柳叶片等。解放后经药材主管部门规定,只加工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三种规格。其中盐附子系选用大个泥附子(生附子,又称“超雄”),经过胆巴、食盐水反复浸泡,晾晒后运往各地,再行浸漂去毒切片。其余黑顺片、白附片均在产地浸漂去毒,蒸或煮后切片,运往各地,再行浸漂去毒切片。其余黑顺片、白附片均在产地浸漂去毒,蒸或煮后切片,运往各地直接入药,不另加工。
今用之附子基本上是这两种规格,盐附子用量甚少。药典规定,黑顺片厚0.2~0.5mm,白附片厚0.3mm。这两种切片经蒸煮干燥后,质地非常坚硬,呈半透明状,断面角质样,按一般煎药时间很难充分煎出有效成分。建议两种产地切片均不得超过0.2mm为宜。
6.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iacocs(Schw.)Wolf的干燥菌核。茯苓有野生也有栽培,商品药材以栽培为主。栽培品主产安徽、湖北、河南毗邻的大别山区;近年来,广西、湖南、福建产量甚丰;云南等地多野生。本品多在7~9月采挖,以立秋后采者质量为优。采挖后,除堆置反复发汗,阴干,做为皮苓(又称个苓)外,多数将鲜茯苓根据不同部位,切制成不同药用部分或规格,运往各地,不另加工,直接入药。茯苓过去传统的加工规格很多,现已简化。当前保留的规格有:白苓片(包括天字片、地字片)、白苓块(包括大方苓、小方苓)、茯苓糕、茯神块、赤苓块、赤碎苓等。其中除白苓片外,其余均为正方形和扁方形坚硬块状,大小不等,最大的每块可重达15克。茯苓是一种干燥菌核集结物,质地异常坚硬,如此的传统产地加工切制品,据实践证明,水煎30分钟,破开后,内部仍呈白色硬块。这种切制品多年来一直沿用,不仅影响有效成分溶出,而且造成药材的大量浪费。建议茯苓产地加工规格应改进,以多生产不同药用部分的片状规格为宜。
关于产地加工的饮片,类似上述情况还有多种,如苦参、川佛手、狼毒、黄药子、红药子、白药子、片姜黄、葛根等。为了提高中药质量,充分发挥药物的应有作用,确保临床疗效,金氏建议有关中药主管部门和药材收购部门,针对药材的产地加工这一薄弱环节,应给予足够重视,无论传统或是当前的加工方法,凡属不合理的,都应改进,尽量使之符合医疗要求。
十六、术类药材品种在北京地区应用的历史
术类药材在50年代以前,北京地区应用的情况是:分为白术、苍术、冬术和於术四类。在处方中分别入药。由于这些品种,从历史源流、植物来源、药材性状、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等有别,所以,在功效上也各有差异。故中医根据治疗需要,在临床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
“术”为传统常用药物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书仅载“术”,不分白术和苍术;至梁代,陶弘景才提及术有白术和赤术(即苍术)两种;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则明确指出,术有苍术和白术之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此两种列为两条分述。其后,历代医药学家均认为:二者虽属同类,而功用有所异同。二药相比,均有燥湿健脾作用,但白术性较温和,又能补气,固表止汗,安胎;而巷术性较辛烈,燥湿作用较白术为强,且可散邪发汗。
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如因脾虚欠运所致的湿证多用白术;若因湿盛困脾引起实证,多用苍术。
随着历史的发展,医药学家在药物方面,不断发现新品种和新用途,在白术和苍术应用的基础上,后世又补充了冬术和於术。现将上述几种术类药材,根据北京地区以往使用情况分别简述于后,以供参考。
1.白术和冬术
(1)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均为栽培。主产浙江东阳、盘安、新昌、嵊县,其毗邻的仙居、天台、奉化也有少数出产,统称“浙白术”(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此外,湖南平江、衡阳,江西铜鼓、修水以及湖北、安徽等地亦产(近年来有几个省、市引种),但仍以浙江产品质量为优。
白术从育苗移栽到收获需三年时间,在初冬季节采收,出土后,除去泥沙、须根,置于炕灶上进行烘干,故又称“烘术”。白术过去曾以根茎大小分有多种规格,如太峰贡、峰贡王、峰贡术和顶贡术等(现分1~3等)。在质量方面以个形壮满,底部两侧膨大似如意(俗称“云头”),质坚体重断面少裂,香气浓为佳。
(2)冬术:此药应用的历史不久,首见于清·《得配本草》称“冬白术”。本品即为白术采收后选择较大根茎进行晒干的,所以又称“生晒术”或“晒冬术”。该品以质地柔润,断面红黄色,香气浓郁为其特征。以往多采取奉化白术进行加工,该地因土壤关系,其产品质嫩筋少向为佳品。冬术,主销江南各大城市及出口,北京地区一向用量不多。
2.南苍术与北苍术
苍术,因品种产地不同,有南、北之分。在植物来源方面:南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的干燥根茎;北苍术为菊科植物北苍术Atractyodes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二者均为野生,在北京地区同等入药。两种苍术从产地、产地加工和性状特征各有殊异,其品质亦有优劣之别。
(1)南苍术:古人认为,以茅山(今江苏句容县境)产者质量为佳,故习称“茅苍术”。但产量甚微,实际上沿长江流域多数地区均产,品质基本相同,故今统称“南苍术”。
南苍术的产地加工,是以火燎方法除去须根,不去外皮,故表面呈棕黑色,有时带焦头。断面黄白色,有多数红色油室点(俗称“朱砂点”),气芳香浓郁。切面水湿后暴露可析出白霉状结晶,俗称“生毛”(即析出苍术醇为本品特征)。
(2)北苍术:主产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北京山区如怀柔、密云等县亦为主产地之一。本品的产地加工以往的方法与南苍术有别。其方法是:挖出根茎后,晒至四、五成干时(须根干燥,根茎未干时)用木棒反复敲打,以除掉须根(俗称“棒打苍术”),待根茎干燥后,再放入撞筐内,加入石块,刨去外皮(现有的不去外皮)至表面呈黄褐色为止。北苍术根茎一般较南苍术为大,切面黄白色,“朱砂点”也很明显,但香气较辛烈,切片水湿后,没有白霉状结晶析出(因苍术醇含量较低之故)。故此过去鉴别苍术的性状标准:凡个大、无皮、切面不生霉者为北苍术;凡个小,带外皮、切面生霉者为南苍术。但解放前北苍术为北京地区应用的主流品种。
3.鹤形於术、金线於术和种术
於术之名,首见于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认为本品虽属术类,但健脾益气、开胃进食之功倍胜其它术类,故有“无力用参,重用於术”的记载。此药原产浙江於潜县,故称“於术”。过去於术品种很多,解放前,北京地区仅用鹤形於术,金线於术和种术三种,现将此三种的简要概况分述于下:
(1)鹤形於术:主产浙江天目山脉的於潜、昌化一带,为深山的野生品。其性状似白术,但较瘦长,底部“云头”较白术为小,顶端留有一段地上茎,俗称“凤头鹤颈”,又称“鹤形术”。表面红润光泽,有纵皱沟纹,断面黄白色,布有红黄色点状油室,气极清香,此为术类珍品,以纸盒盛装,每盒壹市斤,主销北京市著名大药店,如同仁堂、达仁堂、鹤年堂、同济堂等,现本品已绝迹。
(2)金线於术:主产浙江南部的龙泉、云和等地,原为温州药帮经营。本品系由安徽“种术”的移植品种,经改进栽培技术和产地加工方法,形成特有形状。此药起土后,将根茎揉搓,压紧成圆球状,个如荔枝,顶端保留一段细长地上茎,晒干后略比线粗,为其本品特征,故俗称“金线吊葫芦”,或称“金线於术”(当地称“湖广子”)。其表面呈黄棕色,断面黄白色,显油润,布满红色油室,称“朱砂点”,气味辛香,略有苍术气味(可能系苍术变种,待研究。此类於术,以往在北京地区主销中等药店,本品现已绝迹。
(3)种术:又称“徽术”。本品主产安徽皖南山区,以2州(今歙县)为中心的黄山、休宁一带,多为栽培,一般栽植二、三年后,秋后起土,其形状不整齐,大小悬殊,大者如拳,小者如指,小个的称“小种术”,大个的称“大种术”。若其根茎细长者,须盘成球形,常以泥土粘连,外用稻草缠绕。本品表面呈棕褐色,断面基本与金钱於术相同,但气味较浊(可能系苍术变种)。这类於术,过去北京地区由药材批发庄经营,主销城乡小药店,该品现已绝迹。
上述三种於术,解放后,货源均已绝迹,为了解决该药的货源问题,由50年代采用新昌、嵊县等地的白术种子,引种于浙江於潜县,进行种植,用生晒方法加工者称为“於术”。其栽培方法与白术相同,但为使於术个小起见,下种时,开穴较深,使其根茎生长受到限制,因此,栽培的“於术”其性状似白术而细长,“云头”较白术而小,表面黄棕色,较光洁,顶端也留有一段地上茎,断面黄白色,中心呈淡黄色,质地较嫩,气清香,本品为当前所用的“於术”惟一品种。本文仅从北京地区术类药材应用历史情况作一简介,以便同道了解。
金氏在药材的栽培技术、产地、分类和鉴别等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特别是通过研究历代本草,对药材分类的发展过程,结合现代药材特征和地方用药习惯,准确地阐述了现代药材的分类和药用历史。
十七、谈南、北沙参的名称、来源及功效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沙参,分为“南沙参”与“北沙参”两种,在处方中分别入药。处方凡写沙参、北沙参、东沙参、辽沙参和莱阳参,药店或医院药房习惯均给“北沙参”;只有写南沙参、空沙参或泡沙参,才付给“南沙参”。按沙参之名,首见于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载有:“主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的功效。明代,李时珍说:“清肺热,治久咳肺痿。”至于沙参的植物形态,《本草纲目》中记载较详。他说“处处山原有之,二月生苗,叶如出生小葵叶而团扁不光,八九月抽茎,高一、二尺,茎上之叶则长,如枸纪叶而小,有细齿,秋月叶间开小紫花,长二、三分,状如铃铎,五出白蕊……根茎皆有白汁。八、九月采者,白而实;春月采者,微黄而虚。”根据文字描述和《本草纲目》、《救荒本草》及《植物名实图考》上的附图来看,皆指南沙参而言。并证实明代以前所用的沙参均为南沙参。
南沙参植物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沙参属轮叶沙参Adenophoratetraphylla(Thunb.)Fisch.杏叶沙参Adenophorahunanensis Nannf.等多种植物的根。喜生山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以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产品质量为优,故称“南沙参”。因其根呈圆锥形,表黄白色,体轻而松泡,断面白色显裂隙,似海绵状,所以又称“空沙参”和“泡沙参”。
关于北沙参之名,始见于清代张璐著《本经逢原》。但只提到:“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微”虽将沙参分为南北两种,但在种类上并未区别。至本世纪初曹炳章著《增订伪药条辨》中,才提出:“按北沙参,山东日照、故墩、莱阳、海南各县俱出,海南出者,条细质坚,皮光洁,色白润泽为佳,莱阳出者,质略松,皮粗糙,色黄白,亦佳,日照、故墩出者,条粗质松,皮糙黄色者次。
关东出者,粗松质硬,皮糙,呆黄色更次。其它台湾、福建、广东出者,粗大松糙为最次,不入药用。”其记载虽未从植物形态上描述,但从产地和性状特征来看,是指今用之“北沙参”而言。
北沙参植物来源与南沙参完全不同,它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littoralis Fr.Schmidtex Miq.的根。喜生沿海沙滩上,主要分布我国北方,故称“北沙参”。主产山东、莱阳、牟平、文登、海阳、即墨、日照等沿海地区,又称“东沙参”。其中以莱阳栽培品质量最优,又称“莱阳参”。本品辽宁旅大海边上亦有分布,故又称“辽沙参”。
至于南、北沙参的效用问题,自清《本经逢原》提出“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微”以后,各家本草和当今有关中药书籍,大都认为二者疗效相同,均有清肺养阴,益胃生津之效,只不过南沙参作用逊于北沙参而已。但是从植物学角度分析,二种沙参的来源截然不同。所含化学成分又完全两样,无疑效用也会有所差异。应用沙参为主组成的固定方剂,如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其次如“桑杏汤”、“益胃汤”、“玉竹麦冬汤”等,都未注明南、北。从医学史上看,擅用沙参治病的医家,首推清代名医叶天士和魏玉璜。叶氏在他的《叶天士医案》咳嗽篇内应用沙参者就有33方,其中注明应用北沙参者,仅有7方。而从病案记述来看,多因胃阴不足而致病。如“胃汁暗耗”、“胃阴受伤”、“胃津虚”、“胃咳”等。再从魏氏的《柳洲医话》中治疗肝肾阴虚,肝郁气滞的著名方剂“一贯煎”中,首药选用“北沙参”。说明北沙参具有较好的滋补肝肾作用。所以,金氏从南、北沙参的历史源流、植物来源和古人临床应用情况分析,认为:南、北沙参虽均有养阴清热作用,但南沙参偏于养肺阴,治肺热阴虚所致的燥咳、痰少、痰粘;北沙参滋阴效力较强,偏于养胃阴,治热病伤津引起的口渴、口燥舌干等症,并有滋肾养肝作用。如欲准确应用,尚需在处方上,注明南、北为宜。
十八、橘红的品种及今昔药用情况
橘红,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痰之功效。本品在历代医家应用中,通过不断补充和发展,早已形成橘皮类橘红和柚类皮橘红两类。这两类橘红由于植物来源的属种不同,其性味、功效有所区别,在建国前一向依据中医处方要求(写橘红付橘皮类橘红,写化橘红付柚类皮橘红)分别入药,但以橘皮类橘红用量为多。后因橘皮类橘红,加工费时,产量低,自50年代起产量逐渐减少,到60年代本品已基本绝迹,从而橘皮类橘红已被柚类皮橘红所代替。当前无论调剂配方或配制成药,凡写“橘红”或“化橘红”,一律配付柚类皮橘红。这种药用方法是否正确?现从两类橘红的植物来源、药用历史、性味及功效,作一简要分析:橘皮类橘红: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的外层果皮。栽培变种主要有大红袍、福橘、朱橘等。按橘红之名,作为本草学收入,首见元·《汤液本草》,王好古云:“橘皮,去白者曰橘红也。”由此可知,古人所指的橘红为橘皮类橘红,并且说明橘红的药用部位,即橘的外果皮。实际上,橘红早在宋代已被医家应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四·痰饮》中,燥湿化痰的名方“二陈汤”(二陈丸),即用橘红(现《中国药典》已改用陈皮)。
关于陈皮与橘红的功效,古人早有论及,据明·《本草纲目》引《圣济经》:“凡橘皮入和中理胃药则留白,入下气消痰药则去白。”这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应用橘皮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经验。
今《中国药典》(1990年版)将陈皮和橘红分别收载,并将二药的功能与主治加以区分:“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橘红,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这样收载是正确的,尽管当前橘皮类橘红长期无货,总之,将此品种保留下来,以流传后世。但现今《中药鉴定学》(1985年版,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及某些中药书籍,在陈皮项下仅附青皮(橘的幼果)、橘核(橘的种子)及橘络(橘的维管束群),惟独不收载“橘红”,这对继承祖国医药遗产是欠妥的。如此下去,久而久之,橘皮类橘红就要失传了。
(1)柚类皮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L.)Osbeck或柚Citrusgrandis(L.)Osbeckvar.tomentosa Hort的未成熟或近成熟干燥外果皮。本品作为本草学收载首见于清·《本草纲目拾遗》。原名:“化州橘红”。其实,在本书同时代很早以前著名医家叶天士等就已普遍应用。关于化橘红的功效,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治痰症如神,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气虚者忌服,解蟹毒。”从而足见与橘皮类橘红的效用不尽相同。再从二者质地、性状和气味来看,也是有原则区别的,如李时珍云:“橘皮纹细色红而厚,内多筋脉,其味苦辛;柑皮纹粗色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柚皮最厚而虚,纹更粗,色黄,内多膜无筋,其味甘多辛少。但以此别之,即不差矣。”在药性方面,他又说:“橘皮性温,柑、柚性冷,不可不知。”综观上述,橘皮类橘红与柚类皮橘红,无论从品种、性状、气味和功能与主治方面,都有所不同,不应混用。但《中国药典》(1990年版)虽将两类橘红分别收载,然而在功能与主治上确是相同的,这显然欠妥,应予商榷。
关于橘皮类橘红与柚类皮橘红在建国前无论其品种、产地、产地加工、性状特征及规格质量方面,都是非常讲究的,现将过去情况简介于下:橘皮类橘红:正名“橘红”。按其产地和品种来讲,基本是固定的,并非产橘地区都产橘红。
橘在长江以南虽多有栽培,但加工橘红主要有四川的重庆、江津、泸州等地的“大红袍”(称“川芸皮”),江西樟树(清江)新余等地的朱橘(称“樟红皮”),浙江黄岩、衢州等地的衢橘,温州蜜柑(称“温橘红”),福建漳州、闽侯等地的福橘(称“建橘红”),各地的加工方法基本相同,均将鲜橘皮刮去中果皮,仅留外果皮。这种商品多为食品厂和柑橘罐头厂的副产品。但由于所用橘的品种不同,加工粗细有别,其性状、质量有很大差异。如四川的“川芸皮”,性状呈长条形薄片,周边向内卷曲,波浪状,似云头,故又称“川芸红”,外表面深红色,有光泽,鲜艳油润,密布点状凹下或凸起的油点,俗称“棕眼”,内表面淡黄色,亦有明显的油点,由于中果皮基本刮净,故对光视之透明,香气浓郁,此为橘皮类橘红中的佳品。“樟红皮”外表面呈红黄色,中果皮残留过多,故内表面呈白色,质地较厚,其品质较逊。“温橘红”虽然质地菲薄,但呈橙黄色或青色,片小而碎,常卷曲,一般视为质次。“建橘红”多呈长条形薄片,但外表面颜色紫色或紫褐色,常带霉点,其品质也远不及“川芸皮”。
(2)柚类皮橘红:其商品来源有两种,一种为化州柚,一种为柚。化州柚果实较小,果瓤酸苦不能食,其果皮被有细密茸毛,是其本品的特征,故称“毛橘红”,此为柚类皮橘红之珍品。本品产于广东茂名地区的化州、电白、廉江等县,但以化州为主(因茸毛细密);其毗邻的广西陆川、博白等地也有少量出产,但茸毛稀疏或极少,质次。建国前经营化州橘红的商号有梁万安、区维馨两家,颇负盛名。本品产地加工方法:摘取果实置沸水中略烫,捞起后晾干,用刀均匀地把果皮划成7裂,使基部相连,将果皮剥开,削去部分中果皮,晒干或火烘干,再以水湿润后,对折,用木板压平,呈曲牙状,烘干后每以10片扎成一把,呈扇面形。由于果实采取时间不同,如采取未成熟果实,外表皮青绿色,称“绿毛七爪”;采取近成熟果实,外表皮呈黄色,称“黄毛七爪”(这两种规格以往以论把出售);如将未成熟较小的果实切成6裂,基部相连,不去内果皮,将尖头折进,压平,烘干,每10片扎成1把,称“毛六爪”,此为毛橘红中之次品。正品化州毛橘红因培育容易变种、退化,致使表皮无毛,所以受到地区性限制,故产量甚微,价格较昂,建国前仅销几大城市的著名药店,如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上海童涵春、汉口叶开泰等等。一般中小药店及广大农村多用柚皮橘红(亦称“化橘红”)。
柚皮橘红,取材于多种柚的果皮,产地加工方法基本同化橘红,其规格亦仿制“七爪红”形状,并也分青、黄两种。因其表面光滑无毛,故称“光青七爪”和“光黄七爪”。此两种均比毛橘红为大。本品主产广西浦北、陆川、博白等地,广东电白、遂溪等地,湖南亦产。此类品种近年来已生产很少,当前所用的大宗商品主要是“大五爪”。本品采用多种柚的成熟果皮,趁鲜时切成5裂,基部相连,剥开果皮削去中果皮,将边缘及尖部折进,压平,烘干,呈五角星状,外表面呈黄色或黄棕色,有密集凹下小油点,表皮无毛,新品对纸折断时,可见油点溅出,并且纸上显油迹,质量以新品为优。每10片扎成1把,论斤出售。目前,橘皮橘红已绝迹,正品化州毛橘红产量极少,所以配方中无论写橘红(橘皮橘红)或化橘红(毛橘红)均以柚皮加工的“大五爪”所取代,这种用药方法应予探讨。
鉴于橘红的药用历史、植物来源、性味及功效等方面有所不同,应当将橘皮类橘红与柚类皮橘红分别入药。金氏建议:药材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根据建国前的橘皮橘红的生产基地恢复橘红的生产;加强科学研究,扩大化州橘红的培育。此项工作确有一定难度,但为了继承祖国医药遗产,保证用药准确,同时也避免了古人留下的传统药品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实有其重要意义。